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學科蘇教版《雨點》教學設(shè)計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第二冊第2課《雨點》。
本課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過雨點動態(tài)的變化,認識他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
4、隨文認識“落”、“進”兩個字并能正確書寫,了解它們在文中組成的詞語。
本課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朗讀訓練:讓學生體會雨點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動態(tài)。
2、了解它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或圖片),讓學生“身臨其境”,把觀察、想象、朗讀結(jié)合起來,感受意境之美、語言之美。
教學準備:本課的教學課件,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圖片,雨點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fā)興趣。
1、老師口述謎題: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河里看不見。猜猜這是什么?學生回答,很容易就猜到是雨。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寫雨的詩歌,名字叫《雨點》。
板書課題:雨點。
【設(shè)計意圖:謎語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下面的教學埋下伏筆】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雨點從天空落下來,落在不同的地方,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隨著雨點一起去游玩吧。
1、課件放映課文制作的動畫。
師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烏云,不一會兒,雨點落下來了,落在不同的地方,給大自然帶來了樂趣……
2、詩歌寫得多有趣啊,你們想讀一讀嗎?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會的多讀幾遍。
3、檢察自學。
⑴抽讀詞語。(課件出示)
指名拼讀詞語:落進 睡覺 小溪 散步
江河 奔跑 海洋 跳躍
指名讀,學生當小老師讀。
⑵生字讀好了,誰愿意試著讀讀課文。
4、指名逐句讀,師生評議(指導讀好“睡覺、散步、奔跑、跳躍”體會雨點的變化。)
過渡:課文讀通了,怎樣才能讀好呢?我們再深入地學習,把課文的意思都弄懂了,就會讀得更好。
【設(shè)計意圖:動畫給學生帶來直觀的印象,便于幫助學生更好地讀好課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并提出朗讀要求,明確了讀書的目的,是學生有目標去讀。】
三、精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雨點落進哪些地方?用“——”標出來,在那里干什么?用“……”標出。同桌可以互相討論。
2、反饋教學信息。
雨點落進了哪些地方?
⑴生答。課件出示: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圖片,讓學生感知它們不同的特點。同時在黑板上貼出這四幅圖片。(要求把話說完整)
⑵誰能用一句話來回答:雨點落進 、 、
和 里。
⑶隨文進行“落”、“進”這兩個生字的教學。
①小朋友們想不想來寫一寫“落”、“進”這兩個字。
②卡片出示:落、進。請大家仔細觀察,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呢,同桌的小朋友可以互相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