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說課稿
“讀”是對信息的輸入,而“說”應該是對信息的輸出了,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把讀與說結合起來。
學生知道了這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之后。我播放課件,鼓勵學生說說他們尾巴的作用。如果僅僅只讓學生說說這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就沒有體現語文課的特點,所以我讓學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句式說一段話。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森林里,看見松鼠蓬松著尾巴在樹下吃野果,小壁虎說:“松鼠哥哥,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松鼠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當降落傘呢!”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轉化成能力,從而獲得成功的快樂。
(2)在教完課文后延伸設疑,指導學生討論:如果以后小壁虎尾巴再斷了,還會去借巴嗎?既緊扣課文重點,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加以總
結,突出難點——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至此,課文思路已經清晰,人物、語言、情感也已明了,為動畫片配音的時機成熟,再配以清新優美的鋼琴曲,孩子們踴躍地參與到配音活動中。
得法于課內,延伸于課外,提高語文實踐能力,這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我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擴大孩子的視野,增強閱讀興趣。
根據教學目標,強化教學效果,我還對學生進行能力延伸的指引:
小壁虎看到長出的新尾巴真開心呀!它要去告訴他的好朋友。小壁虎會怎樣把這件事告訴它的朋友呢?朋友又會對小壁虎說些什么?請同學們也來當當小作家,像課文那樣,編個小故事。
我想通過這種訓練,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頭表達能力均能得到發展。 總之,任何能力的形成,都必須經過持久的強化訓練。所以,我堅持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不斷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學習中成長,在合作中成長,在實踐中成長。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