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單元備課分析
③注意交際情態的指導:流暢的語言、大方的態度。
第三組:主題──保護環境(5點提示)
1.結合畫面感受詞語的組成,再透過詞語想象畫面──培養語感。p36(識字三)
﹡識字三是要引導孩子通過朗讀感受對子所特有的意蘊。
教材提供了兩幅圖畫,一部分詞語的組成可以借助畫面來感受,(如 藍天與碧野 鳥語與花香山青與水秀)在此基礎上,還要引導透過詞語想象畫面,(如 和風細雨 萬紫千紅 朝霞絢爛 落日余暉)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描述、情境渲染,引導學生想象詞語描繪的景象。
2.抓住“變化”理解內容,體會課文情感。
我在解讀教材時,發現這一組課文的內容和結構都緊緊圍繞“變化”展開。
如,p39《兩只鳥蛋》,從覺得好玩──小心地送還)這一變化,體現“我”對生命的珍愛。
教學時要注意品讀關鍵的詞句,如詩中,我(若無其是地取下鳥蛋──小心翼翼地捧著送還)從心理到行動的變化,要引導學生朗讀體會。
p42《松鼠和松果》也緊緊圍繞“變化”展開,從松鼠(大森林──光禿禿──茂密的松樹林),倡導了索取與回報的環保主題。
p45《美麗的小路》,以小路的變化(美麗──變臟──恢復)為教學線索,倡導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p50《失物招領》,孩子們參觀植物園后,失物招領時,從(都說沒丟──主動認領)體會孩子們的內心變化。
﹡教學時,大家可以以“變化”來設計教學,指導學生讀出環境的變化、人物心情的“變化”、行動的變化。
3.繼續指導讀好“問句”“感嘆句”,體會不同語氣所表現的不同心情。
4.字詞方面:
①積累四字詞語和搭配恰當的短語。
②繼續鞏固加偏旁、去偏旁識字的方法,注意形近字的辨析。
識字量的增加,必然會出現的形近字混淆的情況,要想方設法通過音形義的辨析進行區別。
5.本組“口語交際”的主題是“我們身邊的垃圾”。
① 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講出自己的發現,可以練習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來交流。
②注意引導學生大膽想象處理垃圾的辦法,老師應提前做一些工作,比如,去搜集、了解目前有哪些處理垃圾的辦法──綜合利用(金屬、塑料、玻璃)衛生填埋(生活垃圾)焚燒和堆肥(如,剩飯、骨頭、菜根菜葉這些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把這些方法及時地介紹給孩子。在此基礎上,讓孩子去大膽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