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年級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語文園地二》課后反思
讓一年級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語文園地二》課后反思
隨著新課程的開展,要求一年級學生掌握的識字量大大增加,但是光靠語文課堂教學來提高識字量是遠遠不夠的。其實識字教學的資源無處不在,充分利用生活環境識字,是有效的識字途徑。
首先,可以在家庭環境中識字
孩子的大部分時光是在家庭度過的,家庭的環境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應注意引導學生利用家庭的環境識字,這當然需要家長的配合。在家庭生活的環境中識字是極方便的,例如孩子喜歡看電視,對電視中常出現的字幕,家長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認識,經常的問一問,考一考;對孩子喜歡的畫報、卡片、圖書進行有意識的認讀;對家用電器的標簽讓孩子認讀;總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機教孩子識字。識字的環境好創造,關鍵是家長要有這樣的意識。另外,不可忽視的是學校的引導作用,教師要定期的布置這樣作業,并開展成果匯報活動,促進孩子養成識字習慣。在教材中,也注意了這方面內容的安排。例如一年下冊《語文園地二》識字加油站 ──我在看電視的時候認識了很多字,讓我讀給大家聽。這就是鼓勵學生在家庭生活環境中識字。
其次,可以在社會環境中識字
社會環境有廣泛的識字空間,要充分利用孩子所接觸的事物進行識字,例如,廣告牌、門匾、字幅、商場等。一年下冊教材的安排就有“我在買東西的時候,認識了很多字,還收集了一些食品標簽”。“我在大街上,特別注意街道兩邊的招牌。這樣也能認識很多字呢”。教材有意識的引導,可以促成學生在社會生活環境中識字的習慣。
第三,在學校的環境中識字
學校仍然是學習的主渠道,學校應注意創設識字的氛圍。例如,學校的壁報、畫廊、宣傳板;班級的學習園地的布置;還可以讓學生記一記同班同學的名字,比一比誰認的名字多,一年下冊教材展示臺的安排就有“我能認識班上所有同學的名字,你呢?”。
其實識字的途徑有很多,我們應利用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讓識字不再枯燥乏味。
《語文園地二》備課要點
1、“我的發現”中引導學生發現兩種識字的方法:
減一減和加一加(形聲字的構字規律)這里又出現了6個要求會認的字。
2、“展示臺”在小伙伴又提醒學生另一種課外識字的方法:
讀看電視時認識字。
這一題一定要提早布置任務,否則學生沒法交流。
3、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比較難上,上課之前可以先發一張調查表:
父母希望你做家務嗎?理由是什么?
你愿意做家務嗎?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