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課堂實錄
課前,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小池》這首詩,并讓學生回憶以前學的有關春天的詩句。
一、復習導入,看圖口述
師:同學們,前段時間,我們剛學習了一些有關春天的古詩。誰還記得?
生1:《春曉》(生背詩句)
師:嗯,背得真好,只不過有一絲小小的錯誤,春曉的作者不是王之煥,是誰呀?
生:孟浩然。
師:不要把作者記錯。還有誰來?
生2:《絕句》(生背詩句)
師:還有嗎?
生3:《江南春》(生背詩句)
師:嗯,不錯。還有一首。還有《春日偶成》,大家一起背。
生:《春日偶成》(生齊背)
師:不管春夏秋冬,大自然的萬物各有各的特色。從古至今,有很多的詩人,用他們來贊美著大自然的景色。那么前不久剛剛度過了立夏這個節氣,時值初夏,今天,就讓我們學一首有關夏天的古詩。題目叫?
生:《小池》
師:那么課前,何老師已經讓同學們預習了這首,誰來告訴我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生4:宋代楊萬里。
師:是宋代的楊萬里,宋代分為北宋和南宋,準確一點說是?
生4:南宋。
師:楊萬里的詩讀起來非常的朗朗上口,他的詩通俗易懂,而且極富生活情趣,F在我們就來好好的學習這首古詩。那么在學這首古詩之前呢,有一位畫家將這首詩繪成了一幅精美的圖畫(掛畫),同學們,你們能用你們最精彩的語言描述一下這幅畫嗎?好先請一位同學來,你來。
生5:在青色的小池塘上,在青色背景的小池塘上,我看見了有一些碧綠的,有一些碧綠的荷葉,岸上還長著青翠碧綠的柳樹,這樣的美景,這樣漂亮的美景引來了一只小蜜蜂,小蜜蜂在…(有學生小聲提醒說是蜻蜓)呃,一只,一只蜻蜓在荷葉上偏偏起舞。
師:好,你在剛才的描述中注意了運用一定的順序來描述這幅圖畫。
生:由遠及近(齊答)
師:還有誰來描述?
生6:在一個清澈見底的小池塘里,有一片片碧綠碧綠的荷葉它們像一把大傘,遠處還有幾棵柳樹,它們的葉子好像在合理洗頭。
師:嗯,在梳理它的頭發。
生6:這樣的美景不時引來了小蜻蜓,小蜻蜓在荷葉上飛來飛去,可愛極了。(生6說的時候,老師不住地點頭)
師:那么,同學們來看看這里的荷葉,荷葉有什么不同?是我們所學過的《荷花》這片課文里的荷葉那樣又大又圓嗎?
生:不是(齊)
師:有什么不同?
生7:這里的荷葉是嫩綠色的。
師:哦,從色彩上觀察的,還有嗎?
生8:這里的荷葉都很長,而且很尖。
師:哦,是尖,這里是尖尖角,這里的荷葉全都很尖,說明它怎么樣?
生:沒伸展(生各自回答)
師:還沒有完全伸開來,說明它是不是盛夏?
生:不是
師:是?
生:初夏
二、初讀想象,找出景物
師:那么剛才同學們用你們最精彩的語言描述了一下最吸引你的景色,那么在詩人的筆下,初夏的荷塘又是一幅怎樣的美景呢?先請同學們把書打開,翻倒120頁,自己讀一讀書,并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邊讀詩句邊思考,詩人到底描繪了那些景色,用筆圈一圈。詩人向我們描述了哪些景物?
(生自由讀約30秒,師巡視教室)
師:把句子讀通順了,再來完成第二項任務,圈一圈,詩人到底給我們描述了哪些景物?
(生拿出筆圈景物,用時約30秒)
師:相同的景物就不要重復圈了。(師提示學生)
師:誰來交流一下?詩人描述了哪些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