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6個生字認識3個二會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懂得遇到問題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重點】
1、識字;
2、朗讀、背誦。
【課前準備】
1、 生字卡片、掛圖、小黑板;
2、 石子、高腳瓶、 水。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小朋友,《烏鴉喝水》這個故事大家都挺喜歡的。昨天,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詞,還記得嗎?老師來考考你們學得怎么樣。(指名復習生字)
烏:烏云、烏黑、烏鴉;在寫“烏”的時候,注意里面沒有一點。多了一點就是“鳥”字了。
辦:辦法、辦公、怎么辦
圍:圍巾、圍繞、。 終:終于。于:于是,終于。
渴、喝:這兩個字,你是怎么記住的?(渴:口渴了需要水,是三點水旁。喝:用嘴巴喝水,口字旁)右下部分容易寫錯,我們一起來書空:
上課伊始,教師首先再現難點字,比較形近字,復習環節扎扎實實。
二、學習課文
小朋友生字學得很好,下面我們就學習課文。打開課文,我們先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第一小節
⑴ 第一小節的內容挺簡單,現在老師不教你們,讓小朋友自己學,看哪些小朋友有本領。我們自己看著拼音讀讀、想想,也可以同座交流,看你讀懂了什么。
⑵ 學生自讀(出示:烏、渴、喝)
⑶ 討論
① 小朋友們都讀懂了嗎?誰能用這3個字說一句話,老師從你們說得話中就知道你們有沒有讀懂。
比較: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
一只烏鴉口渴了,找水喝。
課文上說烏鴉到處找水喝,加上“到處”,怎么樣?(烏鴉找了很多地方)
② 你還讀懂了什么?(出示背景圖,石頭、烏鴉)
這里有一幅圖,誰能指著圖說說課文的意思。看誰讀懂了。請一位小朋友上來指著圖說說。
邊說邊做:(烏鴉看見一個瓶子,里面有半瓶水。可是,瓶口小,烏鴉喝不著。怎么辦呢?)
指導:烏鴉看見平件瓶子里有水,真高興!可是卻喝不著,多著急呀。讀第一節的第2句。
“怎么辦呢?”烏鴉一定在想辦法。再讀:怎么辦呢?
⑷ 我們再一起讀課文的第一小節,注意突出“到處、可是、怎么辦呢”。(齊讀)
⑸ 小結:小朋友真有本領。老師不教,你們通過自己學,把第一小節讀懂了。
此舉采用了自學或同桌討論法,意在使學生自己主動地探究,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與同座合作討論,從整體入手,讓學生自己了解文章第2小節的內容。
2、第二小節
⑴ 烏鴉喝不著水,怎么辦呢?我們也來幫助烏鴉,好嗎?大家把書合起來,想想有什么辦法能喝到水呢?(把瓶子打破、放入沙子、用吸管吸、把瓶子倒過來,抱著瓶子喝水┄┄)
⑵ 小朋友想得辦法真不少。一種把瓶子打破,一種把瓶子倒過來,一種把瓶子啄個洞;還有的想出了這樣的辦法:放入沙子……,共想了個辦法。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烏鴉想了個什么辦法?課文第二小節,老師還是不講,讓小朋友自己學,大家一邊讀,一邊想,看你們有沒有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