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18 課桌下的紙團(精選9篇)

18 課桌下的紙團

發布時間:2023-01-07

18 課桌下的紙團(精選9篇)

18 課桌下的紙團 篇1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掛圖、幻燈片,錄音機。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初步了解并會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聯系實際,引入課文

  (1)教師隨手抓起一張廢紙(準備),揉成一團隨便扔在地上,接著問:小朋友們,老師剛剛做了什么?老師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但是老師剛剛看到有些小朋友就是這樣做的,同學們相信嗎?不信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第18課。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48頁。同時在黑板上揭題,齊讀課題。學習“紙”字(請看幻燈片),帶讀,注意翹舌音,右邊比較難寫,老師板演,學生書空,并數筆畫.應注意的難點是:強調"紙"字下面沒有點,可以用"地下沒有木屑"來幫助記憶;末筆是一個斜鉤。

  2、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課桌下的紙團是從哪里來的?請小朋友們合上書本,先聽錄音。在聽的時侯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哪幾個小朋友的故事呢?

  (2)放錄音,結束后,指名回答以上的問題,得到答案后,出示課文掛圖。

  (3)那么丁丁、小剛和冬冬各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先朗讀課文,想一想這個問題.在讀的時候要按照拼音讀準字音,把生字圈起來,自己想辦法記生字。

  3、結合理解課文,學習生字和詞語

  (1)丁丁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第1節,指名讀第1節。

  ①要求回答提出的問題.

  ②學習生字(請看幻燈片)

  a、“完”:帶讀,跟讀,指名讀(板書:田字格中教師書寫),說說間架結構.

  問:做完作業的"完"是什么意思?

  b、“作業”:(步驟同上).“作”字還要注意平舌音;“業”注意筆順(學生看田字格下“業”的筆順),帶領學生書空.

  c、“成”:(步驟同上).難點是讀音(翹舌)和筆順,末筆是點.

  ③齊讀這一小節.

  (2)我們來看小剛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2節.

  ①要求回答上一個問題。

  ②學習帶讀字“踢”(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

  ③齊讀這一小節。

  (3)那么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二節。

  ①回答。②學習生字“臉”(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③齊讀第3小節。

  4、鞏固生字和新詞

  (1)出示生字和新詞卡片,抽讀(糾正),帶讀。

  (2)書寫指導,重點是“紙,業,成”。

  5、作業:朗讀并抄寫課后的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了解3個小朋友各是怎樣對待紙團的,搞清楚幾個動作的含義。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抽讀生字和新詞(用卡片)。

  2、講讀課文

  (1)自由朗讀,看課文共有幾節,指名回答。

  (2)學習第1小節。

  ①指名讀第1節,其余同學想:紙團原先是誰扔的?怎么會到小剛腳下?

  ②指名回答,小結:丁丁隨手扔下的紙團滾到了小剛的腳下。

  ③齊讀。

  (3)學習第2小節。

  ①那么小剛又怎么做呢?請小朋友看課文插圖,哪個是小剛?你怎么知道?他做了什么?

  ②小剛把紙團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那他又是怎么踢的呢?請一個小朋友讀第2小節,其余同學思考這個問題。然后要求回答。

  ③問:小剛為什么要悄悄地踢紙團?

  ④小結:小剛看到地上的紙團,悄悄的踢到了冬冬的身邊。

  ⑤齊讀第1小節。

  (4)學習第3小節。

  ①現在紙團到了哪里?那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請小朋友看課文中的插圖,說一說。

  ②指名讀第3小節,其余小朋友聽的時候想一想:冬冬什么時候把紙團扔進了紙簍?為什么冬冬要在那個時候撿起來扔呢?

  ③指名回答并小結:下課后冬冬自覺撿起地上紙團,扔進了紙簍。

  ④齊讀第3小節。注意最后一句,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

  ⑤指名回答。(因為知道自己錯了,冬冬做的對。)

  小結:冬冬用自己的行動幫助丁丁和小剛改正了亂扔紙屑的壞習慣。

  3、齊讀課文,教師總結

  (1)朗讀課文。

  (2)出示思考題。

  ①課桌下的紙團從哪里來?

  ②這個紙團來到了誰的身邊?

  ③這個紙團最后到了哪里?

  (3)討論以上3個問題,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丁丁--小剛--冬冬--紙簍紙簍

  (4)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丁丁、小剛和冬冬3個小朋友對待紙團的態度是不同的,那么他們誰做得對?為什么?小朋友回去好好朗讀課文并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下節得再討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進一步加深理解課文,讓學生知道不能亂丟果殼紙屑,自覺保持環境,鞏固生字和新詞。

  教學過程:

  1、討論課后問題,加深理解課文

  (1)指導朗讀全文。

  (2)看課后練習4,說說丁丁、小剛和冬冬誰做得對?為什么?

  (3)那丁丁和小剛知道自己錯了嗎?從課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來?(丁丁和小剛臉紅了)

  (4)請小朋友想像一下,丁丁和小剛兩位小朋友,以后會怎么做呢?

  2、行為指導

  (1)請小朋友們對照一下,我們班里有哪些小朋友像冬冬呢》我們為這些小朋友鼓掌。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們學習,自覺保持環境衛生。

  (2)問:①別人把廢紙扔在你的桌子下,你應該怎么做?

  ②你看到別人桌子下有廢紙,怎么辦?

  ③紙團要扔進紙簍里,那么香蕉皮、西瓜皮應該扔在哪兒呢?

  指名回答。

  小結:不能亂丟果殼和紙屑,小朋友要自覺保持環境衛生。(結合課后練習5,齊讀。)

  3、作業練習

  (1)復習生字,口頭組詞。(完、作、業、成、臉)

  (2)完成課后練習2和練習3,指導糾正。

  (3)結合作業本練習題,布置課堂作業和課后練習。

18 課桌下的紙團 篇2

  小學語文教案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掛圖、幻燈片,錄音機。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初步了解并會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聯系實際,引入課文 

  (1)教師隨手抓起一張廢紙(準備),揉成一團隨便扔在地上,接著問:小朋友們,老師剛剛做了什么?老師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但是老師剛剛看到有些小朋友就是這樣做的,同學們相信嗎?不信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第18課。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48頁。同時在黑板上揭題,齊讀課題。學習“紙”字(請看幻燈片),帶讀,注意翹舌音,右邊比較難寫,老師板演,學生書空,并數筆畫.應注意的難點是:強調"紙"字下面沒有點,可以用"地下沒有木屑"來幫助記憶;末筆是一個斜鉤。 

  2、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是從哪里來的?請小朋友們合上書本,先聽錄音。在聽的時侯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哪幾個小朋友的故事呢? 

  (2)放錄音,結束后,指名回答以上的問題,得到答案后,出示課文掛圖。 

  (3)那么丁丁、小剛和冬冬各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先朗讀課文,想一想這個問題.在讀的時候要按照拼音讀準字音,把生字圈起來,自己想辦法記生字。 

  3、結合理解課文,學習生字和詞語 

  (1)丁丁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第1節,指名讀第1節。 

  ①要求回答提出的問題. 

  ②學習生字(請看幻燈片) 

  a、 “完”:帶讀,跟讀,指名讀(板書:田字格中教師書寫),說說間架結構. 

  問:做完作業 的"完"是什么意思? 

  b、 “作業 ”:(步驟同上).“作”字還要注意平舌音;“業”注意筆順(學生看田字格下“業”的筆順),帶領學生書空. 

  c、 “成”:(步驟同上).難點是讀音(翹舌)和筆順,末筆是點. 

  ③齊讀這一小節. 

  (2)我們來看小剛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2節. 

  ①要求回答上一個問題。 

  ②學習帶讀字“踢” (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 

  ③齊讀這一小節。 

  (3)那么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二節。 

  ①回答。 ② 學習生字“臉” (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 ③ 齊讀第3小節。 

  4.鞏固生字和新詞 

  (1)出示生字和新詞卡片,抽讀(糾正),帶讀。 

  (2)書寫指導,重點是“紙,業,成”。 

  5.作業 :朗讀并抄寫課后的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了解3個小朋友各是怎樣對待紙團的,搞清楚幾個動作的含義。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抽讀生字和新詞(用卡片)。 

  2、講讀課文 

  (1)自由朗讀,看課文共有幾節,指名回答。 

  (2)學習第1小節。 

  ①指名讀第1節,其余同學想:紙團原先是誰扔的?怎么會到小剛腳下? 

  ②指名回答,小結:丁丁隨手扔下的紙團滾到了小剛的腳下。 

  ③齊讀。 

  (3)學習第2小節。 

  ①那么小剛又怎么做呢?請小朋友看課文插圖,哪個是小剛?你怎么知道?他做了什么? 

  ②小剛把紙團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那他又是怎么踢的呢?請一個小朋友讀第2小節,其余同學思考這個問題。然后要求回答。 

  ③問:小剛為什么要悄悄地踢紙團? 

  ④小結:小剛看到地上的紙團,悄悄的踢到了冬冬的身邊。 

  ⑤齊讀第1小節。 

  (4)學習第3小節。 

  ①現在紙團到了哪里?那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請小朋友看課文中的插圖,說一說。 

  ②指名讀第3小節,其余小朋友聽的時候想一想:冬冬什么時候把紙團扔進了紙簍?為什么冬冬要在那個時候撿起來扔呢? 

  ③指名回答并小結:下課后冬冬自覺撿起地上紙團,扔進了紙簍。 

  ④齊讀第3小節。注意最后一句,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 

  ⑤指名回答。(因為知道自己錯了,冬冬做的對。) 

  小結:冬冬用自己的行動幫助丁丁和小剛改正了亂扔紙屑的壞習慣。 

  3.齊讀課文,教師總結 

  (1)朗讀課文。 

  (2)出示思考題。 

  ①從哪里來? 

  ②這個紙團來到了誰的身邊? 

  ③這個紙團最后到了哪里? 

  (3)討論以上3個問題,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丁丁--小剛--冬冬--紙簍紙簍 

  (4)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丁丁、小剛和冬冬3個小朋友對待紙團的態度是不同的,那么他們誰做得對?為什么?小朋友回去好好朗讀課文并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下節得再討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進一步加深理解課文,讓學生知道不能亂丟果殼紙屑,自覺保持環境,鞏固生字和新詞。 

  教學過程  

  1、討論課后問題,加深理解課文 

  (1)指導朗讀全文。 

  (2)看課后練習4,說說丁丁、小剛和冬冬誰做得對?為什么? 

  (3)那丁丁和小剛知道自己錯了嗎?從課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來?(丁丁和小剛臉紅了) 

  (4)請小朋友想像一下,丁丁和小剛兩位小朋友,以后會怎么做呢? 

  2、行為指導 

  (1)請小朋友們對照一下,我們班里有哪些小朋友像冬冬呢》我們為這些小朋友鼓掌。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們學習,自覺保持環境衛生。 

  (2)問:①別人把廢紙扔在你的桌子下,你應該怎么做? 

  ②你看到別人桌子下有廢紙,怎么辦? 

  ③紙團要扔進紙簍里,那么香蕉皮、西瓜皮應該扔在哪兒呢? 

  指名回答。 

  小結:不能亂丟果殼和紙屑,小朋友要自覺保持環境衛生。(結合課后練習5,齊讀。) 

  3、作業 練習 

  (1)復習生字,口頭組詞。(完、作、業、成、臉) 

  (2)完成課后練習2和練習3,指導糾正。 

  (3)結合作業 本練習題,布置課堂作業 和課后練習。 

  SQJ感謝你的光臨 

18 課桌下的紙團 篇3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掛圖、幻燈片,錄音機。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初步了解并會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1、聯系實際,引入課文

  (1)教師隨手抓起一張廢紙(準備),揉成一團隨便扔在地上,接著問:小朋友們,老師剛剛做了什么?老師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但是老師剛剛看到有些小朋友就是這樣做的,同學們相信嗎?不信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第18課。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48頁。同時在黑板上揭題,齊讀課題。學習“紙”字(請看幻燈片),帶讀,注意翹舌音,右邊比較難寫,老師板演,學生書空,并數筆畫.應注意的難點是:強調"紙"字下面沒有點,可以用"地下沒有木屑"來幫助記憶;末筆是一個斜鉤。

  2、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課桌下的紙團是從哪里來的?請小朋友們合上書本,先聽錄音。在聽的時侯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哪幾個小朋友的故事呢?

  (2)放錄音,結束后,指名回答以上的問題,得到答案后,出示課文掛圖。

  (3)那么丁丁、小剛和冬冬各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先朗讀課文,想一想這個問題.在讀的時候要按照拼音讀準字音,把生字圈起來,自己想辦法記生字。

  3、結合理解課文,學習生字和詞語

  (1)丁丁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第1節,指名讀第1節。

  ①要求回答提出的問題.

  ②學習生字(請看幻燈片)

  a、“完”:帶讀,跟讀,指名讀(板書:田字格中教師書寫),說說間架結構.

  問:做完作業 的"完"是什么意思?

  b、“作業 ”:(步驟同上).“作”字還要注意平舌音;“業”注意筆順(學生看田字格下“業”的筆順),帶領學生書空.

  c、“成”:(步驟同上).難點是讀音(翹舌)和筆順,末筆是點.

  ③齊讀這一小節.

  (2)我們來看小剛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2節.

  ①要求回答上一個問題。

  ②學習帶讀字“踢”(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

  ③齊讀這一小節。

  (3)那么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二節。

  ①回答。②學習生字“臉”(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③齊讀第3小節。

  4、鞏固生字和新詞

  (1)出示生字和新詞卡片,抽讀(糾正),帶讀。

  (2)書寫指導,重點是“紙,業,成”。

  5、作業 :朗讀并抄寫課后的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了解3個小朋友各是怎樣對待紙團的,搞清楚幾個動作的含義。

  教學過程 :

  1、復習檢查:抽讀生字和新詞(用卡片)。

  2、講讀課文

  (1)自由朗讀,看課文共有幾節,指名回答。

  (2)學習第1小節。

  ①指名讀第1節,其余同學想:紙團原先是誰扔的?怎么會到小剛腳下?

  ②指名回答,小結:丁丁隨手扔下的紙團滾到了小剛的腳下。

  ③齊讀。

  (3)學習第2小節。

  ①那么小剛又怎么做呢?請小朋友看課文插圖,哪個是小剛?你怎么知道?他做了什么?

  ②小剛把紙團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那他又是怎么踢的呢?請一個小朋友讀第2小節,其余同學思考這個問題。然后要求回答。

  ③問:小剛為什么要悄悄地踢紙團?

  ④小結:小剛看到地上的紙團,悄悄的踢到了冬冬的身邊。

  ⑤齊讀第1小節。

  (4)學習第3小節。

  ①現在紙團到了哪里?那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請小朋友看課文中的插圖,說一說。

  ②指名讀第3小節,其余小朋友聽的時候想一想:冬冬什么時候把紙團扔進了紙簍?為什么冬冬要在那個時候撿起來扔呢?

  ③指名回答并小結:下課后冬冬自覺撿起地上紙團,扔進了紙簍。

  ④齊讀第3小節。注意最后一句,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

  ⑤指名回答。(因為知道自己錯了,冬冬做的對。)

  小結:冬冬用自己的行動幫助丁丁和小剛改正了亂扔紙屑的壞習慣。

  3、齊讀課文,教師總結

  (1)朗讀課文。

  (2)出示思考題。

  ①課桌下的紙團從哪里來?

  ②這個紙團來到了誰的身邊?

  ③這個紙團最后到了哪里?

  (3)討論以上3個問題,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丁丁--小剛--冬冬--紙簍紙簍

  (4)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丁丁、小剛和冬冬3個小朋友對待紙團的態度是不同的,那么他們誰做得對?為什么?小朋友回去好好朗讀課文并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下節得再討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進一步加深理解課文,讓學生知道不能亂丟果殼紙屑,自覺保持環境,鞏固生字和新詞。

  教學過程 :

  1、討論課后問題,加深理解課文

  (1)指導朗讀全文。

  (2)看課后練習4,說說丁丁、小剛和冬冬誰做得對?為什么?

  (3)那丁丁和小剛知道自己錯了嗎?從課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來?(丁丁和小剛臉紅了)

  (4)請小朋友想像一下,丁丁和小剛兩位小朋友,以后會怎么做呢?

  2、行為指導

  (1)請小朋友們對照一下,我們班里有哪些小朋友像冬冬呢》我們為這些小朋友鼓掌。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們學習,自覺保持環境衛生。

  (2)問:①別人把廢紙扔在你的桌子下,你應該怎么做?

  ②你看到別人桌子下有廢紙,怎么辦?

  ③紙團要扔進紙簍里,那么香蕉皮、西瓜皮應該扔在哪兒呢?

  指名回答。

  小結:不能亂丟果殼和紙屑,小朋友要自覺保持環境衛生。(結合課后練習5,齊讀。)

  3、作業 練習

  (1)復習生字,口頭組詞。(完、作、業、成、臉)

  (2)完成課后練習2和練習3,指導糾正。

  (3)結合作業 本練習題,布置課堂作業 和課后練習。

18 課桌下的紙團 篇4

  教育學院 李 燕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不讓隨地亂扔紙屑、果殼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做個講衛生的好兒童。

  2、重點指導“業”、“成”、“臉”等字的字型。

  教學難點 

  1、通過理解字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亂丟紙屑、果殼是不講衛生的壞習慣。

  2、學會生字,理解字詞義。

  3、“做”與“作”的區別。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準備: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

  課前準備:把課文的題目《18 課桌下的紙團》寫在黑板上。

  老師說:“看這題目《課桌下的紙團》,大家會不會覺得奇怪,怎么課桌下會有紙團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老師也和大家一樣,也不知道這紙團是從什么地方來的,下面我們就來學這篇課文,看看這紙團是怎么到了課桌下的。”

  講授新課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老師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標自然段。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使同學們對課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3、老師講這個故事:“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原來這紙團是丁丁扔的,又被小剛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最后還是冬冬把這紙團拾起來扔進了紙簍。”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

  思考:紙團是誰扔的?紙團又滾到了什么地方?丁丁這么做對不對?為什么?

  (板書:扔滾)

  學生回答后,問:那該怎么做呢?等到答案,師:那我們再看看小剛是怎么做的?

  2、指名讀第二段

  思考:紙團現在又到了哪里了?為什么?小剛這么做對嗎?

  (板書:踢冬冬)

  生回答后師說:小剛沒有撿起紙團反而把它踢給了冬冬,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撿起紙團放入紙簍。那紙團的最后命運如何呢?難道它一直躺在了課桌下了嗎?我們再繼續讀第三段,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到紙團最后到底怎么了?

  3、學生讀第三段

  思考:紙團最后到哪里去了?冬冬這樣做對不對?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了?

  (板書:撿扔紙簍)

  學生回答都老師又說: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小朋友學習,都應該把那紙團扔進紙簍,不過丁丁和小剛也還是好孩子,他們都認識到了自己錯了,臉都紅了。

  4、演示板書,對照板書把古書再向學生們講述這個故事。

  5、齊讀課文,做課后第四題。老師總結這課文的中心: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同學小,主動把紙團扔進紙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不隨地亂扔紙屑、果殼,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布置作業 

  老師:回家后大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其他小朋友聽。

  第二課時

  復習

  檢查朗讀課文,老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桌下的紙團》這篇課文,知道了亂扔紙屑是不好的習慣,我們應該把紙屑扔進紙簍。通過讀課文我們也初步認識了本課的生字,這節課我們學習這些生字的字型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還要學習2個新的部首。在這節課開始之前,我們先請一位同學來朗讀這篇課文。(叫一個學生站起來讀課文)

  教授新課

  1、師出示“紙”的識字卡片問:這個字念什么?它是什么偏旁的?你還學過哪些絞絲旁的字。(讓學生對“紙”字組詞,并反復讀“紙”字)

  師指導書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紙”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2、講“完”字

  師出示“完”字。讓學生讀,師捂住下邊問學生:這叫什么偏旁,它象什么?

  接著捂住上邊問學生:下面的讀什么?

  師:我們還學過由“元”字組成的字?

  師:大家知道“完”字可和什么字組成詞組?

  師知道寫法(特別是偏旁)

  3、講“作”和“業”兩個字

  師同時出示“作”和“業”兩個字,學生讀,注意糾正字音,分子“作”字的結構。

  師問:“做”與“作”有什么區別?(做課后第三題)

  學寫“業”。看老師在黑板上寫這個字,邊看邊說筆順,重點強調書寫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位。

  鞏固

  師出示四個生字,讓學生反復認讀,并讓學生自由組詞,加深所學字的記憶。

  第一課時

  鞏固生字

  師出示已經學的生字的卡片,讓學生認讀(包括筆順,筆數,組詞)

  講授新課

  (一)學習生字

  1、學習“成”字。(筆畫,筆順)

  2、學習“剛”字。(偏旁,筆順)

  3、學習“臉”字。(結構,筆順)

  師:我們還學過什么字也有?(結合課后習題第二題)

  (二)指導所有的生字的書寫。

  1、學生觀察老師寫的字,說出生字的筆順。

  2、說說它們的結構及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強調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分。

  練習

  師出示小黑板(課后作業 第2、3題)。

  師提示:我們學習了課文并學會了生字,現在請大家先想一想該在空格里填什么?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上來做,其他的同學打開書完成課后習題第2、3題。

  (學生做完后,集體訂正)

  復習鞏固

  1、領讀課文,復述本文的教育意義(養成良好的習慣——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

  2、學生讀生字,寫生字。

18 課桌下的紙團 篇5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掛圖、幻燈片,錄音機。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初步了解并會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1、聯系實際,引入課文

  (1)教師隨手抓起一張廢紙(準備),揉成一團隨便扔在地上,接著問:小朋友們,老師剛剛做了什么?老師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但是老師剛剛看到有些小朋友就是這樣做的,同學們相信嗎?不信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第18課。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48頁。同時在黑板上揭題,齊讀課題。學習“紙”字(請看幻燈片),帶讀,注意翹舌音,右邊比較難寫,老師板演,學生書空,并數筆畫.應注意的難點是:強調"紙"字下面沒有點,可以用"地下沒有木屑"來幫助記憶;末筆是一個斜鉤。

  2、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課桌下的紙團是從哪里來的?請小朋友們合上書本,先聽錄音。在聽的時侯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哪幾個小朋友的故事呢?

  (2)放錄音,結束后,指名回答以上的問題,得到答案后,出示課文掛圖。

  (3)那么丁丁、小剛和冬冬各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先朗讀課文,想一想這個問題.在讀的時候要按照拼音讀準字音,把生字圈起來,自己想辦法記生字。

  3、結合理解課文,學習生字和詞語

  (1)丁丁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第1節,指名讀第1節。

  ①要求回答提出的問題.

  ②學習生字(請看幻燈片)

  a、“完”:帶讀,跟讀,指名讀(板書:田字格中教師書寫),說說間架結構.

  問:做完作業 的"完"是什么意思?

  b、“作業 ”:(步驟同上).“作”字還要注意平舌音;“業”注意筆順(學生看田字格下“業”的筆順),帶領學生書空.

  c、“成”:(步驟同上).難點是讀音(翹舌)和筆順,末筆是點.

  ③齊讀這一小節.

  (2)我們來看小剛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2節.

  ①要求回答上一個問題。

  ②學習帶讀字“踢”(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

  ③齊讀這一小節。

  (3)那么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二節。

  ①回答。②學習生字“臉”(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③齊讀第3小節。

  4、鞏固生字和新詞

  (1)出示生字和新詞卡片,抽讀(糾正),帶讀。

  (2)書寫指導,重點是“紙,業,成”。

  5、作業 :朗讀并抄寫課后的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了解3個小朋友各是怎樣對待紙團的,搞清楚幾個動作的含義。

  教學過程 :

  1、復習檢查:抽讀生字和新詞(用卡片)。

  2、講讀課文

  (1)自由朗讀,看課文共有幾節,指名回答。

  (2)學習第1小節。

  ①指名讀第1節,其余同學想:紙團原先是誰扔的?怎么會到小剛腳下?

  ②指名回答,小結:丁丁隨手扔下的紙團滾到了小剛的腳下。

  ③齊讀。

  (3)學習第2小節。

  ①那么小剛又怎么做呢?請小朋友看課文插圖,哪個是小剛?你怎么知道?他做了什么?

  ②小剛把紙團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那他又是怎么踢的呢?請一個小朋友讀第2小節,其余同學思考這個問題。然后要求回答。

  ③問:小剛為什么要悄悄地踢紙團?

  ④小結:小剛看到地上的紙團,悄悄的踢到了冬冬的身邊。

  ⑤齊讀第1小節。

  (4)學習第3小節。

  ①現在紙團到了哪里?那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請小朋友看課文中的插圖,說一說。

  ②指名讀第3小節,其余小朋友聽的時候想一想:冬冬什么時候把紙團扔進了紙簍?為什么冬冬要在那個時候撿起來扔呢?

  ③指名回答并小結:下課后冬冬自覺撿起地上紙團,扔進了紙簍。

  ④齊讀第3小節。注意最后一句,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

  ⑤指名回答。(因為知道自己錯了,冬冬做的對。)

  小結:冬冬用自己的行動幫助丁丁和小剛改正了亂扔紙屑的壞習慣。

  3、齊讀課文,教師總結

  (1)朗讀課文。

  (2)出示思考題。

  ①課桌下的紙團從哪里來?

  ②這個紙團來到了誰的身邊?

  ③這個紙團最后到了哪里?

  (3)討論以上3個問題,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丁丁--小剛--冬冬--紙簍紙簍

  (4)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丁丁、小剛和冬冬3個小朋友對待紙團的態度是不同的,那么他們誰做得對?為什么?小朋友回去好好朗讀課文并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下節得再討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進一步加深理解課文,讓學生知道不能亂丟果殼紙屑,自覺保持環境,鞏固生字和新詞。

  教學過程 :

  1、討論課后問題,加深理解課文

  (1)指導朗讀全文。

  (2)看課后練習4,說說丁丁、小剛和冬冬誰做得對?為什么?

  (3)那丁丁和小剛知道自己錯了嗎?從課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來?(丁丁和小剛臉紅了)

  (4)請小朋友想像一下,丁丁和小剛兩位小朋友,以后會怎么做呢?

  2、行為指導

  (1)請小朋友們對照一下,我們班里有哪些小朋友像冬冬呢》我們為這些小朋友鼓掌。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們學習,自覺保持環境衛生。

  (2)問:①別人把廢紙扔在你的桌子下,你應該怎么做?

  ②你看到別人桌子下有廢紙,怎么辦?

  ③紙團要扔進紙簍里,那么香蕉皮、西瓜皮應該扔在哪兒呢?

  指名回答。

  小結:不能亂丟果殼和紙屑,小朋友要自覺保持環境衛生。(結合課后練習5,齊讀。)

  3、作業 練習

  (1)復習生字,口頭組詞。(完、作、業、成、臉)

  (2)完成課后練習2和練習3,指導糾正。

  (3)結合作業 本練習題,布置課堂作業 和課后練習。◆

18 課桌下的紙團 篇6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不讓隨地亂扔紙屑、果殼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做個講衛生的好兒童。

  2、重點指導“業”、“成”、“臉”等字的字型。

  教學難點 

  1、通過理解字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亂丟紙屑、果殼是不講衛生的壞習慣。

  2、學會生字,理解字詞義。

  3、“做”與“作”的區別。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準備: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

  課前準備:把課文的題目《18 課桌下的紙團》寫在黑板上。

  老師說:“看這題目《課桌下的紙團》,大家會不會覺得奇怪,怎么課桌下會有紙團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老師也和大家一樣,也不知道這紙團是從什么地方來的,下面我們就來學這篇課文,看看這紙團是怎么到了課桌下的。”

  講授新課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老師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標自然段。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使同學們對課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3、老師講這個故事:“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原來這紙團是丁丁扔的,又被小剛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最后還是冬冬把這紙團拾起來扔進了紙簍。”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

  思考:紙團是誰扔的?紙團又滾到了什么地方?丁丁這么做對不對?為什么?

  (板書:扔滾)

  學生回答后,問:那該怎么做呢?等到答案,師:那我們再看看小剛是怎么做的?

  2、指名讀第二段

  思考:紙團現在又到了哪里了?為什么?小剛這么做對嗎?

  (板書:踢冬冬)

  生回答后師說:小剛沒有撿起紙團反而把它踢給了冬冬,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撿起紙團放入紙簍。那紙團的最后命運如何呢?難道它一直躺在了課桌下了嗎?我們再繼續讀第三段,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到紙團最后到底怎么了?

  3、學生讀第三段

  思考:紙團最后到哪里去了?冬冬這樣做對不對?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了?

  (板書:撿扔紙簍)

  學生回答都老師又說: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小朋友學習,都應該把那紙團扔進紙簍,不過丁丁和小剛也還是好孩子,他們都認識到了自己錯了,臉都紅了。

  4、演示板書,對照板書把古書再向學生們講述這個故事。

  5、齊讀課文,做課后第四題。老師總結這課文的中心: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同學小,主動把紙團扔進紙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不隨地亂扔紙屑、果殼,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布置作業 

  老師:回家后大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其他小朋友聽。

  第二課時

  復習

  檢查朗讀課文,老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桌下的紙團》這篇課文,知道了亂扔紙屑是不好的習慣,我們應該把紙屑扔進紙簍。通過讀課文我們也初步認識了本課的生字,這節課我們學習這些生字的字型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還要學習2個新的部首。在這節課開始之前,我們先請一位同學來朗讀這篇課文。(叫一個學生站起來讀課文)

  教授新課

  1、師出示“紙”的識字卡片問:這個字念什么?它是什么偏旁的?你還學過哪些絞絲旁的字。(讓學生對“紙”字組詞,并反復讀“紙”字)

  師指導書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紙”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2、講“完”字

  師出示“完”字。讓學生讀,師捂住下邊問學生:這叫什么偏旁,它象什么?

  接著捂住上邊問學生:下面的讀什么?

  師:我們還學過由“元”字組成的字?

  師:大家知道“完”字可和什么字組成詞組?

  師知道寫法(特別是偏旁)

  3、講“作”和“業”兩個字

  師同時出示“作”和“業”兩個字,學生讀,注意糾正字音,分子“作”字的結構。

  師問:“做”與“作”有什么區別?(做課后第三題)

  學寫“業”。看老師在黑板上寫這個字,邊看邊說筆順,重點強調書寫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位。

  鞏固

  師出示四個生字,讓學生反復認讀,并讓學生自由組詞,加深所學字的記憶。

  第一課時

  鞏固生字

  師出示已經學的生字的卡片,讓學生認讀(包括筆順,筆數,組詞)

  講授新課

  (一)學習生字

  1、學習“成”字。(筆畫,筆順)

  2、學習“剛”字。(偏旁,筆順)

  3、學習“臉”字。(結構,筆順)

  師:我們還學過什么字也有?(結合課后習題第二題)

  (二)指導所有的生字的書寫。

  1、學生觀察老師寫的字,說出生字的筆順。

  2、說說它們的結構及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強調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分。

  練習

  師出示小黑板(課后作業 第2、3題)。

  師提示:我們學習了課文并學會了生字,現在請大家先想一想該在空格里填什么?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上來做,其他的同學打開書完成課后習題第2、3題。

  (學生做完后,集體訂正)

  復習鞏固

  1、領讀課文,復述本文的教育意義(養成良好的習慣——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

  2、學生讀生字,寫生字。◆[2004-01-28]

18 課桌下的紙團 篇7

  教育學院 周 賢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掛圖、幻燈片,錄音機。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初步了解并會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1、聯系實際,引入課文

  (1)教師隨手抓起一張廢紙(準備),揉成一團隨便扔在地上,接著問:小朋友們,老師剛剛做了什么?老師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但是老師剛剛看到有些小朋友就是這樣做的,同學們相信嗎?不信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第18課。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48頁。同時在黑板上揭題,齊讀課題。學習“紙”字(請看幻燈片),帶讀,注意翹舌音,右邊比較難寫,老師板演,學生書空,并數筆畫.應注意的難點是:強調"紙"字下面沒有點,可以用"地下沒有木屑"來幫助記憶;末筆是一個斜鉤。

  2、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課桌下的紙團是從哪里來的?請小朋友們合上書本,先聽錄音。在聽的時侯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哪幾個小朋友的故事呢?

  (2)放錄音,結束后,指名回答以上的問題,得到答案后,出示課文掛圖。

  (3)那么丁丁、小剛和冬冬各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先朗讀課文,想一想這個問題.在讀的時候要按照拼音讀準字音,把生字圈起來,自己想辦法記生字。

  3、結合理解課文,學習生字和詞語

  (1)丁丁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第1節,指名讀第1節。

  ①要求回答提出的問題.

  ②學習生字(請看幻燈片)

  a、“完”:帶讀,跟讀,指名讀(板書:田字格中教師書寫),說說間架結構.

  問:做完作業 的"完"是什么意思?

  b、“作業 ”:(步驟同上).“作”字還要注意平舌音;“業”注意筆順(學生看田字格下“業”的筆順),帶領學生書空.

  c、“成”:(步驟同上).難點是讀音(翹舌)和筆順,末筆是點.

  ③齊讀這一小節.

  (2)我們來看小剛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2節.

  ①要求回答上一個問題。

  ②學習帶讀字“踢”(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

  ③齊讀這一小節。

  (3)那么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二節。

  ①回答。②學習生字“臉”(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③齊讀第3小節。

  4、鞏固生字和新詞

  (1)出示生字和新詞卡片,抽讀(糾正),帶讀。

  (2)書寫指導,重點是“紙,業,成”。

  5、作業 :朗讀并抄寫課后的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了解3個小朋友各是怎樣對待紙團的,搞清楚幾個動作的含義。

  教學過程 :

  1、復習檢查:抽讀生字和新詞(用卡片)。

  2、講讀課文

  (1)自由朗讀,看課文共有幾節,指名回答。

  (2)學習第1小節。

  ①指名讀第1節,其余同學想:紙團原先是誰扔的?怎么會到小剛腳下?

  ②指名回答,小結:丁丁隨手扔下的紙團滾到了小剛的腳下。

  ③齊讀。

  (3)學習第2小節。

  ①那么小剛又怎么做呢?請小朋友看課文插圖,哪個是小剛?你怎么知道?他做了什么?

  ②小剛把紙團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那他又是怎么踢的呢?請一個小朋友讀第2小節,其余同學思考這個問題。然后要求回答。

  ③問:小剛為什么要悄悄地踢紙團?

  ④小結:小剛看到地上的紙團,悄悄的踢到了冬冬的身邊。

  ⑤齊讀第1小節。

  (4)學習第3小節。

  ①現在紙團到了哪里?那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請小朋友看課文中的插圖,說一說。

  ②指名讀第3小節,其余小朋友聽的時候想一想:冬冬什么時候把紙團扔進了紙簍?為什么冬冬要在那個時候撿起來扔呢?

  ③指名回答并小結:下課后冬冬自覺撿起地上紙團,扔進了紙簍。

  ④齊讀第3小節。注意最后一句,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

  ⑤指名回答。(因為知道自己錯了,冬冬做的對。)

  小結:冬冬用自己的行動幫助丁丁和小剛改正了亂扔紙屑的壞習慣。

  3、齊讀課文,教師總結

  (1)朗讀課文。

  (2)出示思考題。

  ①課桌下的紙團從哪里來?

  ②這個紙團來到了誰的身邊?

  ③這個紙團最后到了哪里?

  (3)討論以上3個問題,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丁丁--小剛--冬冬--紙簍紙簍

  (4)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丁丁、小剛和冬冬3個小朋友對待紙團的態度是不同的,那么他們誰做得對?為什么?小朋友回去好好朗讀課文并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下節得再討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進一步加深理解課文,讓學生知道不能亂丟果殼紙屑,自覺保持環境,鞏固生字和新詞。

  教學過程 :

  1、討論課后問題,加深理解課文

  (1)指導朗讀全文。

  (2)看課后練習4,說說丁丁、小剛和冬冬誰做得對?為什么?

  (3)那丁丁和小剛知道自己錯了嗎?從課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來?(丁丁和小剛臉紅了)

  (4)請小朋友想像一下,丁丁和小剛兩位小朋友,以后會怎么做呢?

  2、行為指導

  (1)請小朋友們對照一下,我們班里有哪些小朋友像冬冬呢》我們為這些小朋友鼓掌。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們學習,自覺保持環境衛生。

  (2)問:①別人把廢紙扔在你的桌子下,你應該怎么做?

  ②你看到別人桌子下有廢紙,怎么辦?

  ③紙團要扔進紙簍里,那么香蕉皮、西瓜皮應該扔在哪兒呢?

  指名回答。

  小結:不能亂丟果殼和紙屑,小朋友要自覺保持環境衛生。(結合課后練習5,齊讀。)

  3、作業 練習

  (1)復習生字,口頭組詞。(完、作、業、成、臉)

  (2)完成課后練習2和練習3,指導糾正。

  (3)結合作業 本練習題,布置課堂作業 和課后練習。

18 課桌下的紙團 篇8

  教育學院 周 賢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掛圖、幻燈片,錄音機。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初步了解并會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1、聯系實際,引入課文

  (1)教師隨手抓起一張廢紙(準備),揉成一團隨便扔在地上,接著問:小朋友們,老師剛剛做了什么?老師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但是老師剛剛看到有些小朋友就是這樣做的,同學們相信嗎?不信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第18課。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48頁。同時在黑板上揭題,齊讀課題。學習“紙”字(請看幻燈片),帶讀,注意翹舌音,右邊比較難寫,老師板演,學生書空,并數筆畫.應注意的難點是:強調"紙"字下面沒有點,可以用"地下沒有木屑"來幫助記憶;末筆是一個斜鉤。

  2、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課桌下的紙團是從哪里來的?請小朋友們合上書本,先聽錄音。在聽的時侯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哪幾個小朋友的故事呢?

  (2)放錄音,結束后,指名回答以上的問題,得到答案后,出示課文掛圖。

  (3)那么丁丁、小剛和冬冬各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先朗讀課文,想一想這個問題.在讀的時候要按照拼音讀準字音,把生字圈起來,自己想辦法記生字。

  3、結合理解課文,學習生字和詞語

  (1)丁丁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第1節,指名讀第1節。

  ①要求回答提出的問題.

  ②學習生字(請看幻燈片)

  a、“完”:帶讀,跟讀,指名讀(板書:田字格中教師書寫),說說間架結構.

  問:做完作業 的"完"是什么意思?

  b、“作業 ”:(步驟同上).“作”字還要注意平舌音;“業”注意筆順(學生看田字格下“業”的筆順),帶領學生書空.

  c、“成”:(步驟同上).難點是讀音(翹舌)和筆順,末筆是點.

  ③齊讀這一小節.

  (2)我們來看小剛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2節.

  ①要求回答上一個問題。

  ②學習帶讀字“踢”(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

  ③齊讀這一小節。

  (3)那么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二節。

  ①回答。②學習生字“臉”(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構。③齊讀第3小節。

  4、鞏固生字和新詞

  (1)出示生字和新詞卡片,抽讀(糾正),帶讀。

  (2)書寫指導,重點是“紙,業,成”。

  5、作業 :朗讀并抄寫課后的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了解3個小朋友各是怎樣對待紙團的,搞清楚幾個動作的含義。

  教學過程 :

  1、復習檢查:抽讀生字和新詞(用卡片)。

  2、講讀課文

  (1)自由朗讀,看課文共有幾節,指名回答。

  (2)學習第1小節。

  ①指名讀第1節,其余同學想:紙團原先是誰扔的?怎么會到小剛腳下?

  ②指名回答,小結:丁丁隨手扔下的紙團滾到了小剛的腳下。

  ③齊讀。

  (3)學習第2小節。

  ①那么小剛又怎么做呢?請小朋友看課文插圖,哪個是小剛?你怎么知道?他做了什么?

  ②小剛把紙團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那他又是怎么踢的呢?請一個小朋友讀第2小節,其余同學思考這個問題。然后要求回答。

  ③問:小剛為什么要悄悄地踢紙團?

  ④小結:小剛看到地上的紙團,悄悄的踢到了冬冬的身邊。

  ⑤齊讀第1小節。

  (4)學習第3小節。

  ①現在紙團到了哪里?那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請小朋友看課文中的插圖,說一說。

  ②指名讀第3小節,其余小朋友聽的時候想一想:冬冬什么時候把紙團扔進了紙簍?為什么冬冬要在那個時候撿起來扔呢?

  ③指名回答并小結:下課后冬冬自覺撿起地上紙團,扔進了紙簍。

  ④齊讀第3小節。注意最后一句,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

  ⑤指名回答。(因為知道自己錯了,冬冬做的對。)

  小結:冬冬用自己的行動幫助丁丁和小剛改正了亂扔紙屑的壞習慣。

  3、齊讀課文,教師總結

  (1)朗讀課文。

  (2)出示思考題。

  ①課桌下的紙團從哪里來?

  ②這個紙團來到了誰的身邊?

  ③這個紙團最后到了哪里?

  (3)討論以上3個問題,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丁丁--小剛--冬冬--紙簍紙簍

  (4)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丁丁、小剛和冬冬3個小朋友對待紙團的態度是不同的,那么他們誰做得對?為什么?小朋友回去好好朗讀課文并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下節得再討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進一步加深理解課文,讓學生知道不能亂丟果殼紙屑,自覺保持環境,鞏固生字和新詞。

  教學過程 :

  1、討論課后問題,加深理解課文

  (1)指導朗讀全文。

  (2)看課后練習4,說說丁丁、小剛和冬冬誰做得對?為什么?

  (3)那丁丁和小剛知道自己錯了嗎?從課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來?(丁丁和小剛臉紅了)

  (4)請小朋友想像一下,丁丁和小剛兩位小朋友,以后會怎么做呢?

  2、行為指導

  (1)請小朋友們對照一下,我們班里有哪些小朋友像冬冬呢》我們為這些小朋友鼓掌。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們學習,自覺保持環境衛生。

  (2)問:①別人把廢紙扔在你的桌子下,你應該怎么做?

  ②你看到別人桌子下有廢紙,怎么辦?

  ③紙團要扔進紙簍里,那么香蕉皮、西瓜皮應該扔在哪兒呢?

  指名回答。

  小結:不能亂丟果殼和紙屑,小朋友要自覺保持環境衛生。(結合課后練習5,齊讀。)

  3、作業 練習

  (1)復習生字,口頭組詞。(完、作、業、成、臉)

  (2)完成課后練習2和練習3,指導糾正。

  (3)結合作業 本練習題,布置課堂作業 和課后練習。

18 課桌下的紙團 篇9

  教育學院 李 燕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不讓隨地亂扔紙屑、果殼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做個講衛生的好兒童。

  2、重點指導“業”、“成”、“臉”等字的字型。

  教學難點 

  1、通過理解字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亂丟紙屑、果殼是不講衛生的壞習慣。

  2、學會生字,理解字詞義。

  3、“做”與“作”的區別。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準備: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

  課前準備:把課文的題目《18 課桌下的紙團》寫在黑板上。

  老師說:“看這題目《課桌下的紙團》,大家會不會覺得奇怪,怎么課桌下會有紙團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老師也和大家一樣,也不知道這紙團是從什么地方來的,下面我們就來學這篇課文,看看這紙團是怎么到了課桌下的。”

  講授新課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老師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標自然段。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使同學們對課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3、老師講這個故事:“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原來這紙團是丁丁扔的,又被小剛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最后還是冬冬把這紙團拾起來扔進了紙簍。”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

  思考:紙團是誰扔的?紙團又滾到了什么地方?丁丁這么做對不對?為什么?

  (板書:扔滾)

  學生回答后,問:那該怎么做呢?等到答案,師:那我們再看看小剛是怎么做的?

  2、指名讀第二段

  思考:紙團現在又到了哪里了?為什么?小剛這么做對嗎?

  (板書:踢冬冬)

  生回答后師說:小剛沒有撿起紙團反而把它踢給了冬冬,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撿起紙團放入紙簍。那紙團的最后命運如何呢?難道它一直躺在了課桌下了嗎?我們再繼續讀第三段,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到紙團最后到底怎么了?

  3、學生讀第三段

  思考:紙團最后到哪里去了?冬冬這樣做對不對?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了?

  (板書:撿扔紙簍)

  學生回答都老師又說: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小朋友學習,都應該把那紙團扔進紙簍,不過丁丁和小剛也還是好孩子,他們都認識到了自己錯了,臉都紅了。

  4、演示板書,對照板書把古書再向學生們講述這個故事。

  5、齊讀課文,做課后第四題。老師總結這課文的中心: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同學小,主動把紙團扔進紙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不隨地亂扔紙屑、果殼,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布置作業 

  老師:回家后大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其他小朋友聽。

  第二課時

  復習

  檢查朗讀課文,老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桌下的紙團》這篇課文,知道了亂扔紙屑是不好的習慣,我們應該把紙屑扔進紙簍。通過讀課文我們也初步認識了本課的生字,這節課我們學習這些生字的字型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還要學習2個新的部首。在這節課開始之前,我們先請一位同學來朗讀這篇課文。(叫一個學生站起來讀課文)

  教授新課

  1、師出示“紙”的識字卡片問:這個字念什么?它是什么偏旁的?你還學過哪些絞絲旁的字。(讓學生對“紙”字組詞,并反復讀“紙”字)

  師指導書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紙”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2、講“完”字

  師出示“完”字。讓學生讀,師捂住下邊問學生:這叫什么偏旁,它象什么?

  接著捂住上邊問學生:下面的讀什么?

  師:我們還學過由“元”字組成的字?

  師:大家知道“完”字可和什么字組成詞組?

  師知道寫法(特別是偏旁)

  3、講“作”和“業”兩個字

  師同時出示“作”和“業”兩個字,學生讀,注意糾正字音,分子“作”字的結構。

  師問:“做”與“作”有什么區別?(做課后第三題)

  學寫“業”。看老師在黑板上寫這個字,邊看邊說筆順,重點強調書寫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位。

  鞏固

  師出示四個生字,讓學生反復認讀,并讓學生自由組詞,加深所學字的記憶。

  第一課時

  鞏固生字

  師出示已經學的生字的卡片,讓學生認讀(包括筆順,筆數,組詞)

  講授新課

  (一)學習生字

  1、學習“成”字。(筆畫,筆順)

  2、學習“剛”字。(偏旁,筆順)

  3、學習“臉”字。(結構,筆順)

  師:我們還學過什么字也有?(結合課后習題第二題)

  (二)指導所有的生字的書寫。

  1、學生觀察老師寫的字,說出生字的筆順。

  2、說說它們的結構及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強調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分。

  練習

  師出示小黑板(課后作業 第2、3題)。

  師提示:我們學習了課文并學會了生字,現在請大家先想一想該在空格里填什么?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上來做,其他的同學打開書完成課后習題第2、3題。

  (學生做完后,集體訂正)

  復習鞏固

  1、領讀課文,復述本文的教育意義(養成良好的習慣——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

  2、學生讀生字,寫生字。

18 課桌下的紙團(精選9篇) 相關內容:
  • 《美麗的小路》第二課時課堂實錄(通用17篇)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美麗的小路》這篇課文,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請同學們讀標題。生:美麗的小路。師:讀得真美。美得老師把這條小路畫到黑板上了。...

  • 白米飯和花衣裳(通用12篇)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錄音機、錄音帶、掛圖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讓學生學會生字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教學過程1、談話揭題小朋友們知道我們吃的大米飯、穿的花衣裳是怎么來的嗎?學了第19課,我們就知道了。...

  • 《兩只小獅子》課堂實錄(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認識14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了解兩只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的本領”。...

  • 《靜夜思》導學案(精選14篇)

    課題:6靜夜思課時:1課時學習目標:1、認識10個生字,詼諧目、耳、頭、米4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點橫頭、反文旁。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并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的意思。課前準備:1、預習要寫的生字 。2、了解古詩的意思。...

  • 《詠鵝》教學設計(精選16篇)

    之一佚名 中國古詩貴在“意境”,“意”就是指詩人主觀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指詩人所描摹的客觀事物。“意境”即詩人的思想感情和他所描摹的客觀事物相結合而達到的一種完美和諧的藝術境界。...

  • 《世界多美呀》教學參考(精選16篇)

    教材說明本課是一篇短文,講的是一只小雞出生前后所見到的景象。課文一共有三段。第一段講小雞在蛋殼看到了黃黃的世界。第二段講小雞伸出頭見到了一個美麗的世界,于是就鉆了出來。第三段講的是小雞夸世界的美好。...

  • 《司馬光》教學(精選15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141《司馬光》教學 課始,讓學生復習了生字詞語,初讀了課文,大致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讀了課文,我們知道了司馬光和小伙伴一起到花園里玩,結果一個小伙伴不小心掉進了水缸,其他小朋友們的反應是...

  • 《小白兔和小灰兔》課堂實錄(精選12篇)

    師:(板書課題)生:(讀)小白兔和小灰兔師:猜猜它們之間能發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生:我猜小白兔和小灰兔有一天到森林里去玩,看到了許多的蘑菇,然后它們一起去采蘑菇 。...

  • 市公開課《放小鳥》(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鳥類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5課(學生齊讀課題)今天有兩只可愛的小鳥來到教室,把一些生字寶寶帶到我們身邊,你能讀好它們嗎?...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年片免费观看大全在线观看了 | 182在线播放 | 韩日一级片 | 日本国产忘忧草一区在线 | 香蕉视频成人在线 | av蜜桃| 97大神超碰在线中文字幕 | 中字幕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三级在线播放线观看免 | 一级毛片欧美真人视频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 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mba | 免费看黄色a级片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69 | 久久久久中精品中文字幕19 | 桃子视频在线www88av |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视频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 97日日碰曰曰摸日日澡 | 少妇奶水亚洲一区二区观看 | 黑人黄色片 | 97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 |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字幕视频 |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 亚洲综合另类欧在线美 |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 国产乱子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 白浆一区二区 | 激情国产AV做激情国产爱 | 欧洲色视频 | 成人av一区 | 天使逛地狱在线玩 | 多人伦交性欧美 | 永夜星河免费看 | 麻豆成人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 成人免费91在线看 | 亚洲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91在线观|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黄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