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的啟示(精選12篇)
《雨點》的啟示 篇1
案例:
師:學了這篇課文,下面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邊想,眼前出現了什么情景?
(老師播放課文配樂朗讀,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
師:聽完錄音后,你們好象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雨點在池塘里睡覺,它睡得可香了。
生:我看到了雨點在江河里奔跑,它們有的還在進行比賽呢?
生:我看到了雨點在海洋里跳舞 ,它們跳的可開心了。
......
師:大家說得可真好,你在下雨的時候看見雨點還分別落在哪呢?它又在進行怎樣的活動呢?
生:雨點落在房頂上,在房頂上跳舞。
生:雨點落在在荷葉上,在荷葉上休息。
生: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唱歌。
生:雨點落在竹葉上,沙沙沙地在歡笑。
......
師:同學們可真棒,能說出這么多不同的情況,說得真好,如果老師讓你將今天所學的內容回去告訴你的爸爸、媽媽,你會嗎?
生(興高采烈地)會。
師:你準備采用什么方法呢?
生:我會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生:我會背給爸爸、媽媽聽。
師:真不錯,剛學完課文有的同學就會背了。那么誰還會用其他的方法介紹呢?
生:我會邊說邊做動作給爸爸、媽媽看。
生:我會把畫點落下來的不同情形畫出來給爸爸、媽媽看。
......
師:真不錯,老師知道同學們的本事可大了,大家回去后就用你們所說的方法去告訴你們的爸爸媽媽好嗎?
生:(興奮地)好。
反思:
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發展的主體。語文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過程。上述片段,根據課文特點,首先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翁而教師充當了課堂的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在課堂上盡情的發言,發揮自己獨特的感受。教師做好了適當的點撥、引導,使課堂真正成了學生學習的演練場。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有意識地增加了練說的難度和力度,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中所見到雨點進行練說。學生大膽想象,暢談自己的想法,訓練中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體驗,倡導學生張揚個性,讓學生發揮自己獨特的想象。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想象,同時對學生創新性人格塑造也起到了推動作用。最后教師又有目的地讓學生運用所學自己回去在家長面前露一手,進一步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欲望。學生在生活中鞏固所學,融匯貫通自己所學,進行了知識的整合,他們分別采用說、畫、演等不同方法在家長面前露一手。將課中所學內容淋漓盡致的呈現在家長面前。高漲的學習熱情,突出的能力表現是教師所料不及的。這樣的課堂教學重視了學生的參與,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激活了他們創新意識,點燃他們智慧的火花,同時聯系生活,使語文教學生活化,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
總之,上述案例忠實地實踐了“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課程理念。讓學生在課內‘動’起來,使學生在生活中‘練’起來。在走進新課改的今天,這也正是我們廣大一線教師在教學中應提倡的。
《雨點》的啟示 篇2
教材分析:這首詩描寫了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狀態,體現了雨點在不同處所不同狀態下的不同情調。
教學內容: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了解水在池塘、小溪、江河中和海洋中不同狀態,激發學生觀察、了解自然的興趣。
教學準備:字卡、課件、投影儀
教學時數: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謎語導入
1、小朋友們,大家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則小謎語,我們猜一猜,相信大家一定能猜出謎底: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河里看不見?(雨)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一首跟雨相關的兒童詩《雨點》。板書課題,并教讀,然后點擊課件,齊讀課題。
2、復習生字
(1)老師知道小朋友們最喜歡交朋友了。今天,老師把大家的好朋友——生字寶寶也給帶來了,咱們同桌兩人互相換著讀讀、認認、看那一組同桌認真了。
出示:落 覺 散 步 奔 跑 海 洋 躍
(2)檢查:咱們看看哪位同學認讀生字記得牢些!咱們喜不喜歡玩找朋友的游戲?發詞卡、玩游戲。
。3)進一步檢查,生字寶寶又跟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來了!我們來看看哪位同學能將課文中的生字寶寶讀得更準確,請自由朗讀課文。
(4)指名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二、精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語言過渡要自然)
瞧,咱們小雨點又沙沙的下起來了,它們來到大千世界,落進大自然的各個角落。多么歡快的小雨點,讓我們一起走進歡樂的小雨點世界,現在你們就是那一滴滴可愛的小雨點,(認真讀課文)你想落進哪兒就落進哪兒吧!
2、檢查交流
。1)小雨點,你想落進哪兒?請把那句話完整地讀出來。
、僖撼鍪菊n件,平靜的池水看上去一動也不動,像在睡覺,池塘在睡覺,小溪在睡覺。
、谒X的人最怕有人打擾了,所以我們讀時也要輕輕的,可千萬別把雨點吵醒了。
、劭凑n件,試著讀給同桌聽。
、苤该x。
、蔟R讀課文第一句:雨點落進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覺。
。2)小雨點,你還想落到哪兒?請把這句完整地讀出來。
、倏,溪水緩緩地流著,小雨點也跟著緩緩的在流著,就像在干什么?(散步)
、谀銈兣惆职謰寢屔⑦^步嗎?今天,誰愿意陪陪老師散散步,自由自在地走走,我認為很舒服。
、壑该x第二句,其他小朋友感受。
、荦R讀課文第二句:雨點落進小溪趕時里,在小溪里散步。
。3)小雨點玩得多開心,你又想落進哪兒?請把課文中你劃出來的句子讀一讀。
、俪鍪菊n件:看啊,江河里的水流得很急,后浪推著前浪,奔騰向前。真像在奔跑。
、邶R讀第三句,喜歡這一句的同學們咱們一起來讀一讀。
③敢讀書比賽嗎?同桌賽讀。
、艹樽x后,齊讀。
。4)小雨點又下起來了,你又想落進哪兒,請讀出這句話。
、俪鍪菊n件:看一望無際的海洋里波濤洶涌,一浪更比一浪高,小雨點在海洋里一會掀到浪尖,一會兒被拋到浪底,就像小朋友在跳躍。
、谕瑢W們咱們來看著大屏幕試著大聲讀一讀,然后講給同桌聽。
、勰信荣愖x。
、荦R讀課文。
三、指導背誦課文
1、看課文,背課文。
2、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背給同桌聽。
3、邊背誦邊表演:課本劇表演
4、全體齊背。
四、拓展練習
1、(休息)放電影記憶,學生雙手支下巴,瞇眼,做睡覺狀,記憶,背誦這首兒童詩。
2、剛才,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3、課文我們已經懂了,你們有沒有注意觀察過,那可愛的雨點還會落到哪里,會有什么變化?
4、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不僅想象力很豐富,而且畫畫也都是高手呢,你能把剛才所說的畫下來嗎?
小結:春天到了,春雨給人類帶來了勃勃生氣,我們小歌手又想一展歌喉了,今天這節課就結束了,在這優美的《小雨點,沙沙沙》大家齊唱,下課。
板書設計:
雨
點
落 進
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睡覺) (散步) (奔跑) (跳躍)
《雨點》的啟示 篇3
《雨點》是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課文,在“精讀感悟,品詞析句”這個環節中,學生的表現著實讓我高興。特別是晨曦和妍婷兩位同學的精彩發言,打開了同學們想象的話匣子,大家的發言一個比一個精彩,F摘錄一精彩片段,與大家共同分享。
。▽W生自由朗讀全文后)
老師:雨點落進池塘里,怎么就在池塘里睡覺呢?
紫凝:池塘周圍有邊邊圍著,水流不出去,池塘的水又深又亮又干凈,雨點落進干凈而亮的池塘里就想睡覺。
晨曦:池塘的水很平(靜)很柔,就像大床,雨點落進池塘里就像在床鋪上睡覺。
妍婷:池塘的水柔柔的,四周圍著,就像媽媽溫柔的懷抱,正柔柔地撫摸著小孩,所以雨點就在池塘里睡覺。
太精辟了!在孩子的眼中,池塘是寬大柔軟的大床,是媽媽溫柔的懷抱,多么富有童真童趣,多么形象貼切!當這一串串令人叫絕的話語從孩子們的嘴里流淌出來的時候,全班同學都熱烈鼓掌起來。
師:雨點落進小溪里,怎么說是在小溪里散步呢?
晨曦:小溪慢慢地流著,雨點落進小溪里,跟著溪水悠然地走著,就像在散步。
妍婷:小溪彎彎曲曲,就像公園里的小路,人們在小路上散步很優雅、舒服,雨點也像人們在小路上優雅舒服地散步。
又是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在晨曦和妍婷的提示下,孩子們的發言一個賽過一個。接下來的教學中,有的同學說江河很寬闊,水流很急,雨點跟著河水往前沖,就像在奔跑。有的'同學說浪花卷得高高的,一會又落下來,雨點跟著浪花一會高一會低,就像在跳躍。還有的說浪花沖到岸邊的石頭上,雨點就像游泳的小孩子,從石頭上跳下來……多么精彩,多么富有個性!
在進行句式拓展練習“雨點還會落進哪里,在哪里干什么”時,連平時表達不清楚的同學也舉手搶著發言。
溢洋:雨點落到樹葉上,在樹葉上坐滑滑梯。
斌敏:雨點落到荷葉上,在荷葉上跳舞。
麒富:雨點落進花叢里,在花叢里捉迷藏。雨點落進泥土里,在泥土里睡覺。
立強:雨點落到房頂上,在房頂上開花。雨點落到小朋友的傘上,在傘上坐滑滑梯。
……
用心備課,懷有一顆童心,課堂上總能創造出精彩的奇跡。
孩子們,你們真棒!
《雨點》的啟示 篇4
教學目標 :
1、學會9個生字及它們在文中組成的詞語;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4個偏旁。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過雨點的動態變化,認識它們的特點,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朗讀訓練:讓學生體會雨點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動態。
2、了解它們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教師要借助多媒體(或圖片)演示,緊扣詞句,創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把觀察、想象、朗讀有機結合,感受意境之美、語言文字之美。
課時安排: 整課計劃 2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教學部分生字詞;
第二課時:精讀課文,進行朗讀指導,學習剩余生字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課文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
一、猜謎導入 ,激發興趣
1、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河里看不見。猜猜這是什么?(雨)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寫雨的詩歌,名字叫《雨點》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朗讀,學生閉眼靜聽,想象畫面。
2、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看清拼音,讀準字音。
3、再讀課文,邊讀邊對照相應的插圖,想想雨點落進了哪些地方?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話。
三、創設情境,感情朗讀
過渡:雨點從天空落下來,落進了不同的地方,現在就讓我們跟隨著雨點一起去游玩,好嗎?
1、多媒體放映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動畫。
師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烏云,不一會兒,雨點就落下來了,有的落進了池塘,池塘里多平靜啊,一點波紋都沒有,雨點像躺在舒適的大床上睡著了;有的雨點不小心來到了小溪里,伴隨著緩緩流淌的溪水悠閑地散起步來;另外一些……
2、雨點可愛嗎?你想跟著去哪里游玩,就把那句話仔細地讀讀。
3、指名學生逐句讀,師生評議。(指導讀好“睡覺、散步”等詞,體會雨點的變化)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5、展開想象,演一演,師生評議。
6、嘗試背誦課文。
(1)、看圖背誦。
。2)、表演背誦。
四、綜合練習,形成能力
1.你們注意觀察過嗎?雨點還會落到哪些地方,給大自然帶來哪些變化呢?
2.師生共同編兒歌,如:
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跳舞;
雨點落在樹梢上,在樹梢上歡笑。
雨點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蹦跳。
雨點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唱歌。
……
編好后一起拍手念一念,有條件的還可以譜成曲子唱一唱。
五、學習生字,正確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分析、記憶字形。
3.學生在書上描紅,說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河書寫筆畫。
4.指導在《習字冊》上認真書寫。
5.寫后集體評議,表揚寫得好的同學。
板書設計 :
2.雨點
睡覺 散步 奔跑 跳躍
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雨點》的啟示 篇5
教材簡析
《雨點》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2課。這是一首詩歌,全詩8行、4句,分別寫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動態。第一句抓住“池塘”水波不興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睡覺”;第二句抓住“小溪”流水潺潺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騰不息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巨浪翻滾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跳躍”。課文表述由靜到動,由小到大,不僅內容豐富,且構成了審美的多樣性,讀來頗有趣味。
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本課的教學就是要通過感情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與雨點一起來體驗池水的平靜、溪流的潺湲、江水的奔騰不息、大海的波濤洶涌,從而感受語言的韻律美。那么教師如何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實現與文本的對話呢?
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是實現學生與文本對話的基礎。
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是我們在新課程實驗中致力尋求的新理念,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至高追求。通過對話,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讓他們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想,“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首先要喚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努力創設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在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和感受語文的魅力;更需要教師創造一個師生、生生與文本互相對話的交互情境,讓學生走進文本,讓文本進入學生心里,從而進行直接的語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讓閱讀教學變成一個雙向的對話交互過程。
教學《雨點》這篇課文時,我將課文以一次有趣的旅行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雨點”成為一個有靈性的、會說話的、能與小朋友交流的對象,讓小朋友和“雨點”一同旅行。在旅途中,他們共同活動,一起談旅行感受,一起互相傾聽心聲……語文學習不再是枯燥的上課,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動,在愉悅的活動中文本內容也就悄無聲息地走入了學生的心里。
二、感悟品味,是實現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關鍵。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學習語言習慣直覺體驗、整體接收、綜合感受,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這一思維特點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直接、整體觸摸語言現象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自得。同時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復品味,體會表達的精妙及語言的內在情感,以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從而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智的啟迪、美的熏陶。
《雨點》這篇課文描寫了雨點在池塘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躍的情景。我在教學時讓學生邊看圖、邊讀課文、邊與同桌說說。由此讓學生體會到水池的平靜、溪流的緩慢、江水的奔騰不息、大海的波濤洶涌,在此基礎上感悟“睡覺、散步、奔跑、跳躍”這四個飽含意蘊的詞,并適時引導學生把這種獨特的旅行感受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出來。我認為,這一過程實質是學生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對內在情感的真切流露,更是學生內心與文本產生共鳴的過程。這也就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與文本對話。
三、提煉生活,豐富想像,是實現學生與文本對話的保證。
在教學《雨點》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當一回“小小研究員”,通過電腦、電視、畫報、兒歌等多種途徑去了解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點,讓他們在學習課文之前就對課文中的某些必須理解的內容有個初步的了解,巧妙地架設起文本與生活的橋梁。
在教學《雨點》時,教師可以安排一個遷移練習,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想像小雨點還會落到哪里?它在這些地方又是什么樣兒的?學生在這方面有較多的生活積累,通過教師啟發,生活中的許多場景很快在學生腦中再現,并能以課文為例,說出雨點落到不同地方的不同形態或帶來的變化。教師在學生表述時適當點撥,幫助學生恰當運用語言,使語言更加規范,學生通過不斷的語言實踐,逐步內化語言,豐富語言,進而正確、熟練、靈活地運用語言文字。我想這樣靈活地處理教材,能較好地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有利于讓學生在廣闊的生活中學語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在努力實踐著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復習導入 。
。ㄉc雨點自由打招呼)屏幕上出示一幅下雨圖,伴隨著輕微的下雨聲,教師說:“小朋友,昨天我們又結識了一個新伙伴,它叫‘雨點’!泵襟w中的雨點說話:“親愛的小朋友,你們好!”
師:今天,我們就和小雨點作一次有趣的旅行。(聽課文錄音,屏幕上像放電影一樣同步展示畫面。)
師:小朋友,請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剛才我們和小雨點去了哪些地方?
。◣煱鍟撼靥、小溪、江河、海洋)
【雨點親切的問候,似朋友般面對面地交流,課文朗讀與畫面的同步效果,把學生帶入了“有趣的旅行”中,極大地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細細體會,美讀欣賞。
過渡:小朋友,這一路上,我們與小雨點的旅行可愉快啦!請大家打開課本,看看圖,讀讀課文,邊讀邊與同桌說說你和小雨點最喜歡去哪個地方?為什么?
1.學生同桌邊讀邊討論。
2.交流討論:你和小雨點最喜歡去哪個地方?為什么?
。ń涣鲿r屏幕上隨機出示相應的畫面內容。)
。1)屏幕顯示:小池塘——睡覺。
引導學生體會到池塘水的平靜,從而指導讀好“睡覺”一詞。
師述:平靜的池水,看上去一動也不動,像在睡覺。池塘在睡覺,小雨點也在里頭睡覺。(美讀第一句。)
。2)屏幕顯示:小溪——散步。
引導學生體會到小溪水在緩緩地流著,指導讀好“散步”。
師:是呀,小溪的水緩緩地流著,我們和小雨點也跟著慢慢地走,就好像是在散步,多么自由自在,多么舒服。。雷x第二句。)
。3)屏幕顯示:江河——奔跑。
指名讀第三句。請其他同學評議他有沒有讀好這句,并談談聽了朗讀后的感受,在評議中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想像江河水奔騰向前的景象,并指導讀好“奔跑”。(美讀句子。)
(4)屏幕顯示:海洋——跳躍。
引導體會海洋巨浪翻滾的氣勢,指導讀好“跳躍”。
師:你們看,小雨點隨著海浪跳躍,多高興呀。雷x句子。)
3.師:這樣有趣的旅行,想再感受一次嗎?讓我們跟著小雨點動起來!配樂朗讀課文。
。ㄆ聊簧贤瑫r展示四幅畫面。)
【朗讀、討論、交流,是感悟的基礎。在這兒,教師讓學生結合畫面,運用已有的生活積累,自主閱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讓學生以旅游者的身份談旅行感受,實質是學生與文本產生共鳴的過程;配樂表演讀更是學生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內在情感的真切流露!
音樂欣賞:小朋友,和小雨點一起旅行多有意思呀,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曲——《小雨沙沙》。
【一首《小雨沙沙》,引起學生的無限遐想,把學生的思維引發開去,使他們隨著小雨來到田野,共同傾聽種子高興的說話——共同暢游美麗的大自然,激發起他們表達的欲望!
三、啟發想像,練習表達。
過渡:小朋友,小雨點可愛旅行啦,想想看它還去了哪些地方?(同步展示的畫面是:雨點從空中落下,落進水里不見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停留在屏幕上。)
1.學生自由說。
2.提供一組畫面:小朋友,你能說說小雨點來到這些地方時,它又是什么樣兒的?(小組學習討論。)
3.交流說,相機指導學生把句子說正確。
四、課后作業 。
師:把剛才說的話寫下來,可以寫一句,也可以寫幾句,愛畫畫的小朋友還可以為自己寫的句子配上美妙的插圖。
【遵循低年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借助圖片把語言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并充分利用文本這個范例,讓每一個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雨點》的啟示 篇6
《春天的雨點》一課是一篇很美很感人的課文。但是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要體會平凡生活中的細膩的情感,確實很有難度。北師大教材選文雖好但卻有深度有難度,各位老師一定在備課中感很困難。的確,課文篇篇都是新的,每一篇課文對于老師都是一個個挑戰。作為一個教研員,與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以我和大家是一樣的,每每看到這些課文都覺得太難了,就像老虎啃天,無從下嘴。又很想給工作繁忙的老師們提供現成的教案,幫助大家減輕一些負擔。我嘗試把《春天的雨點》備出來,僅供大家參考。更主要的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備課的思路。對于本課設計希望老師根據本班學生情況作相應調整。
這篇課文備完后,我有一些感觸,想與大家分享。第一,要有知難而上的精神。往往有這樣的習慣。老師們在上公開課的時候,一般都要選一些“好上”的課文。所謂“好上”就是課文要短一點,簡單一點,整裝一點,美一點,錄像資料能找到一點等等。反之,長課文、難課文、沒有課件展示的課文都成為誰也不愿啃的硬骨頭,就像《春天的雨點》。這也是我為什么選擇它來備課的原因。無從下手也要下,雖然費了不少腦細胞,備備停停,停停備備,可謂痛苦掙扎。只要不放棄,就會走出死胡同。所以,奉勸大家,越是別人不敢上的課文,就越要嘗試一下,只要努力過,就一定會有回報。第二,要用“心”,用心與作者對話、溝通。當你真的讀進去,想進去,思路就會漸漸清晰起來,靈感也就隨之而來。第三,激情很重要,激情首先會在投入地鉆研教材中產生,也就是與作者心靈的溝通,被作者的思想感情所感染的時候,就會產生激情。這種激情產生以后,就會急切想找到把它傳達給學生的方式。我想這就是情境的創設吧。所以說情境創設絕不是空穴來風。本課的`情境創設涉及了語言(教師的總結語言)創設情境、角色進入創設情境和音樂創設情境,這些情境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綜合的。其中語言創設情境最難,因為這和感情投入、文學素養、語言表現力有極大的關系,在備課中,我深深感到自己語言表達的蒼白無力,無法把作者的情感盡情的表達出來以感染學生。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語言創設情境將越來越代替其他情境,所以提高文學素養是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的當務之急。
誠懇希望老師們每學期能夠獨立、用心備出幾節精品課,同時希望把好的教學設計發給我,把你的困難傳達給我,共同學習、探索。
《雨點》的啟示 篇7
一、創設情景,復習導入。
上個星期的一場春雨,小朋友們還有印象嗎?這場春雨過后,老師留下了一位客人,你們想見見它嗎?(拿出“雨點”)它是誰?板書——雨點,齊讀。你們喜歡它嗎?說說看喜歡什么?它喜歡你們嗎?告訴你們,雨點愛旅行,它是一個旅行家,它告訴我,哪個小朋友能和它一塊去旅行,并把旅行的快樂和大家分享,就能成為它的好朋友。你們愿意嗎?
開始旅行前,我們先來復習一些生字詞。
出示ppt: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睡覺 散步 奔跑 跳躍
指名讀,齊讀。
師:下面,我們就和小雨點作一次有趣的旅行。(播放影音文件)
師:小朋友,請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剛才我們和小雨點去了哪些地方?
。◣煱鍟撼靥痢⑿∠、江河、海洋)
二、細細體會,美讀欣賞。
過渡:小朋友,我知道,你們一定都想和小雨點做朋友!請大家打開課本,看看圖,讀讀課文,邊讀邊與同桌說說你和小雨點最喜歡去哪個地方?為什么?
1.學生同桌邊讀邊討論。
2.交流討論:你和小雨點最喜歡去哪個地方?為什么?
。ń涣鲿r屏幕上隨機出示相應的畫面內容。)
。1)屏幕顯示:小池塘——睡覺。
引導學生體會到池塘水的平靜,從而指導讀好“睡覺”一詞。
師述:平靜的池水,看上去一動也不動,像在睡覺。池塘在睡覺,小雨點也在里頭睡覺。(美讀第一句。)
(2)屏幕顯示:小溪——散步。
引導學生體會到小溪水在緩緩地流著,指導讀好“散步”。
師:是呀,小溪的水緩緩地流著,我們和小雨點也跟著慢慢地走,就好像是在散步,多么自由自在,多么舒服。。雷x第二句。)
。3)屏幕顯示:江河——奔跑。
指名讀第三句。請其他同學評議他有沒有讀好這句,并談談聽了朗讀后的感受,在評議中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想像江河水奔騰向前的景象,并指導讀好“奔跑”。(美讀句子。)
。4)屏幕顯示:海洋——跳躍。
引導體會海洋巨浪翻滾的氣勢,指導讀好“跳躍”。
師:你們看,小雨點隨著海浪跳躍,多高興呀。雷x句子。)
3.師:這次的旅行真有意思!小雨點看到有這么多的小朋友和它一塊旅行,并把旅途的快樂和大家分享,它很高興和你們做朋友。和它握握手吧!
我們跟著小雨點動起來!配樂朗讀課文。
。ㄆ聊簧贤瑫r展示四幅畫面。)
過渡:小朋友,小雨點可愛旅行啦,想想看它還去了哪些地方?(同步展示的畫面是:雨點從空中落下,落進水里不見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停留在屏幕上。)
、.學生自由說。
⑵.提供一組畫面:小朋友,你能說說小雨點來到這些地方時,它又是什么樣兒的?(小組學習討論。)
⑶.交流說,相機指導學生把句子說正確。
音樂欣賞:小朋友,和小雨點一起旅行多有意思呀。既然大家成了朋友,為了表達我們的情誼,咱們送件禮物給它怎么樣?播放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四、教學生字。
“步”和“跑”
齊讀,說說它們分別是什么結構的字。
“步”看清筆順,注意下面不要寫成“少”。
“跑”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
學生描紅,老師檢查書寫姿勢,巡視輔導。
《雨點》的啟示 篇8
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過雨點動態的變化,認識他們的特點,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
4、隨文認識“落”、“進”兩個字并能正確書寫,了解它們在文中組成的詞語。
本課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朗讀訓練:讓學生體會雨點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動態。
2、了解它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或圖片),讓學生“身臨其境”,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感受意境之美、語言之美。
教學準備:本課的教學課件,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圖片,雨點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1、老師口述謎題: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河里看不見。猜猜這是什么?學生回答,很容易就猜到是雨。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寫雨的詩歌,名字叫《雨點》。
板書課題:雨點。
設計意圖:謎語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下面的教學埋下伏筆。
二、創設情境,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雨點從天空落下來,落在不同的地方,現在就讓我們跟隨著雨點一起去游玩吧。
1、課件放映課文制作的動畫。
師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烏云,不一會兒,雨點落下來了,落在不同的地方,給大自然帶來了樂趣……
2、詩歌寫得多有趣啊,你們想讀一讀嗎?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會的多讀幾遍。
3、檢察自學。
、懦樽x詞語。(課件出示)
指名拼讀詞語:落進睡覺小溪散步
江河奔跑海洋跳躍
指名讀,學生當小老師讀。
⑵生字讀好了,誰愿意試著讀讀課文。
4、指名逐句讀,師生評議(指導讀好“睡覺、散步、奔跑、跳躍”體會雨點的變化。)
過渡:課文讀通了,怎樣才能讀好呢?我們再深入地學習,把課文的意思都弄懂了,就會讀得更好。
設計意圖:動畫給學生帶來直觀的印象,便于幫助學生更好地讀好課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并提出朗讀要求,明確了讀書的目的,是學生有目標去讀。
三、精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雨點落進哪些地方?用“——”標出來,在那里干什么?用“……”標出。同桌可以互相討論。
2、反饋教學信息。
雨點落進了哪些地方?
、派。課件出示: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圖片,讓學生感知它們不同的特點。同時在黑板上貼出這四幅圖片。(要求把話說完整)
⑵誰能用一句話來回答:雨點落進和里。
、请S文進行“落”、“進”這兩個生字的'教學。
、傩∨笥褌兿氩幌雭韺懸粚憽奥洹、“進”這兩個字。
②卡片出示:落、進。請大家仔細觀察,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呢,同桌的小朋友可以互相說說。
、劢涣髯R字。學生運用已有學習漢字的基礎想出各自的辦法來記住這兩個字。
④我們不但要記住它們,還要會寫,先請學生說怎樣寫好,要注意什么,接著老師范寫,學生豎空,再讓大家描一描、寫一寫。(提醒學生注意“進”先寫里面的再寫外面的)
3、雨點落進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老師有四顆小雨點,小朋友們,你們就是可愛的小雨點,來找找小雨點的家吧。
生答,請拿有小雨點的學生在黑板的四幅圖上貼上小雨點,并在圖下板書:睡覺、散步、奔跑、跳躍。
4、指導朗讀。
想一想,課文該怎么讀呢?學生自由練習。
。1)指名讀,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讀。
(2)雨點落進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態也各不相同,你們能不能通過朗讀加上動作把它表示出來?找同桌的一起練一練。
。3)指名表演。
在學生讀的同時再次顯示上面出現的四幅圖,圖文結合,進一步感受到池塘多么平靜啊,一點波紋也沒有,雨點就像躺在大床上睡著了;雨點落進小溪里,伴隨著緩緩流淌的溪水悠閑地散起步來;另外一些雨點跟著嘩嘩流淌的河水高興的奔跑呢;還有一些小雨點來到了奔流不息的海洋里,隨著澎湃的海水在不停的跳躍呢。
。4)指名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
。5)反復讀,齊讀。
。6)試背課文,看圖有感情的背誦。
設計意圖:“我”就是可愛的小雨點,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和小雨點一起感受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的樂趣。
《雨點》的啟示 篇9
《雨點》是一首詩歌,句式整齊,韻律感強,形象地描寫了雨點在池塘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躍的情景。這一首詩歌簡潔明了,充滿童趣,我采用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讓孩子們跟著小雨點去池塘、小溪、江河、海洋旅行了一次,認識了它們不同的特點,孩子們學得高興,知識點理解的迅速,基本上一課時時間就將詩歌內容理解透徹了,且會背了,比教學設計上預期的要好的多,剩余的一課時主要用于寫字和仿寫的指導。
我覺得以下幾方面的教學頗為滿意:
一、簡筆畫再現詩歌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還是像以前一樣,這課我采用了孩子們很喜歡的簡筆畫進行教學,盡管有掛圖,但是我認為在黑板上畫畫更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我一邊描述一邊畫,相繼畫出了活潑的小雨點、靜靜的池塘、緩緩流動的小溪、奔騰的江河,還有波濤洶涌的海洋,孩子們發出了“哇”聲,完全被黑板上的畫所吸引。我為這些畫寫上了名字,然后問學生:小雨點分別落進了哪里?孩子們不假思索地就能說出答案。我請孩子們觀察一下簡筆畫,說說怎么樣辨別這四個事物?孩子們從大小上進行了區分,記得較牢固。我又讓孩子們觀察課文中的圖,孩子們一下子就能認出,說明孩子們已經認識了它們。
二、表演展現事物特點,幫助加強區分。
認識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現在需要通過雨點的動態變化了解它們的特點。那如何快速又深刻地了解呢?我覺得表演是最好的方法。我請孩子讀詩歌,并提問:為什么說雨點落進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覺呢?孩子們從簡筆畫中找到了答案,回答說:因為池塘是靜靜的,不流動的。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記住池塘的特點,我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邊背誦邊表演的游戲。接著又相繼解釋了“散步、奔跑、跳躍”的原因,也相繼進行了表演。最后,進行全篇背誦加表演,孩子們興致很高,表演,讓他們更深刻地領悟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之間的本質的區別。
三、范文引領指導寫話,激活學生思維。
還是和以前一樣,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提高說話能力的機會!队挈c》這首詩歌,是一首未完的詩歌,等待著孩子們去填充,去續寫。課文的形式是這樣的:雨點落進里,在里。如果按照這樣的形式去寫,思維容易被框死,因為,孩子們已經找不到什么地方能在里面干什么的了。我找到一首續寫的'詩歌,它是這樣的:
雨點落在果園里,點紅了桃花。
雨點灑在樹梢上,染綠了柳芽。
雨點落在田野里,滋潤了莊稼。
雨點降在池塘里,喚醒了青蛙。
后面的句式“了”給了孩子們更多的想象空間,更多挖掘生活源材料的機會。我先讓他們讀,再引領他們根據春雨的價值進行仿寫,最后布置了寫話作業,相信他們也能寫出一首屬于自己的小詩。
這一課總體來說是愉快的,因為我和孩子們一起和雨點進行了一次旅行,這次旅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充實。
《雨點》的啟示 篇10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過雨點的動態變化認識它們的特點,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并會正確、美觀地書寫。
3、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點水的變化常識。
三、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錄音機、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
。ㄒ唬┎轮i導入,激發興趣
1、 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今天給大家猜一個謎語,看誰最聰明。
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河里看不見。(雨)
2、 和老師一起寫“雨”,你能幫“雨”找找好朋友嗎?
3、 板書:雨點。今天我們就要和小雨點一起作一次有趣的旅行。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2、 檢查自學效果。
。1) 生字卡片(小小火車誰來開)
。2) 詞卡(小小老師在哪里)
3、 學生再次讀課文,思考:你和小雨點落到了哪些地方?(板書: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ㄈ┚x課文,觀察圖畫
1、你和小雨點最想去哪個地方,就去讀那一句話。
2、 交流:
★ 池塘
(1) 貼圖,看,這就是池塘。
。2) 雨點寶寶輕輕地落下來,它在池塘里干什么呢?(板書:睡覺)
。3) 小雨點為什么一到池塘就睡覺了?
(4) 是啊,平靜的池水一動不動,小雨點就是在這樣的池塘里睡覺的。不知道它現在的感覺怎么樣呢?你有過這樣舒服的感覺嗎?
。5) 小雨點睡的好香啊,我們不要吵醒它,輕輕地讀好嗎?
★ 小溪
。1)貼圖,小溪和池塘有什么不同嗎?
。2)雨點寶寶落進小溪里還在舒服地睡覺嗎?(板書:散步)
。3)你散過步嗎?了、上來試試,感覺怎么樣?
。4)為什么小雨點來到小溪里就散步了呢?
。5)是啊,溪水緩緩地流著,小雨點就跟著小溪水一塊兒散步呢,你看它多悠閑自在!
。6)指導朗讀。
★ 江河
。1)貼圖,江河與小溪又有什么不同呢?
(2)雨點寶寶來到江河里,又有什么活動呢?(板書:奔跑)
(3)奔跑與散步有什么不同嗎?
(4)你能讀一讀讓大家感覺小雨點是在江河里奔跑嗎?
★ 海洋
。1)貼圖,這就是波濤洶涌的大海,無邊無際,小雨點落進大海中,又在忙碌些什么呢?(板書:跳躍)
(2)你能做一下跳躍的動作嗎?
。3)小雨點為什么會在大海中跳躍呢?
。4)你能讀出這種跳躍的感覺來嗎?
小結:今天我們也跟著小雨點作了一次愉快的旅行,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喜歡就讀好它。
。ㄗ杂勺x-----指名讀-----齊讀-------加動作讀)
。ㄋ模┱n后拓展
1、 教師:小朋友們,小小雨點還會落到哪些地方?在那里干些什么呢?
。ǔ鍪拘『诎澹
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點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點落在屋頂上,在屋頂上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點落在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小雨點不僅活潑可愛,還是人類的好朋友呢,因為它們的存在,我們的的大自然才變得如此的萬紫千紅,請看(出示春景圖)
(出示小黑板)
雨點落在果園里,點紅了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點落在樹梢上,染綠了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點落在田野里,滋潤了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點落進池塘里,喚醒了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點落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們喜歡小雨點嗎?小雨點也很喜歡你們,還給你們送來了一首好聽的歌呢?(播放音樂《小小雨點》
《雨點》的啟示 篇11
一、復習導入
小朋友們,還認識它嗎?誰來和它打個招呼?
上一節課,小雨點說小朋友們都學會了課文中的生字,就帶著大家一起去旅行!能接受小雨點的考驗嗎?
點擊課件,生在書上默寫(后來考慮到一年級孩子寫字慢,改成出示詞卡,開火車讀)
小朋友們真厲害,快帶上你們的頭飾,和小雨點一起旅行吧!
二、讀演結合,理解課文
現在你們就是一群可愛的小雨點了,踩在我們腳下的是雪白的云朵,云朵軟綿綿的,像游樂場的蹦蹦床,我們在上面蹦啊跳啊,(點擊課件音樂起,孩子們隨著音樂蹦蹦跳跳)呀!我用力太大,云朵沒托住我,我在慢慢往下落,慢慢往下落……
小雨點們,你們落到哪里啦?(點擊出示池塘圖片)
池塘什么樣的?你們想在池塘里干什么呢?
。c擊課件)瞧,小雨點在——
。ò鍟撼靥了X)
出示詞卡:睡覺指導讀好睡覺(輕輕地安靜的)
出示第一句,指名加上動作讀,齊讀(所有的小雨點都閉著眼睛睡著了)。
。c擊課件出示小溪圖)小雨點們,睜開眼睛,你們又到了哪里啦?
來到小溪里,還能睡覺嗎?那你們在小溪里干什么呢?
板書:小溪散步
讀詞卡:散步(和學生談話、表演,理解散步的意思散過步嗎?和誰一起散步?那時心情怎么樣?能到前面走走嗎?)
出示第二句,指名生至前表演讀,齊讀。
呀,這里的水可比小溪里的水流得快多了,出示江河圖片,和小溪水比起來,你發現了——水流得越來越快了,得跟著跑起來了!
板書:江河奔跑
出示第三句,自由練讀,指名讀,分男女生讀。小雨點們,加把勁,快點跟著江水跑起來吧!(齊讀)
出示神秘禮物:各種植物的種子(豇豆、玉米、黃豆、扁豆、蠶豆等)小雨點們,今天老師為什么將種子作為禮物送給你們呢?【既讓他們明白春雨貴如油的道理,也幫助組織班級紀律】
小雨點隨著江水白天黑夜不停地奔跑,最后,來到了——(點擊圖片海洋)
板書:海洋
你們覺得大海怎么樣?讀讀這個詞。
瞧,那邊一個小雨點在干什么呀?
板書:跳躍
出示第四句,誰來讀讀這句話?分組讀,齊讀。
小雨點們,想看看咱們的旅行嗎?(老師示范表演讀)
小雨點們,能像我這樣,把你這次愉快的旅行告訴自己身邊的小伙伴嗎?快快行動起來吧!
指名同桌兩人一起表演,全班背誦表演。
三、拓展延伸
小雨點們,旅行快樂嗎?其實這次的旅行中小雨點還去了很多地方,你們想去看看嗎?
動畫歌曲:小雨沙沙沙
點擊出示:雨點——
在——
春天的雨,滴滴答答,落在泥土里,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芽!落在田野里,禾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小雨點喚醒了萬物,滋潤了大地,今天還帶著我們一起旅行,讓我們跟小雨點說聲謝謝,謝謝小雨點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跟小雨點說——再見!
《雨點》的啟示 篇12
《雨點》這篇課文是蘇教版第二冊的第二課,本課是一首詩歌。全詩8行,4句,分別寫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的狀態。全文句式整齊,韻律感強。文中配有插圖,形象地再現了雨點“在池塘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躍”的情景。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初讀課文,掌握了課文中的生字詞的讀音,也都知道了雨點落在哪里,在那里干什么。但同時還留存的疑惑是同樣是雨點,為什么落到不同的地方,就會與不同的表現。為了解決這一難點,我利用了多媒體演示,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通過觀看雨點落在平靜的池塘中,水面起了一點點漣漪后,馬上又恢復了平靜,看見了山澗的泉水叮叮咚咚歡快地向前流著,雨點落下來,隨著水流也緩緩地前進,見到了寬闊的大河,河水嘩嘩地奔騰著,雨點一落到河里,隨波奔跑,欣賞到了在一望無邊的大海中,波濤洶涌,海浪滔天,雨點落下來,隨著浪花上下翻滾。這些形象的動畫,讓學生深刻地記住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四種不同事物的特征,也理解了為什么雨點“睡覺”、“ 散步”、“奔跑”、“跳躍”。在教學中我又讓學生把自己當成雨點,一邊做動作一邊朗讀詩文,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的輕重緩急表達出雨點的各種不同的狀態。
課文教學完了,難點也解決掉了,通過課堂上的朗讀也能將課文背誦出來了,那么這篇課文的教學是否結束了?不,雨點除了落在課文所說的那些地方,還會落到很多地方,這時候的又會是什么樣子的呢?我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再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雨點還會落到哪里?它在這些地方干什么呢?有的說:“雨點落進草叢里,在草叢里捉迷藏。雨點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跳舞!庇械恼f:“雨點落在屋頂上,在屋頂上彈琴。雨點落在樹葉上,在樹葉上唱歌!庇械恼f:“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滑滑梯。雨點落在荷葉上,在荷葉上打滾兒!薄犞麄兂錆M童趣的語言,我被他們豐富的想象力震驚了。課后,我布置他們仿照課文寫一首小詩,也來做一回小詩人,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寫上來的小詩一點也不比課文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