《比尾巴》說課稿
2、查閱資料法:搜集和處理信息來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是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素養。在趣味拓展中,讓孩子初步學習查閱動物尾巴資料,有助于對課文知識的理解,也促使學生的學習從課內向課外延伸,拓寬視野,幫助積累。
3、觀察法:引導學生結合課件動畫、教具展示,觀察畫面,從直觀上加深認識和理解。
4、讀、品、悟、議、辯、入:讀:讓學生多種形式地讀,真正做到以讀激情。入: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懂得聯系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讓學生通過換位體驗來走進文本,和文本零距離接觸。
四、說教學流程
下面來談談本節課的教學流程:我主要設計了復習生字、整體感知、品文細讀、背誦課文、激趣拓展、指導寫字六個環節。(幻燈展示)
現在我就這節課的兩大亮點來闡述:
一、語文味——朗讀、品詞析句(配合教具展示板書)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因此,閱讀教學的整體構架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句的訓練為“緯”]
(一)在教學“趣味細讀”中,我精心地準備教具,把猴子、兔子、松鼠分一組,公雞、鴨子、孔雀分一組,變換形式領悟問句。
1、學問句
指導前三個問句時,先出示兩條尾巴請同學們比較一下第一條尾巴與第二條尾巴有什么不同?相應出示“長”和“短”的詞語卡片貼到黑板上,隨機通過觀察,拓展出反義詞,如果孩子答不出來可以做動作引導,如上——下。師生表演,如高——矮。教具演示:如黑——白(黑白雙面紙)。引導聯想:如胖(豬八戒)——瘦(孫悟空)等等。接著觀察第三條尾巴,它像什么呢?學生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門,但只要表達合理,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根據回答指導學生說完整的話:這條尾巴好像……)聯系實物或畫簡筆畫幫孩子理解降落傘。
接著,出示三條尾巴問:“第一組的動物尾巴我們觀察完了,你們的頭腦中出現問號了嗎?”(板書:大“?”) “根據這三條尾巴你們想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呢?”由此激起孩子滿腦子,滿肚子疑問,孩子提完問題后,由獅子大王為中介導出本節課的前三個問句,再趁著發自內心最真實的疑問感觸,捕捉孩子的疑問表情多形式指導孩子有感情朗讀突破本節課難點,如果孩子入境不深,還可以隨機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再次感受引導。
指導后三個問句時,不同于前面的演示領悟后,再把三個問句集中在一起指導朗讀,而是讓孩子通過舉一反三法,一句一句領悟,一句一句指導朗讀。如:出示第一條尾巴,問:“誰能用一個字來概括?”回答后,把“彎”的卡片貼在黑板上,引導:“小裁判們,看到這個字,你們會怎么問?”引出問句,隨文做動作理解彎,再指導朗讀的形式。其中第二句,對扁的理解是采用橡皮泥演示,第三句,通過與其他尾巴的對比導出最好看,再用“請咱們班上聲音最響亮的,來讀讀這個句子。請咱們班上朗讀最棒的,來讀讀這個句子。請咱們班上個子最高的,來讀讀這個句子。這種形式把朗讀與詞語理解有機結合。
[在學問句的整個過程中不斷出示尾巴特點的詞語,把朗讀指導與詞語理解、復習生字等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不用于以往的朗讀,使課堂更飽滿,更有韻味,趣味性十足,孩子樂學、好學,興趣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