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鳥蛋》教學設計
二、讀文識字
1、課前老師安排了大家預習課文,現在請大家認真讀一遍課文,能讀下來的,自己就獎勵自己一顆作業星。
。ń處熯M行反饋)
2、請大家再讀一遍課文,聽老師布置一個小要求:
一邊讀一邊把自己還不認識的字用筆圈一圈,然后借助上面的拼音讀一讀,認一認。
3、(教師出示要求認讀的生字)生字都到老師這來了,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伸出手來指著讀一讀。
4、小老師領讀。
5、全班開火車讀。
點評:識字環節體現了結合語言環境誤字的規律,目標特別明確,就是解決字的讀音,感知字形,把了解字意融入學習課文之中。多種形式呈現,反復練讀,全體學生參與,效果較好。同時把自主評價納入其中,體現出老師的賞識教育的思想理念。
三、感情朗讀課文
1、大家和生字成了好朋友,有沒有信心把課文讀流利?
自己練習讀一讀。
2、小組內練習朗讀。
3、你能說說這首小詩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嗎?
點評:深入的品讀是以學生讀懂文本的內容為基礎的,一年級學生也不例外。讓學生了解了這首小詩的故事梗概,才能進行有效的與文本、老師、同學的對話交流。這個環節的設置很有必要。
4、聽了同學們讀課文,老師也想讀一讀行嗎?
。ㄕ埻瑢W評價)
5、自己在練習讀一讀課文,爭取勝過老師。
6、誰愿意把自己讀的最好的小節讀給大家聽?
的最好的小
點評:教者把讀作為品悟這首小詩的杠桿。首先是老師的范讀和學生的評讀活動,一年級的小孩子的長于模仿,老師聲情并茂地朗讀為學生做了很好的樣子,也調動了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再者用師生競賽的方式,很容易吸引學生,有了學生的熱情參與,朗讀的訓練就落到了實處;三者是老師緊緊扭住朗讀這個杠桿不放松,讓學生把自己認為朗讀得最好的小節讀給大家聽,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為學生提供了進行朗讀展示與提高的平臺,而且,把培養提高學生的感情朗讀的能力與解讀文本合二為一,體現了課標中提倡的“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以讀促思,以思助讀,相得益彰。
⑴ 學生讀第二小節:
老師覺得你最后一句“鳥媽媽這會一定焦急不安”讀的特別有感情,你為什么這么讀?你是怎么想的?
生活中你有沒有焦急不安的時候?你焦急不安的時候會怎樣?
想一想,這時候焦急不安的鳥媽媽可能會說些什么呢?你能帶著動作把它表演出來嗎?
我們怎樣讀才能讀出鳥媽媽這種焦急不安的心情呢?
練習朗讀。
、啤W生讀第三小節:
老師覺得她“捧”這個字讀的特別好,來,我們大家一起用手做一個捧的動作。“我”為什么小心的用手捧著鳥蛋?
你還能從哪看出我小心的呵護鳥蛋的樣子?
生活中你干什么事時也是“輕輕的”?
我們怎樣才能讀出我小心翼翼呵護鳥蛋的樣子?
練習讀這一小節。
點評:教師在這里采用了調動生活體驗和表演等方式開放性的進行開放的學習,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用情感的推波助瀾達到感悟語言,訓練感情朗讀的目的。課堂始終以情感為線索,使獨立的教學環節成為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在此要注意語文課堂放與收的調控,放而無度削弱了文本學習,收得過緊又容易使課堂成為對學生發展與提高的禁錮,因此處理好放與收的關系在教學實踐中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