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的夢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的十五個生字,正確書寫本課的2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創設氛圍,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3.培養想像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1.同學們,這個字你們認識嗎?(板書:夢)誰能用它組詞?
2.你們做過夢嗎?都夢見了什么?(生暢所欲言)
3.有一條小魚,玩了一天的水,累得睡著了,它也做了一個夢,想不想知道小魚做了個什么夢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兒歌——《小魚的夢》。(板書:小魚的)
4.齊讀課題。
二.讀中感悟。
1.請同學們打開書68頁,老師想把這首兒歌讀給大家聽聽,你們能不能老師讀到哪,手就跟著指到哪。(師范讀)
2.老師讀得怎么樣,誰能評價一下?
3.你們想不想讀讀這首兒歌?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生:讀拼音,問老師,問同學,猜一猜)
4.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5. 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讀的同學肯定會讀得很認真,老師希望聽的同學也要認真聽,聽聽他的字音讀準了沒有?課文讀通順了嗎?
6. 生1讀,另一生評價。
7. 生2讀,另一生評價。
8.男女生比賽讀。
9.這首兒歌共有幾句?
⒑ 你能請三個同學和你一起讀,一人讀一句。
⒒ 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讀給大家聽聽。
⒓ 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指導朗讀,感悟理解。
1)讀讀第一句:這是一條什么樣的魚?結合書中圖看看小魚睡在哪?引導小魚很幸福。
2)讀讀第二句:結合圖談談 “珍珠被”是什么?誰這樣關心小魚,給它蓋上珍珠被?
3)讀讀第三句:還有誰關心小魚?小魚的搖籃是什么?誰會推搖籃?為什么推得這樣輕?
4)讀讀第四句:“咂咂嘴”誰會學?為什么咂咂嘴?去掉“甜甜的”,可以換上哪個詞?
2.誰能完整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如果能背就試著背誦課文。
三.游戲識字。
1.看老師帶著誰來了?(出示小黑板,黑板上寫有本課詞語,每個詞語用一條小魚遮住)這些小魚可調皮了,它們一覺醒來,又想玩了,這回它想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你們想不想知道小魚背后躲著誰?讓我們來找一找。
2.生揭開小魚圖,帶讀詞語。
3.這些生字的鄰居都走了,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4.請生當小老師,帶讀。
5.舉卡片游戲:請幾名同學,每人手執一張卡片,老師或學生念一字,學生舉相應的卡片,看誰舉得又快又對。舉對了就組個詞。
四.拓展想象。
1.星星為小魚蓋被,風兒為小魚唱歌,波浪搖著小魚入睡,小魚做了個甜甜的夢,它會做個什么夢呢?想像一下,如果你是這條快樂的小魚,你會夢見什么呢?
2.生生交流,再指名說,只要是“甜甜的”就行。
五.指導書寫。
1.(出示田字格小黑板,寫有“巴”和“把”)請生談一談識記的方法。
2.觀察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師范寫,指導學生書寫兩個。
4.互相評一評。
六.小結。
今天我們都當了一回快樂的小魚,做了一個甜甜的夢,回家把小魚這個甜甜的夢說給爸爸媽媽聽聽,好嗎?再把《小魚的夢》這首兒歌背給爸爸媽媽聽,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