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春天的雨點(通用13篇)
11 春天的雨點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
2、學會12個生字,理解21個詞語的意思。
3、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運用讀書記號閱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描寫人物語言、行動和心理的詞句。
三、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1、大家都已學過了《春曉》,我們再來一起背一下好嗎?
2、揭示課題,古往今來,贊美春天、春雨的詩篇舉不勝舉。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贊美的是什么呢?
(二)、自學課文,并檢查自學情況
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按課后習題1的要求做讀書記號。
2、聯系上下文或運用工具學習生字新詞。
3、想想課文主要寫了誰的什么事。
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自由地讀讀,議議,記記。
師點撥重點:
唇(chǘn),不能讀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詞句,酌情處理。
3、課文主要寫了誰?她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三)、給課文分段
我們在第七冊已經學過了好幾種給課文分段的方法,還記得嗎?
請自選一種分段方法給課文分段
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時間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地點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四)學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第一段。
2、我們來看一下,在上課時的教室里,發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課時達麗瑪怎么樣?)
(達麗瑪上課沒認真聽,被烏漢娜老師發現。)
3、烏漢娜老師又是怎么發現的呢?
(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面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小黑板出示)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課文哪些句子寫達麗瑪“走了神”?理解“游蕩”。
(3)、用哪個詞把前后兩部分連接起來的?表明這句話是什么關系?
(4)、理解:“發現”,你從中獲得什么啟發?
4、被發現后,達麗瑪會想些什么呢?
(五)學習第二段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
給達麗瑪補課時,烏漢娜老師是怎樣做呢?
2、達麗瑪又是怎樣回報烏老師的呢?
(達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發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
(2)、如果現在你是達麗瑪,你會怎樣發誓呢?
(3)、達麗瑪為什么要發誓呢?
(烏漢娜老師發現達麗瑪“走了神”,用提問來證實后,并沒有批評她,而是放學后給她補課。雖然只是給達麗瑪一人上課,烏老師卻同樣嚴肅認真,這種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動了達麗瑪,她不僅認識到了錯誤,而且決心改正錯誤。所以要“發誓”。)
(4)、達麗瑪又是怎樣做的呢?
(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印”什么意思,能換成什么呢?
3、正因為達麗瑪這么認真地聽課,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沒有發現。
4、指名讀,再齊讀。
5、達麗瑪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那她聽見了什么呢?
(“老師,我只聽見您給我講課。”是的,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閃電、雷聲?)(小黑板出示)
(1)、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達麗瑪聽課時怎樣?
從哪里看出?三個“只”字可以看出。
(2)、從“沙啞的嗓音”和“發干的嘴唇”,可以看出烏老師當時怎樣?
6、正是這樣疲勞的烏老師,當她得知達麗瑪聽課時,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時心里怎樣?(激動)
7、為什么這么激動?
8、分角色朗讀,體會達麗瑪的專心與烏老師的激動。
(六)、鞏固練習
至于烏老師是怎樣護送達麗瑪回家的事,我們下堂課再來學習。現在,老師要看看大家,是否把這堂的知識都掌握了。
1、填空(不重復,盡量用本課學過的詞語)。
的眼睛的眼睛的眼睛
的春雨的春雨的春雨
的面容的面容的面容
2、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游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竭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對下列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達麗瑪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望著老師烏漢娜,但是她的心卻跟著春風一起,游蕩到大草原上去了。”達麗瑪瞪大眼睛望著老師是故意裝給老師看的,為是的不讓老師發現她思想開小差。
(2)、“‘達麗瑪,這個問題你來回答。’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達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烏老師能從那么多同學中發現達麗瑪“走了神”,是因為她上課時特別注意達麗瑪。
(3)、“達麗瑪坐下來,竭力忍住,才沒讓眼淚掉下來。”這句話是寫達麗瑪為自己做錯了事,給老師添麻煩悔恨極了的心情。
(4)、“‘老師,下雨了!’她驚奇地說。”達麗瑪之所以感到驚奇是因為草原上春天下雨極為罕見。
板書設計 :
11、春天的雨點
達麗瑪 烏漢娜老師
上課時 走神 發現
補課時 發誓 補課
專心 放心
護送時 感激 護送
知錯就改 關心愛護
11 春天的雨點 篇2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達麗瑪的變化,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理解課題“春天的雨點”的含義
4、體會師生間真摯的情感,激發學生對老師的熱愛之情。
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師生間真摯的情感。
2、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討論、感悟,理解課文最后一段內容,體會課題的深刻含義。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文章分為四部分
教具準備: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設疑導入
1、教師板書課題《春天的雨點》。齊讀課題
2、引導談話,看了這個題目,你猜想課文會寫些什么?
3、教師導入,這篇課文并非寫春雨,而是寫發生在春天里的一個故事,但為什么要以“春天的雨點”做課題呢?學習課文你就知道了。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出示導學提綱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解決字詞障礙,讀通課文。
(1)借助課后生字表,讀通課文
(2)給課文各自然段標上序號
(3)從文中找出本課的生字新詞,讀一讀
(4)再認真地把課文讀一讀
2、檢查學生生字的自學情況
3、分段指明讀課文,檢查學生自讀課文的情況,及時糾錯正音。
4、全班 自由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文章分為四個部分
1、讓學生根據以下提示把課文分為四個部分。
2、學生認真讀文分段
3、反饋,交流
4、分組分四個本分比賽讀課文
5、指名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正確、流利地齊讀課文
11 春天的雨點 篇3
一、激趣導入
1、春天,雨是最尋常的,淅淅瀝瀝,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它可是大
自然送給人類的禮物呢!不知在座的各位同學是否注意留心觀察,春天的雨點都落在哪了呢?(個別生說)
2、是的,“春雨貴如油”,它滋潤了大地,給我們增添了新的活力,讓世界
充滿詩情畫意。一位作家面對春天的雨點,思緒涌動,揮灑了一篇優美動人的文章——(板書:春天的雨點)。那么,作家筆下春天的雨點又會落在哪呢?(板畫)讓我們一起去文中找找答案,好嗎?請同學們懷揣著小問號,自由大聲地讀課文,劃出有關的句子。
二、初讀課文
1、文中春天的雨點落在哪?你找到了嗎?(個別說,師板書:草原 達麗瑪)
2、出示句子: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心里。
生自由讀——個別讀——齊讀(讀準字音)
3、引導學生質疑問難。
第二個春天的雨點是真的雨點嗎?到底是什么樣的雨點落在了達麗瑪的心里呢?(生暢談——師愛)
3、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愛呢?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劃出有關的句子,小組合作交流,選一個最能表現師愛的句子,一起重點研究一下。
三、研讀課文
1、21歲的烏漢娜老師解開蒙古袍的衣襟,把10歲的達麗瑪樓在身邊。在綿綿春雨中,她送孩子回到家里,然后轉身走了。
(1)個別讀——齊讀
(2)哪些地方讓你感動啦?——摟
(3)看圖:烏漢娜老師為什么要緊緊地摟著達麗瑪呢?
(4)他們之間又會有什么樣的對話呢?
同桌分角色對話——個組反饋——評議
(5)朗讀指導
個別讀——評議——男女生賽讀——齊讀
(烏漢娜老師放心地走了,那么,她對達麗瑪在學校學習的表現放心嗎?)
2、烏漢娜老師忘記了一切疲勞,心頭一陣激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好,我放心了……”
(1)個別讀——評議(讀準字音)
(2)此時,烏漢娜老師的心情如何?(激動)
(3)你們說,她為什么會這么激動呢?(引導聯系上下文:體會從走神到入神)
(4)從這句話的哪些地方也能感受到她很激動呢?
(引導感悟忘記了一切疲勞;省略號)
(5)指導朗讀
(個別讀——師生接讀——男女生接讀)
(6)你覺得烏漢娜老師,心里還會激動地說些什么呢?(補充省略號的內容)個別說——齊讀句子
四、總結深化情感
1、春雨綿綿,情趣盎然(師生接讀全文最后一句)
2、到底是什么樣的雨點落在了達麗瑪的心里?春天的雨點指的就是什么?
(個別說——板書——齊讀)
3、是的,師愛如雨。你覺得此時此刻,達麗瑪心里會想些什么呢?請直接在書上寫一寫
五、延伸拓展
1、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許多多像烏漢娜一樣的好老師。她們默默地耕耘,無私地奉獻,為你們熬白了最后一根黑發,為你們腰酸背痛到終老。此時此刻,難道你不想對自己身邊的老師說些什么嗎?(生暢談)
2、知道嗎?同學們真摯的語言,也如同春天的雨點,落在了我——李老師的心里。
3、課后搜集有關“師愛”的資料,開一期主題班會。
11 春天的雨點 篇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
2、學會12個生字,理解21個詞語的意思。
3、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運用讀書記號閱讀課文。 2、 理解課文中描寫人物語言、行動和心理的詞句。 三、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1、 大家都已學過了《春曉》,我們再來一起背一下好嗎?
2、 揭示課題,古往今來,贊美春天、春雨的詩篇舉不勝舉。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贊美的是什么呢?(二)、自學課文,并檢查自學情況
自學課文要求:
1、 自由朗讀課文,按課后習題1的要求做讀書記號。
2、 聯系上下文或運用工具學習生字新詞。
3、 想想課文主要寫了誰的什么事。
檢查自學情況:
1、 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自由地讀讀,議議,記記。
師點撥重點: 唇(chǘn),不能讀成chén (晨) 竭(念jié,不念jí)
2、 提出不理解的詞句,酌情處理。
3、 課文主要寫了誰?她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三)、給課文分段
我們在第七冊已經學過了好幾種給課文分段的方法,還記得嗎?
請自選一種分段方法給課文分段 1, 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2 按時間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3 按地點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四)學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第一段。
2、我們來看一下,在上課時的教室里,發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課時達麗瑪怎么樣?)
(達麗瑪上課沒認真聽,被烏漢娜老師發現。)
3、烏漢娜老師又是怎么發現的呢?
(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面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小黑板出示)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課文哪些句子寫達麗瑪“走了神”?理解“游蕩”。
(3)、用哪個詞把前后兩部分連接起來的?表明這句話是什么關系?
(4)、理解:“發現”,你從中獲得什么啟發?
4、被發現后,達麗瑪會想些什么呢? (五)學習第二段
1、 指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 給達麗瑪補課時,烏漢娜老師是怎樣做呢?
2、 達麗瑪又是怎樣回報烏老師的呢?
(達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發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 (2)、如果現在你是達麗瑪,你會怎樣發誓呢?
(3)、達麗瑪為什么要發誓呢?
(烏漢娜老師發現達麗瑪“走了神”,用提問來證實后,并沒有批評她,而是放學后給她補課。雖然只是給達麗瑪一人上課,烏老師卻同樣嚴肅認真,這種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動了達麗瑪,她不僅認識到了錯誤,而且決心改正錯誤。所以要“發誓”。)
(4)、達麗瑪又是怎樣做的呢?(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印”什么意思,能換成什么呢?
3、 正因為達麗瑪這么認真地聽課,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沒有發現。
4、 指名讀,再齊讀。
5、 達麗瑪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那她聽見了什么呢?
(“老師,我只聽見您給我講課。”是的,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閃電、雷聲?)(小黑板出示)
(1)、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達麗瑪聽課時怎樣?
從哪里看出?三個“只”字可以看出。
(2)、從“沙啞的嗓音”和“發干的嘴唇”,可以看出烏老師當時怎樣?
6、正是這樣疲勞的烏老師,當她得知達麗瑪聽課時,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時心里怎樣?(激動)
7、為什么這么激動?
8、分角色朗讀,體會達麗瑪的專心與烏老師的激動。
(六)、鞏固練習
至于烏老師是怎樣護送達麗瑪回家的事,我們下堂課再來學習。現在,老師要看看大家,是否把這堂的知識都掌握了。
1、填空(不重復,盡量用本課學過的詞語)。
( )的眼睛 ( )的眼睛 ( )的眼睛
( )的春雨 ( )的春雨 ( )的春雨
( )的面容 ( )的面容 ( )的面容
2、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游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竭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對下列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達麗瑪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望著老師烏漢娜,但是她的心卻跟著春風一起,游蕩到大草原上去了。”達麗瑪瞪大眼睛望著老師是故意裝給老師看的,為是的不讓老師發現她思想開小差。 ( )
(2)、“‘達麗瑪,這個問題你來回答。’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達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烏老師能從那么多同學中發現達麗瑪“走了神”,是因為她上課時特別注意達麗瑪。 ( )
(3)、“達麗瑪坐下來,竭力忍住,才沒讓眼淚掉下來。”這句話是寫達麗瑪為自己做錯了事,給老師添麻煩悔恨極了的心情。 ( )
(4)、“‘老師,下雨了!’她驚奇地說。”達麗瑪之所以感到驚奇是因為草原上春天下雨極為罕見。 ( )
達麗瑪 烏漢娜老師
上課時 走神 發現
補課時 發誓 補課
專心 放心
護送時 感激 護送
知錯就改 關心愛護
11 春天的雨點 篇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
2、學會12個生字,理解21個詞語的意思。
3、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運用讀書記號閱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描寫人物語言、行動和心理的詞句。
三、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1、大家都已學過了《春曉》,我們再來一起背一下好嗎?
2、揭示課題,古往今來,贊美春天、春雨的詩篇舉不勝舉。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贊美的是什么呢?
(二)、自學課文,并檢查自學情況
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按課后習題1的要求做讀書記號。
2、聯系上下文或運用工具學習生字新詞。
3、想想課文主要寫了誰的什么事。
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自由地讀讀,議議,記記。
師點撥重點:
唇(chǘn),不能讀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詞句,酌情處理。
3、課文主要寫了誰?她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三)、給課文分段
我們在第七冊已經學過了好幾種給課文分段的方法,還記得嗎?
請自選一種分段方法給課文分段
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時間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地點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四)學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第一段。
2、我們來看一下,在上課時的教室里,發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課時達麗瑪怎么樣?)
(達麗瑪上課沒認真聽,被烏漢娜老師發現。)
3、烏漢娜老師又是怎么發現的呢?
(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面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小黑板出示)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課文哪些句子寫達麗瑪“走了神”?理解“游蕩”。
(3)、用哪個詞把前后兩部分連接起來的?表明這句話是什么關系?
(4)、理解:“發現”,你從中獲得什么啟發?
4、被發現后,達麗瑪會想些什么呢?
(五)學習第二段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
給達麗瑪補課時,烏漢娜老師是怎樣做呢?
2、達麗瑪又是怎樣回報烏老師的呢?
(達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發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
(2)、如果現在你是達麗瑪,你會怎樣發誓呢?
(3)、達麗瑪為什么要發誓呢?
(烏漢娜老師發現達麗瑪“走了神”,用提問來證實后,并沒有批評她,而是放學后給她補課。雖然只是給達麗瑪一人上課,烏老師卻同樣嚴肅認真,這種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動了達麗瑪,她不僅認識到了錯誤,而且決心改正錯誤。所以要“發誓”。)
(4)、達麗瑪又是怎樣做的呢?
(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印”什么意思,能換成什么呢?
3、正因為達麗瑪這么認真地聽課,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沒有發現。
4、指名讀,再齊讀。
5、達麗瑪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那她聽見了什么呢?
(“老師,我只聽見您給我講課。”是的,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閃電、雷聲?)(小黑板出示)
(1)、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達麗瑪聽課時怎樣?
從哪里看出?三個“只”字可以看出。
(2)、從“沙啞的嗓音”和“發干的嘴唇”,可以看出烏老師當時怎樣?
6、正是這樣疲勞的烏老師,當她得知達麗瑪聽課時,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時心里怎樣?(激動)
7、為什么這么激動?
8、分角色朗讀,體會達麗瑪的專心與烏老師的激動。
(六)、鞏固練習
至于烏老師是怎樣護送達麗瑪回家的事,我們下堂課再來學習。現在,老師要看看大家,是否把這堂的知識都掌握了。
1、填空(不重復,盡量用本課學過的詞語)。
的眼睛的眼睛的眼睛
的春雨的春雨的春雨
的面容的面容的面容
2、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游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竭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對下列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達麗瑪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望著老師烏漢娜,但是她的心卻跟著春風一起,游蕩到大草原上去了。”達麗瑪瞪大眼睛望著老師是故意裝給老師看的,為是的不讓老師發現她思想開小差。
(2)、“‘達麗瑪,這個問題你來回答。’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達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烏老師能從那么多同學中發現達麗瑪“走了神”,是因為她上課時特別注意達麗瑪。
(3)、“達麗瑪坐下來,竭力忍住,才沒讓眼淚掉下來。”這句話是寫達麗瑪為自己做錯了事,給老師添麻煩悔恨極了的心情。
(4)、“‘老師,下雨了!’她驚奇地說。”達麗瑪之所以感到驚奇是因為草原上春天下雨極為罕見。
板書設計:
11、春天的雨點
達麗瑪 烏漢娜老師
上課時 走神 發現
補課時 發誓 補課
專心 放心
護送時 感激 護送
知錯就改 關心愛護
11 春天的雨點 篇6
設計理念:
透過達麗瑪的眼睛去探究她的內心世界,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進行合情合理的想象,是本課設計的特點。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走進達麗瑪的內心世界,深刻感受達麗瑪的情感變化。
2、理解“春天的雨點”的深層涵義。
3、感受教師對學生無私的關愛。
教學重點:
結合故事情節的首尾照應,引發對達麗瑪情感變化的探究。
教學難點:
深入文本,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1、能聯系上下文進行合情合理地想象,在閱讀與想象中進行探究。
2、抓住重點句子,在朗讀、討論、感悟中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的意思。
3、感受老師對學生的愛如春雨滋潤,感受草原的將來充滿希望。
學情分析:
本篇課文是散文式的記敘文,其較長的篇幅和散文式的句子給學生增加了朗讀的難度。因此,課堂上首先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把課文讀通。有些句子含義較深(例如:她的心正和春風一起,游蕩在大草原上)以讀和積累為本,不一定給學生挖深挖透。課文最后一段與課題呼應,是理解的難點,學生不一定能夠理解到位,但是只要有所感悟就行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的基礎上抓住女孩和老師的言行進行朗讀、討論、感悟。本課有許多比喻句和好句子,讓學生記下來。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教師準備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投影片以及春天草原景色圖片、背景、文中插圖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春天,是一個充滿詩意和希望的季節,而春天的雨絲,灑向大地 ,潤澤萬物,有時也灑在人的心田!使人感到溫暖、幸福。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春天的雨點》。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回顧、復習
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請同學們想想課文講述了哪幾件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誰是主要人物? 教師相機板書。同學們,有句話叫做“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節課,咱們要透過達麗瑪的眼睛去探究她的內心世界。在這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里,達麗瑪的眼睛看到了什么?請四位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找出這些句子把它劃出來。
課件出示
1、達麗瑪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望著老師烏漢娜。
2、達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3、補完課,達麗瑪才看見窗外飄灑著細細的春雨。
4、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
5、達麗瑪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門前深情地望著老師的背影在蒙蒙細雨中遠去……
三、探究
這五句話中只有一句話寫了達麗瑪的內心世界,哪一句?另外四句都沒有寫達麗瑪的內心世界。
課件出示:
1、達麗瑪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望著老師烏漢娜,心想:……
3、補完課,達麗瑪才看見窗外飄灑著細細的春雨,心想:……
4、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心想:……
5、達麗瑪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門前深情地望著老師的背影在蒙蒙細雨中遠去,心想:……
老師在這四句話后面都加上“心想”二字,達麗瑪的每一次“心想”都想了些什么呢?要揭開達麗瑪的內心世界,咱們就必須認真地深讀課文。
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
請你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處“心想”,將達麗瑪的心里想到的用文字表達出來,直接寫在課本上,作為你的讀書筆記。
四、交流
1、達麗瑪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望著老師烏漢娜,心想:……
參考:
春天多美啊,要是能騎上駿馬馳騁在大草原上,那該有多好啊!
2、達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什么叫“發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請你用表示決心的語氣讀讀這句話。
達麗瑪為何要發誓?(知道自己錯了;老師沒有嚴厲地批評她,而是耐心地給她補課)
3、補完課,達麗瑪才看見窗外飄灑著細細的春雨,心想:……
參考:
呀!怎么下雨了?
可看出達麗瑪的專心致志。
4、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心想:……
參考:
老師,是我不好,讓您費心了,對不起!
老師,您辛苦了,以后上課我一定會專心聽講的。
老師,謝謝您,喝口水再講吧!
可看出烏老師認真的工作態度。
指導朗讀對話
“老師,下雨了!”
“你沒看見閃電嗎?沒聽見雷聲嗎?”
達麗瑪搖搖頭。
“你什么都沒聽見?”
“哦,達麗瑪……你會學好的,我放心了……”
5、達麗瑪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門前深情地望著老師的背影在蒙蒙細雨中遠去,心想:……
參考:
老師,謝謝您的關心!您真是一位好老師!
老師,進屋坐坐吧,喝口水再走。
老師,請走好。
老師,相信我,我以后一定會認真學習的。
6、教師總結:烏罕娜是個多么好的老師啊,她不顧疲勞,在別人都回家的時候認真為學生補課,講啊講啊,達麗瑪聽出來了——生:老師的嗓子沙啞了。師:達麗瑪看到了——生:老師的嘴唇發干了。達麗瑪望著老師善良的面容,認真的表情,心中暗暗發誓:生齊讀:再也不能在課堂上讓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都印在了心里……達麗瑪被老師感動了,當21歲的烏漢娜老師解開蒙古袍的衣襟,把10歲的達麗瑪摟在身邊。在綿綿春雨中,她送孩子回到家里,然后轉身走了。達麗瑪望著老師的身影消融在綠蒙蒙的的原野里,再一次感動了。
7、此時此刻,假如你是達麗瑪,你能用一句話來贊揚你心目中的烏罕娜老師嗎?
參考:烏罕娜老師您真是一個熱愛學生、認真負責的好老師。
五、解題
1、同學們,課文以“春天的雨點”為題,僅僅是因為這一天下著細細的春雨嗎?(不是)達麗瑪看到“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心里還想到了什么?(口頭交流)
參考:
老師的關心和愛護就像這春天的雨點滋潤著“我”(學生、孩子們)的心田。
孩子們就像這草原上的草在老師的關愛中茁壯成長。
草原的將來充滿希望,草原的將來一定會繁榮昌盛,草原人民的生活必將美滿幸福。
2、課件出示課文最后一段話。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話的? 指導朗讀最后兩句話。
3、教師總結后,學生滿懷深情地朗讀全文。
六、課外拓展
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人用詩用詞用文用畫在贊美著老師,他們把老師比作春蠶、紅燭、園丁……今天,課文又將老師比作春天的雨點。
課后請同學們去搜集贊頌老師的話。
板書設計:
春天的雨點
烏罕娜 發現 補課 護送 激動
師生情
達麗瑪 溜號 專心 感激 送傘
11 春天的雨點 篇7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
2、理解課文最后一句點題之語的含義。
3、理解描寫烏漢娜老師的重點句,體會烏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教學重點:
1、正確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
2、從人物的言行推斷出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難點:體會文章最后一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投影片 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通過第一課節的學習,我們已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還運用讀書記號,劃出描寫達麗瑪的重點句進行品讀,知道達麗瑪是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學生。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1課《春天的雨點》(學生齊讀課題)。主要是來探討烏漢娜老師的特點,感受她的內容世界。
二、學生自讀課文。
1、學生打開課文,拿出筆,默讀全文,用“~~~”劃出描寫烏漢娜老師的重點句。
2、交流劃出的重點句,并及時糾正。
三、小組合作學習
出示合作學習的要求:
1、由組長組織,抓住其中幾句重點句進行學習。要求組員認真讀這些句子,想一想句子的意思,并向組內的同學說說自己的體會或感受?
2、 組共同討論是否說得有道理,可以補充,可以糾正。
3、 選一名代表匯報其中一處的討論結果。
四、小組匯報學習結果。(學生說到哪句就出示哪句)
例(一)出示:“21歲的烏漢娜老師解開蒙古袍的衣襟,把10歲的達麗瑪摟在身邊。在綿綿春雨中,她送孩子回到家里,然后轉身走了。”
1、說哪些地方讓你很感動?(或哪些在方讓你感受很深?)
(1)“解開、摟在身邊”要說明為什么?
(看文章插圖理解)“摟”的意思。示范“摟”的動作。
誰經常這樣摟著你?現在摟著達麗瑪的是媽媽嗎?像媽媽嗎?真的像媽媽嗎?為什么?
小結:烏漢娜老師從年齡上看不像媽媽,而像一位大姐姐,但從動作上、從感情上看卻像一個關心愛護孩子的媽媽。
板書:烏漢娜 關心愛護
誰能把這種感情用朗讀表達出來呢?自由讀——指名讀——齊讀(朗讀指導時可以說:“你能把摟在身邊讀得輕一些嗎?讀得更溫柔一些嗎?)
讀得真感人,老師都被感動了,這句話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動呢?
(2)“轉身走了” 講清原因。
想象:在綿綿春雨中,烏老師堅持送孩子回家,然后轉身走了,難道達麗瑪就沒有挽留過烏老師嗎?望著渾身濕淋淋的烏老師,達麗瑪會怎么說呢?
烏老師聽了達麗瑪的話心里暖烘烘的,她撫摸著達麗瑪的小臉蛋,說什么了?
小結:這是一個多么好的老師,此時此刻,烏老師心里想的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學生,在烏老師的眼里,達麗瑪和41位同學不僅是她的學生,更是她的孩子。
你們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指名說——聽錄音讀——比賽讀
引語:這些話充分體現了烏漢娜教師是一個關心愛護學生的好老師,你們還可以從課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來呢?接下去請別的小組來匯報。
例(二)出示:烏漢娜老師忘記了一切疲勞,心頭一陣活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好的,我放心了……”
(1)從什么地方看出烏老師很疲勞?
(2)烏漢娜老師為什么事這么激動?
(3)還可以從句子中哪里看出烏老師很激動?(省略號,因激動而說話斷斷續續)
(4)誰能試著讀讀這名話,注意要讀出激動的語氣。
小結:對,學生每一滴進步,都會讓老師感動莫大的心慰,這“激動”讓我們體會到烏老師有一顆“關心愛護”學生的心。
例(三)出示: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達麗瑪的眼睛走了神。
(1) 說說自己體會到什么?
(2)“發現”可以看出烏老師什么?
(3)指導朗讀。(要讀出自己的體會與感受)
例(四)出示:烏漢娜老師讓達麗瑪坐在自己身邊,像是對著42位學生,又開始講課了。
(1)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說說自己的感受。)
(2)“42雙眼睛”是什么意思?
(3)說說“給1個人上課和給42個人上課有什么不同?”
(4)小結:烏老師寧愿自己上兩次課,多辛苦一些,也要幫助達麗瑪把上課時因走神而沒學的課,這是一個多么好的老師啊!誰能把自己的感受與體會用朗讀表達出來嗎?
五、理解中心句
剛才,各小組都抓住描寫烏老師的重點句子進行品讀討論,讓大家感受了烏老師是一個關心愛護學生的好老師。
在第一節課時,有很多同學對文章的最后一句不理解,
出示:“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的心里。”
現在我們再讀讀這句話,看看是不是可以讀懂了?
1、由讀這句話,說說自己的體會。
2、論:這兩個“春天的雨點”各指什么?為什么春天的雨點會落的達麗瑪的心里?(第一個是指大自然的雨點,能使萬物生長,第二個是像老師對學生的關心愛護,而達麗瑪就像小草一樣,在老師的關愛下能茁壯成長。)板書:萬物生長
小結:烏漢娜老師對學生的關心愛護就好像春雨一樣,滋潤著達麗瑪的心田,使達麗瑪也能像草原上表草一樣茁壯成長。板書:(畫小雨)茁壯成長
板書:
烏漢娜 ------- 關心愛護
︱︱︱︱
春天的雨點-------萬物生長
︱︱︱︱
達 麗 瑪-------------茁壯成長
(知錯就改 )
11 春天的雨點 篇8
《春天的雨點》講的是烏漢娜老師發現學生達麗瑪上課走神,下課后給她補課,最后冒著春雨送達麗瑪回家的故事。贊美了老師的關愛猶如春天的雨點,潤物無聲。文章描寫人物的神態、語言等內容都十分有特色。最后一段話的寓意是本文學習中的難點。
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從課題入手,揭示春雨的特點
課始,我引導學生讀題,問:春天的雨點是怎么樣的?你能用什么詞來形容它?學生回答很多:溫暖的、美好的、滋潤的、細細的、綿綿的、蒙蒙的……這為后面升華主題作了鋪墊。
二、研讀課文,品味人物形象
我讓學生細讀課文,仔細品味故事中兩個主人公——烏漢娜和達麗瑪的人物形象。請學生劃出相應的句子,把自己的理解寫在旁邊。之后進行交流。
達麗瑪的不專心和后來的專注,學生都能很快從文章的詞句中感知到。于是教師抓住這個對比,問:達麗瑪原來上課不專心,后來變得那么專注,從這里你可以看出她是個怎么樣的孩子?學生很容易說出“知錯能改”。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她發生這樣的改變呢?
如此引出對烏漢娜老師的形象解讀。一個學生一站起來就說:“我覺得烏漢娜老師是一個有心的人。”我馬上抓住“有心”這個詞追問學生:“那么,你都感受到了烏漢娜老師的什么心?”學生從字里行間,深深體會到烏漢娜老師的細心、責任心、對達麗瑪的關心……同時也悟到了烏漢娜老師身上很多類似親切、有經驗、會觀察等美好的品德。
三、升華感情,通過寫話回應愛
我引導學生把上面說的烏漢娜老師的這些心都歸結到一起,那就是一個“愛心”。正是因為有愛,老師才能如此敏銳地洞察到學生走了神,才會委婉地用提問的方式來提醒學生,課后還把學生留下來補課。當學生取得一點進步,老師就十分激動;補完課,才會那么細心地護送達麗瑪回家。這一切皆因有愛。
那么,達麗瑪對于老師的愛心付出,又是什么體會呢?
這里,我引導學生讀達麗瑪目送老師離開時的句子,抓住省略號做文章:如果這時候達麗瑪想對老師說一句話,你覺得會是什么?請寫下來。學生寫得都很感人:“老師,謝謝您的關懷和愛心,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的。”“老師,相信我吧!我一定會好好努力的。”“我上課一定不會再走神了,謝謝老師!”學生一句句發自內心肺腑的話,也深深打動著我的心。這是學生對師愛的回應!
四、質疑題目,感受詩意的意境
到這里,課文似乎學完了,我突然冒出一個問題:“課文不是都在寫烏漢娜老師和達麗瑪的故事嗎?這跟題目‘春天的雨點’有什么關系?”學生紛紛舉手,找到課文最后一部分讀出來。
一個學生質疑了:“為什么說‘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心里’?”這正是課文的難點。沒想到很多孩子都高高舉起了手,有些都迫不及待地在下面說開了: “因為老師的愛就像春天的雨點,能夠讓達麗瑪有認真學習的動力。”“達麗瑪就像是草原上的一株小草,老師的愛就像雨點,滋潤著她,讓她快快成長!”“老師的關愛能夠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就像春天的草原一樣生機勃勃。”
……
我就接過他們的話茬,引導學生回到課題的板書上:“是啊!老師的愛就像是這溫暖的、美好的、滋潤的、細細的、綿綿的、蒙蒙的……春雨,她落在學生們的心靈深處,激勵著學生們不斷地認真學習、不斷地健康成長。這就讓我們聯想起一首古詩……”學生馬上心領神會地背出了《春夜細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順手就把“潤物細無聲”板在了黑板上。
多么美好的意境啊!
11 春天的雨點 篇9
作者:虞雪玲
學習目標:
1、學會9個生字,讀寫“補課、褐力”等詞語,理解“竭力、發誓”等詞語的意思。
2、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通過理解重點句從而理解課文。
3、能根據課后第3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段。
4、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關心和愛護。
學習重、難點:
重點:抓住重點句理解課文
難點:理解重點句的內涵
教學準備:錄音
教學時間:二教時
學習過程:
第一教時
學習要點:通過自學課文,做讀書記號,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從而理解烏漢娜的關心愛護學生的品格。
一、揭題:
1、讀題。
二、聽錄音朗讀課文。
1、聽一聽,課文主要講什么事的呢?邊聽邊在每個自然段前面標上標上序號。圈出生字、新詞。
2、分段,按“發現、補課、護送”的思路把課文分成三大段。
3、教學生字:a.讀一讀,檢查。
b.自己送一兩個認為難寫的字,寫一寫(誓、竭)
三、自讀課文。
1、請同學自己再讀一遍課文,用“——”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平時在讀書時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是怎么解決?(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讀完課文后,把不理解的地方運用這些方法解決,如果還不能解決,我們共同來研究。
2、討論不理解的地方。
3、老師也有不理解的地方,課文主要寫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為什么要以《春天的雨點》為題目呢?不過這個問題等我們學了課文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四、分學習小組。
1、分組。
2、分工(自己把課文讀一遍,找出最能反映出烏漢娜老師關心學生的句子用“~~~~”劃出,告訴組內的同學你為什么認為這是重點句,在共同討論的基礎上,重點選擇一個重點句進行研究。)
3、組內推選一個同學朗讀重點句,選一位同學做說明理由,另兩位同學進行補充。)
4、匯報交流(抓住重點句進行探討學習)。
例(一)烏漢娜老師從一雙雙眼睛里,發現了達麗瑪的眼睛走了神。
①說理由。
②說一說怎樣理解“走神”“發現”說明了什么呢?
③從“發現”一詞可以看出烏漢娜是個怎樣的老師。
④指導朗讀。
(二)“烏漢娜老師讓達麗瑪坐在自己身邊,像是對著42位學生,又開始講課了。”
①說理由。
②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的?
③朗讀指導。
(三)烏漢娜老師忘記了一切疲勞,心頭一陣激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好,我放心了……”
①說理由。
②從什么地方看出烏漢娜老師的疲勞?
③這兩處的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④后一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烏漢娜老師怎么想的?
⑤指導朗讀。
(四)21歲的烏漢娜老師解開蒙古袍的衣襟,把10歲的達麗瑪樓在身邊。在綿綿春雨中,她送孩子回到家里,然后轉身走了。
①說理由。
②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③指導朗讀。
五、總結。
六、作業 :①抄寫生字
②完成課堂作業 1、2、3
七、板書:
春天的雨點
烏漢娜 發現 補課 護送
(關心愛護)
達麗瑪
第二教時
學習要點:運用學習記號,抓住重點句,深入理解感悟達麗瑪知錯就改的好品質。
學習過程:
一、復習:
1、說說烏漢娜是個怎樣的老師?
2、你是怎樣體會到的?
二、感悟達麗瑪的品質。
1、朗讀全文。
2、在學習小組內討論交流:“達麗瑪是個怎樣的孩子?”(知錯就改)
3、用“~~~”劃出最能看出達麗瑪知錯就改的句子進行研究、感悟、交流。
例:①放學后,孩子們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去,達麗瑪低著頭走進了辦公室。
a. 從什么地方看出達麗瑪知錯了?
b. 達麗瑪低著頭走進辦公室,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c. 指導朗讀。
②達麗瑪望著老師親切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a. “發誓”什么意思?
b. 達麗瑪的誓言是什么?
c. 你從達麗瑪的誓言中感悟到什么?
d. 說說自己在什么時候發過什么誓?
e. 指導朗讀。
③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聲!
a. 句式改變,給句子個說法。
b. 達麗瑪只看見,沒有看見。
c. 從這句中感悟到什么?
d. 指導朗讀。
三、領悟題意。
1、課題中“春天的雨點”在課文的結尾出現了幾次?
2、怎樣來理解“春天的雨點”?
3、為什么說春天的雨點會落在達麗瑪的心里?
(感受老師的愛猶如春雨一般,滋潤著孩子的心里,使新一代茁壯成長)
四、指導全文有感情地朗讀。
五、小結。
六、作業 :1、讀熟課文;
2、完成課堂作業 4、5、6題。
11 春天的雨點 篇10
預習提示
自瀆課文,做好讀書標記,找出不理解的字詞。
能根據課后第3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段。
教學目標
學會9個生字,讀寫“補課、褐力”等詞語,理解“竭力、發誓”等詞語的意思。
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通過理解重點句從而理解課文。
能根據課后第3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段。
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關心和愛護。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重點句理解課文
難點:理解重點句的內涵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談話揭題
生齊讀課題。
聽錄音朗讀課文
聽一聽,課文主要講什么事的呢?邊聽邊在每個自然段前面標上標上序號。圈出生字、新詞。
分段,按“發現、補課、護送”的思路把課文分成三大段。
教學生字:a.讀一讀,檢查。
自己送一兩個認為難寫的字,寫一寫(誓、竭)
自讀課文
請同學自己再讀一遍課文,用“——”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平時在讀書時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是怎么解決?(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讀完課文后,把不理解的地方運用這些方法解決,如果還不能解決,我們共同來研究。
討論不理解的地方。
老師也有不理解的地方,課文主要寫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為什么要以《春天的雨點》為題目呢?不過這個問題等我們學了課文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分小組學習。
分工(自己把課文讀一遍,找出最能反映出烏漢娜老師關心學生的句子用“~~~~”劃出,告訴組內的同學你為什么認為這是重點句,在共同討論的基礎上,重點選擇一個重點句進行研究。)
組內推選一個同學朗讀重點句,選一位同學做說明理由,另兩位同學進行補充。)
匯報交流(抓住重點句進行探討學習)。
例烏漢娜老師從一雙雙眼睛里,發現了達麗瑪的眼睛走了神。
說理由。
說一說怎樣理解“走神”“發現”說明了什么呢?
從“發現”一詞可以看出烏漢娜是個怎樣的老師。
指導朗讀。
(“烏漢娜老師讓達麗瑪坐在自己身邊,像是對著42位學生,又開始講課了。”
說理由。
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的?
朗讀指導。
(烏漢娜老師忘記了一切疲勞,心頭一陣激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好,我放心了……”
說理由。
從什么地方看出烏漢娜老師的疲勞?
這兩處的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后一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烏漢娜老師怎么想的?
指導朗讀。
21歲的烏漢娜老師解開蒙古袍的衣襟,把10歲的達麗瑪樓在身邊。在綿綿春雨中,她送孩子回到家里,然后轉身走了。
說理由。
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指導朗讀。
全課總結
第二課時
課前復習
說說烏漢娜是個怎樣的老師?
你是怎樣體會到的?
感悟達麗瑪的品質
朗讀全文。
在學習小組內討論交流:“達麗瑪是個怎樣的孩子?”(知錯就改)
用“~~~”劃出最能看出達麗瑪知錯就改的句子進行研究、感悟、交流。
例:放學后,孩子們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去,達麗瑪低著頭走進了辦公室。
從什么地方看出達麗瑪知錯了?
達麗瑪低著頭走進辦公室,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指導朗讀。
達麗瑪望著老師親切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發誓”什么意思?
達麗瑪的誓言是什么?
你從達麗瑪的誓言中感悟到什么?
說說自己在什么時候發過什么誓?
指導朗讀。
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聲!
句式改變,給句子個說法。
達麗瑪只看見,沒有看見。
從這句中感悟到什么?
指導朗讀。
領悟題意
課題中“春天的雨點”在課文的結尾出現了幾次?
怎樣來理解“春天的雨點”?
為什么說春天的雨點會落在達麗瑪的心里?
(感受老師的愛猶如春雨一般,滋潤著孩子的心里,使新一代茁壯成長)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全課總結
課堂檢測
填空(不重復,盡量用本課學過的詞語)。
的眼睛的眼睛的眼睛
的春雨的春雨的春雨
完成課堂作業4、5、6題。
11 春天的雨點 篇11
《春天的雨點》一文是借春雨向我們講述發生在春天里的一件平凡而以感人的故事:達麗瑪在上課沒有專心聽講,放學后烏漢娜老師不顧疲勞給她補課,并冒雨將她送回家。本堂課是第二教時,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學習體會師生間的真摯感情,引導學生以情引學,情中深學,學后品情。在教學本課時,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沈老師抓住五個達麗瑪用眼睛看的句子進行教學。
一、 創設問題情境進行導課。
創設好的問題情境是成功運用情境教學策略的基礎。根據教學內容,把教學策略具體化是實施好情境教學的關鍵。為了透過達麗瑪的眼睛去探究她的內心世界,沈老師為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同學們,有句話叫做“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這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里,達麗瑪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學生為了探究這樣的一個問題,并積極地去閱讀課文,尋找答案。這樣就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興趣。
二、注重在探究中自主、合作。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型的學習方式,其關鍵在與探究,只有引導學生不斷探究、才能落實自主、合作的學習思想。在教學中,沈老師重視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創設情境,激勵誘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運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放手讓學生自讀,在閱讀新情境中全力探索,認識發現,從而把握閱讀的自主權和主動權,贏得主動發展。接著,要求學生四人小組學習,完成兩個任務:一是按小小組自由朗讀課文,二是把自己感悟到的達麗瑪的心里世界在小組內交流。這兩個任務學生要自己先獨立思考,重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討論、理解,從而獲得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間和學習主動權,使學生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不只是重復其他同學的結論,而是在親自的實踐中,有自己的認識和觀點。同時四人小組互相學習,培養了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學會與人合作,學會與人交往。
三、重視在朗讀中感悟、體驗和想象。
閱讀課就是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據語言的特點,有側重的進行讀的訓練。在探究達麗瑪內心世界的時候,沈老師注意營造以讀為本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充足的朗讀課文的時間,讓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小組合作讀,通過讀引導學生找出表達課文思想內容的重點語句段落,即捕捉重點語言文字,用心品讀這些重點句段邊讀邊談體會,通過教師、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深切體會作者是運用怎樣的方法來表達思想感情的;然后以聲傳情,聲情并茂地傳遞老師與學生共同達成的思想情感,表現寫法的精妙。指名讀、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子,再到分角色讀,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等,通過這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讀,讀出了層次,學生在讀中感悟到了課文所表達的師生間那真摯的情感,悟出之后再通過感情朗讀體會老師對學生的無私而深厚的愛心以及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在探究達麗瑪內心世界的時候,沈老師讓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小組合作,并用“心想”來探究,老師在這四句話后面都加上“心想”二字,達麗瑪的每一次“心想”都想了些什么呢?要揭開達麗瑪的內心世界,咱們就必須認真地深讀課文。將達麗瑪的心里想到的用文字表達出來,直接寫在句子旁邊,促使學生深入探究,與文本情感共振。
四、在延伸中開放、創新。
句尾的兩句話“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心里。”是點題之語,語意深刻。通過老師的點撥,使學生懂得前后兩個“春天的雨點”所代表的含義是不同的,進而理解課題的雙重含義:它既指大自然里的雨點兒,同時又用來比喻師生之間真摯的感情。接著沈老師又總結: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和烏漢娜老師一樣的老師。他們對我們就像春雨一樣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他們為我們付出的還少嗎?引申出讓學生想一想自己與老師之間有什么感人的故事發生,最后在日記本上寫一寫。這樣拓展學生思路,開放了學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從小敢想、能想、善想。使課堂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將學生已體驗過的生活經驗與課文中所感所悟所得有機結合起來,有創意地進行拓展創新,開放學生的創造潛能。
11 春天的雨點 篇12
佚名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
1、運用讀書記號預習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
3、通讀課文,初步感受老師對學生的關心、愛護。
教學過程 :
1、古詩導入 ,揭示課題。
(1)師生齊誦杜甫的《春夜喜雨》(前四句),感受春雨的美好。
(2)揭示課題。古往今來,贊美春雨,贊美春天的詩篇舉不勝舉。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贊美的是什么呢?
2、自學課文。要求:
(1)通讀課文,按課后習題1的要求做讀書記號。
(2)聯系上下文或運用學習工具學習生字新詞。
(3)想想課文主要寫了誰的什么事。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自主地讀讀,議議,記記。
教師點撥重點:
字音:竭(念jié,不念jí)誓、唇(翹舌音)
字形:誓(上半部分是“折”)補、袍、襟(均是衣字旁(
提出不理解的詞語,酌情處理。
(2)逐段讀課文(正音),說說每個自然段的大意。
(3)課文主要寫了誰?(烏漢娜和達麗瑪)她們之間發生什么事?(板書:發現補課護送)
4、根據板書進出給課文分段,討論交流。
5、作業 。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
1、運用讀書記號學習第一、二段。
2、根據問題理解重點句的意思,能說出文中省略號的用法。
3、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1、學習第一段。
上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1)自由讀第一段,想想你讀懂了什么?用“~~”做好讀書記號。
(2)交流,重點以下幾點:
○1“走神”什么意思?文中哪句話告訴我們達麗瑪上課走神了?
○2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達麗瑪這雙走神的眼睛,說明了什么?
○3想象:被發現后,達麗瑪會想些什么?
(3)你覺得怎樣才能達麗瑪此時的心情?烏漢娜老師的話又該怎么讀?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段。
放學后,烏漢娜怎樣給達麗瑪補課的?達麗瑪是怎樣聽講的?
(1)自由讀第二段,質疑問難,并有用“——?”做好讀記號。
(2)交流:你有哪些不理解或是認為值得研究的問題。
(3)梳理問題后,再次自學,嘗試解決。
(4)討論釋疑,相機理解重點句的意思,指導朗讀。
○1達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發誓”在這里指什么?想像一下,達麗瑪的誓言是什么?感情朗讀第3自然段。)
○2“你沒有看見閃電嗎?沒聽見雷聲嗎?”烏老師問。達麗瑪搖搖頭。(達麗瑪為什么“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
○3“哦,達麗瑪……你會學好的我放心了……。”(這里的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烏漢娜老師為什么那么激動?)
3、感情朗讀第一二段。
(1)自由準備。
(2)分角色朗讀,評議。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
1、運用讀書記號學習第三段,深化總結這種學習方法。
2、看圖想象說話,進一步感受才是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3、質疑問難,重點理解最后的點題之語。
教學過程
1、感情朗讀第一、二段。
2、看圖學文,想象說話。
(1)(投影課文插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2)課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寫這幅圖的內容的?用“~~”劃下來,反復讀。
(3)聯系上下文,看圖想象,在護送的路上發生了什么事?師生倆會怎么說,怎么做?
3、默讀第三段,思考,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疑問?分別做好讀書記號。
4、交流中引導理解:
(1)達麗瑪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門前深情地望著老師的背影在蒙蒙細雨中遠去……
(2)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心里。
○1兩個“春天的雨點”有什么不同?
○2小結:在春雨無聲無息地滋潤下,萬物萌生。同樣在烏漢娜老師的關心、愛護下,達麗瑪進步成長進來。廣大教師正是發春雨般“潤物細無聲”的精神培養著祖國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發茁壯成長。
5、回顧學習方法,規范一些常用的讀書記號。
提出做讀書記號的疑難總是,組織學生交流經驗,討論解決。(如記什么,記在哪兒,怎么記等。)
6、作業 :
(1)詞語。
(2)完成部分課堂作業
11 春天的雨點 篇13
達麗瑪坐在教室里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正看著老師烏罕娜,但是,她的心正和春風一起,游蕩在大草原上:噢,我那雪團似的小羊羔,在撞著羊媽媽的奶頭跪著吃奶吧?我那剛拱出犄角的牛犢兒,又在互相頂架吧?我那黑油油的叭兒狗正在追趕鷹映在地上的影子吧?
“達麗瑪,這個問題你來回答。”烏罕娜從四十二雙眼睛里,發現了達麗瑪這雙溜了號的眼睛。
達麗瑪站起來,她怎么能聽到老師提出了什么問題?她臉羞得紅紅的,低下了頭。
“放學后你留下來,到辦公室,我為你補這堂課。”
達麗瑪坐下來,她竭力忍住,才沒讓眼淚掉下來。她多像一只渴望飛出籠子的小鳥,偏偏還要多關一會兒!
孩子們活蹦亂跳地背上書包回家了,達麗瑪低著頭走進了辦公室。老師們都下班了,只有烏罕娜一人留下,她讓達麗瑪坐在自己對面,就像是對著四十二位學生,又開始講起了課。
達麗瑪聽出來了,老師的嗓子沙啞了。
達麗瑪看到了,老師的嘴唇發干了。
她望著老師善良的面容,認真的表情,心中暗暗發誓:再也不能在課堂上讓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印在了心里。。。
補課完畢,她才看到窗外正飄灑著細細的雨絲。
“老師,下雨了?”
“你沒聽見遠處的雷聲嗎?”
達麗瑪搖搖頭說:“老師,我只聽見您給我補課了。”
烏罕娜忘記了疲勞,抑制住心中的激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得很好,我放心了。。。”
二十一歲的老師解開蒙古袍衣襟,把十歲的孩子摟在身旁,在綿綿春雨中,送孩子回家。
“老師,您的傘呢?”
“前些天,被一個外地的獸醫借走了。”
“您一會兒回家,衣服要濕透了。。。”
“這雨不大。。。”
烏罕娜把達麗瑪送到家門前,扭身走了。達麗瑪摸著自己干干的衣服,望著老師細雨中朦朧的背影。她沒答理跑來計好自己的叭兒狗,沒去看心愛的小羊羔兒,不理踩調皮的小牛犢兒。細雨打濕了達麗瑪的頭發,她一直望到老師的身影消融在綠蒙蒙的原野里。
綿綿春雨一直下著。第二天早晨,烏罕娜推開家門,只見達麗瑪正高高舉著一把鮮紅的雨傘,站在綠茸茸的草上等待著她。看見老師出來了,達麗瑪的笑臉像綻開的花朵。
春天的雨點兒,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蓬勃的生機,春天的雨點兒,仿佛也落在了烏罕娜和達麗瑪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