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鳥蛋》教案設計(精選17篇)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1
步驟:導課—字詞—課文—寫字—自評—附學案
9、《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課前談話:
今天我們第一次到這里來上課,請大家說一說,這里和我們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樣?(生自由發言)
是啊!這么大的教室,那我們回答問題的時候聲音一定要洪亮,F在我們做個游戲:看看誰的耳朵聽的準。聽:
眼睛大大的 大大的眼睛 (剛才老師說的什么)
再聽:墻壁白白的 白白的墻壁 (誰來說)
真聰明,聽的真準。誰能像老師一樣說一組。
說的真好,老師希望大家都能做到:聲音亮亮的因為亮亮的聲音最好聽。
一、導入新課
1、昨天我們已經預習了第9課,題目叫:《兩只鳥蛋》。(寫課題)。
2、來,齊讀課題
3、“蛋”是我們這一課要求認識的字,誰會組詞?(雞蛋、鴨蛋、蛋青、蛋黃……)
二、學習字詞
過度:大家知道的可真多。相信文中的字詞一定預習的很好,請在小組交流交流吧。
1、小組交流
2、匯報
現在檢查讀詞情況:1、誰來讀?(指一名)2、小組比賽讀(請3大組的2號起立。)3、搶讀。(看誰眼急口快)
4、這些詞大家讀的很好,這些字會讀么?誰來讀。(1名學生)
5、小組比賽:(請小組2號同學起立)
6、誰來組詞。
7、誰來選字組詞、說話。
三、初讀課文
過度:大家的字詞學的很好,課文一定預習的也很棒。小組交流一下吧。
1、小組交流
2、誰來展示讀課文。
。ㄕ堃淮蠼M的3號同學起立) (其他學生拿書默讀)
三、精讀課文
過度:大家讀的很正確?,老師這里就有兩只鳥蛋,想摸一摸,看一看嗎?(來,說說感受)
從你們的表情中老師看到,大家都很喜歡這兩只鳥蛋。文中的小男孩也很喜歡。從哪些詞或句子可以看出來,請大家認真讀一讀課文吧。(學生自由讀)
3、誰來說一說?
(一)、第一小節
①小小的鳥蛋涼涼的 ,拿在手上真好玩。(從哪些詞能感覺到鳥蛋好玩呢?(小小的 涼涼的 真好玩)
1、你來讀一讀,讓大家都感覺到鳥蛋好玩——誰還想讀:你來讀、你來讀(師范讀,比較:好玩 與好玩兒)—練讀—我們齊讀
師:是!這么好玩兒的鳥蛋,難怪小男孩要把他從樹杈上取下來。我們一起讀第一小節。
還有哪兒也能看出來。
。ǘ、學習第二小節
你能具體說說么?你來讀一讀吧。
②“小心地”——他為什么那么“小心”呢?“捧著”大家來做做動作?(捧著可以看出更小心。)
“連忙”—— 指速度很快,那么他為什么這么急?所以讀的時候“連忙”一詞要快一點。誰來讀一讀。
“輕輕的”——哦,他還是輕輕的把鳥蛋送還,那你輕輕的來讀讀這句話吧。
總結:是啊,小男孩很喜歡鳥蛋,可是又不能不把他送回去。于是他是——捧著,怎樣走到樹邊,又是那么——送還。
現在請大家帶上動作練讀這一小節吧——齊讀
(三)、第三小節
過度:課文中的小男孩很喜歡鳥蛋,是“他”把鳥蛋取下來,也是“他”把鳥蛋送還,那么是誰使他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呢?(媽媽)
6、讀媽媽的話。
①當鳥媽媽回到窩里,發現鳥蛋不見了,于是,他大聲的叫喊(出示鳥媽媽叫的課件),想一想,他會喊什么呢?
、诖藭r此刻,鳥媽媽的心情怎樣?(著急、擔心、害怕)
這就是“焦急不安”。(請你著急地讀讀這個詞。)
、凵町斨,你碰到過“焦急不安”的情景么?
總結:是啊!當看不到你時,媽媽會焦急不安;當你找不到媽媽時,你也會焦急不安,F在鳥媽媽找不到鳥蛋,一定會焦急不安。
、苷l來讀讀這段話。(你真是一位嚴厲的媽媽——溫和)
引讀:1、當媽媽看見我拿回兩只鳥蛋,嚴肅的說:——
2、當媽媽看見我拿回兩只鳥蛋,溫和地教育我說:——
(四)、第四、五小節(隨學生的讀老師引讀:(手勢))
于是,我小心的——生讀3、4小節。
“仿佛” 是什么意思?(好象)
。ㄎ澹┠阆矚g小男孩么?為什么?
四、背誦課文
過度:既然大家這么喜歡小男孩,就讓我們把這首兒歌永遠記在腦子里吧。1、自己練背一遍吧(可以加上動作)。
2、會背的同學可以帶上動作大聲背,不會的可以看一眼書。
六、指導書寫
同學們背的真好,相信這幾個字也能寫得很漂亮。
指導書寫:{唱、 聽}
{連、 遠}
1、仔細觀察:發現了什么?
2、怎樣寫好口字旁和走之旁的字呢? 請看:
唱:口字旁要寫得小并且高,右面是兩個“日”,上面的要寫得小一點,瘦一點。下面的要寫得寬一點。(請在桌子上寫一個吧)
連:再看這個字,偏旁是什么?寫這個字要先寫里面的“車”,再寫“走之”。(注意:帶有“走之”旁的都是先寫里面,再寫走之)。
3、請打開書40頁,寫一寫這兩個字吧。
七、結束語
同學們今天的收獲真大,不僅背會了課文,學會了生字,還學會了寫字,真棒!
教學自評:
《兩只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從取下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通過學習讓孩子懂得知錯就該,要愛護小鳥,熱愛大自然的道理。
教學本課主要是為了落實“三維六度五環節”課堂的實效性,把學習的主體還給學生,以小組長負責小組的具體學習事宜,真正做到課堂的“自主、高效”。
課前我通過談話讓孩子熟悉新的環境,并以游戲:看看誰的耳朵最靈進行聽記訓練。它包括兩步:一是聽、說。二是進行仿說。解決了本課的課后練習。
接下來就是講授新課:主要分三塊進行:
第一部分:字·詞
因為提前進行了預習,我先讓孩子在小組內交流:
交流環節主要有5步:①檢查書上畫的字詞。②讀詞語。(按號讀。)③搶讀生字。④打牌游戲 。⑤讀字卡上的詞
接著老師檢查字詞的掌握情況,并在最后加上了讓孩子組詞、造句的環節,訓練孩子的說話能力。
第二部分:課文
1、我先說說課文小組交流的步驟: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小節?小組長逐個檢查,直到每個人都標對。2、分小節讀課文。3、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交流完,檢查他們的讀書情況。因為實行學案時間不長,學生還沒有掌握預習的基本步驟。因此學生的預習都是在學校老師帶領下進行的。至于課文,有時候老師還要領讀一、兩遍,因此學生讀的基本上還算可以。
3、理解課文部分:
在理解課文部分我為學生設計了3個問題:1、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小男孩喜歡鳥蛋?2、小男孩那么喜歡鳥蛋,為什么又把鳥蛋輕輕送還,是誰使他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隨之運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理解“焦急不安”。3、你喜歡小男孩么?為什么?并在學生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運用多種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第三部分:指導書寫
這一課最難寫的字是口字旁和走之旁的字。因此我重點指導了“唱”和“連”兩個字的書寫。
附學案:
9、《兩只鳥蛋》預習表
導讀:
在大自然中,鳥類是個大家族,無論是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鳥媽媽是怎樣把孩子帶到世界來的呢?請快讀讀這首兒歌吧。
◆課文:
1、我已經把課文讀了( )遍。做到了正確(不加字、不漏字、不錯字、不重復)、流利、還有感情呢!我還知道全文共有( )小節,并在書上標了出來。
2、我已經用“□”標出了生字,用“ ”畫出了文中詞。
3、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快和家長交流交流吧。
家長(組長)評價:優秀(5分) 一般(3分)需努力(0分)
◆生字:
一、我會讀:這些詞寶寶的名字我都能叫出來。并且把加點字的讀音寫在了書上生字條里。
樹杈 鳥蛋 取下 涼涼的 一定 捧著 連忙 輕輕地 仿佛 飛向
二、我會認:這些字寶寶我也能順利地叫出他們的名字。還會給他們再找兩個好朋友呢!
杈 蛋 取 涼 定 捧 連 輕 仿 向
家長(組長)評價: 優秀(5分) 一般(3分)需努力(0分)
◆家長(組長)評價預習情況:
優秀(10分) 一般(6分) 需努力(0分)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喜歡朗讀詩歌。理解“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的意思。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點: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的意思。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方案一:聽音樂導入。
1、播放《百鳥朝鳳》片段,讓學生說說仿佛聽到、看到了什么。
2、導語揭題:
在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中,鳥類是一個大家族,無論是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有鳥類的身影。那么鳥媽媽是怎樣把他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呢?
學生齊讀課題。
方案二:看圖導入。
1、出示插圖:兩只蛋旁邊畫有一只小鳥。
看見這些你會想到什么?
2、教師板書課題:兩只鳥蛋
學生齊讀課題。識記“蛋”字。(給“蛋”組詞。)
方案三:觀察、觸摸實物導入。
1、讓學生摸盒子里的實物,有什么感覺?猜猜這是什么?——鳥蛋
2、讓學生觀察實物后齊讀課題。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遇到自己認為比較難讀的字就多讀幾遍。
2、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再讀課文。自由讀或同桌互讀互幫。
4、指名在全班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評議。學習其優點,糾正其缺點。
5、齊讀全文。
三、結合語境,識記生字
1、學生在課文中圈出生字,讀讀,想想,有什么好的記字方法。
2、同桌或小組交流:有哪些記住生字的好辦法。
3、用多種方法識記。
做動作識字:“取、捧、抬,連”
聯系生活常識識字:“蛋、涼、輕”
找反義詞識字:輕
說話識字:“仿佛、定”
做練習題,區分“向”和“像”,學習“向”。
4、把生字放回課文——生自由讀課文。
5、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讀后指名評價。
6、分小節練讀。指名讀,相機指導。小組內表演讀,全班表演讀。
四、總結
從這篇小課文里我們看到了一位可愛的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讓我們再一次對這位小男孩兒投去敬佩的目光吧。(出示文中插圖)
五、作業
把課堂上收獲說給你的家人或好朋友聽。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3
毛愛華
教學目標 :
1、認識"蛋、取"等12各生字。會寫"向、定"兩個字。
2、初步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教學重點:識記本課會認的字。
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我們在的二單元學過的"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等課文都是圍繞著哪個字寫的?(愛)對了,第二單元是圍繞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愛護來寫的。那么人類與鳥之間有沒有關愛呢?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學習一首兒童敘事詩。兩只鳥蛋(板書)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指讀課題,學習"蛋"字。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或問問同桌。
3、小組合作再讀課文,注意要讀通句子,同組互相幫助。
指名分小節讀課文,正音。
4、投影出示課文中含有生字的詞語,
5、指名讀、再開火車讀,然后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這些詞語畫一畫,并用你喜歡的符號把生字標出來,然后小組學習你喜歡的生字,說一說你的識記方法。
6、在實際生字時隨機理解"仿佛"讀一讀,帶有仿佛的句子,然后換詞來理解仿佛一詞。
三、檢查對生字的學習
投影出示去掉拼音的課文,讓學生讀一讀
四、鞏固識字
出示字條(帶有本課的生字的一段話)讓學生讀讀
五、拓展知識
做找朋友游戲
鳥蛋涼涼的 小路長長的
楊樹高高的
讓學生換一下位置,朋友可以換位,換了位還是朋友,詞語也一樣換了位置,表達的意思相同,從而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
六、總結、布置作業 。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這首兒童敘事詩主要講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清新流暢的小詩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的對小鳥的關愛,對生命的珍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詩歌語言優美流暢,在反復誦讀中,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音韻美和意境美,從而逐漸熟識詩歌,熱愛詩歌。
學習目標: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喜歡朗讀詩歌。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學習重點:
識記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鳥蛋實物、錄音機和磁帶。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激發興趣。
方案一、聽音樂導入
1、播放《百鳥朝鳳》片段,讓學生說說仿佛聽到、看到了什么。
2、導語 揭題:
在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中,鳥類可是一個繁盛的大家族,無論是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有鳥類的身影。那么鳥媽媽是怎樣把他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呢?
學生齊讀課題。
方案二:看圖導入
1.出示插圖:兩只蛋旁邊畫有一只小鳥。
看見這些你會想到什么?
2.教師板書課題:兩只鳥蛋
學生齊讀課題。識記“蛋”字。(給“蛋”組詞。)
方案三:觀察、觸摸實物導入 。
1、讓學生摸盒子里的實物,有什么感覺?猜猜這是什么?——鳥蛋
2、讓學生觀察實物后齊讀課題。
(教學設計:教師根據教學條件及學生實際可采用不同的導入 方法。上課伊始,播放聽音樂、看圖片或者觸摸實物等都能激起學生愉悅的心情,營造一種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寓教與樂。)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遇到自己認為比較難讀的字就多讀幾遍。
2、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再讀課文。自由讀或同桌互讀互幫。
4、指名在全班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評議。學習其優點,糾正其缺點。
5、齊讀全文。
〔設計意圖:此環節體現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的原則。在語文教學中把識字和閱讀有機整合;同時注重了課堂的及時評價,讓學生和學生之間直接交流,體現了評價的生生互動!
三、結合語境,識記生字
1、學生在課文中圈出生字,讀讀,想想,有什么好的記字方法。
2、同桌或小組交流:有哪些記住生字的好辦法。
3.用多種方法識記。
做動作識字:“取、捧、抬,連”
聯系生活常識識字:“蛋、涼、輕”
找反義詞識字:輕
說話識字:“仿佛、定”
做練習題,區分“向”和“像”,學習“向
。ㄔO計意圖:針對不同生字的特點啟發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識字更能提高識字的效率。同時在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幫助。)
4、把生字放回課文——生自由讀課文。
5、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x后指名評價
6、分小節練讀。——指名讀,相機指導——小組內表演讀,全班表演讀。
〔設計意圖:朗讀訓練也是語文教學的一項基本訓練。課文的內化是孩子們學習書面語言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學時通過組織學生多形式,有層次的朗讀訓練,讓他們不斷感受語言,積累語言,發展語言,同時起到鞏固生字的作用!
四、總結。
從這篇小課文里我們看到了一位可愛的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讓我們再一次對這位小男孩兒投去敬佩的目光吧。(出示文中插圖)
五、作業
把課堂上收獲說給你的家人或好朋友聽。
第二課時
鞏固字詞。
抽讀生字卡片;讀字組詞;有選擇地組詞造句。
。ㄔO計意圖:復習這一小小的環節對于低年級學生更好地掌握舊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而切不可輕易放棄。)
細讀課文,促進感悟
1、學生自由讀全文,想想每一小節分別寫了什么。
2、全班交流,分小節學習課文。
第一小節
1、指名讀課文。
2、說說這一節寫了什么?當你看到或摸到這小小的、涼涼的鳥蛋時,你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講出來。
3、指導朗讀。師生共同評議,引導學生把鳥蛋"小小的"、"涼涼的"、"我"拿著鳥蛋"真好玩"的感覺讀出來。
第二小節:
1、指名讀。說說學懂了什么。(如: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討論:為什么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有條件的可出示或播放小鳥破殼而出的圖片或課件。
2、指導朗讀。
1)此時的鳥媽媽發現鳥蛋不見了,會怎么樣?(讀詞語:焦急不安)
2)啟發想像:假如你就是鳥媽媽,你會怎么做?
練習讀出鳥媽媽焦急不安的語氣。
。ㄔO計意圖:語文教學應以自讀、自悟、自主探究為基礎。因此,教師要從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習慣,使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在和同學的互幫互助中,提高發展。)
第三小節:
學生朗讀理解后,讓學生邊讀邊演,師生共同評議學生表演中出現的閃光點及不足之處,并加以指導或引導(教師范讀),讀出"我"送還小鳥時小心翼翼的樣子。
第四小節:
1、學生讀理解后,質疑。(如: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
啟發想像:假如你就是課文中的我,當你的耳邊傳來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抬頭仰望藍天,能看見什么?
2、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師生評議
(設計意圖:這是全文的高潮段落,也是學生本課學習中的難點,通過讓學生質疑問難,啟發學生想象,指導學生朗讀逐漸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三、借助想像,升華感情
1、學生齊讀全文。交流:你喜歡課文中的"我"嗎?為什么?
2、喜歡讀這篇課文嗎?為什么?——再讀,體會詩歌的韻味。
四、寫字指導。
1、教師指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掌握以下重點:
1)、寫好口字旁——“聽、唱”
2)、寫好“走之”。
3)、寫好“向”字的半包圍結構上包下的形式。
2、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五、實踐活動
小調查:保護鳥類
為了了解有關鳥兒更多的知識,組織學生在課外去尋找關于鳥兒的各種資料等,包括圖片、實物等,然后在班內交流。
拓展性資料
1、鳥蛋。
世界上的鳥蛋五彩繽紛,大多數啄木鳥、貓頭鷹和鴿子的蛋是純白的,畫眉的蛋是純藍的,大白鷺的蛋翠綠如玉,短翅樹鶯的蛋就像紅寶石,夜鶯的蛋殼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紋,美不勝收。鳥蛋的顏色和花紋有保護色的作用,可隱蔽自身,不被敵害發現。
2、鳥類的有關知識。(略。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p67)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5
課前透視
這首兒童敘事詩主要講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清新流暢的小詩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的對小鳥的關愛,對生命的珍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詩歌語言優美流暢,學生以前也有過接觸,他們比較喜歡這種形式,教師可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進一步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音韻美和意境美,從而讓學生逐漸熟識詩歌。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數學生已經認識,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主交流識字經驗,激發他們識字的熱情。
教學目標 :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6個字。
2、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鳥蛋實物、錄音機和磁帶。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聽音樂。放音樂《百鳥朝鳳》:你聽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師:在大自然中,鳥類是個大家族,無論是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鳥媽媽是怎樣把它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呢?(板書課題)
2、出示實物。教師讓學生摸盒子里的實物:猜猜這是什么?(鳥蛋)你們對小鳥和鳥蛋有哪些了解?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有關鳥蛋的詩。
對話平臺
自學(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利于提高自學效果。)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字或句子作上標記。
2、學生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小節讀一讀,其他人認真評議:發現他哪個字音讀得準,你就向他學:他哪個字音讀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識字(多種形式復現生字,促使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
1、合作識字。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讓學生先進行小組學習,會讀的讀給小伙伴聽,不會讀的互相幫助,然后請小伙伴合作讀。
2、交流識字。哪些字你已經認識了?你是怎樣認識的?同座交流,看誰的辦法最好。
3、競賽識字。出示詞語大轉盤,讓學生自己轉動,轉到哪個詞就領讀三遍,看誰讀得準,認得多。
朗讀(讀說思議練結合,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1、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讀,回憶剛才摸鳥蛋的感覺(小小的、涼涼的)體會著讀一讀。
(2)比較“鳥蛋涼涼的”和“涼涼的鳥蛋”: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這類詞語的特點:詞序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同。)除了涼涼的鳥蛋還有什么是涼涼的?
。3)你還能像這樣再說幾個嗎?
。ㄈ绻麑W生說不出來,教師可進行指導,把寫有“花兒、小草、柳枝、大海,紅紅的、綠綠的、軟軟的、藍藍的”的詞語卡分給學生,讓擁有不同詞語的學生去找朋友,再讓兩個朋友變換左右順序。)
2、學習第二小節:
。1)輕聲讀文,思考:你怎么知道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2)出示小鳥破殼的圖片或課件,引導學生說一說。
。3)啟發想象:鳥媽媽焦急不安是什么樣?你能表演一下嗎?
表演后試著把媽媽的語氣讀出來。
。4)你還能用焦急不安說句話嗎?看誰說得和別人不一樣?
背誦(采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背誦積極性,幫助學生有意識地積累語言。)
練習有感情的背誦前兩個小節。
寫字(在自主發現中引導學生體會漢字之美。)
1、認讀“聽、唱、連、遠”,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2、教師重點指導口字旁和走之旁,學生練習書寫。
3、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業 。
第二課時
朗讀(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理解讀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感受能力。)
1、學習第三小節: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描寫我的神情動作的詞語。
。2)學生做動作理解“小心、連忙、捧著、輕松”等詞語。
。3)小組練習演讀課文,體會我送還鳥蛋時小心翼翼的樣子。
2、學習第四小節:
。1)組內讀文,討論:我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結合插圖理解“投向”)
。2)想象讀文: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聽到嘰嘰喳喳的鳥叫聲,當你抬頭仰望藍天時會看見什么?體會著讀讀這小節。
。3)仿佛一詞怎樣理解?(可以和好像互換)你還能用它說句話嗎?
如:鳥兒仿佛
仿佛
3、配樂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ㄅ錁蜂秩練夥,情景交融,使學生情感和課文語言合二為一,進入物我同一的審美境界。)
背誦(競賽更易于激發學生積累語言的積極性。)
分小組以挑戰冠軍的形式背誦全文。
練習(延伸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1、讀文抄寫文中你喜歡的詞語,爭取記住它。
(這是積累語言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讀、寫、記好的詞語,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運用語言的能力。如文中“涼涼的、焦急不安、連忙”等詞語。)
2、學生想象最后一節詩所描繪的畫面,并畫一幅畫。
3、尋找有關鳥的圖片、文字資料,想想我們應該怎樣保護他們。
寫字(自主練習書寫更易于培養學生寫字興趣)
學生自己描紅,練寫“定、向”兩個字,并說說怎樣才能寫好這兩個字,教師相機指導。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焦急不安:心里著急不安定。
仿佛:似乎、好象。
連忙:趕快,急忙。
相關鏈接:
1、鳥蛋。
世界上的鳥蛋五彩繽紛,大多數啄木鳥、貓頭鷹和鴿子的蛋是純白的,畫眉的蛋是純藍的,大白鷺的蛋翠綠如玉,短翅樹鶯的蛋就像紅寶石,夜鶯的蛋殼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紋,美不勝收。鳥蛋的顏色和花紋有保護色的作用,可隱蔽自身,不被敵害發現。
2、鳥類的有關知識。(略)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6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 多媒體課件展示森林中,各種鳥在林間飛舞,最后定格在一棵大樹,樹上有一個鳥窩,窩里有兩只鳥蛋。讓學生說一說:圖上有什么?看著這幅畫面你想到了什么?
2.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小詩,板書課題“兩只鳥蛋”,學生認讀“蛋”字,相機引入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學生試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試讀課文,要讀準字音。
2.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文中畫出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教師巡視指導。
3. 檢查學生學習生字情況
課件出示帶拼音的字詞,讓學生說說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的(可啟發學生用偏旁帶字,熟字帶生字,換一換,加一加等方法識字)。
4. 檢查學生讀書情況,指導學生讀通順。
三、再讀課文,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 問:你們誰知道小雞是怎么來的嗎?小鳥和小雞一樣嗎?幫助學生理解“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2. 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該怎樣讀。
3. 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注意體會教師朗讀時表達的感情。
4. 學生模仿教師語音、語氣讀課文,可相互讀讀、聽聽。
5. 學生展示讀,指導學生朗讀,體會每一小節表達的情感。
第一小節:比較“小小的”與“小的”,“涼涼的”與“涼的”。理解:“小小的”就是很小,“涼涼的”就是很涼。那么應該怎樣讀呢?“真好玩”讀的時候心里應該很高興。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同桌相互讀,指名展示讀。
第二小節:分角色朗讀,讀出媽媽的語氣,理解“焦急”。
第三小節:“我”捧著鳥蛋,把鳥蛋放回鳥窩時,想到什么?讓學生演示,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這一小節你認為該怎樣讀,指導學生讀好“小心地、捧著、輕輕地”。
第四小節:再次出示插圖畫面。啟發學生想象,看著鳥蛋放回鳥窩,想到一只鳥蛋就是一只鳥,小鳥能出殼,慢慢長大,在天空中飛翔,在天空中歌唱,多么快樂啊。請小朋友們讀讀第四小節。
指導學生理解: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
6. 學生齊讀課文。
7. 學生自己找讀書小伙伴,分角色朗讀課文,也可邊讀邊表演。
8. 談感受:學習課文,有什么想說的?愿意對文中的“我”說些什么?
四、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 多媒體課件展示田字格中的六個生字,引導學生說說每個字的結構,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教師在田字格中示范寫。
2. 指導學生寫好“聽、唱”和“連、遠”。
3. 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五、練習
1. 開火車讀詞語,比比誰讀得好。
2. 試著背誦這首詩,比比誰能背下來(配上音樂)。
六、積累詞句
讀課后“我會讀”,說說自己的發現,試著說幾個這樣的詞語。把課文中喜歡的詞句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七、課外拓展
怎樣保護鳥類。
跟同學交流交流關于愛護小鳥的故事?赡艿脑挘鲆恍┫嚓P活動。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7
師:大家聽聽外面是什么在叫?
生:小鳥,喜鵲。
師:你都知道那些鳥?
生:喜鵲、麻雀、杜鵑、燕子……
師:你了解小鳥些什么?
生:小鳥長一身羽毛,小鳥愛吃蟲子,小鳥會飛……
師:小鳥的家在哪?
生:小鳥的家在樹上。
師:(往黑板上貼樹)對,有樹的地方就有鳥兒的身影。瞧(圖片,兩只鳥蛋),這是什么?
生:這是鳥蛋。
(師板書:鳥蛋)
師: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第九課兩只鳥蛋。
(補全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你們喜歡它嗎?
生:喜歡。
師:打開書讀一讀課文。如果能把這課的生字也讀好那就更棒了,小組長開始檢查小組讀讀生字。
師:老師找人讀課文應找幾個同學?為什么?
生:應找四個同學,因為這篇課文有四個小節。
師:你替老師找吧!第一次讀課文你想給讀的小朋友提點什么要求?
生: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不添字不掉字。
師:讀的小朋友對聽的小朋友有什么要求?
生:坐好,拿好書,認真聽。
師:自己讀一讀第一小節,誰想讀?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這兩只鳥蛋是這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來的。
師:這么白的鳥蛋你想不想摸一摸。
生:想。
師:小組摸一摸吧!誰來說說摸著鳥蛋什么感覺?
生:鳥蛋涼涼的,滑滑的,很好玩。
師:對啊,自己讀讀。誰想讀?(生讀第一小節)你就覺著他讀得?
生:讀出對鳥蛋的喜歡,“真”讀得重。
師:想跟他比比嗎?一齊讀。“小小的鳥蛋( )。”還可以怎樣說?
生:小小的鳥蛋(滑滑的);小小的鳥蛋(圓圓的);小小的鳥蛋(白白的)。
師:加進你換的詞自己讀。“我”拿著鳥蛋真是喜歡的不得了,可是媽媽看見了說“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多媒體 出示)你看到了什么?
。ǖ癌ぉさ捌屏雪ぉし醭鲂▲B──小鳥飛)
生:我看到了小鳥是從鳥蛋里出來的。
師:一只鳥蛋就是(一只小鳥),誰會填:兩只鳥蛋就是( );三只鳥蛋就是( 。;九只鳥蛋就是( 。。
生: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三只鳥蛋就是三只小鳥;九只鳥蛋就是九只小鳥。
師:鳥媽媽的鳥蛋被拿走了會怎樣?你看到鳥媽媽怎樣?
(多媒體:鳥媽媽焦急地飛)
生:鳥媽媽很著急;鳥媽媽很擔心。
師:看到這種情況你會說什么?
生:快把鳥蛋還給鳥媽媽吧,別讓鳥媽媽著急了!鳥媽媽找不到小寶寶會急瘋的。
師:“我”喜歡極了,媽媽怎么說的?你能不能當媽媽對我說一說?
生:我想對你這樣說:“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
(多請幾個學生,目的是指導朗讀)
師:同位兩個互相當媽媽說一說。一起說。
這位小朋友聽了媽媽的話是怎樣做的呢?自己讀第三小節;同位兩個商量商量怎樣表演?誰想來表演?(生上臺表演:把鳥蛋放回鳥窩)他表演的怎樣?
生:他表演出了“連忙”的樣子,動作也很輕,但沒表演出“小心”的樣子。
師:不小心行嗎?你怎樣想的?
生:不行,如果不小心會把鳥蛋碰爛的。
師:鳥媽媽會謝謝你的真心愛心的。自己讀這節,誰想讀?老師也想讀。你覺著老師該怎樣讀?
生:讀出小心的樣子,“連忙”讀得快,讀出真心和愛心。
師:男女生比賽讀。你知道你手里的鳥蛋該怎么辦?
生:送給鳥媽媽。
師:你們也很有愛心。下課送好嗎?
生:好。
師:瞧,鳥蛋又回來了,鳥媽媽會想什么?
生:我的小寶寶終于回來了,謝謝你沒傷害我的小寶寶!
師:想一想過幾天這兩只鳥蛋會怎樣?
生:這兩只鳥蛋會孵出兩只鳥蛋。
師:到時候會怎樣?
生:到時候這兩只小鳥會飛上天空,會去捉害蟲。
師:拿出紙來把這位小朋友看到的畫出來。大家畫得都很好。
自讀第四小節,老師想讀一讀,學老師的樣子一齊讀前兩行,后一行輪讀。
(男生讀完,女生接著讀)
師:從頭到尾來讀一讀;自由讀全文;能背過的小朋友起立。一起背一遍全文。
師:這是這課我們要學的生字。
。ǘ嗝襟w出示:蛋 取 涼 定 捧 連 輕 仿 佛 抬 投 向)
師:誰想讀?齊讀。在這些字中有哪些字可以放到一起?
生:有“仿佛”。
師:觀察“仿佛”你發現什么?
生:他們都有單人旁。偏旁相同。
師:你還發現哪些同旁字?
生:“抬、投、捧”都是提手旁。
師:一起用動作表示三個字。
師:字讀得很好!你能寫好嗎?先看老師寫,這是什么偏旁?
生:走之旁。
師:和老師一齊寫,注意橫折折折撇的寫法,“連”先寫里面。
生打開書“我會寫”自己寫一個,描兩個。
師:這節課同學們學得很好,下課。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8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重視了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想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在設計兩只鳥蛋這課時,我注意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教材,包括利用自讀、互讀、評讀、配樂讀來完成這一目的,我還通過想象、感受、課件展示、搜集信息等形式來達到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能力這一目的。
二、說教材
我說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第9課《兩只鳥蛋》,這首兒童敘事詩主要講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清新流暢的小詩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的對小鳥的關愛,對生命的珍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詩歌語言優美流暢,學生以前也有過接觸,他們比較喜歡這種形式,我在讓學生進行反復誦讀中,進一步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音韻美和意境美,從而讓學生逐漸熟識詩歌。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數學生已經認識,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主交流識字經驗,激發他們識字的熱情。為后面詩歌及識字的學習奠定好基礎。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定為: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 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6個字。
、啤【毩曊_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4、教學重點:
⑴ 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啤∽R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說教法
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是設計合理的教法。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采用講授法、啟發式結合的教法,一年級學生主要依賴于直觀性的教具進行思維。動手觸摸讓學生手腦想象,更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因此,我將遵循直觀性、抽象性性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采取課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活動。
四、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學習的主體始終是學生,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興趣,真正做到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在具體的情景中動手觸摸、進行大膽合理想象,學習體會人物的想法,讀出感受,加上評讀,體驗朗讀有語氣的成功及快樂彌補不足。
2、在自己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討論、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學習識字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如:利用識字比賽鞏固識字;自讀、指名讀、配樂讀等提高朗讀能力。
4、聯系生活實際解理解人物語言,體驗對大自然的熱愛。
五、說教學過程
一年級的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比較、想象的能力。在興趣濃厚的狀態下,學生有較強的自信心和強烈的表現欲望。根據此特點,我想通過五個環節來完成我的教學:第一層利用音樂及實物切入主題。第二層粗讀課文整體把握。第三層多種形式學習生字。第四層細讀課文加深理解培養能力。第五層拓展練習提高能力。
信息資料:生字卡片、課文插圖、鳥蛋實物、錄音機和磁帶。
〖第一層:利用音樂及實物切入主題〗
1、聽音樂:
放音樂《百鳥朝鳳》:
你聽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說。
師:在大自然中,鳥類是個大家族,無論是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鳥媽媽是怎樣把它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呢?
(板書課題)
2、出示實物:
教師讓學生摸盒子里的實物:
猜猜這是什么?
(鳥蛋)
你們對小鳥和鳥蛋有哪些了解?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有關鳥蛋的詩。
〖第二層:粗讀課文整體把握〗
小組內自學(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利于提高自學效果):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字或句子作上標記。
2、學生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小節讀一讀,其他人認真評議:發現他哪個字音讀得準,你就向他學:他哪個字音讀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第三層:多種形式學習生字〗
識字(多種形式復現生字,促使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學生認讀。
2、出示去掉拼音的詞語,學生認讀! 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學生認讀。
4、出示去拼音的生字,學生認讀。
5、競賽識字。出示詞語大轉盤,讓學生自己轉動,轉到哪個詞就領讀三遍,看誰讀得準,認得多。
〖第四層:細讀課文加深理解培養能力〗
朗讀(讀說思議練結合,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1、學習第一小節:
、拧≈该x:
回憶剛才摸鳥蛋的感覺(小小的、涼涼的)體會著讀一讀。
⑵ 比較“鳥蛋涼涼的”和“涼涼的鳥蛋”:
你發現了什么?
。ㄒ龑W生發現這類詞語的特點:詞序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同。)
除了涼涼的鳥蛋還有什么是涼涼的?
、恰∧氵能像這樣再說幾個嗎?
。ㄈ绻麑W生說不出來,教師可進行指導,把寫有“花兒、小草、柳枝、大海,紅紅的、綠綠的、軟軟的、藍藍的”的詞語卡分給學生,讓擁有不同詞語的學生去找朋友,再讓兩個朋友變換左右順序。)
2、學習第二小節:
、拧≥p聲讀文,思考:
你怎么知道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啤〕鍪拘▲B破殼的圖片或課件:
引導學生說一說。
⑶ 啟發想象:
鳥媽媽焦急不安是什么樣?你能表演一下嗎?
表演后試著把媽媽的語氣讀出來。
、取∧氵能用焦急不安說句話嗎?看誰說得和別人不一樣?
⑸ 背誦:
練習有感情的背誦前兩個小節。
。ú捎枚喾N形式調動學生背誦積極性,幫助學生有意識地積累語言。)
、省±首x。
(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理解讀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感受能力。)
3、學習第三小節:
、拧∽杂勺x:
邊讀邊畫出描寫我的神情動作的詞語。
⑵ 學生做動作理解“小心、連忙、捧著、輕松”等詞語。
、恰⌒〗M練習演讀課文,體會我送還鳥蛋時小心翼翼的樣子。
4、學習第四小節:
、拧〗M內讀文,討論:
我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
(結合插圖理解“投向”)
、啤∠胂笞x文:
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聽到嘰嘰喳喳的鳥叫聲,當你抬頭仰望藍天時會看見什么?
體會著讀讀這小節。
⑶ “仿佛”一詞怎樣理解?
。ǹ梢院汀昂孟瘛被Q)
你還能用它說句話嗎?
如:鳥兒仿佛……
5、配樂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ㄅ錁蜂秩練夥,情景交融,使學生情感和課文語言合二為一,進入物我同一的審美境界。)
6、背誦:
。ǜ傎惛子诩ぐl學生積累語言的積極性。)
分小組以挑戰冠軍的形式背誦全文。
〖第五層:拓展練習提高能力〗
1、練習(延伸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拧∽x文抄寫文中你喜歡的詞語,爭取記住它。
。ㄟ@是積累語言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讀、寫、記好的詞語,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運用語言的能力。如文中“涼涼的、焦急不安、連忙”等詞語。)
⑵ 學生想象最后一節詩所描繪的畫面,并畫一幅畫。
⑶ 尋找有關鳥的圖片、文字資料,想想我們應該怎樣保護他們。
2、寫字(自主練習書寫更易于培養學生寫字興趣):
學生自己描紅,練寫“定、向”兩個字,并說說怎樣才能寫好這兩個字,教師相機指導。
〖伴教錦囊·詞語解釋〗
焦急不安:心里著急不安定。
仿佛:似乎、好象。
連忙:趕快,急忙。
〖相關鏈接〗
鳥蛋:世界上的鳥蛋五彩繽紛,大多數啄木鳥、貓頭鷹和鴿子的蛋是純白的,畫眉的蛋是純藍的,大白鷺的蛋翠綠如玉,短翅樹鶯的蛋就像紅寶石,夜鶯的蛋殼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紋,美不勝收。鳥蛋的顏色和花紋有保護色的作用,可隱蔽自身,不被敵害發現。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我想要能反映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即: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本節課主要幫助學生理解和背誦課文的過程。
9 兩只鳥蛋
取鳥蛋
鳥媽媽焦急
送還鳥蛋
鳥兒歡唱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嘗試運用講授、啟發及多媒體輔助等教學策略力圖營造一種和諧有真實情感體驗的的教學環境,更好地將學生的感受與理解,動口與動腦,學生的主體與教師的主導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通過教學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9
讀——兩只鳥蛋森林的小精靈。
師:對啊,小鳥不僅是害蟲的敵人,更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生接)
讀——兩只鳥蛋是我們的好朋友。
師:兩只小鳥在你的眼中是兩個生命,那么兩只小鳥還會是什么?
生疑惑。
師(暗示):在鳥眼中會是什么呢?
生:兩只鳥蛋是鳥寶寶,因為鳥媽媽生下了鳥蛋。
生2接:兩只鳥蛋是鳥骨血肉。
師驚訝:你怎么會這么想?
生3幫助(很激動):因為我們是媽媽生下來的,是媽媽身上的血肉。小鳥也是鳥親骨肉。
讀——兩只鳥蛋是鳥親骨肉。
師忙說:小朋友如果找不到了,你的媽媽會怎樣呢?
生1:如果我被壞人抓走了,媽媽一定會著急的!
生2:媽媽一定會去找我的,找到天黑也不回來。
生3:媽媽會哭的。
生4:媽媽會和壞人拼命的,會大聲哭喊的。
師:用詩里的一個詞語叫——焦急不安(生接);所以鳥媽媽一定會——焦急不安的(生接)。
理解“焦急不安”水到渠成。讀句子“鳥媽媽這會兒一定會焦急不安的!”
。ò咐┲苊粞嗬蠋熢诙昙壵Z文《雷雨》的教學中僅對文中的三個字“嘩——嘩——嘩”的點撥成了畫龍點睛之作:
……
“嘩,嘩,嘩”
師:你覺得該怎么讀?
生1:我覺得應該讀得一個比一個響,因為雨越下越大。
師:你來讀。
生:嘩,嘩,嘩。(讀得聲音很響)
生2:我覺得應該讀得一個比一個“長”,因為雨下得很大。
師:你來讀。
生:嘩——嘩——嘩(讀得很長很長)
生3:我覺得應該讀得一個比一個“快”,因為雨一會兒就變大了。
師:你來讀。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10
原教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讀準“蛋、取”等12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情感目標: 喜歡朗讀詩歌。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護鳥類的情感和意識。
3、操作目標: 做到輕輕地、小心地拿、放鳥蛋,并在手捧鳥蛋時有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珍愛動物的生命,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體會鳥媽媽焦急的心情和小男孩心理變化的過程。
【課前準備】 重點生字、詞語的卡片、每個小組一只鳥窩(紙盒)和一些鳥蛋(鵪鶉蛋),多媒體課件。
【主要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請你往課桌上看看,你看到了什么呢?
。ㄉd奮回答──兩只鳥蛋)
2、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一首詩,題目就是:
兩只鳥蛋。
3、你們看,這就是兩只鳥蛋。(點鼠標)這兩只小小的鳥蛋, 現在是舒舒服服地躺在鳥窩里,其實它們還經歷了一次小小的旅行呢!你們想知道嗎?
4、好,下面我們趕緊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
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借助拼音讀準,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自由讀課文: 老師巡視、相機指導、鼓勵學習方法好的學生。
3、朗讀反饋:
⑴ 認讀詞語: ① 老師要考考你們了,課文中的這些詞語你會讀嗎?
。c鼠標)
、凇W生自讀生詞。
、邸》答、及時正音,練讀:
多種形式: 個別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讀、范讀。
、啤≌J讀生字:
① 出示生字,自由認讀。
、凇《喾N形式,反復練讀。
、邸≈攸c生字,指導識記:
后鼻音特別多: 捧 定 涼 輕 仿 向。
、恰》侄卫首x:
、佟≈该首x。
、凇〖皶r評價。
③ 全班練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1、自讀要求: 再好好地讀一讀課文,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
邊讀邊想: 這兩只鳥蛋遇到的這次驚險的經歷是怎樣的呢?
2、交流反饋,隨機板書。
。ㄈ绻麑W生回答不出,老師引導:這兩只鳥蛋原來好好地呆在鳥窩里,后來呢,最后又回了哪里?)
板書: 鳥窩──小男孩的手上──鳥窩
四、情境體驗,感情朗讀
〖學習第一節〗
1、兩只鳥蛋是怎么從鳥窩里來到了小男孩的手上的?
請你讀一讀第一節。
2、自讀課文。
3、現在我們每人的桌子上也有兩只鳥蛋,讓我們也像這位小男孩一樣取下鳥蛋,好好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受一下。
(師有意觀察特別會玩的學生)
4、反饋交流: 說一說,你覺得鳥蛋怎么樣?有什么感覺?
(引導學生把句子說完整:我覺得鳥蛋小小的,涼涼的。我發現鳥蛋表面有花紋,摸上去滑滑的。)
5、請大家輕輕地把鳥蛋放回窩里,想想文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樣的感受?課文是怎么寫的?
。ǔ鍪荆盒⌒〉镍B蛋涼涼的,拿在手上真好玩。)
6、這句話該怎么讀呢?老師剛才看到很多同學都玩得很開心,很高興,現在請你高興地讀一讀,讀出鳥蛋可愛和好玩的語氣來。
7、自由練讀。
8、指名朗讀,及時評價,全班練讀。
9、看圖嘗試有感情地背誦第一段。
〖學習第二節〗
1、小男孩在玩鳥蛋的時候,誰來了?媽媽是怎么說的呢?
請你讀一讀第二節。
2、指名朗讀。
(出示詞語:焦急不安)
3、“焦急不安”是什么意思?
(很著急很著急)
鳥媽媽為什么會焦急不安呢?
(因為兩只鳥蛋不見了)
是的,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就是鳥媽媽的兩個孩子。
。ǔ鍪揪渥樱簝芍圾B蛋就是兩只小鳥,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
深情的獨白:
你們看:
點擊鼠標──放映圖片
鳥媽媽生下來的小鳥蛋正在窩里靜靜地躺著呢!
小小的鳥蛋在鳥媽媽的精心呵護下,一個個破殼而出啦!
聽!多么清脆悅耳的叫聲呀!
看,小鳥終于長大了,它們在藍天上自由飛翔,多么富有生機的生命。∨,原來兩只小小的鳥蛋,就是兩個可愛的生命!
4、所以當鳥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不見了,心里真是怎么樣?
自己的孩子不見了,怎么會不著急呢?
。c擊變紅:一定焦急不安)
如果有一天,當你們的媽媽回到家里,找了很久都找不到你,你媽媽的心情會怎么樣?
。ń辜辈话玻。
5、那么媽媽當時說的話應該怎么讀呢?是讀得快一點還是慢一點?
自己讀一讀。
6、指名朗讀,引導評價:
。ń處煹脑u價要有針對性,要善于及時發現并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你為什么讀的時候皺起眉頭呢?如果你再讀得快一些就更好了。你能像老師這樣讀讀看嗎?)
7、你們都讀得很精彩,下面我們全班一起有感情地讀一遍,如果你能試著背下來就更棒啦!
〖學習第三節〗
1、小男孩知道了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后,他是怎么做的呢?
。ㄋ瓦鳥蛋)
2、請你讀一讀課文第三節,如果你能邊讀邊加上動作就更好了!
3、誰愿意學著文中小男孩的樣子來把鳥蛋送還?
4、指名送鳥蛋,要求:
其他同學認真、仔細地看,他是怎么送還的?
5、老師配音,學生表演。
6、引導學生自主評價:
他這樣做對嗎?應該怎么做?為什么?
。槭裁匆“小心地”捧著?為什么他走得那么快?為什么是“輕輕地”送還?
7、多種形式練讀:
可以邊讀邊表演。
8、請大家也學著小男孩的樣子,把鳥蛋送還到它的窩里。讓它回到她媽媽的身邊吧。
(紛紛放進老師準備的大鳥窩里)
五、總結課文
1、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2、交流:
你喜歡這個小男孩嗎?
。ㄉ阂驗檫@個小男孩子心地善良,愛護小動物,知錯能改,珍愛生命。
3、讓我們一起為這個善良的小男孩鼓掌!
4、(點擊課件出示)結束語:
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就是兩個可愛的生命,我們要愛護每一只小鳥,珍愛每一個可貴的生命。
5、齊讀。
六、書寫指導
1、書寫:
連 遠
2、觀察:
這兩個有什么共同點?
3、書寫順序是先里面,后外面。
4、范寫。
5、觀察遠字,自主學習。
【板書】
一定焦急不安
鳥窩 小男孩的手上 鳥窩
小小的 小心地
涼涼的 連忙
真好玩 輕輕地
顆顆“珍珠”亮閃閃 只有“情深”才成鏈───《兩只鳥蛋》的教學反思
【前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的性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能力的本質也就是“語言”(工具性)和“精神”(人文性)同構共生的能力;語文課,應為促進學生語言和精神同構共生而教。這是一個嶄新而有價值的理念,是新課程對語文學科發展性目標的最好概括。
【設計思路】
《兩只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故事。這首詩不僅語言十分生動、準確,而且內涵相當豐富。我們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也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一篇融語言和精神為一體的好教材。那如何能讓學生的“語言和“精神”得到和諧的統一呢?這正是本課教學的研究“主題”。
構建以生為本,多元化的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并積累文中的好詞語。
2、積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和感悟“孩子”的內心情感,并能有感情地朗讀。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初步具有愛護小鳥、珍愛生命的意識。
采用靈活有效,多途徑的教學策略:
1、努力構建生活的課堂,從生活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順利走進“文本”。通過“鳥蛋和鳥窩”的實物為學生創設真實的生活情景,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使之對“文本”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有助于對文中“小男孩”的情感有更為真實的理解和體驗。
2、以“小男孩的情感變化”為線索貫穿教學,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充分自讀自悟,使之與文本進行深入地交流對話,從而形成獨特的、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
3、“牢牢”抓住“讀”這個根本。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反思及策略】
回首本課的教學:總體設計是合理的、也不乏新意。課堂中學生參與主動、注重感悟積累、目標基本達成。但總覺得學生朗讀的“火候還是不夠”,與“理想中的美”還有些距離。細細 “品味”那就是“情感之線”體現得還不夠“明”,“情感體驗”亦不夠“濃”。以至于學生對“人物之情”感受還不夠“深”,進而導致“讀書之味”亦不夠 “真”。
那如何有效利用“情感”線,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朗讀水平?
1、以“情感主線”來“導情”:
因此,在“通讀課文,理清文脈”這個環節上的設計思路上做了如下調整:原先教師是從文本的一條“主線”(以鳥蛋的地點變化)引導學生總體感知課文的,應改為一開始就緊緊抓住文本的一條情感“主線”(以小男孩的實際行為)來引導。這樣使學生對“小男孩”這個主要人物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為學生進一步“理解文本”,研讀小男孩行為變化的原因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礎。
2、以師之“激情”喚“深情”:
第一節詩歌講述了小男孩從鳥窩里取下了兩只鳥蛋。原先的教學步驟是:自讀──玩鳥蛋──交流感受──指導朗讀。首先通過創設讓孩子“玩鳥蛋”的情境拉進了“文本”與學生的距離,使之自然地走進了“文本”。課堂上氣氛非常熱烈。大家都積極參與,興奮地玩著、說著、笑著。接著又通過創設“說說感受”的 “語言平臺”,鼓勵孩子把自己真實的理解和獨特的體驗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后自然地由自己的感受聯想到文中小男孩的感受,從而進行有感情地朗讀。這樣的環節設計是合理的。之所以朗讀效果不夠明顯,主要是教師的“情感”沒有全身心投入,沒能很好地把握住學生情感的“脈搏”,過渡語太過“平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這樣引導的:
、拧∠旅嫖覀円蚕裥∧泻⒁粯觼硗嬉煌骧B蛋。
、啤∧阌X得鳥蛋好玩嗎?說說你的感受。
、恰∵@么好玩,那這句話該怎么讀呢?
其實,教師始終是與學生平等對話中的“首席”,其飽滿的激情、豐富的語言、準確的語感對學生就是一種語言的感染,一種情感的熏陶。因此在多翻推敲后,改為讀完文中的“小小的鳥蛋涼涼的,拿在手上真好玩”的句子后,教師這樣引導:
、拧≌娴暮芎猛鎲?你們想不想來玩一玩?那就讓我們也像這位小男孩一樣輕輕地取下鳥蛋,好好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受一下吧!
、啤⌒∨笥眩銈冮_心嗎?你喜歡這兩只鳥蛋嗎?說說你剛才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感受?
、恰⌒∧泻敃r就跟我們現在一樣,覺得這兩只鳥蛋小小的、涼涼的,真好玩,他非常喜歡。那你能把他非常喜愛鳥蛋的樣子給讀出來嗎?自己試試看!相信通過“教師”生情并茂的語言渲染和恰當的肢體語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語感,啟迪學生心靈,從而有效促使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3、找準“文眼”,深入挖掘,誘“真情”:
第二節是該“文本”的精華所在,主要引導學生理解鳥媽媽一定會“焦急不安”的心情和體會出小男孩意識到自己行為自私的情感。教學中主要是如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小男孩內心情感(喜愛──焦急不安──珍愛)的變化。這既是本課教學重點更是難點。
原先的教學中主要是圍繞“焦急不安”這個關鍵詞語來展開的。如:什么是“焦急不安”?為什么鳥媽媽一定會“焦急不安”?如果你的媽媽找不到你,心里會怎么樣?那么媽媽當時說的話應該怎么讀呢?是讀得快一點還是慢一點?為了突破這一段的教學難點,雖然我花費了許多精力,還精心制作了多媒體課件,也充分展示了自己良好的語文功底,但是教學效果就是不夠明顯,特別是朗讀效果很不理想。我發現學生的理解僅僅還是停留在“讀輕些”“著急的語氣”語言文字表面,而對文中的“鳥媽媽”、“媽媽”“小男孩”這幾個人物豐富的內心情感缺乏深切地體會。
沒有“真性情”怎么能讀出“真感情”呢?于是,我再一次研讀“文本”。這次,我驚喜的發現,原來“文本”中“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這句話才是真正的“文眼”,才能體現語言和精神的“和諧統一”。于是,對于原先這個教學環節我必須要“大刀闊斧”、“立志改革”。我要緊緊抓住“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好好地“作番文章”。
⑴ 直奔中心: 先充分肯定媽媽說的話是對的: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就是鳥媽媽的兩個孩子。這樣一開始就培養起“愛鳥” 的正確情感。
⑵ 多媒體課件演示,同時配上教師聲情并茂的語言: 讓學生通過觀看鳥蛋孵化成小鳥的過程,進而激發一種“愛鳥、愛媽媽”的美好情感。
、恰」膭詈⒆哟竽懴胂,進一步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 導語:小朋友,你們想象一下,如果這時候鳥媽媽回來了,見不到自己的孩子,那會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呢?學生想象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充分調動原有的生活積累、語言儲備、大膽展示自己對客觀世界獨特認識、獨特感受的過程。這樣產生的體驗和感受原比原先單一的問題設計來得更多、更強烈。教師要給學生一個充分想象、交流的“自由時空”。在交流中要善于巧妙捕捉有效信息;順從學生各自的個性;引導想象、體驗獨特;引導表述、表現獨特。使之有效地變成學生言語活動和精神生活的紐帶。
⑷ 角色轉換、回到文本:
導語:媽媽正是想到了這一些,所以她看到小男孩居然在玩鳥蛋,心里是怎樣的?(很著急的)是的,她是很著急的,她是在替誰著急呀?(鳥媽媽、小男孩、鳥蛋──)是啊,媽媽是替鳥媽媽找不到自己的孩子而著急,是替這兩只可愛的鳥蛋的生命受到威脅而著急,更是為自己的孩子不懂得愛護小鳥而著急呀!
、伞±首x指導: 那媽媽這么著急的語氣該怎么讀呢?自己試試看!相信學生有了前面的“情感醞釀”,此時的朗讀定會是“水到渠成” 的。
4、以“活動”為載體,自悟自演,現“真心”:
第三節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體現的是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評價。通過創設“送鳥蛋”的情境,感受小男孩珍愛鳥蛋的情感。從教學效果看,原先的設計基本合理。學生的朗讀效果比較明顯,能夠從小男孩知錯改正、珍愛小鳥的良好行為,感受到我們要有愛護小鳥、珍愛生命的意識。美中不足之處,就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評價時方法還不夠嫻熟。還要努力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和研究。
5、以“自然”結尾去“矯情”:
正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這堂課經過師生對文本中“語言和”“精神”的深挖細掘,使人已經感受這個課堂是個語言學習的課堂,更是個豐富精神的殿堂。情感道德教育已如和風細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因此最后的“出示結束語并齊讀”這一環節就顯得“畫蛇添足”了,必須要堅決刪掉。
【總論】
“語言”和“精神”的同構共生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語文教學必須樹立動態生成觀。如果把教學中每一個“語言亮點”都比作“珍珠”的話,倘若中間沒有 “情感”這條“精神主線”亦或“情感體驗”不深,那么即使每一顆“珍珠”都是亮閃閃的,也終歸難以串成一條美麗的“項鏈”。但愿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不但有慧眼采頡“珍珠”的本領,更要練就一身“連珠成線”的絕技,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才能猶如一條美麗的“項鏈”,熠熠生輝!
新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和感悟“小男孩的情感”,并能有感情地朗讀。
3、使學生懂得鳥類是我們的朋友,要愛護動物、關愛生命。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珍愛動物的生命,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體會鳥媽媽焦急的心情和小男孩心理變化的過程。
【課前準備】 重點生字、詞語的卡片、每個小組一只鳥窩(紙盒)和一些鳥蛋(鵪鶉蛋),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看,桌上放的是什么?
。▋芍圾B蛋)
2、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一首詩,題目就是:
出示──兩只鳥蛋。
3、齊讀課題:
識記“蛋”字。
4、(出示圖片)看,這就是兩只鳥蛋,別看它們現在舒舒服服地躺在鳥窩里,其實呀,它們曾經有過一次驚險的經歷呢!你們想知道嗎?
5、好,那就趕快來讀課文吧!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
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借助拼音讀準,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自由讀課文:
老師巡視、相機指導、鼓勵學習方法好的學生。
3、朗讀反饋:
〖認讀詞語〗
、拧±蠋熞伎寄銈兞,課文中的這些詞語你會讀嗎?
。c鼠標)
⑵ 學生自讀生詞。
、恰》答佔x詞語: 個別讀、小組開火車讀、男生讀、女生讀、范讀、齊讀。
、取〖皶r正音,練讀。
〖認讀生字〗
、拧〕鍪旧,自由認讀。
⑵ 多種形式,反復練讀。
⑶ 重點生字,指導識記:
后鼻音特別多:
捧 定 涼 輕 仿 向
〖分段朗讀〗
、拧≈该首x。
⑵ 及時評價。
⑶ 全班練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小朋友們都很能干,請你們再好好地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
這兩只鳥蛋遇到的這次驚險的經歷是怎樣的呢?
如果學生回答不出,老師引導:
這兩只鳥蛋原來好好地呆在鳥窩里,后來呢,最后又回了哪里?
板書:
取下 送還
四、情境體驗,感情朗讀
〖學習第一節〗
1、小男孩為什么要從樹杈上取下這兩只鳥蛋呢?
請你讀一讀第一節。
2、交流反饋,出示句子:
小小的鳥蛋涼涼的,拿在手上真好玩。
3、真的很好玩嗎?你們想不想玩一玩?那就讓我們也像這位小男孩一樣取下鳥蛋,好好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受一下吧。
(師有意觀察那些玩得特別盡興的同學,便于有重點地引導交流)
4、小朋友,你們開心嗎?你喜歡這兩只鳥蛋嗎?說說你剛才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感受?
。S機點擊:小小的 涼涼的 真好玩)
5、小男孩當時就跟我們現在一樣,因為覺得這兩只鳥蛋小小的、涼涼的,真好玩,他非常喜歡。
。ò鍟合矏郏
6、那你能把他非常喜愛鳥蛋的樣子給讀出來嗎?自己試試看!
7、指名朗讀,及時鼓勵,引導學生評議。
8、反復練讀,嘗試有感情背誦。
〖學習第二節〗
1、就在他開心地玩著的時候,誰看見了?媽媽當時是怎么說的呢?
請你讀一讀第二節! 2、指名讀。
3、是的,媽媽說的對!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就是鳥媽媽的兩個孩子。
。ǔ鍪揪渥樱簝芍圾B蛋就是兩只小鳥。)
深情的獨白:你們看(點擊鼠標──放映圖片)
這些可愛的小鳥蛋正靜靜地躺在窩里等著媽媽呢!
瞧!在鳥媽媽的精心撫育下,它們一個個破殼而出了!
聽!多么清脆動聽的叫聲呀!
后來,它們終于長大了,成了一群在藍天上自由飛翔的小鳥!多么活潑可愛的生命呀!
怪不得媽媽說:
齊讀句子: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4、 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就是鳥媽媽的兩個孩子呀!小朋友,你們想象一下,如果這時候鳥媽媽回來了,見不到自己的孩子,那會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呢?
5、反饋交流:
重點引導孩子充分發揮想象,生動具體地描述當時的情景:鳥媽媽找不到孩子,急得都快要哭了;鳥媽媽從這棵樹飛到那棵樹,找來找去,真是急死了;鳥媽媽不住地拍打著翅膀,高聲叫著自己的孩子。
6、是呀!自己的孩子不見了,鳥媽媽怎么會不焦急呢?課文里是怎么寫的?
(板書:一定焦急不安)
7、媽媽正是想到了這一些,所以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鳥蛋,心里是怎樣的?
。ê苤钡模
是的,她是很著急的,她是在替誰著急呀?
。B媽媽、小男孩、鳥蛋──)
說得太好了!媽媽是替鳥媽媽找不到自己的孩子而著急,是替這兩只可愛的鳥蛋的小生命受到威脅而著急,更是替自己的孩子不懂得要愛惜小鳥的著急呀!
8、那媽媽這么著急的語氣該怎么讀呢?
自己試試看!
9、指名讀,評價。
。ㄟm時進行范讀)
10、齊讀。(你們讀得真是太好了,老師為你們鼓掌!)
〖學習第三節〗
1、小男孩聽了媽媽的話,他心里會怎么想呢?
。ㄖ该杂烧f)
2、他是怎么把鳥蛋送回的呢?請你讀一讀課文,做一做動作。
3、指名表演,部分學生朗讀,部分學生觀看(前后表演兩次):
師:誰愿意做做小男孩,把這兩只鳥蛋送回?請大家認真看,他是怎么送的?他這樣做對嗎?
4、評議,練讀。
。S機板書:小心的 輕輕的 連忙 捧著)
5、你們說說看,小男孩他為什么要這樣呢?
(自由發言)
是的,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就是兩個珍貴的生命呀!小男孩怎么能不好好珍惜呢?
。ò鍟赫鋹郏
6、讓我們都來做做小男孩,把鳥蛋送還到窩里,讓它回到她媽媽的身邊吧。
(學生紛紛小心翼翼地把“鳥蛋”放進老師準備的“大鳥窩”里)
五、回顧小結1~3節
1、齊讀課文1~3節。
2、你喜歡文中的小男孩嗎?
多么懂事、善良的小男孩啊,讓我們一起為他鼓鼓掌吧!
六、書寫指導
1、書寫:
連 遠
2、指導觀察、比較差異。
3、范寫“連”字,自主學習“遠”字。
【板書】
喜愛 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珍愛
取下 送還
一定焦急不安
小小的 小心地
涼涼的 連忙
真好玩 輕輕地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
3、知道保護環境,愛護小動物。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揭題
1.出示插圖:兩只蛋,旁邊畫有一只小鳥。
看見這些你會想到什么?
2.教師板書課題:兩只鳥蛋
學生齊讀課題。識記"蛋"字。(給"蛋"組詞。)
課文講了兩只鳥蛋的什么故事呢?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圈出本課所要學的生字。要求:借助拼音讀正確、讀流利。
2.指名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3.自主選擇生字進行學習,并讀出該字所在的小節,教師隨機選擇句子進行指導朗讀,并采取多種方法進行練讀。
例:捧連忙
。1)讀第三小節。
。2)用動作表示"捧"。
。3)用"連忙"說一句話。
說說用什么辦法記住這些字。
熟字加偏旁猜謎語如:還不走車來了。(連)千少萬多。(仿)
定、向:講解字形、間架、筆順、筆畫,并練寫。
取、涼:練習"鳥蛋涼涼的"和"涼涼的鳥蛋"兩種短語形式。
4.除了課文,你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這些字?
5.分小組出示學生收集到的有這些生字的報紙、雜志、商標等,念給小組的成員聽。
6.全班交流:將自己收集的資料分別粘在小黑板上,并讀給老師和同學聽。
[結合生活實際認字。]
7.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8.指名分節讀課文。
9.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進行練讀。
10.小組之間采用互讀或者齊讀或者組長指名朗讀等方式練讀。
第二課時
一、再讀感悟
1.再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寫"我"動作的詞語,圈出來。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取、拿、捧、走、送還、聽見、抬、投向
2.說說"我"是怎樣做這些動作的?用"--"劃出。
教師出示所劃短語,請學生選擇相應的進行粘貼。
3.理解感悟。
。1)如果鳥蛋拿在你的手心,你的心里會怎么想?朗讀,體會"真好玩"。
(2)如果你是鳥媽媽,看見這情景你的心情如何?理解"焦急不安"。
4.質疑解疑。例如:鳥蛋怎么又是小鳥?可以讓學生自由提問,自主回答。
5.再讀課文,把你所體會到的用朗讀體現出來。
二、書寫指導
口字旁的字"口"要寫小些;走之底的寫法仔細指導,是三筆。
三、拓展練習
1.師:我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2.小組討論,說一說,議一議。
3.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什么?
四、小結
板書設計 :
9.兩只鳥蛋
小心地捧
連忙走
輕輕地送還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12
教材分析:
這首兒童敘事詩主要講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清新流暢的小詩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的對小鳥的關愛,對生命的珍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教學目標: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6個字。
2、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師播放小鳥破殼而出的多媒體動畫課件,生觀察。
2、說說:你看了動畫,了解到了什么?(讓生自由發言)
3、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詩,寫的就是一個小朋友和兩只鳥蛋之間動人的故事。(板書課題:兩只鳥蛋)生齊讀課題。“蛋”是生字,大家再拼讀一遍。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能再組個詞嗎?
3、學完了這個生字,相信小朋友一定能把課題讀得更好。ㄉ俅锡R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鳥蛋是什么樣子的?課文圍繞鳥蛋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請大家打開書第39頁,先聽老師讀一讀。(師范讀,生認真聽,仔細看。)
2、誰來說說:鳥蛋是什么樣子的?(小小的,涼涼的)課文圍繞鳥蛋講了一件什么事呢?(這首兒童敘事詩主要講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
3、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再把圈出的生字多讀幾遍。(學生自己讀)
4、這首小詩共有幾小節?(4個)
5、指名讀,其他小朋友注意聽,待會兒請你評一評。(指名讀、評議)
6、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同學們課文讀的不錯,看,老師把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請到了大屏幕上,會讀嗎?(出示帶拼音詞語)
取下 涼涼的
一定 捧著 連忙
仿佛 輕輕地 抬頭 投向
(1)自己先讀一讀。
(2)指名分行讀,找出這一行要注意的字音。
。3)齊讀。
2、去掉拼音你們還會讀嗎?(出示沒有拼音的詞語)
(1)自己讀一讀。
。2)小老師分行帶讀。
(3)下面男生讀一個詞,女生讀一個詞,比一比誰認得快、讀的準。
3、開火車讀字:真聰明,好吧,難度繼續加大,這樣單個的生字誰會讀?
課件出示: 定 連 向
輕 涼 仿 佛
取 捧 抬 投
。1)自由練讀。
。2)我的火車誰來開?(單軌火車,雙軌火車)
4、記憶字形
小朋友們字音讀得真準。我們知道:讀準字音排老大,記憶字形靠方法,這些字相信小朋友一定有好方法記住它。
我們先看看這里都有什么結構的字?哪種結構的字最多。ㄗ笥医Y構)你找到哪些?
課件出示 輕 涼 仿 佛
取 捧 抬 投
你最先記住了哪個字?
1)生:(輕)這個字你怎么記呢?(換一換:經)組詞。
文中說輕輕地怎么樣?(指導生讀文第三小節)
你能用“輕輕地”說一句話嗎?
2)涼:這個字你怎么記呢?組詞識記。課文中是怎么說的?
文中說鳥蛋涼涼的(課件出示)像這樣的詞很多,課件出示:小路( )花兒( )
“鳥蛋涼涼的”我們還可以說“涼涼的鳥蛋”(出示)(生齊讀)小路長長的?還可以說成;花兒紅紅的?還可以說成
師引導發現,并小結:你們發現了沒有,在這兩個短語中,涼涼的位置不同,表達的意思卻是相同的。我們再一起讀一讀。
3)(仿佛)這兩個字都是?(單人旁)我們找找仿佛在課文中的哪個句子里?
意思就是我好像聽見鳥兒的歡唱。對,鳥兒在歡快的唱著歌,多么開心呀。B兒有許多朋友,大樹,藍天,還有我們人類,多開心呀。╅_心地讀一讀。(指導讀)
4)對,仿佛都是單人旁的字,還有哪些字部首是一樣的呢?
識記“捧、投,抬”課件出示:這三個字都是提手旁,表示和手有關的動作,你能給它們組個詞嗎?隨機:你能用動作表示一下嗎?
5)還有一個字也是表示動作的字——取,識記,組詞:取長補短(貼黑板)(吸取別人的長處,優點來彌補自己的短處,缺點。同學之間要互相取長補短,才能不斷進步。)
小結:小朋友,剛才我們學習的都是左右結構的字,那剩下的這幾個字是什么結構?
。ǔ鍪荆 定 連 向)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
5)定:識記,組詞。“一定”造句。
6)連:識記。還有一個半包圍結構的字是?
7)“向”組詞識記。
四、游戲鞏固識字。
1、游戲識字:小朋友,這節課你們學習得真不錯,掌握了不少識字的方法,認識了許多字。你們這么聰明能干,連蛋殼里的小鳥也迫不及待的想破殼而出和我們玩耍呢!只要我們讀準了蛋殼里的字,小鳥就能飛出來和你們交朋友了,有信心嗎?
2、課間操:《小鳥小鳥》。小鳥們飛來向你們表示祝賀了,我們一和他們歡唱吧!
五、指導書寫
1、今天,你們學會了很多字,讀通了課文,如果再能把字寫準確,寫得漂亮,爸爸媽媽一定會為你自豪的!
2、誰能把我們今天要學寫的字給大家讀一讀?在41頁。
你發現了嗎?第一行的字有什么特點?第二行?第三行?
3,今天老師重點教大家學寫“連”這個字。請小朋友們看大屏幕上,仔細觀察,這個字是半包圍結構,它的部首是——走之底。像“連“這樣半包圍的字筆順規則應該是先里后外,我們應先寫車,再寫走之底。
觀察:車在田字格的——正中央,最后一筆豎要稍短一些?蠢蠋熢谔镒指窭飳“車”,注意筆順。
我們現在學習走之底的寫法:書空:三筆寫成點—橫折折撇—捺。大家注意看,點不要和下面的橫連在一起;橫折折撇:橫要又短又平,第二折要短要往下,出筆要快,最后一筆是平捺,寫捺的口訣是:上滑滑梯、下滑滑梯、出滑滑梯。
4、請你在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強調寫字姿勢:頭正 身直 臂寬 足安 )
5、作業展示。(強調干凈、規范)(蓋五角星)
六、生活中識字:其實細心的小朋友會發現,今天學的這些字在生活中也見過。
(課件展示,生讀一讀,找一找)
小結:小朋友們認識的字可真多,這就叫生活中識字。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一定會從生活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13
一、教材分析
1.知識學習
認識"蛋、取、涼、定、捧、連、輕、仿、佛、抬、頭、向"12個生字。會寫"聽、唱、連、遠、定、向"6個字。
2.情感陶冶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思維品質培養
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培養愛鳥意識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學生背景
1.知識背景
具備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對照"我會認"畫出生字、認識自然段的能力。初步掌握了用加偏旁、去偏旁、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
2.其他背景
具有"真、善、美"的美德,知道保護鳥類是好事。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懂得養鳥、愛鳥。鳥是寵物,觀賞物,靠人來喂養。但也免不了吃鳥蛋。對大自然的"鳥捉蟲--蟲迫害莊稼--從而鳥保護莊稼"的知識鏈不甚了解。
三、解決問題及方式選擇
主要探討鳥蛋與鳥和人類的密切關系,及為什么保護鳥的原因。知道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兩個生命,讓兒童幼小的心靈萌發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重點理解"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這句話,知道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師生互動,借助問答、討論、多媒體演示、親身觸摸體會、讀中感悟等形式達到這一教學模式。
四、教學實錄
師:(放歌伴奏《小鳥》,師生加動作。)請大家一起跟我做!
師:這首歌唱的是什么?
生:唱的是小鳥。
師:你了解小鳥些什么?
生:小鳥長一身羽毛,小鳥愛吃蟲子,小鳥會飛……
師:小鳥的家在哪?
生:小鳥的家在樹上。
師:(往黑板上貼樹)對,有樹的地方就有鳥兒的身影。瞧(實物,兩只鳥蛋),這是什么?
生:這是鳥蛋。(師板書鳥蛋)
師: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第九課兩只鳥蛋。(補全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你們喜歡它嗎?
生:喜歡。
師:打開書讀一讀課文。如果能把這課的生字也讀好那就更棒了,小組長開始檢查小組讀讀生字。
師:老師找人讀課文應找幾位?為什么?
生:應找四位,因為這篇課文有四個小節。
師:你替老師找吧!第一次讀課文你想給讀的小朋友提點什么要求?
生: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不添字不掉字。
師:讀的小朋友對聽的小朋友有什么要求?
生:坐好,拿好書,認真聽。
師:自己讀一讀第一小節,誰想讀?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這兩只鳥蛋是這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來的。
師:這么白的鳥蛋你想不想摸一摸啊?
生:想。
師:小組摸一摸吧!誰來說說摸著鳥蛋什么感覺?
生:鳥蛋涼涼的,滑滑的,很好玩。
師:對啊,放在太陽底下還透亮呢!自己讀讀。誰想讀?(生讀第一小節)你就覺著他讀得怎樣?
生:讀出對鳥蛋的喜歡,"真"讀得重。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14
課前透視:
這首兒童敘事詩主要講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清新流暢的小詩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的對小鳥的關愛,對生命的珍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詩歌語言優美流暢,學生以前也有過接觸,他們比較喜歡這種形式,教師可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進一步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音韻美和意境美,從而讓學生逐漸熟識詩歌。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數學生已經認識,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主交流識字經驗,激發他們識字的熱情。
教學目標: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6個字。
2、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鳥蛋實物、錄音機和磁帶。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切入舉偶
1、聽音樂。放音樂《百鳥朝鳳》:你聽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師:在大自然中,鳥類是個大家族,無論是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鳥媽媽是怎樣把它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呢?(板書課題)
2、出示實物。教師讓學生摸盒子里的實物:猜猜這是什么?(鳥蛋)你們對小鳥和鳥蛋有哪些了解?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有關鳥蛋的詩。
二、對話平臺,自學(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利于提高自學效果。)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字或句子作上標記。
2、學生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小節讀一讀,其他人認真評議:發現他哪個字音讀得準,你就向他學:他哪個字音讀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識字(多種形式復現生字,促使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
1、合作識字。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讓學生先進行小組學習,會讀的讀給小伙伴聽,不會讀的互相幫助,然后請小伙伴合作讀。
2、交流識字。哪些字你已經認識了?你是怎樣認識的?同座交流,看誰的辦法最好。
3、競賽識字。出示詞語大轉盤,讓學生自己轉動,轉到哪個詞就領讀三遍,看誰讀得準,認得多。
三、朗讀(讀說思議練結合,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1、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讀,回憶剛才摸鳥蛋的感覺(小小的、涼涼的)體會著讀一讀。
。2)比較鳥蛋涼涼的和涼涼的鳥蛋: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這類詞語的特點:詞序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同。)除了涼涼的鳥蛋還有什么是涼涼的?
。3)你還能像這樣再說幾個嗎?
。ㄈ绻麑W生說不出來,教師可進行指導,把寫有花兒、小草、柳枝、大海,紅紅的、綠綠的、軟軟的、藍藍的的詞語卡分給學生,讓擁有不同詞語的學生去找朋友,再讓兩個朋友變換左右順序。)
2、學習第二小節:
。1)輕聲讀文,思考:你怎么知道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2)出示小鳥破殼的圖片或課件,引導學生說一說。
(3)啟發想象:鳥媽媽焦急不安是什么樣?你能表演一下嗎?
表演后試著把媽媽的語氣讀出來。
(4)你還能用焦急不安說句話嗎?看誰說得和別人不一樣?
四、背誦(采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背誦積極性,幫助學生有意識地積累語言。)
練習有感情的背誦前兩個小節。
五、寫字(在自主發現中引導學生體會漢字之美。)
1、認讀聽、唱、連、遠,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2、教師重點指導口字旁和走之旁,學生練習書寫。
3、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業。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理解讀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感受能力。)
1、學習第三小節: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描寫我的神情動作的詞語。
(2)學生做動作理解小心、連忙、捧著、輕松等詞語。
(3)小組練習演讀課文,體會我送還鳥蛋時小心翼翼的樣子。
2、學習第四小節:
。1)組內讀文,討論:我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結合插圖理解投向)
。2)想象讀文: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聽到嘰嘰喳喳的鳥叫聲,當你抬頭仰望藍天時會看見什么?體會著讀讀這小節。
(3)仿佛一詞怎樣理解?(可以和好像互換)你還能用它說句話嗎?
如:鳥兒仿佛
3、配樂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ㄅ錁蜂秩練夥眨榫敖蝗,使學生情感和課文語言合二為一,進入物我同一的審美境界。)
背誦(競賽更易于激發學生積累語言的積極性。)
分小組以挑戰冠軍的形式背誦全文。
二、練習(延伸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1、讀文抄寫文中你喜歡的詞語,爭取記住它。
(這是積累語言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讀、寫、記好的詞語,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運用語言的能力。如文中涼涼的、焦急不安、連忙等詞語。)
2、學生想象最后一節詩所描繪的畫面,并畫一幅畫。
3、尋找有關鳥的圖片、文字資料,想想我們應該怎樣保護他們。
三、寫字(自主練習書寫更易于培養學生寫字興趣)
學生自己描紅,練寫定、向兩個字,并說說怎樣才能寫好這兩個字,教師相機指導。
伴教錦囊
四、詞語解釋:
焦急不安:心里著急不安定。
仿佛:似乎、好象。
連忙:趕快,急忙。
五、相關鏈接:
1、鳥蛋。
世界上的鳥蛋五彩繽紛,大多數啄木鳥、貓頭鷹和鴿子的蛋是純白的,畫眉的蛋是純藍的,大白鷺的蛋翠綠如玉,短翅樹鶯的蛋就像紅寶石,夜鶯的蛋殼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紋,美不勝收。鳥蛋的顏色和花紋有保護色的作用,可隱蔽自身,不被敵害發現。
2、鳥類的有關知識。(略)
閱讀在線:
《兩只小鳥》(略)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15
一、教材簡析
《兩只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取下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教學目標
教學這一課,根據新課標對一年級閱讀課的要求,針對一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能在田字格內正確美觀地書寫“聽、唱”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在讀背的過程中,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在閱讀的過程中,使學生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為使學生在這節課上學有所得,學有所長,我把教學的重點確定為兩點:1)、識字寫字;2)、有感情地誦讀課文;難點確定為“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四、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準備設計以下幾個大的環節,并簡要做以分析。
(一)、導入課題。
因為低年級學生的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所以我想低年級的課堂,還是簡約些好,直奔課題,直奔重點。
齊讀課題,用一句話過渡到下一個環節:“《兩只鳥蛋》這首兒歌,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ǘ、感情誦讀,體味情感。
為了使整節課不出現脫節的現象,主要是想通過創設情境,理解重點詞語的方法,讓學生喜歡閱讀,而且能讀得有滋有味。
1、(出示第一小節)自由練讀。
2、你把這小小的、涼涼的鳥蛋拿在手上,有什么感覺?
3、在學生感悟的基礎上,回到文中去,感情朗讀第一小節。
(“鳥蛋什么樣的”這個問題并不難解決,為使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把自己當作文中的“我”去感受那小小的、涼涼、好玩的鳥蛋,使他們能自然地流露出對鳥蛋的喜愛之情。)
4、在學生讀好第一小節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這樣過渡:“咦,好孩子,你怎么把鳥蛋拿在手里玩呀?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練讀第二小節。在此基礎上,創設這樣的一個情境:
6、(出示第三小節)指導練讀,重點指導學生讀好“小心、捧、連忙、輕輕”這些詞語。為使學生更有興趣,可采用師生對讀、生生對讀的形式,。
7、鳥蛋回到了媽媽的身旁,(出示第四小節)師范讀,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
8、生練讀。
9、多美的詩歌呀,帶給了我們這么豐富的想象,現在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請你們再用心地讀一讀這首詩。
。ㄋ模⑼卣狗e累
在語文課上,我希望學生學習知識、積累知識的過程是不留痕跡、潤物無聲的,所以在學生美美地讀完了這首詩歌之后,我通過這樣的一個說話練習,達到積累詞語、運用詞語的目的。為給學生一個整體的印象,用課件出示:
鳥蛋涼涼的涼涼的鳥蛋
小路長長的長長的小路
楊樹高高的高高的楊樹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16
遼寧省葫蘆島市龍港區實驗小學 陳興杰
課前透視
這首兒童敘事詩主要講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清新流暢的小詩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的對小鳥的關愛,對生命的珍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詩歌語言優美流暢,學生以前也有過接觸,他們比較喜歡這種形式,教師可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進一步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音韻美和意境美,從而讓學生逐漸熟識詩歌。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數學生已經認識,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主交流識字經驗,激發他們識字的熱情。
教學目標 :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6個字。
2、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鳥蛋實物、錄音機和磁帶。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聽音樂。放音樂《百鳥朝鳳》:你聽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師:在大自然中,鳥類是個大家族,無論是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鳥媽媽是怎樣把它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呢?(板書課題)
2、出示實物。教師讓學生摸盒子里的實物:猜猜這是什么?(鳥蛋)你們對小鳥和鳥蛋有哪些了解?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有關鳥蛋的詩。
對話平臺
自學(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利于提高自學效果。)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字或句子作上標記。
2、學生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小節讀一讀,其他人認真評議:發現他哪個字音讀得準,你就向他學:他哪個字音讀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識字(多種形式復現生字,促使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
1、合作識字。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讓學生先進行小組學習,會讀的讀給小伙伴聽,不會讀的互相幫助,然后請小伙伴合作讀。
2、交流識字。哪些字你已經認識了?你是怎樣認識的?同座交流,看誰的辦法最好。
3、競賽識字。出示詞語大轉盤,讓學生自己轉動,轉到哪個詞就領讀三遍,看誰讀得準,認得多。
朗讀(讀說思議練結合,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1、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讀,回憶剛才摸鳥蛋的感覺(小小的、涼涼的)體會著讀一讀。
(2)比較“鳥蛋涼涼的”和“涼涼的鳥蛋”: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這類詞語的特點:詞序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同。)除了涼涼的鳥蛋還有什么是涼涼的?
(3)你還能像這樣再說幾個嗎?
。ㄈ绻麑W生說不出來,教師可進行指導,把寫有“花兒、小草、柳枝、大海,紅紅的、綠綠的、軟軟的、藍藍的”的詞語卡分給學生,讓擁有不同詞語的學生去找朋友,再讓兩個朋友變換左右順序。)
2、學習第二小節:
。1)輕聲讀文,思考:你怎么知道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2)出示小鳥破殼的圖片或課件,引導學生說一說。
。3)啟發想象:鳥媽媽焦急不安是什么樣?你能表演一下嗎?
表演后試著把媽媽的語氣讀出來。
(4)你還能用焦急不安說句話嗎?看誰說得和別人不一樣?
背誦(采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背誦積極性,幫助學生有意識地積累語言。)
練習有感情的背誦前兩個小節。
寫字(在自主發現中引導學生體會漢字之美。)
1、認讀“聽、唱、連、遠”,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2、教師重點指導口字旁和走之旁,學生練習書寫。
3、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業 。
第二課時
朗讀(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理解讀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感受能力。)
1、學習第三小節: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描寫我的神情動作的詞語。
。2)學生做動作理解“小心、連忙、捧著、輕松”等詞語。
。3)小組練習演讀課文,體會我送還鳥蛋時小心翼翼的樣子。
2、學習第四小節:
。1)組內讀文,討論:我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結合插圖理解“投向”)
。2)想象讀文: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聽到嘰嘰喳喳的鳥叫聲,當你抬頭仰望藍天時會看見什么?體會著讀讀這小節。
。3)仿佛一詞怎樣理解?(可以和好像互換)你還能用它說句話嗎?
如:鳥兒仿佛
仿佛
3、配樂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配樂渲染氣氛,情景交融,使學生情感和課文語言合二為一,進入物我同一的審美境界。)
背誦(競賽更易于激發學生積累語言的積極性。)
分小組以挑戰冠軍的形式背誦全文。
練習(延伸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1、讀文抄寫文中你喜歡的詞語,爭取記住它。
。ㄟ@是積累語言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讀、寫、記好的詞語,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運用語言的能力。如文中“涼涼的、焦急不安、連忙”等詞語。)
2、學生想象最后一節詩所描繪的畫面,并畫一幅畫。
3、尋找有關鳥的圖片、文字資料,想想我們應該怎樣保護他們。
寫字(自主練習書寫更易于培養學生寫字興趣)
學生自己描紅,練寫“定、向”兩個字,并說說怎樣才能寫好這兩個字,教師相機指導。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焦急不安:心里著急不安定。
仿佛:似乎、好象。
連忙:趕快,急忙。
相關鏈接:
1、鳥蛋。
世界上的鳥蛋五彩繽紛,大多數啄木鳥、貓頭鷹和鴿子的蛋是純白的,畫眉的蛋是純藍的,大白鷺的蛋翠綠如玉,短翅樹鶯的蛋就像紅寶石,夜鶯的蛋殼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紋,美不勝收。鳥蛋的顏色和花紋有保護色的作用,可隱蔽自身,不被敵害發現。
2、鳥類的有關知識。(略)
《兩只鳥蛋》教案設計 篇17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第9課《兩只鳥蛋》。下面我從教材的特點、學生的情況、教法學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板書設計等五個方面談談我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兩只鳥蛋》是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開篇之作,是一首清新流暢的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故事。在這首洋溢著童真、童趣的小詩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的對小鳥的關愛,對生命的珍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通過本課及本單元的學習,能讓我們感受肩負的環保責任,讓環保意識逐漸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萌生發芽。
詩歌語言優美流暢,在反復誦讀中,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音韻美和意境美,從而逐漸熟識詩歌,熱愛詩歌。通過本文的感情朗讀,落實大綱中提出的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同時進行聽說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2、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本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把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6個字。
(2)語感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喜歡朗讀詩歌。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4)情感目標: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3、教學重點:
(1)本課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力求做到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華。
(2)識字教學。
4、教學難點:
“焦急、仿佛”詞語的理解,“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 這句話的理解,培養學生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5、整課計劃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讀中感悟,學習課文,識記生字。
第二課時:拓展延伸,背誦課文,指導書寫。
6、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音樂(鳥鳴聲、配樂朗讀)、大樹貼圖、鳥蛋實物、小鳥破殼的圖片(小鳥貼圖)、鳥媽媽頭飾、生字卡片(果子)、詞語卡片。
二、說學生。
1、知識背景:
在本單元的課文學習之前,已經對學生進行了兩個課時的單元集中識字教學,因此學生對生字的學習比較輕松。而且,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在課前預習時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對照“我會認”圈出生字、認識自然段的能力。初步掌握了用加偏旁、去偏旁、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
2、情感背景:
一年級的孩子都具有“真、善、美”的美德,知道保護鳥類是好事。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懂得養鳥、愛鳥。鳥是寵物,觀賞物,靠人來喂養。但也免不了吃鳥蛋。對大自然的“鳥捉蟲--蟲迫害莊稼--從而鳥保護莊稼”的知識鏈不甚了解。
三、說教法。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本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語文課程改革的四個基本理念,為具體落實“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原則,為了使語文教學更富活力,讓兒童在輕松愉悅中學習,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注重多種方法自主識字。
新課程的識字教學重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教師不以零為起點,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打破以往傳統的老師教讀學生跟讀的做法,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學生通過半年多的學習、積累,已掌握了不少識字方法,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并結合生活實際自主識字,通過 “摘果子”、“開火車”“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游戲,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并通過讓學生動用多種感官,記憶生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效率。同時遵循新課標的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的要求,采取了“識字與讀文整合的方法”。
2、注重語文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從一年級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出發,采用了演示法、表演法、游戲法、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快樂識字、主動探究,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表演,發展性創造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合作意識。
3、注重學生積極參與、以讀為本、主動獲取知識、體會情感。
學習語言的過程,應該是學生積極參與、主動獲取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一起去感悟、去探索、去發現。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和富有童趣的活動,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議中感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境;在說中訓練語言學會表達;在評價中激活思維。創設一種言、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
四、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
1、為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主要引導學生用發現法、比較法、探究法、表演法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2、特別重視朗讀感悟法。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因此,淡化教師的講,讓學生通過自由讀、合作讀、賞讀、表演讀、個別讀、集體讀等多種形式來理解感悟課文。
五、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眾所周知,教師通過圖畫、音樂和文學語言描述,再現教材的情境,就會給學生以強烈的真實感,較快地把學生帶入智力最近發展區。情境法適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能喚起他們的形象思維,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學中學生既觀察感受,又思維表達,使大腦兩半球交替興奮,為充分挖掘大腦潛力創造了條件。
為了達到預期目標,我在課堂開始安排了以下幾個步驟:
1、欣賞音樂,展開想象。播放《百鳥朝鳳》片段,學生欣賞各種模擬的鳥叫聲,展開想象的翅膀,并說說聽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進行說話訓練。
2、欣賞圖片,創設情景。播放課件,教師同時用語言描述:在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中,鳥類可是一個繁盛的大家族,無論是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有鳥類的身影。教師趁機提問:那么鳥媽媽是怎樣把他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呢?從而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新課。
3、出示實物,激發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他們喜歡閱讀、敢于閱讀、樂于閱讀的愿望,整體感知的教學設計可以實現這一目的。
1、欣賞課件(配動畫課文朗讀),激發朗讀的興趣。
2、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說說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4、同桌互讀,互相檢查,互相正音,互幫互學。
。ㄈ┘氉x課文,促進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式學習之外,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這樣做就使得學生的認知不斷得到完善和升華,最后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因此,對課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積累語言,領悟情境,增強語感。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感知后,我安排學生分段細讀課文,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感悟情感。
1、學習第一段:(感受實物)
本段描述的是事情的起因,男孩從樹上取下兩只鳥蛋,愛不釋手。引導學生體會男孩對鳥蛋的喜愛之情,才能感受后來他送還鳥蛋的愛鳥之心。所以,在教學本段時,主要通過讓學生感受實物,觀察鳥蛋“小小的”、“涼涼的”的特點,激發學生對鳥蛋的喜愛,隨后進行感情朗讀。同時,在教學中學習詞組的比較,促使學生學習運用語言,積累語言。
2、學習第二段:(啟發想象)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墩Z文課程標準》也指出: “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這就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借助教學難點、重點、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本段中男孩在媽媽的啟發下,懂得了珍視生命。為什么“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卻讓學生有些難以理解。因此,在教學第二段時,我及時地引發學生想像:“鳥媽媽的鳥蛋被拿走了會怎樣?鳥媽媽焦急不安是什么樣?鳥媽媽會怎么說?”這樣的話題,有利于調動學生和生活積累,發展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然后進行表演,自然水到渠成。
3、學習第三段:(表演朗讀)
表演讀是一種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讀方法,可以再現課文情景,從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表演讀使學生通過理解課文的文字符號,借助教材的直觀在大腦中建立鮮明的表像聯系,而且實現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頭腦中的表像運用外顯的形體動作和語調音色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從而引起共鳴。在教學第三段時,我引導學生表演讀,在表演中,緊扣三個動作:“小心地捧”、“連忙走”、“輕輕地送還”,體會男孩的愛鳥之心,從而達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諧發展的要求。
4、學習第四段:
通過前幾段的學習,學生的心靈已經萌發出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此時,教師抓住時機,層層追問:“鳥蛋又回來了,鳥媽媽會想什么?過幾天這兩只鳥蛋會怎樣?到時候會怎樣?”“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聽到嘰嘰喳喳的鳥叫聲,當你抬頭仰望藍天時會看見什么?”從而為學生留出拓展的空間。最后,教師以優美的語言給予總結和激勵。
。ㄋ模┙柚胂,升華感情。
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深度,此時進行配樂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景,把朗讀、理解、感悟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自由、充分的讀,在讀中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并且打破教材的束縛,把學習延伸到課外,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把學生的思路引向整個地球、整個世界、整個人類。
(五)多種方法,趣味識字。
新課程標準的一個特點是重新確定了低年級以識字、寫字為教學重點,要求語文識字課要多認少寫,識寫分開,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本學期我在教學識字教學中進行了改革,在每個單元學習課文之前,先進行集中識字教學。而在課文的學習中,通過反復地、不同形式的朗讀,識字與讀文相整合,生字已經在學生的頭腦中重現了很多次了。因此,在學完課文后,再次進行的識字教學,是以鞏固為目的。
我設計了這樣幾個游戲:“摘果子”、“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開火車”、“找朋友”。在游戲中,學生學會了識字、組詞、釋義、找反義詞、看部首想意思、積累詞語。學生識字的興趣大、積極性高、效果好。
整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一層進一層,一環扣一環,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較好的感悟課文的內容,真正體味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鳂I超市。
1、收集資料:收集有關鳥的介紹和圖片,了解一些鳥兒的生活習性,和同學交流。
2、談談收獲:這節課你一定有很多收獲,課后請把你的收獲說給你的家人或好朋友聽。
3、詩歌表演:和好朋友一起邊表演邊背誦詩歌,還要加上動作,可以一人扮演媽媽,一人扮小男孩。
六、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文是精華的體現,好的板書更應具有深刻的啟發性。我的板書力求顯示這些,主要采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并茂,色彩鮮艷,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導、發散學生創造性思維。
。ǜ剑┌鍟O計:
兩只鳥蛋
。ù髽滟N圖) 取
拿 。◥埒B)
捧
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