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兩只小獅子》說課稿
討論:你認為它以后真會生活的好嗎?
(5)導語:懶獅子說的話讓獅子媽媽聽見了,她也說出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可小獅子開始沒有聽明白意思,請同學們幫忙,再讀給它聽聽,讓它再好好思考思考。(1.老師戴懶獅子頭飾進入角色。2.指導讀出疑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
“我”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獅子”,誰來告訴我?那我該怎么辦?(設計意圖:師生合作、生生互動、體驗探究,學生通過品讀體會到了懶獅子不肯苦學本領的原因,同時也突出了本課教學的重點。)
三、續編故事,升華主題。
1.導語:在獅子媽媽的教育下,加上同學們給它的幫助,我想懶獅子獅子肯定會有變化,請你們開動腦筋,給這篇課文補充個結尾。
2、指名續說故事。、總結明理。
(設計意圖:拓展思路,練習說話。抓住學生的思路,引導其理解獅子媽話的含義,體會怎樣才能做一只真正的獅子,突破學生學習的難點。)
四、拓展訓練,積累詞語。
過渡:在動物世界里,小獅子懂得要學好本領,就得刻苦練功,作為小學生只要我們肯用心,肯定能把用詞說話的這項本領學好,你們有信心嗎
1、出示課后讀讀說說。
2、課后延伸練習:(可選擇)
用上“應該、本領、真正”對自己說一句話,并試著寫下來.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靈活用詞的能力,更能培養他們說話寫話的能力。)
板書設計:
27、兩只小獅子
刻苦(獅子圖片) 懶(獅子圖片)
整天練習、滾、撲、撕、咬懶洋洋 什么也不干
學會生活本領
教學反思:
這堂課我實施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我的教學思路是清晰的,能圍繞我的專題去落實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以此達到凸現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能夠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讓學生感興趣的兒童化導語和直觀情景,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自身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還是比較強的,能隨著教學中的突變改變前教學設計,活用教學設計。(比如圖片忘記了換成起合適的名字)
落實的不到位的有以下幾點:
1.細節抓得不夠。比如對滾、撲、撕、咬、的理解讓學生可以做動作來理解。我忽略了。板書一著急不注意工整占位。頭飾的準備忽略了在角色朗讀中應起的作用成了擺設。
2.注意了個人朗讀,但講完之后集體的回顧讀文沒有體現出來。
3.合作前的具體要求沒有明確學生應該注意什么,時間浪費了。
4.后面的讀說練習可以在講讀的過程中完成,所以后面的明理學生說完可以就收尾時間剛夠,就不用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