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教學設計特點及案例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朋友,它是誰?(出示“烏鴉”掛圖,板書“烏鴉”,“鳥”)比一比,“烏”和“鳥”有什么不同?
齊:“烏”比“鳥”多一點。
師:觀察得真仔細!那么,你們有辦法把它倆區別開嗎?
生(單個):“烏”少一點,“鳥”多一點。
生(單個):烏鴉很懶,閉著眼睛在睡覺,小鳥兒睜著眼睛在看外面。
(眾笑)
師:你的想法有點兒意思。今天,這只“懶”烏鴉做完運動,遇到了和我們同樣的問題:太陽很大,烏鴉很渴,到處找水喝。
師:烏鴉到處找水喝,“到處”是什么意思呢?
生(單個):“到處”就是一會兒飛到這兒找找,一會兒飛到那兒找找。
師:你可以為大家表演一下嗎?
(教室里響起掌聲,一致表示贊同)(生表演)
師:剛才張靚生同學用表演的形式把他的意思表達得很清楚,還有誰要補充?
生(單個):“到處”就是每個地方。
師:是的,烏鴉很渴,找遍了每個地方,終于找到了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想想:烏鴉這時最想干什么?
齊:喝水。
師:(作陶醉狀)美美地喝上一頓。(生竊喜)
師:(出示第一幅掛圖)(作驚疑狀),咦,烏鴉怎么還不喝呀?
生(單個):老師,烏鴉的嘴太大了,放不進瓶子里。
生(單個):不,是瓶口太小了。
師:還有別的原因嗎?
生(單個):老師,我發現烏鴉的嘴有一部分放進瓶子里了,如果這時是滿滿的一瓶水,它應該能喝到一點兒。(眾生點頭,表示贊同)
師:你真不錯,觀察得很仔細,想得也很有道理。同學們,烏鴉喝不著水,它該是什么心情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掛圖中烏鴉的表情)(生議論紛紛,急欲表達)
生(單個):好想喝水呀!你們看,烏鴉眼睛睜得大大的,嘴巴極力往瓶里伸。
生(單個):“這個瓶口怎么這么小?”我認為烏鴉這時很氣憤。
生(單個):我認為它應該也很心煩。
生(單個):“老是夠不著!”我想它一定很著急。
師:你們說的很好。下面,你們就根據自己的想法把課文中描寫烏鴉當時心情的句子讀一讀。
(學生自讀課文)
2、 做做、想想
師:烏鴉到底想了什么辦法呢?
齊:把石子放進瓶子里。
(要求生自讀課文)
師:(出示第二幅掛圖)烏鴉把石子一個一個叼起來放進瓶子里。你們發現圖上有什么變化了嗎?
齊:瓶里的水升高了。
師:是的,瓶里的水慢慢升高了。可是老師不太相信水會升高,你們相信嗎?能用你們的小實驗讓老師心服口服嗎?
齊:可以,可以。
(學生用準備好的石子、瓶子、水親自動手試試,看看烏鴉能否喝到水。然后請同學上臺演示并講述烏鴉喝水的過程。師要求其他同學注意觀察,體會“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要求學生仔細聽,讓學生養成認真傾聽別人發言的好習慣。學生親自動手做,能使烏鴉喝水的經過顯而易見。這個活動使學生間接掌握了課文內容。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動手親身實踐的重要性。)
師:現在我相信,將石子放進瓶子里,瓶里的水真的會升高。那么,除了這個辦法,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呢?(先進行小組討論,要求小組成員群策群力,教師巡視,參與討論。接著全班交流,要求組長匯報討論結果,其他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