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發情感 引導發現──《識字7》課堂實錄及評析
師:沒錯,生活中有著許許多多的對子呢,以后啊,大家一定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做一個細心的人,多收集一些對子,來增長與積累我們的知識了!
【教后反思】
《識字7》是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識字課,學生通過“對子歌”的學習,不僅完成識字的任務,還要初步領悟“驕傲”、“虛心”、“熱情”、 “誠實”等詞語的含義,從而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但由于學生年齡尚小,對課文中所表現的情感,領悟起來有一些困難,只憑教師的說是不夠的,所以在教學中我遵循低年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借助圖片把學習語言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并充分利用文本這個范例,讓每一個學生在生活中去學生字、學語文。但這一點也需要自我反思,如果能"以讀代講",可能比只看畫面效果好些。
課中鞏固生字的環節我采用了學生喜歡的“寵物小精靈”卡通圖片(每個圖片后面都有生字),讓孩子們爭卡片讀生字,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達到了預期效果。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認為我對教材的把握還不太準確,對學生組織不能收放自如,在關注學生方面還需要加強努力,真正的做到走進學生,融入其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點評】
這是一堂比較成功的識字課。在教學中,教師把握住了低級識字教學的主要任務--識字、寫字,并通過多種有效的方式,將這些任務落在實處。其中,最突出的有三點。
1、識字教學體現層次性,運用多種方式復現生字:
這堂課,教師根據生字的不同特點,采取了多種識字方式,從看圖讀拼音識字,到讀拼音識字,再到去掉拼音識字,生字的識記有層次、有梯度,通過這樣反復訓練,學生對生字的認記得到了鞏固。
2、注重引導發現,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
識字教學不僅僅只是把教科書上規定的那幾個字教給孩子,它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獨立識字。老師比較準確地把握住了識字教學的這一目的,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發現并掌握識字方法。教學中,教師還注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如,在讀兒歌前,問學生,如果在讀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啟發學生自己想辦法。
3、識字與體驗情感在一起:
識字教學是建立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基礎上的,在非常接近生活實際的情感基礎上,孩子們自主選擇好的品質,學生很自然的完成對新知識的自我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