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春曉、村居)教案
第一課時
一、復習音節、講多音字
1、小朋友,你看!我們的老朋友來了!誰還認識他們?快拼一拼!
dī fú yè chèn yān yuān zuì liǔ cūn
2、你們還認識這個字嗎?
“長”(cháng),長空的長。今天我們再學習的這個字念“長”(zhǎng),長大的長。春天到了,小草長出來了。
二、情境引入
看!(出示黑板上的畫面)春姑娘來了,小草變綠了,柳樹發芽了,到處鳥語花香,春風吹在臉上暖洋洋的。哦!這還有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風箏!多美的春天呀!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4課“古詩二首”,這是兩首描寫春天的詩。
三、初讀課文
1、請你打開語文書,自己讀一讀。
2、首先我們來學習一首比較熟悉的,由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的“春曉”(注音)。老師知道咱們班的好多同學在上學之前就會背“春曉”這首詩了,誰會呀?
那我們現在上學了就要學習認字!你們真的會了嗎?誰認識這幾個字?
雨 處 聞 曉 啼
3、我們把這些字放回古詩再讀一讀,看你有沒有進步!
4、誰會讀了?
四、學習《春曉》,理解與指導朗讀
1、請你仔細聽一聽老師是怎樣讀的?
2、這有一個小朋友也喜歡古詩,還自己演了一個動畫片呢!你們想看嗎?那看完以后,可要告訴大家,你都看到了什么?
(放動畫片)
3、討論:
先同桌說一說,再指名說:
春眠不覺曉,──春天的夜晚,睡覺可真香,不知不覺就天亮了。(曉:早晨)
處處聞啼鳥。──到處都是小鳥的叫聲。(眠:睡覺 聞:聽)
夜來風雨聲,──昨夜的大風大雨。(昨天晚上)
花落知多少?──得有多少花被吹落呀!
4、小結:
在這個春天的夜晚,這個小朋友睡的可真香,不知不覺天就亮了。醒來聽見到處都是小鳥唧唧喳喳的叫聲,想起昨夜的風雨,有多少花被吹落呀!
五、回讀古詩《春曉》
1、雨后的清晨多美呀!請你帶著自己的感情在讀一讀!一會兒給你配上音樂和畫面讓大家來欣賞!
2、指名配樂讀。
3、咱們一起來讀一讀,會背的可以背。
六、學習《村居》
1、導入: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是什么啊?
生:《春曉》。
師:除了《春曉》之外,還有一首古詩也是描寫春天的,可美了!
春天到了,小草長出了嫩芽,黃鶯叫的可好聽了,柳條長長的掃過堤岸。孩子們很早就放學回來了,連忙趁著東風放起了風箏,多開心啊!這就是清朝詩人高鼎寫的《村居》。
2、初讀:
這首詩挺難的,有哪些小朋友會讀啊?只有兩三個人讀過,沒關系,現在我們就打開書讀讀,看誰把字音讀的最準確。
學生初讀古詩 多讀幾遍。
師:在這首詩里,有幾個生字和認讀字都不太好讀,我來考考你,看看你都會了嗎?
學生讀生字和認讀字,教師適當講解。
師:把這些字放回這首詩里,和小伙伴們讀讀,看看誰有進步了!
小組讀書。
3、講讀:
⑴ 師:我們來聽聽這個小朋友是怎么讀的。
學生看電腦動畫。
⑵ 師:誰愿意像這個樣子給大家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