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學案例及點評
師生合作以“一問一答”的游戲方式,幫助記憶課文并指導朗讀問句。
師:誰的尾巴短?(師注意特別強調問句末尾詞語的升調。)
生:兔子尾巴短。
生:做游戲,兩個小朋友,我問你讀,你問我讀,看誰的語氣讀的最像。
生:模仿此句多種形式的讀其他幾句。
師:在問句的指導中,教師幫助學生比較各種動物尾巴,順勢理解“最”的意思。
最后,創設情境進行表演讀和賽讀。因為孩子們有著太多的熱情和足夠強烈的競爭意識,所以,此項活動將使本課的教學達到一個高潮。
四、拓展練習
學習語文的目的是為了應用語文進行交際,因此,根據本課的特點,特設計了一項拓展性練習:
看著給出的尾巴,找到對應的動物。
用“誰的尾巴怎么樣”的句式說話。
其中,第一項側重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第二項側重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實錄】
一、趣味揭題,導入
師:今天,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將要舉行一項特別的比賽,請我們每個小朋友做裁判,你們愿意嗎?你想知道他們比什么嗎?大家快來看一看吧!(課件顯示小動物會動的尾巴。)
二、在多次讀文中識字與感悟課文
師:到底哪些動物比尾巴,比賽的結果怎樣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一次讀課文時,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根據學生的要求總結出:讀準字音;用鉛筆畫出不懂的句子。)
師:誰愿意把你最喜歡的那一段讀給大家聽?
生:認真聽讀,糾正字音,多種形式學習生字。
師:糾正讀音后再多種形式朗讀課文。
師:讀過課文之后,你能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嗎?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對應的句子。
出示有關松鼠課件或掛圖資料,幫助學生理解“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的“傘”其實是指降落傘。──“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
通過畫一畫、演一演、看圖片、做動作等幫助學生理解“彎”和“扁”。──“公雞的尾巴彎。”“鴨子的尾巴扁。”
師:以“一問一答”的游戲,幫助記憶課文并指導朗讀問句。“誰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
生:做游戲,兩個小朋友,我問你讀,你問我讀,看誰的語氣讀的最像。
生:模仿此句多種形式的讀其他幾句。
開展“比尾巴”表演賽,引導背誦。
三、拓展性練習
看著給出的尾巴,找到對應的動物。
用“誰的尾巴怎么樣”句式說話。
【教學反思】
從課堂表現可以得出,本節課教學有以下幾個方面突出特點:
1、境創設貫穿全文,抓住了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
2、組織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師生關系融洽和諧,有效的服務于教學實踐。
3、學生在識字、讀書活動中輕松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同時多種能力得到了鍛煉。
體會:備課的同時,備學生也是非常關鍵的事情,學生的認知經驗,對于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和深入起著重要的作用。
【點評】
新課堂倡導學生生命活動的充分展現,應成為學生認識世界,發展自我的場所。這也是現在新課堂的不懈追求。
本節課中,首先能夠抓住教材編寫上的特點,并及時找準了課文內容與學生興趣的契合點,采用圖片展示、看一看、說一說、畫一畫、演一演的辦法,活化了課堂教學。
其此,在讀文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模仿原文編幾句話,大膽地沖出了教材的限制,激發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讓學生在說話訓練中,豐富了知識,提高了認識,增強了能力,同時也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是值得提倡的。
本節課可以說融趣、活、實為一體,是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