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教學設計(通用10篇)
比一比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12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
2,知道"多——少","大——小"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語,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和正確使用量詞.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了解運用一些量詞;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文和實際運用,鞏固和拓展量詞的積累.
教學過程:
一,聯系舊知,導入新課.
1.引導背誦反義詞歌,復習學過的反義詞.遠對近,來對去,白對黑,高對矮,笑對哭,晚對早,有對無."
2.比高矮,比大小,通過這兩次比較,你知道了什么 可見大小,多少,長短等都是通過比較才能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比比田田家院子里的東西.
二,觀察圖畫,認識事物.
出示課件情境圖:輕輕地推開門,走進小院子,看看院子里有什么 你想認識這些動物和水果的名字嗎
三,自主識字,教給方法.
1.誰能借助圖畫讀讀這些詞語
2.離開圖畫你能讀出來嗎 怎么辦 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讀一讀.
3.去掉拼音你會讀嗎 試試看.請同學們注意紅色的生字.
4.現在我們要帶生字出門了,千萬別喊錯它們的名字呀.課件出示生字,學生認讀.根據學生讀的情況糾正讀音.("黃,杏,蘋,紅"都是后鼻音,"邊,群"是前鼻音,"少"是翹舌音.)
四,學習童謠,積累量詞.
師:(豎起大拇指)真能干,大家又認識了這么多生字寶寶,現在我們再來到田田家的院子里,(課件出示圖畫)和你旁邊的小朋友來比這些東西誰大誰小,什么多什么少,好嗎
生:同桌說
師:好了,靜下來吧.田田把剛才小朋友討論的編成了一首兒歌,想聽聽他怎么說的嗎 輕輕地打開書本90頁,借著拼音試著讀一讀.
1,田田編的兒歌的題目是---(出示課題)抽讀,齊讀.
2,誰和誰要比一比 到底比什么 我們再自己讀一讀吧.(生自由讀兒歌 ,師巡回表揚讀得認真的小朋友.)
3,(請剛才被表揚的小朋友起立)剛才大家在讀時,我發現這幾位小朋友讀得最認真,你們愿意為大家再讀一讀嗎 (每人一句接讀)(評價表揚)請大家再像這四位小朋友一樣讀讀兒歌,讀好了請舉手.
4,讀了兒歌,你知道他們在比什么
大 小 多 少
誰和誰比大小 結果呢
學生說到哪句,就請他找出兒歌中的這句話讀一讀.師板書(以下幾步隨機進行)
a, 出示第一句:一個大,一個小,一頭黃牛一只貓.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給這句話換個說法嗎 還可以怎么說 (黃牛比貓大.貓比黃牛小.) *"頭"和"只"換一換說行嗎 為什么 一頭,一只,還能說嗎
b,討論探究:"顆"的適用對象,與"棵"的區別.
"顆"怎么記 我們還可以說"一顆"什么呢 課件出示:一顆( )
出示:一顆黃豆,一顆紐扣,一顆珍珠.看看這些東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讀一讀,比大小的句子.
c,強調"群和堆"兩個量詞.
*你從哪個字看出鴨子多 "群"表示什么 (多,在一起)
課件出示一只鴨子,說說這是什么 再出示許多只鴨子,有多少只鴨子呢 許多只鴨子在一起就可說是"一群鴨子".還可以說"一群"什么 (一群羊,一群螞蟻,一群大雁……)
d,出示一個杏子,看這是一個什么 再出示一堆杏子,想想這要怎么說呢 還可以說"一堆"什么 (一堆土,一堆蘿卜……)隨著課件出示"堆"字,認讀生字,認識"提土旁".
讀比多少的句子.生活中我們還可以比什么
5,比完大小和多少,我們來比一比誰兒歌讀得好.
男—女 組之間比 合作讀 拍手讀 背.
五,擴展練習:
1,老師知道小朋友啊愛玩游戲了.接下來,我們要玩的游戲是"我指你說".游戲是這樣的:老師拿出一樣東西,你說出這一樣什么 看看誰說得最棒.
2.觀看課件,仿編韻文.
情境一:菠蘿和梨
情境二:葡萄和桃子
情境三:馬和兔
比一比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一年級第一冊第二單元課外拓展課。
教學背景:學生已掌握“比多少、比長短、比高矮”三方面的知識。接著,我們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教予學生探討課外知識,拓寬知識面的能力。由于這是一節把現代教育技術融于小學數學教育的實踐課。因此,要求學生會初步操作電腦。
設計理念:首先,這節課我打算在電腦室上,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一臺電腦可操作。這樣不僅方便我們的教學,還能使“現代教育技術”深入到每一個學生。在電腦上我會顯示一個童話的世界,兒童的樂園——“數學王國”。而通向“數學王國”有兩條路,一寬一窄。我會讓學生比一比哪條路寬?哪條路窄?請學生從寬路進入。進入“數學王國”后,我會引導學生參加“數學王國”里面各種各樣的活動和游戲。而每一個活動和游戲都等于是一個知識面的拓展。最后,我還會讓學生思考:在“數學王國”里或日常生活中,你還發現哪些事物是可以拿來比較的呢?它們比的是什么?
教學目標 :
⒈讓學生在掌握原有知識(比多少、比長短、比高矮)的基礎上,進一步對知識面進行拓寬。除了會比較事物的多少、長短、高矮外,還會比較事物的遠近、厚薄、寬窄等等。
、才囵B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是無窮無盡的。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教科書上學過的知識。
⒈電腦顯示:數學王國里的兩只小精靈“聰聰”和“明明”出現在電腦屏幕上。這時聰聰說:“同學們,我叫‘聰聰’。”明明接著說“我叫‘明明’。您們好!我們倆是‘數學王國’的兩只小精靈。你們想到我們的‘數學王國’里游玩嗎?那里有很多有趣的數學活動和游戲?珊猛胬!”聰聰接著說:“可是,去數學王國要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而這些知識我們可能在教科書上沒學過。你們有信心做對嗎?”
教師接著問學生:“你們有信心嗎?有信心的請舉手!保ń處熞⒁庖龑W生都舉手,建立自信心。)
⒉出示復習題。
教師指出:同學們聰聰有話要跟我們說。我們一起安靜地聽聽聰聰要說什么,好嗎?(電腦放出聰聰的話)聰聰說:“同學們你們要去數學王國必須到玩具房里面取兩樣東西。一是在最高的那個柜子上有三條鑰匙,你們必須取最長的那條鑰匙。二是在最多玩具的那個木箱里有一個“多拉A夢”,請你把他帶上。你別小看他。有困難的時候他可是你的好幫手噢!只要你把“多拉A夢”按一下,他就會發出聲音召集小朋友來幫忙。(老師提示學生把“多拉A夢”放在桌面的右下角的正方形筐里。)
、辰處熞龑W生完成復習題。
二、進入“數學王國”,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
⒈進入“數學王國”。
電腦放出明明的話:同學們,你們都很聰明。現在,我們一起去“數學王國”好嗎?請大家跟我來。接著畫面出現了一個寫著“數學王國”四個大字的門口。但是通向“數學王國”有兩條路,一寬一窄。這時老師引導學生說出兩條路的異同,并提出問題:應該走哪條路呢?我們聽聽聰聰是怎樣說的好嗎?電腦放出聰聰的話:同學們請大家由較寬的路進入。然后,用你們剛才拿到的鑰匙打開大門。(老師引導學生完成。)
、插塾巍皵祵W王國”。
、疟却笮。
老師引導學生參加游戲一:釣魚。電腦顯示一個小魚池。魚池里有大魚和小魚。請學生把釣到的大魚放在大筐里,把釣到的小魚放在小筐里。每條大魚5分,每條小魚2分?纯凑l的分數最高。老師指出,請大家注意,放錯了位置不給分。
、票群癖。
老師說:同學們,你們肚子餓了嗎?老師請大家吃三文治。(電腦顯示兩塊厚薄不同的三文治。)在大家面前有兩塊三文治。它們有什么不同呢?(老師引導學生說出兩塊三文治的異同。)其中較厚的已經過期了,不能吃。請大家把厚的三文治放到垃圾筒。把薄的三文治放在碟子里。
、潜冗h近、比直曲。
電腦顯示兩條河,一直一曲。在兩條河上都分別有兩條遠近不一的船。老師指出河的對岸還有很多有趣的游戲。我們一起乘船過去玩,好嗎?但是,直河上較近的船才是通向對岸的,別乘錯船噢。ɡ蠋熞龑W生完成此題。)
、茸杂苫顒訒r間。
過河以后,老師指出在這里還有很多有趣的活動和游戲。你們可以自由活動,自己選擇參加哪項活動和游戲。做對了會加分,還有獎品。相反,做錯了會扣分的。你們要認真思考。有困難的同學可以按一個“多拉A夢”,老師聽到多拉A夢的呼叫就會來幫助你的。附近的同學聽到哪位同學需要幫助的,也可以離開座位幫助他們。(電腦顯示一個游樂園的環境。游樂園里有很多小動物和各種各樣的活動和游戲等待著同學們的參加。)
三、提出問題,并小結。
自由活動時間過后,老師提出問題:同學們,通過這次活動或在日常生活中,你發現有哪些事物是可以用來比較的?它們可以比什么?(老師引導學生交流和討論。)最后,老師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是可以用來比較的。它們有的比厚薄、有的比曲直、有的比遠近、有的比多少等等。只要我們小心觀察,努力探索,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是數學,處處有數學。
比一比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內容:比一比二、教學目標:1.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2.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下限: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初步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體驗一些比較方法。上限:能準確表述“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誰和誰同樣多”。三、教學重難點:比一比中,不同的方法。可以是聯線的,可以是數數等。一一對應的方法。四、教學過程: 環節教學過程意圖談話導入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板書課題:比多少1.課件出示小豬、小兔蓋房的情境圖。師:仔細觀察,你們看到了什么?能和同桌說一說嗎?學生互相說,教師注意觀察發現語言組織較好的學生,請他說一說圖意。2.師:你能在這幅圖中發現數學問題嗎?3.學生可能會說:有4只兔子、3只小豬、3個蘋果、4根木頭等等。探究比較方法1.教師選出學生所說的數量:3只小豬、4根木頭。要求學生擺出學具。(課件也出示卡片)師:看到擺出的學具,小朋友有什么發現?引導學生說出小豬少,木頭多。師:你是怎么知道的?要求學生同桌互說,再指名匯報。學生可能會說:①數一數,小豬3只,木頭4根,所以木頭多。②把木頭分給每只小豬,還多了一根木頭。教師要求有第②種想法的學生在投影儀上用學具擺一擺是怎樣分的。學生可能會出現:①把木頭放在每只小豬旁邊。②也可能把木頭對齊小豬放在下面。 教師對以上方法進行表揚,用課件演示強調第②種方法。(課件閃爍多余的1根木頭)師小結:1只小豬扛1根木頭,還多了1根木頭,我們就可以說木頭——(生:木頭多),也可以說小豬——(生:小豬少)。用一個算式表示是:板書:4>3或3〈4認識大于、小于號環節教學過程意圖 2.教師演示課件:(小豬、木頭圖中多余的木頭消失)師:你們又有什么發現呢?小豬和木頭誰多誰少?生:小豬和木頭一樣多。師: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可能會說:1只小豬扛1根木頭,木頭沒有多,剛剛好。師強調:1只小豬對1根木頭沒有多余,我們就可以說小豬和木頭同樣多。(課件顯示:同樣多)學生齊聲說:小豬和木頭同樣多。板書: 4=4 學生齊讀 老師介紹等號(課件重新回到小豬、木頭圖)師:現在木頭不消失,怎樣做也可以使它們同樣多?生:小豬再來1只。(課件出示1只小豬與木頭對應)3.動手操作① 師:這幅圖中還有別的東西可以用“多”、“少”、“同樣多”來表示嗎?a指名說幾個。b剩余的要求學生同桌互說。② 引導學生選其中一樣,擺一擺學具卡片。教師巡視,特別表揚用“一一對應”擺法的學生。4.指名說說生活中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鞏固強化1、猜一猜a:老師從1―――10的卡片中任選一張,請學生猜卡片上的數是幾,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對為止。b:指名一學生拿卡片,老師猜,方法同上。c:同桌互猜,看誰猜得對2、填一填:a:7○3 4○9 3○3 5○8 10○1b:2>□ 6>□ 6=□ □=8 □<9(學生搶答)3、試一試模擬活動:把4塊同樣的糖放入相應的4杯水中,讓糖溶化。請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請你說給大家聽。4、學生完成第11頁的1――――4題。 板書: 比多少 4>3 大于 3〈4 小于 4=4 等于
比一比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筆畫:豎鉤,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認記生字,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課前準備:把課后“我會說”中的圖繪成一張張圖片;準備一些數量不同、大小不一的實物。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學習詞語、生字。
1.利用課文插圖創設情景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哪些動物?哪些植物?
2.詞卡與實物相對應。
。1) 出示詞卡,請學生試讀詞卡,并把詞卡貼在相應的動物或植物旁邊。
(2)借助圖片讀 —借助拼音讀—(3)離開拼音讀 — 同桌對讀,注意讀準字音:蘋果的“蘋”、杏子的“杏”、黃牛的“黃”是后鼻韻。)讓學生說說學會了哪個生字。
3.請個別學生認讀,全班齊讀。
4.開火車讀。
二、揭題
利用動物、水果進行比賽來揭題。
三、借助媒體,學習課文。
1、 出示圖一
。1) 看誰與誰比什么?它們比什么?讓學生自由說
。2) 師:看看課文里是比什么的?隨機出示相應的句子
(3) 讀句子
2、 利用圖二、三、四學習課文另外三個句子(方法同上)
在讀這三句的同時學習生字“邊”“多”“少”“群”“顆”“堆”和偏旁“ ”。
(1)理解“一群”“一堆” (2)知道“多”與“少”是一對反義詞
。3)區別“顆”與“棵”
3.比一比,認識量詞。
。1)圖上的杏子和桃子各有多少?(一堆杏子,一個桃。)
學習“堆”字,從圖理解字義,認識“土”,并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帶有“土”的字。
(2)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數,還可以怎樣做?桃子呢?(一個杏子,一箱杏子,一筐杏子……)
。3)圖上其他動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個小朋友能準確介紹一下?
。4)小組討論。
(5)看圖比較鴨子和鳥的數量,理解“群”的字義,及適用情況。
出示: 一群 一只
多 少
。6)根據提供的圖片上的內容說詞,如:一群鴨子,一只鴨子,一只小鳥,一個蘋果,一筐蘋果等。
4.再讀課文。
四、鞏固記憶生字
1.學生選擇生字,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記憶。
2.學生小組交流
3.全班評議,教師引導在識字時可利用熟字加一加,減一減的辦法識記,同時建立形義聯系,如“杏、桃、蘋果”是植物,所以有木字旁或草字頭。
4.課間游戲:動手把字的部件拼成課本的生字,并讀一讀,進行組詞,說句的練習。
五、指導書寫 !⊙
1.出示“牛、羊”,學生觀察,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引導學生注意字的筆畫順序。
3.教師范寫,指導:“牛”的豎要出頭,豎要壓在豎中線上,“羊”的豎不能出頭,豎也是壓在豎中線上。
4.學生描紅,臨寫。
5.教師巡視,及時糾姿。
6.展示作業,師生評議。
第二課時
一、(一) 復習生字、詞語
1、 利用摘“蘋果”復習生字、偏旁。
2、 給詞語歸類(動物、水果)
二、我會說(正確使用量詞)
1、 大屏幕出示課文中“我會說”的圖片讓學生說。
2、 大屏幕出示更多的物品讓學生說。
3.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準確使用“顆、群、堆”三個量詞。
。1)數棗的時候可以一顆一顆地數,數哪些東西還可以用“顆”數?
你發現了嗎?用“顆”數的這些東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師相機出示一些圓狀或粒狀的東西可以用上“顆”。
。2)數鴨子用“群”,在哪些時候也可以用上“群”?
用“群”數,告訴我們什么。(數量多,聚在一起)
。3)數杏子時用“堆”,在哪些時候也可以一堆一堆數?
用“堆”數,你發現了什么。(數量多,緊緊地疊在一起)
4.說一說:一堆( ),一顆( ),一群( )
5.教師出示一些物品,學生練習正確使用量詞。
一朵花 一本書 一支筆 一幅圖 一扇門
一雙鞋 一棵樹 一座橋
一件衣服 一把扇子 一輛汽車 一塊西瓜
一臺電視 一座房子 一架飛機 一份報紙
6、.學生選擇生活中自己認識的物品進行說量詞比賽。
7.創編兒歌。
出示課件,課件上畫著一堆蘋果和一個桃子,學生看圖模仿課文編寫,(一邊多,一邊少,一堆蘋果,一個桃。)
出示圖:一個西瓜,一顆葡萄。(一個大,一個小,一個西瓜,一顆葡萄)
出示圖:一群山羊和一只猴子(一邊多,一邊少,一群山羊,一只猴子)
最后讓學生把創編的句子連起來說說。
8.做游戲,找朋友。將量詞卡片的物品名稱卡發給學生,讓學生找到相應的卡片,并讀出。
三、指導書寫“小”、“少”。
1.出示“小”學生觀察該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師一起書空,認識新筆畫豎鉤。
2.教師范寫:“小”,學生仿寫。
3.出示“少”,學生觀察與“小”的區別,注意第一筆是豎,而不是豎鉤。
4.教師范寫。
5.學生描紅,臨寫。
6.展示學生作品,全班評議。
課后練習:
1.寫生字,組詞,書筆順。
2.填一填。例:一( )傘 一( )水 一( )山 一( )河
板書:
識字(二)1、比一比
黃牛 花貓 鴨子 小鳥
杏子 桃子 蘋果 紅棗
教學小結:本課中的比一比,如:一個大,一個小,一邊多,一邊少是一種簡單的比較。一種充滿童趣的比較。因此,我把重點放在量詞的使用上。教學中,說到一個蘋果、一顆棗、一群鴨子、一只貓等,我讓學生再說一說還可以一個什么、一顆什么、一群什么、一只什么等等。課后,我又指著身邊的事物讓學生用量詞說說。這樣既讓學生能正確使用量詞,又增加了詞匯量。
比一比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l個筆畫和l個偏旁"土"。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2.通過圖文對照認識八個詞語;理解黃牛和帽、蘋果和棗的大小及一群鴨子和一只鳥、一堆杏子和一個桃的多少,在反復的朗讀中激發朗讀興趣,體會語言的節奏美。
3.能激發學生朗讀韻文的興趣并誦讀、記憶,在誦讀中感受農家校園的美麗、溫馨,喚起學生熱愛農村的情感。
重點、難點: 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
重點、難點:識字、寫字
教學過程:
一、看圖識詞
1.看圖提問:這是什么地方? 里面有哪些動物植物?
2.詞卡與實物對應。
學生將帶拼音的詞卡貼在相應的動物或植物旁邊。
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準這些音節、詞語。
3.認讀帶拼音的詞語。
先請個別學生認讀,再全班跟讀,最后開火車讀。
4.出示不帶拼音的詞卡讓學生認讀。
二、學習韻文
師:有人啊,把這幅圖寫成了一首很美的詩,
1.自己讀韻文。
2.小組合作學習
比一比,認識量詞。
圖上的杏子和桃子有多少?
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數,還可以怎樣做?桃子呢?
圖上其他動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個小朋友能準確介紹一下?
提出疑問,開展互相解疑的活動。
3.相機引導學生理解同一種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詞。
三、鞏固記憶生字
1.學生選擇生字,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記憶。
2.選擇生字進行組詞、說句的練習。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牛、羊",學生觀察,說說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課件演示"牛、羊"的筆畫順序。學生試寫一個。
2.出示"小、少",讓學生觀察該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比較有什么不同。然后跟老師一起書空,認識新筆畫-豎鉤。
3.教師范寫"小、少",學生仿寫一個。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2.積累反義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看圖說動物、植物的數量、名稱。
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組內自由讀
2.指名讀。理解反義詞。大------小多-----少
3.齊讀。
三、擴展延伸
1.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準確使用“顆、群、堆”三個量詞。
。1)數棗的時候可以一顆一顆地數,數哪些東西還可以用"顆"數?
你發現用顆數的時候,這些東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數鴨子用“群”,在哪些時候還可以用上“群”?
用“群”數,告訴我們什么?
。3)數杏子時用“堆”,在哪些時候也可以一堆一堆數?
用“堆”數,你發現了什么?
如果老師把“堆”換成“群”,行嗎?為什么?
2.老師出示一些物品,學生說一說。
一朵花 一本書 一件衣服 一雙鞋 一把扇子 一輛汽車 一塊西瓜
一個杯子 一雙手 一臺電視機 一幅圖 一座房子 一臺電腦 一雙筷子
一張桌子 一座橋 一列火車 一架飛機 一排椅子 一篇文章 一本書
一杯水 一枝筆 一份報紙 一扇窗戶 一棵樹 一把剪刀 一個書包
一條繩子 一串香蕉
3.學生選擇生活中自己認識的物品進行說量詞比賽。
4.創編兒歌。
5.做游戲-找朋友。
將量詞卡片和物品名稱卡發給學生,開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結束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讀出共同的名字。
四、比一比誰說得多
回家說家庭用品,和爸爸、媽媽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準。
五、積累反義詞
我們學過哪些反義詞?誰會說?
大——小 多——少 黑——白 上——下 天——地 有——無
來——去 前——后 左——右 哭——笑 南——北 東——西
高——低 高——矮 開——關
比一比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 認識12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豎鉤”和“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和正確使用量詞。
難點突破: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了解運用一些量詞;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文和實際運用,鞏固和拓展量詞的積累。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兒歌、圖片象羊、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板題,齊讀課題。
2.引入過渡:這節課我們不僅要學習《比一比》,而且還真的要在課堂上比一比?纯茨膫同學最認真,哪個小組最努力 ?
二、看圖識字
⒈(展示課文插圖):我們首先就來比一比,誰會觀察。
請大家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說說在這美麗的農家小院,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指名說,師引導:他的觀察順序是……還有其他順序嗎?再指名說。
小結:觀察不僅要細致,而且還要有順序。
、沧詫W生詞。(以文中圖片為背景,展示與之的生詞。)生自讀,師巡視。
⒊分類讀字詞。
。ǔ鍪竞蟊琼嵶衷~):這幾個詞誰會讀?
讀得好,你們也聽得好,真會學習!在讀和聽的過程中有什么發現沒有?(這些字都是后鼻韻)
齊讀。
。ǔ鍪玖韼讉字詞):請大家把這幾個詞讀一讀、比一比,看看又有有什么發現?(都含有一個ao)
指名讀、齊讀!。ㄌ嵝“棗”是平舌音。)
小結:尋找規律、發現共同點可以促進學習,幫助記憶,是學習的好方法。
4、重點認識“紅、黃”:再找找看,這些生字中有2個表示顏色的,你找到了嗎?能用它組詞嗎?
⒌去音認讀生字詞:讀給同桌聽聽,比比誰會認。
、对~語分類:這些詞娃娃分別是從水果屋和動物園跑出來的,你能把他們領回去嗎?
三、品讀兒歌
。ㄒ唬┳x準讀通
、边^渡:這些動物、水果跟小朋友一樣爭強好勝,也在比一比呢!想知道它們在比什么嗎?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兒歌,比比誰會讀!
同學們覺得怎樣才算會讀?(讀準確、流利,讀明白,有感情)
⒉讀準“一”的讀音。
要讀流利就先得讀準確,要讀準確,就一定要看清楚。準備好了嗎?現在就開始吧!(生自讀)
剛才你們在讀,我也在讀,而且還發現了一個問題。(板書:一)問:這是什么字?在文中它讀作什么?
小結:這個“一”(手指著)是個小調皮,很善變,共有一聲、二聲、四聲三個讀音。在這一課中它有時讀二聲,有時讀四聲,你看清楚了嗎?
⒊(出示兒歌):師指兒歌,生齊讀。相機正音。
、闯4生分句讀,余生聽。請4個最自信的孩子來單獨讀一讀,他們讀,你們干什么?
提示:是呀!傾聽也是一種學習,能讓我們學到別人的優點。咱們看看誰是靈耳朵,誰最會學習。
指名評議:你最欣賞誰的朗讀?你從他身上學到了什么?
、刀嘈问骄毩暲首x:自讀、指名讀、分組接龍讀、男女生比賽讀、找伙伴拍手讀。
。ǘ┳x懂讀活
⒈這些動物和水果究竟在比什么呀?(板書:大-小,多-少)
、舱J識反義詞:大小,多少是兩對什么?
小結:生活中這樣的反義詞還有很多很多,請大家注意收集,我們以后找時間交流,好嗎?
⒊了解課文內容:比來比去,究竟什么大?什么小?什么多?什么少?
、锤淖x兒歌:小朋友可真是了不起,不知不覺中就已經把兒歌改成《比尾巴》那樣的一問一答式,都成了小詩人了。下面,一起來讀讀咱們自己創編的兒歌吧。R讀)
什么大?黃牛大。什么。炕ㄘ埿……
。ㄈ┳x深讀透
、碧羁兆x兒歌:(出示缺量詞的兒歌)
、沧宰x! 熒育堊x。
、痴J識量詞:剛才填上的詞有個共同的名字,叫--量詞。
讓我們單獨認識一下這些新朋友吧。(師貼出生字卡片:頭、只、群、堆、顆)齊讀。
給量詞找朋友:它們中的每一個都有很多的朋友,你能幫它找找嗎?
相機比較:一頭/一只 一群/一堆 一顆/一棵
⒋除這幾個外,語言文字里還有很多很多的量詞。下面就比一比,誰會說。(出示文后圖片)
、的氵能用合適的量詞說說身邊事物嗎?(指名說、同桌比賽說)
、锻卣归喿x:(出示兒歌)齊讀。
一頭牛,兩匹馬/ 三條魚,四只鴨,
五本書,六枝筆/七棵果樹八朵花,
九架飛機十輛車/用錯量詞出笑話。
、沸〗Y:量詞很多,但面對不同事物,不同數量要學會恰當使用,否則--就會鬧笑話。
四、創編兒歌
⒈(出示圖片:象、羊)過渡:這節課,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2個新朋友?纯矗核钦l?
你能將它們比一比嗎?(大-小,高-矮,重-輕)
、玻ǔ鍪拘『诎澹┱l能仿照課文說一說嗎?一個( ),一個(。,一(。┐笙笠唬ā。┭颉
⒊你還能將哪兩個事物比一比?
⒋小結:課后請大家繼續觀察、比較,并試著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還可以寫一寫。
五、學習寫字
、保ǔ鍪旧郑盒、少)過渡:接下來,咱們將這2個字比一比,看看有什么發現?
、矌煼秾,提示:新筆畫“豎鉤”,筆順先中間后兩邊,右點比左點較高。“少”的“丿”較長。
⒊生書空、練寫! 煟合旅嫖覀兙蛠肀纫槐日l會寫。
六、總結延伸
今天,我們通過比一比,認識了很多事物,很多量詞,還學寫“小、少”倆個字。
比一比教學設計 篇7
教學內容
《比一比》教學設計
2 課時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認識12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劃“豎勾”和1個偏旁“提土旁”。
[智育目標]: 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素質發展目標]: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識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識字
教學準備
2. 詞語卡片:黃牛、花貓、鴨子、小鳥、杏子、桃子、蘋果、紅棗熟字卡片:棵
3. 錄音帶:兒歌《一邊大,一邊小》
4. 把本課生字卡片貼于黑板上。(拼音部分折疊起來。)
學生活動設計
學生準備卡片
教
學
過
程
一、認讀生字詞
1. 昨天你們在家預習時都作了哪些工作?本課的生字都會認了嗎?老師把生字上的拼音都去掉,再把他們從書上搬到黑板上,你們還會認嗎?自己認認看。哪些字你記不起來了,你可以看看書,或者向你的同座請教一下。
[設計說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檢查,發現不足之處及時彌補。老師向學生提示學習方法,鼓勵學生相互學習,初步培養遇到困難主動查找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
2. 你再讀這些生字時發現那些字音不容易讀準?提示一下同學們。
[設計說明:從學生實際出發,鼓勵學生自己找出難點,并提示其他同學,培養其成就感]
3. 認讀生字卡片。
4. 這些生字組成詞語以后,你還會認嗎?(讀詞語卡片,讀完后貼于黑板上)
[設計說明:初步建立字詞概念;給生字變換語言環境,鞏固識字。]
5. (出示掛圖)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設計說明:初步滲透看圖方法——從整體到部分]
6. 對照圖,再讀詞語卡片,看看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引導學生把詞語卡片貼于對應的事物旁邊。)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探究、發現,并從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文字與圖畫相對應,詞義自然理解。]
7. 用一句話說說,圖中都有些什么?
[設計說明:進行初步的語言訓練]
二、學習量詞
1. 圖中的這些事物各有多少呢?
。1)當學生用上“群、堆”時,先引導學生從生字卡中找出來,再相機點撥,了解他們表示的數量較多。
。2)當學生說到“一棵紅棗樹”時,出示“棵”字,引導學生說出“一顆棗”后,比較“棵”與“顆”。
[設計說明:教師的提問中避免了“數量詞”的術語;充分利用圖畫幫助理解課文,進行語言訓練;在說句的過程中不斷復現生字,加強語言和文字的聯系。]
2. 我們的課本把這些都編進了一首有趣的兒歌里,不信,你讀讀看。(學生自由朗讀)
三、指導讀文
1. 指名讀短文。訪問其中一名學生:是看漢字讀的還是看拼音讀的?提示學生讀書時,會讀得要看漢字讀,遇到困難再借助拼音讀。
[設計說明:主要目的是讀準字音,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2. 聽兒歌錄音,鼓動學生隨著節奏做拍手游戲。
[設計說明:既可作為課中游戲活動,又營造了兒歌的朗讀氛圍,出示了朗讀樣板]
3. 這個孩子(指錄音)讀的好嗎?你們可以比她讀得更好。同做同學互相讀讀看。
[設計說明:激發朗讀欲望,促進合作學習]
4. 指名讀、齊讀,老師、學生拍手伴奏。
[設計說明:拍手伴奏的方法即可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又可幫助學生掌握朗讀節奏,符合本課特點。]
四、理解短文,指導說句
1. 看看課題“比一比”,到底在比什么呢?
[設計說明:在充分的讀文后,學生很容易找到答案——比大小,比多少。]
2. 指導說句:________比________多,________比________少。
________比________大,________比________小。
[設計說明:此練習既可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又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的預習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再通過老師的檢查可以了解孩子掌握知識的情況.
讓學生通過學習量詞知道量詞的重要性.
利用游戲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
后
反
思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非常注重情趣,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語文課逐漸注重學生情感的體驗。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重情趣不是外在的、表面的,而是實實在在的重視學生體驗。馮老師在學生體驗性的朗讀中安排得非常好,F在,有許多學生在朗讀時,讀得干枯的,索然無味,是空洞的,我們暫且稱之為“干讀”;而在馮老師這一節識字課中,學生讀得有滋有味,讀出了情趣,這樣的讀是“濕讀”。我們來看課堂中的幾個環節吧!“小朋友,誰來了?”隨著馮老師的導語,一頭大大的黃牛和一只小小的花貓從講臺下出現在學生面前,“從個頭來看,你發現了什么?”“你想不想和它們做朋友嗎?”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愿意!”馮老師讓學生抱抱、親親這兩個小動物,這一舉動,把學生的情感鉤了起來,我們把這種情感的鉤起稱為“鉤沉”。馮老師隨即進行了換位,“它們都是好朋友,你想做做它們的好朋友嗎?”這樣一換位,充分喚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課堂活起來,美起來了。我們說,注重孩子的體驗情感是低年級語文課的方向。
比一比教學設計 篇8
教材簡析:
本課教材由五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圖畫,再現農家小院的景象,為第二部分詞語、第三部分韻文提供直觀形象的畫面。第三部分韻文由四小節組成,主要通過對農家小院里具體事物的比較,展現農家生活的一個側面。韻文押韻上口,節奏感強,很適合兒童朗讀。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一種筆畫和一個偏旁。
2.知道:多少和大小這兩對反義詞,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量詞的正確使用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
教學設想:
我上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這一課時主要解決的是量詞的正確運用!侗纫槐取愤@一課學生要理解的量詞和生活有密切聯系,有些量詞的使用,如“只、個、頭”是約定俗成的,道理不可說或不必說。這里著重要解決的是“群、顆、堆”這三個量詞。學生第一次接觸量詞,難免對有些個詞生疏,所以我結合了圖文或實物,從圖畫或實物入手,讓學生形象地理解量詞,學生就會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輕松地明白量詞的意義和用法。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寫“小、少”。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們,昨天的語文課我們教了一首反義詞歌,你們會背了嗎?那讓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吧。
2.小朋友們,事物都是相對的,要通過比較才能知道。
二:認識量詞,理解課文
1.今天這節課我們來比一比牛牛家院子里的植物和動物的大小和多少。(板書:大小多少)
一起來讀讀。
來,誰來讀讀課文。(叫一個)
咱們一起來讀讀吧!
。ㄒ唬﹦游锉却笮,多少
1.小朋友們,牛牛家的院子是多么的有趣!你們看,誰來了?(出示圖)
2.誰能準確地使用量詞來說一說?
板書:一頭黃牛一只貓
一起來讀讀(指導朗讀)
真行!女同學來讀讀!
男同學呢?
3.一頭黃牛和一只貓站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多高興呀!聽,黃牛在和貓說話呢。“小花貓,咱們來比一比大小好嗎?”
小朋友,你們來說說,我和小貓誰大誰小呢?
是啊,黃牛大,貓小。(出示句子)
誰來讀?(指導朗讀)
4.除了黃牛和貓在比大小,今天啊還有兩位小朋友也來參加比一比大會。你看,是誰?(出示圖片)準確使用量詞
5.誰能模仿課文第一句話來說一說?
6.這么多小朋友想說啊。那么說給同桌聽一聽。如果有小朋友不會說,請旁邊的小朋友當好小老師。
7.小朋友真不錯!我們比了動物的大小還要來比一比動物的多少。
8.這是什么?(講話完整)(板書:一群鳥)
這是幾只鴨?
是啊,這么多的鴨子我們還可以怎么說?(板書:一群鴨子)哦,這么多的鴨子在一起我們可以說是一群鴨子,那我們還可以說一群什么呢?(課件出示四幅可以說“一群“的圖片)
指名說
齊讀
[a,學生會說]:是呀,一般來說三個、三個以上的人或動物聚在一起我們就可以“一群一群”地來數
[b,學生不會說]:小朋友們,老師告訴你們,我們把三個、三個以上的人或動物聚在一起就可以“一群一群”的來數
9.再讀短語: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幾個詞組吧。(出示詞組)
10.識記“群”;
哪個小朋友能用自己的方法把這個字記。浚ㄖ该R記)
[真好,我們可以用我們學過的字來學習生字,這的確是個好辦法。
那就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中的這句話,請女同學先來試試看
請男同學也來試試看。
老師發現讀的最高興了,我們請他來讀一讀
。ǘ┧却笮,多少
1、可愛的動物朋友走了,瞧,甜甜蜜蜜的水果也要來比一比大小和多少了呢。
2、誰能給它們也送上一個量詞?齊讀
一蘋果,一棗(課件出示)(板書:一個蘋果,一顆棗)
3、仿照課文說話:誰能學著課文的第一句話來說說蘋果和棗的大小呢?(指名說)
4、出示實物“棗”:瞧,今天江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什么?
5、你還能照著樣子說說嗎?
是呀,凡是比較小的顆粒狀的東西都要用量詞“顆”
6、“顆,棵”的對比
小朋友們,你還能說說一顆什么呢?
a,一棵樹:(出示圖片)看看樹的形狀,像這樣小小的顆粒狀的嗎?那么有誰知道一棵樹的棵應該怎么寫呢?(板書:一棵樹;齊讀)
b,沒人說“一棵樹”:小朋友們,老師忽然想到一個詞要和小朋友們說說,一“顆”樹(板書),你覺得對嗎?
哦,那就讓我們再把句子讀一讀吧。(齊讀)
7、杏子和桃
蘋果和棗剛剛比完,杏子和桃迫不及待地想來比一比多少了呢(出示圖片),誰能為它們送上一個量詞?(指名說)(板書:一堆杏子,一個桃)
誰來學學課文第二句來比一比杏子和桃的多少。(同桌對講)
。ǔ鍪揪渥樱┠信瑢W賽一賽
8、識記堆
讓學生把實物擺成一堆
是啊,這么多的紅棗沒有規律的疊放在一起,我們就可以一堆一堆地數。(齊讀一堆棗)
讀一堆的詞組
還會說什么?
9、辨別群和堆
老師把一堆和一群換一換,可不可以?
總結:很多的人或動物聚在一起要用一群,很多東西沒有規律的疊放在一起要用一堆。
10、(出示圖)填上量詞
11、說說教室里的物品
(三)擴展
編兒歌
。ㄋ模⿲懽
比較小和少的不同點。
觀察田字格說說他們的位置,然后書空。抄寫
三:板書
比一比
大小多少
一頭黃牛一只貓一群鴨一只鳥一棵樹
一個蘋果一顆棗一堆杏子一個桃
比一比教學設計 篇9
周 次 一 課次 2 授課課題 比一比 教 學 基本內容 比較長短、高矮。課本第4~6頁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 初步認識長短、高矮的含義。 2、 初步知道怎樣作長短、高矮的比較,初步懂得直接比較的思維方法。 3、 能準確地應用長短、高矮的基本詞語表達出比較的結果。 教學重點 及難點 1、 知道長短、高矮的含義。 2、 初步懂得直接比較長短、高矮的思維方法。 教學方法 及手段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 學法指導 練習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復習。 了解學生對實際生活中長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認識。 二、新課導入。 1、取出一支吸管,問:這支吸管長還是短? 2、當學生說出答案或爭論時,再拿出分別比它短和比它長的兩支吸管,引起學生對剛才答案的懷疑。 三、新課教學。 1、明確比較的要求。 (1)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才能作比較,對單個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較。 (2)確定什么和什么比較,比較的標準是什么。 (3)比較時,要把兩物體的一端對齊,然后再看它們的另一端是否對齊,從而進行比較。 2、指導看圖p4(投影):圖上有什么? 3、看圖找一找比較這些事物的長短或高矮。 4、練習。 (1)看圖長的畫√,短的畫o。 (2)你還能在圖上找一找,比一比嗎? 5、小結。 6、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實物,分組進行比一比,相互講出比較的結果。 四、鞏固練習。 1、課本想想做做。 2、請聯系你身邊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 五、質疑。 六、總結。 七、作業。 運用已學的知識,找身邊熟識的事物比一比,說一說。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比一比教學設計 篇10
美麗的農家小院,溫馨的生活場景.其間有黃牛,花貓的悠閑,有鴨子,小鳥的嘻鬧,還有杏子,桃子,蘋果,紅棗的甜蜜.瑯瑯上口的韻文,誦讀間會傳達出一種暖暖的情感.一個大,一個小,一邊多,一邊少,是一種簡單的比較,一種充滿童趣的比較,在韻文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依稀看到一個孩子在院子里跳躍,玩耍的身影,聽到孩子清脆的童音……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和寫字.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種筆畫和1個偏旁.
2知道"多—少","大—小"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語,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1)要依據課文創設情境,在情境中做到認字和學詞相結合,學詞和認識事物相結合.鼓勵學生在誦讀韻文中熟悉量詞的用法,逐步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2)本課12個生字`,在字音上,"蘋"是后鼻音,"少"是翹舌音,要提醒學生注意讀準確."杏,桃,蘋"等字的偏旁和字義有關,可以提醒學生注意這一特點,感知生字的形義聯系.結合認"堆",讓學生認識這個偏旁.
(3)可以采用游戲的方法鞏固識字,如,摘蘋果,用字卡擺圖形(老師讀生字,學生用字卡擺加號,拱橋……),用大轉盤識字.
2寫字.
本課要求學生書寫"牛,羊,小,少"四個字,書寫指導要重視范寫,重視練習,讓學生在觀察和操作中發現寫好字的基本規律:四個字的豎畫都要壓在豎中線上,豎畫兩邊的部分基本對稱.結合"小"字的書寫指導,使學生認識這個新筆畫.同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區別"少"和"小"的寫法.
(二)朗讀感悟
1 詞語的朗讀首先要強調讀準字音,注意詞語中后綴字的變調,比如,"鴨子","桃子","杏子"中的"子"要念輕聲.在讀準詞語的字音后,要讓學生連起來朗讀圖下的八個詞語.這八個詞語語音和諧押韻,意義有機整合,適合讀得輕快,跳躍.在讀后還可以引導學生發現:第一行詞語都是動物名稱,第二行詞語都是果實的名稱.
2韻文淺顯易懂,節奏感強,瑯瑯上口,非常適合兒童朗讀.應及早讓學生接觸韻文,朗讀韻文,使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感受朗讀的樂趣,體會語言的韻味.
3朗讀適宜采用多種形式,可以采用小組賽讀,同桌互讀,一邊拍手一邊讀等.
(三)實踐活動
教學中可結合課后練習"我會說",進行量詞使用的說話練習,還可以通過提供實物或圖片等方式進行拓展性訓練,比如,一堆土豆,一個青椒,一塊蛋糕,一顆葡萄,一袋餅干;還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的樣子自編韻文,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使用量詞.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一)創設情境,看圖學詞
1利用談話或情境圖創設一個農家小院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看圖說說圖上有哪些東西.
3利用詞語卡片認讀詞語,并認讀其中的生字:黃牛,花貓,鴨子,小鳥,杏子,桃子,蘋果,紅棗.
(二)嘗試朗讀,學習生字
1自由朗讀韻文,自己想辦法讀通韻文.
2說說在朗讀中遇到的困難,相互交流通過自學認識的生字,并交流記字方法.
3認讀生字:邊,多,少,群,顆,堆.
4再次自由朗讀韻文.
(三)朗讀韻文,體會韻味
1練習朗讀韻文,要求把這段韻文讀得很好聽.
2個別朗讀,師生共同點評,指導讀出節奏感.
3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朗讀韻文.比如,當作拍手歌來讀,配上動作讀,伙伴間對讀.練習之后進行朗讀展示.
(四)拓展運用,自編韻文
1說說課后練習"我會說"中的物品,要用上量詞.
2看看農家小院里還有哪些東西 用上量詞說一說.
3引導學生自編"比一比"的兒歌.
(五)鞏固生字,指導寫字
1采用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2朗讀教師選編的帶有本課生字的句子和兒歌.
3指導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