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朗讀作為一種感悟的手段——《兩只小獅子》教學案例
一、案例背景:輔六班共有學生12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8人。輕度智力殘疾的有4人,中度智力殘疾的有7人,無法測試1人,但從語文學習的情況來看,知識、技能、情感的發展和智商并不全部成正比,大概有三個層次:其中5位學生的語感較強,主動參與的熱情較高,有初步的“問題意識”;3位學生幾乎沒有主動參與的意識,語言的表達也常常停留在復述階段,而且不連貫,只能理解及其簡單、直觀的事物,但他們都很安靜;其余4位的情況介于兩者之間。
本課的教學目標為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圖文對照,抓住重點詞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分角色對話和不同的表達方法;情感與態度目標:知道人應該自食其力,勤奮刻苦,克服依賴心理。
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不同的教學要求,并將他們分散安排在三個學習小組中,盡可能做到每組成員“語文”能力低、中、高搭配合理,以便合作學習的展開,力求各有所得。所以我是這樣設計這節課的:通過挖掘重點詞語、聯系句子、看看插圖、反復誦讀感悟,展開想象,體驗課文的情感,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
二、案例敘述:
片段一:將字詞復習有機結合在朗讀教學中。
師:(播放獅子練功的flash動畫)看,獅子妹妹在干什么?
生:在練習本領。
師:在練哪些本領?仔細看看畫面。
生:獅子妹妹在練滾、撲、撕、咬。
師:(把“滾、撲、撕、咬”詞卡貼在黑板上)請學生齊讀。
師:它練本領的時候表現怎么樣?
生:非常刻苦。
師:還能用哪些詞語表示?
生:非常認真;非常勤奮;
師:真好!“刻苦”是什么意思?
生:不怕苦,非常勤奮地做一件事情。
師:真會動腦筋。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它很刻苦呢?
生1:它練本領的時候,很認真。
生2:早上,太陽剛剛升起來,它就在練了,一直到晚上還在練,很刻苦。
師:哦,它從早到晚都在練習,從早到晚也就是課文中說的――生齊:整天。
師:整天的意思就是――
生:從早到晚,全天。
師:它整天非常刻苦地練習什么?生:滾、撲、撕、咬。(集體再讀詞卡)
〔把生字編創入和課文聯系緊密的語境中,不僅鞏固了生字,又增加了閱讀的量,豐富了語言,也有助于語感的培養。〕
片段二: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師:獅子弟弟為什么這么懶,那它以后怎么生存呢?它到底是怎么想的?把這幾小節讀一遍,然后小組討論一下。(學生討論)
1生答:“爸爸媽媽是林中的大王,靠著他們,我會生活得很好!”
師:想像一下,它說這句話的時候,會是怎樣的口氣?
生1:得意洋洋
生2:神氣、驕傲。
師:自己讀一讀,體會一下。(生自由讀)
師請一生讀后,同學點評;再請一生讀;
師:讀得真棒!我們全班向他學習,一起把這句話讀一遍。懶獅子昂著頭,得意洋洋地說:“……”(生讀)
師:老師聽到你們把“大王”這個詞語讀得特別重,聲音也拉長了,把懶獅子得意、神氣的樣子全讀出來了,再來讀一遍。(生再齊讀)
師:原來它偷懶不學本領是想――生:依靠父母。
〔以讀為主,學生通過不同的理解和體驗,體會不同的語氣,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此外,老師在學生讀的時候,適當地添加提示語也有利于指導朗讀,學生通過提示語的提示,會自然而然地去感悟這些語氣,在讀的時候也就會自然而然的流露出這種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