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綜合資料(精選14篇)
《日月明》綜合資料 篇1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力、手、水”3個字。
2幫助學生了解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二、教材說明
本課通過三字一頓的韻文,揭示了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幫助學生了解會意字的構字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認字能力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師生共同制作構成本課會意字的那些獨體字的卡片,如,“日、月、魚、羊、小、土、大、一、火、田、力、人、木、手、目”,可在字的上方繪制相應的圖或古文字。
(二)認字、寫字
1認字
本課除“力、手”之外,其他生字均為會意字,字義較易理解,字形與字義聯系緊密,也較易掌握。因此,識字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字音及會意字構字特點上。教學時,可分以下幾步進行。首先,教師以“明”和“鮮”為例,講清“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日”和“月”都是非常明亮的,因此“明”就是指很亮的意思;“鮮”是由“魚”和“羊”組成的,“魚”和“羊”的味道都很鮮美,合在一起味道就更鮮美了。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認識其他生字,看看這些生字是由什么字組成的,能否根據它的組成成分了解生字的意思。學生自學完后,讓學生做小老師,自由匯報交流學習情況,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在重點難點處加以提示。最后通過朗讀韻文進一步鞏固生字。
2寫字
本課寫字教學可分以下幾步進行。首先,學生自己描紅,了解字的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請學生做小老師來說說寫好這三個字要注意的地方。教師相機提醒學生比較“力”中的與“目”中的的不同。
(三)詞句
本課大部分生字本身就是詞。詞義的學習結合會意字的構字特點的分析便可迎刃而解。但是,由于漢字具有一字多義的特點,因此,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這些字(詞)的用法是很重要的。教師可讓學生用這些字擴擴詞或說說句子,還要引導學生讀讀課后練習“我會讀”里的詞語,使學生進一步拓展對這些字詞的認識。
本課韻文三字一頓,四組為一句,共有三句。句意的理解可結合會意字特點的分析進行。
(四)朗讀
本課韻文是為幫助學生認識會意字特點服務的。語言簡潔,節奏感強,適合朗讀。在學習本課生字、了解會意字特點的基礎上,可讓學生自由讀、同座位用“對口令”方式讀、邊拍手邊讀,通過不同的朗讀形式調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使學生熟讀成誦。
(五)實踐活動
本課課后練習中安排了一項“讀讀想想”,目的是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會意字的認識,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結合這項練習,教師可組織學生圍繞“有趣的漢字”這一主題開展實踐活動。首先,引導學生完成“讀讀想想”的練習,仿照課文將這四組字編成一段小韻文。然后,引導學生自由組合,與好朋友一起復習前面學過的漢字。因本冊書至此已過大半,學生已學了不少漢字,其中有不少象形字、會意字及形聲字,讓學生試著找出這些漢字有趣的地方,或畫畫,或出字謎,或學著課文的樣子編編韻文。總之,用各種方式將漢字的有趣之處表現出來。最后,開個交流會,讓學生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出來。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形象揭題,趣味認字
1出示“一輪紅日圖”及漢字“日”,提示學生注意“紅日高照,光芒四射,非常明亮”。
2出示“一彎月牙圖”及漢字“月”,提示學生注意月亮也很明亮。
3“日”和“月”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新的字:(板書:明)請同學讀準音,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二)舉一反三,自學生字
1像這樣有趣的字還有很多很多。出示“魚”的圖及漢字、“羊”的圖及漢字,教學“鮮”。
2學生自學其他生字,同桌可以討論。
3請學生做小老師,匯報學習情況。
(三)誦讀韻文,鞏固認字
(四)擴詞造句,拓展認識
1認讀“讀讀想想”中的詞。
2用本課生字擴詞或造句。
3自由組合,說說有趣的漢字。
(五)練習寫字
◆[2004
《日月明》綜合資料 篇2
【教學目標】
1.在熟讀課文中認識漢字,并引導孩子發現構字規律,認識“筆尖、鮮花”等8個詞語,會寫本課生字“力、手、水”。
2.正確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漢字的構字規律。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團隊合作的意識,提高識字效率。
4.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理解、感悟漢字,掌握朗讀技巧。
5.讓學生感悟漢字的構字規律,培養主動學習漢字的濃厚興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漢字文化的熱情。
教學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了解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培養學生初步的認字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卡,構成本課生字的部件卡。有關識字的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情趣
你們還記得《陽光》這篇課文嗎,太陽光芒四射,灑遍了大地,所以日的意思是──(學生回答),月呢?日和月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新字──明。
[設計意圖:以激勵性的語言導入,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為進一步學好生字服務。]
二、形象揭題,趣味識“明”
1.師:小朋友,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漢字,能自己讀書,看報,還能自己寫句子,真是了不起。今天老師還要帶你們到漢字王國里認識一些有趣的朋友。來,我們先來認識幾個老朋友(課件出示太陽)這是老朋友“日”,(課件出示月亮)這是老朋友“月”?(課件出示日出)你看到了什么?(太陽越升越高,放射出萬道金光,照亮了大地。)
(課件出示月升)誰再來說?
師小結:太陽也叫日,月亮也叫月。日和月都給大地帶來了光明,它們組成了一個新的字(課件出示-明)開火車正音。
2.你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嗎?
這節課我們就要學習許多像“明”這樣的字!
現在,太陽想和月亮手拉手做朋友,成了一個新的字“明”
這個字讀什么?(正音,齊讀)你們以前有沒有見過“明”你能不能用“明”組詞?
“日”和“月”這兩個老朋友住在一起,相處得很融洽,特別是“日”,作為老大哥讓著小弟弟,它把大部分位子讓給了“月”,這樣組起來的字才好看。
設計意圖:以生動形象的課件引導,使小學生聯想到生活的體驗,能激發小學生學習的情趣,把“日”和“月”稱之為兩個老朋友,充滿了人文色彩。
三、變化形式、朗讀課文
1.趕緊打開書,翻到“日月明”這一課,拿好書,看著書,聽我讀。(配樂師范讀)
2.你們想讀嗎?把書擺好,用右手指著字,跟我讀。
3.讀得可真仔細!還想讀嗎?請拿好書,看著課文,再跟我讀。
4.讀得很有精神!自己輕聲也來試試看,遇到不會讀的生字請拼音寶寶幫忙。
5.會讀了嗎?咱們分大組對讀。
6.男女生也來比比看!男生先開始。老師給你們讀課題。
7.大家一起讀。
8.讀得可真棒!開火車會讀嗎?開雙軌火車。正音:鮮、尖(拼一拼,注意讀準變調)休、滅(拼一拼)森、從(開火車讀準平舌音)眾(讀準翹舌音)
9.還有哪一大組再來試試?
10.聽著你們讀得這么起勁,我也想讀,咱們合作讀,好嗎?拿好書,師讀日月──,真聰明,就這么讀。
11.好玩嗎?同桌小朋友也這樣來玩一玩。
12.去掉拼音會讀嗎?真的會讀?那咱們就來試試看!合上書,放桌角,看大屏幕!哪一桌小朋友來讀?還有人自告奮勇嗎?
13.這么多人都想讀啊!那怎么辦呢?一起來讀好不好?
14.小朋友就是能干!不用看拼音都會讀了!再加大難度還會嗎?(大屏幕隱去前面兩個字,生字變紅)現在還會讀嗎?你是怎么讀出來的?
15.不按順序會讀嗎?我指到哪,你就讀,會嗎?指名讀。會讀的小朋友都來試試。
[設計意圖]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變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動的探究學習,強調多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積累,體現了語文學科以讀代講的特點。本環節以情感激勵為主,變化讀的方式,引導小學生正確朗讀課文,既使課堂充滿了生活情趣,又為下一環節的理解作好了鋪墊。
四、理解字義
1.我們的漢字很有趣,你要想辦法記住它。課件出示魚的圖及漢字,羊的圖及漢字。讓學生觀察,說說如何記住“鮮”字。
2.鼓勵學生用編口溜的方法記住“鮮”。師示范,如:
①有魚又有羊,這事真新鮮。②桌上有魚,有羊,味兒真鮮美等等。
3.生齊讀并給“鮮”字組詞。
設計意圖:課件出示魚的圖及漢字,羊的圖及漢字,展示了漢字的有趣。鼓勵學生自主識字,有利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4.我們再來玩個游戲好嗎?猜一猜的游戲。看看圖,猜猜是什么字,并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猜出來的。課件演示:
滅:這一橫就像滅火的樹枝;
塵:塵土飛揚;
男:男人在田里出力;
休:人要變成“亻”人靠在樹下休息。
林:捺要變成丶
5.會看圖猜字了,那看字你能來想想畫面嗎?
出示:鮮、尖、從,自由選擇來說。
師點撥:鮮──我想起了一首兒歌,想聽聽嗎?江南水連天,魚兒味道鮮;塞北羊兒肥,羊兒味道美。有意思嗎?如果你們也想起一些兒歌也可以來告訴大家哦!尖──找找看身邊哪些東西是尖的?看看這些尖的東西都長什么樣?從──皇帝出行時,都有很多隨從。
6.看圖猜字會了,看字想畫面也會了,再出個難題考考大家好嗎?
猜字謎:上看一棵樹,下看兩棵樹,仔細看一看,還有許多樹。這是什么字?拿出卡片,師引說。
7.你能給“眾”也編個字謎嗎?
8.用這三個字擴詞,小組進行競賽、交流、評議。
[設計意圖]
展示課件,游戲識字,極大地激發了小學生識字的情趣,使字義的理解變得形象有趣,具有極大的親和力,使學生如沐春風,如浴春雨。
五、擴展練習
小朋友們真棒,一下子認識了這么多有趣的漢字。我想考一考大家,比一比誰聰明,好嗎?請用下面的字組詞,再說一句話。
森眾鮮從明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會寫“力”、“手”、“水”、三個生字。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13個生字,這節課我們不但要把課文讀好,還要把字寫好,有信心嗎?
二、熟讀課文
1.指學生讀課文,評議。
2.同桌用對口令的方式讀一讀。
3.教師示范讀,強調韻尾,學生仿讀,看誰讀得好。
4.齊讀,邊拍手邊讀。
5.自己試著背一背。
設計意圖: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變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動的探究學習,強調多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積累,體現了語文學科以讀代講的特點。
三、完成課后“我會讀”
1.自讀,匯報,交流。
2.認讀新詞,并在生字下面打上點。
3.擴展,你能用帶點的字組詞或說一句話嗎?
四、指導書寫
1、出示“力手水”三個字,學生觀察一下,怎么樣才能把這三個字寫好。
2、學寫“力”字。
①學生描紅(了解“力”的筆畫、筆順,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指學生說說“力”的第一筆與“目”的橫折的不同之處。
③教師示范寫。學生模仿寫。
3.學寫“水”字。
①學生說說壓線筆及左邊的橫撇的位置。
②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學生觀察,寫好水字。
5.小組選好的作業,進行展評。評選小小書法家。
五、小游戲、記漢字
1.拼一拼
把手中的獨體字卡片進行組合,看看能拼成什么,并讀一讀,口頭組詞。
2.飛鴿送信(有些小朋友手中拿的是音節,有些小朋友手中拿的是漢字,讓音節找漢字或讓漢字找音節)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活動中識記生字,豐富的活動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學習舞臺,讓學生居于活動的中心,成為活動的主人,激發學生的興趣。
六、讀讀想想
漢字的結構很有意思,很多漢字都是由不同的字組合在一起,表示另一個意思。出示“歪、晃、品、晶”四個字,學生認讀。
1.指學生說說意思,組詞。
2.讀讀“歪歪扭扭、晃眼睛、品茶、亮晶晶”這幾個詞語。
3.把這四個字仿照課文編一篇韻文,小組進行合作。
4.交流。如:
不正不正,歪歪斜斜。日光日光,明明晃晃。
三個口字,品嘗品嘗。三個日字,晶晶亮亮。
七、擴展練習
找一找前面學過的漢字,如:媽、筆、坐、如、朋,學一學課文的樣子,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編一篇韻文或字謎。
設計意圖:本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適當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采取活潑有趣的方式反復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創設自主合作的學習機會,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并從相互交流學習的過程中給學生以展示的機會體驗學習的快樂。
板書:
日月明二木林
魚羊鮮三木森
小土塵一火滅
田力男二人從
人木休三人眾
手目看
《日月明》綜合資料 篇3
《日月明》是一篇語言簡潔、節奏明快、音韻和諧,十分適合兒童朗讀的韻文。讀著這樣的文字似乎能聽到稚嫩的童音,那么動聽、那么美妙。短短的韻文,揭示了會意字的構字特點。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僅了解了許多漢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漢字組成的,而且知道它的意思就是這幾個漢字意思的組合。對于這樣的會意字,學生非常感興趣,在學習中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課堂上,我先出示生字讓學生認讀,再出示圖片讓學生猜意思,這樣學生很快理解了字的意思。不過,這里如果先出示圖片讓學生猜字再說意思,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在學習韻文時,我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組成學習小組,在小伙伴中交流自己的發現,自己也試著編一編。這樣,同學之間互幫互學,深化了對知識的認識;大膽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們的團體合作意識被調動起來了,從而充分體驗合作的愉快。靈活地處理教材,能較好地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有利于讓學生在廣闊的生活中學語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在努力實踐著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日月明》綜合資料 篇4
本課通過三字一頓的韻文,揭示了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幫助學生了解會意字的構字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認字能力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預設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力、手、水"3個字。
2、了解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放在字音及會意字構字特點上,理解字意
教學準備
1、課件
2、師生共同制作構成本課會意字的那些獨體字的卡片,主要為"小、土、大、一、火、田、力、人、木、手、目"
3、其他獨體字卡片,信封
教學時間:1.5~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認識新字"明":
1、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幾個新朋友。我們先來看幾個老朋友。(出示太陽)這是老朋友"日",(出示月亮)這是老朋友"月"。(課件出示:一雙手)這雙手表示什么?
2、現在,太陽想和月亮手拉手,交朋友,成了一個新的字:"明"。(課件出示)
3、這個字讀什么?(正音、齊讀)你們以前有沒有見過"明",你能用"明"組什么詞語?(隨機出示卡片:明白明月)
4、"日"和"月"這兩個老朋友住在一起,相處得很融洽,特別是"日",它作為老大哥讓著小弟弟,它把大部分位子讓給了"月"。這樣組成的字才好看。
二、學習"鮮"
1、另外有兩個老朋友聽說"日"和"月"交了朋友,它么也飛了出來,(出示課件)一個是"魚",一個是"羊"。這個字念什么?
2、你們以前有沒有看到過"鮮"?我們可以組什么詞?(組詞)(隨機出示卡片:秋日中秋)
3、你們發現"鮮"合起來的兩個字:"魚"和"羊"味道都很鮮美,合在一起味道就更鮮美了。
三、舉一反三,自學生字
1、像這樣有趣的字還有很多很多。請大家自學其他生字,同桌可以討論。你們發現了什么?
2、請學生做小老師,匯報學習情況。(隨機出現課件)
四、誦讀韻文,鞏固認字
1、學生自由讀
2、同座位用"對口令"方式讀
3、邊拍手邊讀
五、擴詞造句,拓展認識
1、剛才學的字,你們記住了嗎?(認讀"讀讀想想"中的詞語,課件出示)
2、本課生字擴詞或造句。
3、你能用其中的一個詞語或兩個詞語來說一句話嗎?(小組合作交流,指名回答)
4、自由組合,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漢字。
六、鞏固練習
1、還有許多字,也是由兩個字組成。請小組長打開信封,拿出紙片,大家合作,看哪個小組拼的字多,注意筆畫的變化,用水彩筆修改。
2、小組活動
3、展示,匯報
(備注:拼字材料中出現的是獨體字,一部分是本課中出現的,另一部分是學過的字或認識的字,如:木、羊、幾、玉、禾、口、中。)
七、練習寫字
1、學生自己描紅,了解字的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請學生做小老師來說說寫好這三個字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相機提醒學生比較"力"中的與"目"中的的不同。
《日月明》綜合資料 篇5
一、你能把兩個字連起來變成一個字嗎?
月 日 一 人 田 小
木 力 羊 火 月 大
二、我會讀。
明天 明亮 鮮花 鮮與 舉手 手拉手
樹林 森林 從前 從來 群眾 用力
三、寫筆順填空。
力: 共( )畫,第二畫是( )。
手: 共( )畫,第四畫是( )。
水: 共( )畫,第二畫是( )。
四、小朋友,你能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嗎?
一( )明月 一( )手 一( )森林
一( )人 一( )鮮花 一( )毛巾
一( )尺子 一( )鳥 一( )松鼠
一( )梨 一( )星星 一( )船
五、讀一讀,猜字謎。
一邊是太陽,一邊是月亮。
兩邊合起來,到處亮堂堂。
謎底( )
六、拓展練習:你知道這些字是由哪幾個字組成的嗎?寫一寫。
歪=( )+( ) 品=( )+( )+( )
晃=( )+( ) 晶=( )+( )+( )
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看看這些有趣的字吧!
xīn lěi miǎo yàn yáo
鑫 磊 淼 焱 垚
《日月明》綜合資料 篇6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是圍繞“有趣的漢字”這一主題開展實踐活動的,目的是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會意字的認識,通過讀詞語了解四個字的意思,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在熟讀課文中認識漢字,并引導孩子發現構字規律,認識“筆尖、鮮花”等8個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漢字的構字規律。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團隊合作的意識,提高識字效率。
4.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理解、感悟漢字,掌握朗讀技巧。
5.讓學生感悟漢字的構字規律,培養主動學習漢字的濃厚興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漢字文化的熱情。
教學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了解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培養學生初步的認字能力。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生字卡,構成本課生字的部件卡。有關識字的課件。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情趣
師:小朋友,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漢字,能自己讀書,看報,還能自己寫句子,真是了不起。今天老師還要帶你們到漢字王國里認識一些有趣的朋友。
二、形象揭題,趣味識“明”和“鮮”
(一)趣味識“明”
1.我們先來認識幾個老朋友(課件出示太陽)這是老朋友“日”,(課件出示月亮)這是老朋友“月”?(課件出示日出)你看到了什么?(太陽越升越高,放射出萬道金光,照亮了大地。)
(課件出示月升)誰再來說?
師小結:太陽也叫日,月亮也叫月。日和月都給大地帶來了光明,它們組成了一個新的字(課件出示-明)開火車正音。
現在,太陽想和月亮手拉手做朋友,成了一個新的字“明”。
這個字讀什么?(正音,齊讀)你們以前有沒有見過“明”你能不能用“明”組詞?
(二)趣味識“鮮”
1)過渡語:月亮太陽手拉手成了好朋友,有兩個小動物看了也很羨慕,也想成為好朋友,瞧!他們來了。(出示魚羊的圖片)
2)這個字念什么?(正音,齊讀)
3)讀的真不錯,誰能來猜猜它的意思?并且要告訴老師你的理由。(結合用會意字的構字規律去鮮的意思)
4)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魚肉的味道很鮮,羊肉的味道也很鮮美,有魚肉又有羊肉,味道就更鮮了。魚生活在水里,羊生活在陸地上,水中的魚和地上的羊成了好朋友,這好似真新鮮。
(三)小結會意字的構字規律
1)齊讀:日月明,魚羊鮮
2)會意字:像明、鮮這樣一看我們就能猜出來它是什么意思的字,我們就叫他們“會意字”(齊讀)
3)會意字的構字規律:會意字是由兩個意義相關的字組成的。你發現沒有明是由(日月)鮮是由(羊鮮)
三、根據會意字的構字規律,學習課文
課件出示只有生字的課文
1)過渡語:這節課我們就要學習許多會意字字!
2)你們看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只有生字的課文,你們認識它們嗎?
3)老師要向小朋友們道歉,因為老師把課文里的一些字丟掉了,你們能幫老師找回來嗎?
4)根據會意字的特點找字:誰來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回來的?比如明,鮮,我把前面的字去掉你能猜出來嗎?試試看?
5)猜課文(根據會意字的構字規律猜課文)
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生愛猜哪個字就猜哪個字,理解字義
四、變化形式、朗讀課文
1)趕緊打開書,翻到“日月明”這一課,拿好書,看著書,聽我讀。(配樂師范讀)
2)你們想讀嗎?把書擺好,用右手指著字,跟我讀。
3)讀得可真仔細!還想讀嗎?請拿好書,看著課文,再跟我讀。
4)讀得很有精神!自己輕聲也來試試看,遇到不會讀的生字請拼音寶寶幫忙。
5)會讀了嗎?咱們分大組對讀。
6)男女生也來比比看!男生先開始。老師給你們讀課題。
7)大家一起讀。
8)讀得可真棒!開火車會讀嗎?開雙軌火車。正音:鮮、尖(拼一拼,注意讀準變調)休、滅(拼一拼)森、從(開火車讀準平舌音)眾(讀準翹舌音)
9)還有哪一大組再來試試?
10)聽著你們讀得這么起勁,我也想讀,咱們合作讀,好嗎?拿好書,師讀日月──,真聰明,就這么讀。
11)好玩嗎?同桌小朋友也這樣來玩一玩。
12)去掉拼音會讀嗎?真的會讀?那咱們就來試試看!合上書,放桌角,看大屏幕!哪一桌小朋友來讀?還有人自告奮勇嗎?
13)這么多人都想讀啊!那怎么辦呢?一起來讀好不好?
14)小朋友就是能干!不用看拼音都會讀了!再加大難度還會嗎?(大屏幕隱去前面兩個字,生字變紅)現在還會讀嗎?你是怎么讀出來的?
15)不按順序會讀嗎?我指到哪,你就讀,會嗎?指名讀。會讀的小朋友都來試試。
五、交流: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過渡語:會讀了,你會認嗎?你用什么方法去識記的?
2)識記的方法:加一加,減一減
根據字的結構去記(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品字形)
會意字的構字規律
六、多種方法,鞏固生字
過渡語:今天的生字你們會認了嗎?真的會認了嗎?我來考考你們
1)我們來玩個游戲好嗎?猜一猜的游戲。看看圖,猜猜是什么字,并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猜出來的。課件演示:
滅:這一橫就像滅火的樹枝;
塵:塵土飛揚;
男:男人在田里出力;
休:人要變成“亻”人靠在樹下休息。
林:捺要變成丶
2)會看圖猜字了,那看字你能來想想畫面嗎?
出示:尖、自由選擇來說。
3)游戲認字:跟人(從)
4)看圖猜字會了,看字想畫面也會了,再出個難題考考大家好嗎?
猜字謎:上看一棵樹,下看兩棵樹,仔細看一看,還有許多樹。這是什么字?拿出卡片,師引說。
5)你能給“眾”也編個字謎嗎?
6)把生字放在詞語里,你還會認嗎?
用詞說話
七、拓展
出示:筆歪問閃忠品晶
過渡語:小朋友真厲害,會讀會認了,我現在要找找我們班里有沒有小作家,看誰能學著今天的課文也來創編小韻文。
作業: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找會意字,自己也去編編小韻文。
齊讀自己創編的小韻文
八、小結:我收獲,我快樂
今天的課堂我們認識了不少的生字朋友,讀了朗朗上口的小韻文,自己也創編了小韻文,有思考才會有收獲,有收獲才會有快樂。
板書
日月明
日月明,魚羊鮮,
竹毛筆,不正歪。
三口品,三日晶。
(根據學生回答隨機板書)
日月明的教學反思
老教師說的好,教案是看不出問題的。因為教學畢竟是一個師生互動,動態生成的過程。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我有一下幾點需要改進:
1.被教案束縛了。整個教學的過程,我的思維局限于教案之中,從而忽視了學生有價值的回答,更沒有把他們的回答經過老師的加工變成課堂的亮點。
2.應尊重孩子的個性思維。教學“從”時,設計了一個跟人的游戲。游戲結束之后,我問孩子你能猜出是什么字嗎,他們回答“跟”。我直接否定了。其實現在想想孩子的回答也是正確的,而當時我只要說:跟也對,可是誰能自己的不一樣的答案呢?作為一名新老師,缺乏的是駕馭課堂的能力,這也是我需要努力的方面
《日月明》綜合資料 篇7
課前交流:帶來什么禮物呢?我的校園有一棵很大的楓樹,就把他們帶來了。漂亮的紅葉送給最優秀的小朋友。
1、課件演示:拼音學生認讀。
師:放在音節里你會拼嗎?學生拼讀
出示生字:學生讀,比較“木”“目”,歡迎漢字朋友和我們一起學習。
出示“明”及拼音,學生讀,板書:日月明
2、這是一首兒歌,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學生自讀兒歌。
教師讀兒歌,
(屏幕出示兒歌)
師:自己再讀讀,爭取把字音讀準。
(師生一起讀)
師:誰會讀兒歌的前兩行了?
出示“鮮”“塵”“尖”,學生認讀,再讀前兩句。
接著讀中間兩行。
出示生字,學生讀。
3、完整讀兒歌。
師生齊讀。
(阿遠想:老師為什么一直和學生一起讀?是不放心學生?還是……)
指名讀帶拼音兒歌
師:讀給旁邊的小伙伴聽。
4、做手操。
師:這個字就讀“手”,古代的人根據收的樣子創造了手字。
(課件播放聲音并顯示筆順)
課件演示筆順,學生說。
師:兩筆橫有什么不同?
(教師根據課件演示,指導書寫。)
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指導學生的書寫姿勢,聽音樂,把手字描兩遍,寫一遍。
師:很多小朋友是挺胸抬頭的大公雞不是彎腰的小蝦米)
(音樂有利于學生平心靜氣,……好嗎?不如直接給學生提要求。)
5、師:把手放在眼睛上面能看得更遠,因此他們就用手和目組成了看字。
(出示“看”字)
師:你發現這里的手字有什么不一樣了?
出示“力”,課件演示書寫。
師:比較“月”“力”字中的橫折鉤,看老師寫“力”字。
師:做好寫字準備,描兩遍寫一遍。
師:“力”和誰組成新字。
師:小兒歌中還有哪些字是由其他字組成的。
(阿遠評價:對生字的解讀都是教師完成的,沒有給學生留下絲毫機會,這樣的學習,學生可以學會一些生字,但是編者的編寫意圖去不能得到貫徹,這樣的兒歌除了讓學生容易記憶一些字,更主要的是給學生一種識字規律,讓學生發現漢字的規律,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發現這樣的規律,發現漢字更多的構字規律。讓學生學會學習,應該是每一個年級段都應該注意的。)
出示:生字。
師:“明明明什么明?”“明明明,日月明。”
(出示生字,讓學生認讀)
師:漢字多有趣呀!猜字謎。
課件出示:用蓋子滅火。小朋友靠樹休息。
(老師剛才說……)
(阿遠評價:這個環節應該放在剛接觸兒歌的時候,放在這里就已經顛倒了,孩子已經認識了生字,再回到形象中去,不符合識字的規律。)
師:拼音也組成了一個謎語,來猜猜。(上面小下面大)
(阿遠評價:形象化的圖片都放在了后面,是這節課的缺失。識字應該和漢字的造字規律結合起來。漢字經歷了一個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識字也順應這個規律,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
《日月明》綜合資料 篇8
學習目標:
1我能熟讀課文中認識漢字,認識“筆尖、鮮花”等8個詞語,會寫本課生字“力、手、水”。
2、我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我能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識字效率。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理解、感悟漢字。
知識鏈接:
有趣的會意字
我們學習的漢字中,有許多字是由兩個或幾個漢字組成的,有趣的是它的意思就是這幾個漢字意思的組合,這樣的漢字有個名字——會意字。
預習任務:
1、積累一些文中的好詞。
2、弄清文中的會意字都有哪些?
3、說一說自己還見過其它的會意字沒有?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文中的這些會意字都是由哪些意思合起來的呢?
我來闖關:
一、加一筆,變新字。
大( ) 日( ) 了( ) 人( ) 火( )
一、
二、 組詞。
明( )( ) 鮮( )( ) 塵( )( )
尖( )( ) 滅( )( ) 男( )( )
林( )( ) 森( )( )
眾( )( ) 從( )( )
學習收獲:
知識延伸:
掰——用手分物,掰為兩截。 采——手在樹上,采摘東西。
塵——小土為塵,塵土飛揚。 功——出工有力,就會成功。
尖——上小下大,形似山尖。 林——喬木叢生,成為樹林。
明——日月齊照,大放光明。 苗——田間長草,植物幼苗。
淚——眼睛流水,淚水汪汪。 休——一人倚樹,立足休息。
艷——色彩豐富,鮮艷美麗。 歪——不端不正,東倒西歪。
裕——有衣有谷,富裕之家。 災——室中失火,釀成火災。
眾——三人團結,眾志成城。
《日月明》綜合資料 篇9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這里有兩個字,你們認識嗎?出示卡片日和月。
看仔細了,老師能把它們變變變,變成一個新的字。出示明。
把 日 月 明 貼在黑板上,學生齊讀課題兩遍。
太陽和月亮在的時候,整個世界非常明亮,所以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
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小韻文就有許多這樣的字,你們想認識嗎?
(二) 初讀韻文
1、請同學們端起書來,自由朗讀小韻文。在讀之前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
學生說完后,教師再強調朗讀要求:
①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對于難度的字要多讀幾遍。
②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同學或老師。
2、出示小黑板,學生自由讀。
3、指名讀小韻文,每個同學讀一組。
(三)理解韻文
剛才,同學們認真地讀了小韻文了,那你發現前面兩個字和第三個字有什么關系呢?(指名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同學們真了不起,讀懂了這么多的知識。其實這篇小韻文里還藏了許多畫呢!不信你們來看這一組。出示人 木 休。指名學生讀。其實這一句是說人干活累了,于是就在樹邊休息。把準備好的畫貼到黑板上,給學生更直觀的認識。
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讀,邊讀邊想,看看還能從哪些字和句子中讀出一幅畫面來。出示一組(學生自由讀,并想一想,全班交流。)
小和土合起來就是灰塵的“塵”。掃地時小的土都飛起來了,這就是灰塵。
小 大 尖,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東西上面小,下面大,我們就可以說它是尖的。讓學生看自己的鉛筆。
一 火 滅,意思是說如果這里著火了,我們可以弄些土把火蓋起來,這樣火就滅了,所以滅字是在火的上面加根橫。
田 力 男,在田地里干活的都是有力氣的男人。
手 目 看,孫悟空把手放到眼睛上,向遠處張望。學生做動作。
三 木 森,樹非常的多就是森林,所以森是由三個木組成的。你們看看這篇小韻文里還有那個字和這個字是一樣的?
三 人 眾,意思是人多了力量就大。(和森比較記憶印象更深刻)
二 人 從,從是跟從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緊跟著另一個人。找兩個同學上臺表演。
同學們說得太好了,你們簡直就是造字專家。剛才老師在讀到“魚 羊 鮮”這句話時,也想起了一幅畫面。同學們想聽嗎?
讀“魚羊鮮”這句話時,我是這樣邊讀邊想的,從前有一對夫妻,他們家里很窮。眼看就要過年了,可他們家卻因為窮什么年貨都沒有準備。他們感到十分傷心。鄰居們知道了這件事后,非常同情他們。于是,一家人送給他們一條鮮活的魚,另一家人送給他們一塊羊肉。這對夫妻看著鄰居們送來的年貨,非常高興。大年三十的晚上,他們把魚肉和羊肉洗干凈后,一起放到鍋里煮。沒過多久,一陣香氣就從鍋里飄出來,整個屋子充滿了香味。后來,人們發現原來魚肉和羊肉放在一齊燉,味道特別鮮美。 “鮮”字就這么來了。
這就是中國文字的神奇之處。我們可以從文字讀出一幅畫面,讀懂字的意思,甚至還能讀懂一個道理呢。以后要學更多的字,會有更大的長進。
(四) 誦讀韻文
下面我們進行朗讀比賽,看誰讀得最好聽。
教師讀前兩個字,學生讀第三個字。(去掉拼音)
男女生對讀。
同桌對讀。
同學們讀的這么好,老師也想讀一讀可以嗎?老師讀的時候,你們邊看書邊聽,然后當一次小老師,聽后點評一下
你們知道老師讀的好在哪里嗎?
老師能讀好的關鍵就是邊讀邊想像一幅幅圖畫,不信你們也試試。(學生自由讀)
師生齊讀,背過的可以背,沒背過的看書讀。
(五)課外拓展
老師還有許多像今天學的這樣的字,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們?
出示 不 正 歪
不正是什么意思?誰會做動作,不正也就是歪。
你還從哪兒看到過像今天所學的漢字一樣,也是由兩個不相同的漢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三個相同的漢字拼成的新字。(說到品字形的字時,可以從學生的姓名中遷移開去,給學生提供認識更多的認識漢字的機會,例:石頭很多就是磊,水很多就是淼等等。)
(六)指導寫字
出示生字力
觀察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師示范書寫,學生書空,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日月明》綜合資料 篇10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第一冊“識字(二)”第四課《日月明》,鑒于《日月明》是一篇識字韻文,它通過韻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從教材的編排來看,本單元之前的象形識字課顯然已作了很好的鋪墊,學生對日、月、火、竹等會意字的組成部分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幾個句意的理解完全可以通過會意字的特點進行分析,因此,識字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字音以及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上。本課出示了11個會意字,并以節奏明快、音韻和諧的韻文形式介紹了這幾個字的構字規律。《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和朗讀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認了以下幾個目標:
1、知識目標
2、技能目標
3、德育目標
為達成這些目標,我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因為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但是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并不是完全地放任學生去自由活動,而是在教師有序指導下的自主探究,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從四方面著手讓學生進行探究:
<三>教學重難點
一、字形上的探究
直接出示要認的會意字,因為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很高,所以對于這些字學生很快就讀出并讀準了他們的字音,然后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仔細觀察,這些字有什么特點,學生很快?#雋嗣魘怯扇蘸馱倫槌傻模適怯捎愫脫蜃槌傻模鍘⒃隆⒂恪⒀蛟蚨際俏頤茄ч南笮巫鄭ü錘吹娜隙粒蕓煬##雋巳趙旅鰲⒂閶螄實日廡├世噬峽詰腦銜摹u庋慕萄寡浞值厝鮮兜攪送ü約旱吶γ扛魴∨笥訊寄苷莆帳蹲止媛傘r駁鞫搜蹲值幕浴?br />二、結構上的探究
讓學生看看明、鮮、男、森等生字同樣是由獨體字拼成的,他們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從而引出結構分類,讓學生自己到黑板上去認一認,分一分,哪些是左右結構,哪些是上下結構,哪些又是品字結構。使生字反復再現,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同時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
三、筆畫上的探究
讓學生探究發現獨體字是不是簡單得相拼,學生很快就發現了一些部首的變化,比如人木休的休,左邊人的捺變成了豎,小土塵塵上面的小,豎鉤變成了豎等,再一次讓學生體會了構字規律。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編出來的韻文兒歌讀讀黑板上出示的生字'
四、拓展上的探究
本課課后練習中安排了一項“讀讀想想”,目的是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會意字的認識,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結合這項練習,我組織學生圍繞“有趣的漢字”這一主題開展實踐活動。首先,我先引導學生完成“讀讀想想”的練習,仿照課文將這四組字念成一段小韻文不正歪、日光晃、三口品、三日晶。然后,引導學生自由組合,與好朋友一起復習前面學過的漢字,看看有沒有類似的字,。因本冊書至此已過大半,學生已學了不少漢字,其中有不少象形字、會意字及形聲字, 讓學生試著找出這些漢字有趣的地方,或畫畫,或出字謎,或學著課文的樣子編編韻文。總之,用各種方式將漢字的有趣之處表現出來。最后,開個交流會,讓學生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利,有了自由表達的空間,有了展示才能的舞臺和自主發現的過程。
《日月明》綜合資料 篇11
《日月明》這一課,節奏明快,音韻和諧,這篇短短的.韻文,揭示了會意字的構字特點,讓人隱約感受到中國人造字的智慧。本節課要求學生會認的生字比較多,但是這些生字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屬于會意字。因此,在教學時我也緊扣這一主題,舍棄了以往單調的認讀、繁瑣的分析,力求在一系列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引領學生自主探究到會意字的特點,進而識記生字,提高識字效率。
在導入時,我先出示“日”“月”的圖畫,并伴隨發光的效果,使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讓他們直觀的感受到這兩物會發亮發光,帶給大地光明,然后順勢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特點,有了前面的圖片感知,學生一下子就能說出。而后,我出示“明”這個字,學生也馬上能將他們的發現表達出來,他們有的說“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有的說“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知道,他們已經感知到了“明”的意思,初步領略到了此類漢字表意的特點,然后我順勢告訴孩子們,這樣的字就稱為會意字。因為有了前面對“明”字的感知作鋪墊,孩子們對“會意字”的理解有了共同的起點,理解起來應該也不至于那么抽象。這樣,我想比一上課就跟孩子們說,“今天要學習會意字”的方式更加自然。
教學生字時,我還會直接出示生字,再說說意思,其實就是引導學生從字的構成上感知字義,如果沒有前面游戲環節做鋪墊,學生也許不會主動去觀察字的構成。這樣,游戲環節的設置也就起到了作用,成為了“扶”和“放”的過渡橋梁,而且學生識字的自主能動性也能體現的更加明顯。
《日月明》綜合資料 篇12
《日月明》這一課,節奏明快,音韻和諧,這篇短短的韻文,揭示了會意字的構字特點,讓人隱約感受到中國人造字的智慧。本節課要求學生會認的生字比較多,但是這些生字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屬于會意字。因此,在教學時我也緊扣這一主題,舍棄了以往單調的認讀、繁瑣的分析,力求在一系列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引領學生自主探究到會意字的特點,進而識記生字,提高識字效率。
一、“明”字鋪路,引領學生初步感知會意字特點
教學片斷:
師:(課件出示發光的日、月圖片)這是什么?
生:太陽和月亮。
師:也就是“日”和“月”。同學們,你們能不能說說,你們看到的日和月都是怎么樣的呀?可以看著圖片說說。
生:很亮,會發光的。
師:真會觀察!是呀,太陽給大地帶來光明,晚上,月亮反射太陽的光亮也給大地帶來了光明。那日和月在一起會怎么樣呀?
生:更加明亮了!
師:是呀,他們倆在一起就更明亮了!所以“日”和“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新字,那就是“明”,誰能猜猜這是什么意思?
生:應該是明亮、光明的意思吧。
師:你很會思考,看到了光明的日和月,我們馬上就能聯想到“明”的意思。
在我們學過的漢字中,有許多字是由兩個或幾個漢字組成的,有趣的是它的意思就是由這幾個漢字意思的組合,這樣的漢字有個名字——會意字。今天我們就要去學習許多這樣的字。現在請你打開書自己讀讀。注意讀準字音!
在本節課中,13個要求會認的生字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屬于會意字,而如果單純的對孩子講述什么是會意字,相信不少學生會存在理解與認知上的困難,因此本節課,我打算先進行“明”字的教學,“扶”著學生在引導中逐漸發現和感受到“明”字會意的特點,由此來引路。
在導入時,我先出示“日”“月”的圖畫,并伴隨發光的效果,使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讓他們直觀的感受到這兩物會發亮發光,帶給大地光明,然后順勢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特點,有了前面的圖片感知,學生一下子就能說出。而后,我出示“明”這個字,學生也馬上能將他們的發現表達出來,他們有的說“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有的說“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知道,他們已經感知到了“明”的意思,初步領略到了此類漢字表意的特點,然后我順勢告訴孩子們,這樣的字就稱為會意字。因為有了前面對“明”字的感知作鋪墊,孩子們對“會意字”的理解有了共同的起點,理解起來應該也不至于那么抽象。這樣,我想比一上課就跟孩子們說,“今天要學習會意字”的方式更加自然。
二、字謎游戲,鼓勵學生自主中識記生字
教學片斷:
師:在讀課文時,你發現了什么?先在小組里說一說。
小結:是呀,大家看,這篇課文很有意思,在你讀課文的同時,其實里面一些字的字形你就記住了,現在請你再認真的讀一遍課文,等下我們進行“猜字謎”的游戲。
生:自讀課文。
師:看看圖,猜猜這是什么字,并且請你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1、識記“鮮”:
師:點擊出示魚和羊的圖片,學生猜猜是什么字。
生:這個是“鮮”字,這個字里面有一個魚字和一個羊字,因為魚(肉)和羊(肉)味道都很鮮美,所以我猜它念“鮮”。
師:(激動)你根據鮮字的組成來記住這個字的,這真是一個記住會意字的好辦法!
2、識記本課其余的會意字
……
無論是何種教學,對學生的教育都應該是一個“扶”到“放”的過程。通過一個會意字“明”的學習,預計孩子們對會意字已經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受,緊接著,我利用一個“猜字謎”的環節,通過游戲這種新穎有趣的載體,放手讓孩子們去學習,鼓勵他們自主思考,自主發現,進一步感知會意字的特點,同時記住這些生字。
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的表現也讓我欣喜,我發現,很多孩子會主動去思考了。比如,教學“鮮”時,我出示了一條魚和一頭羊,讓學生猜字,同時說說字的意思,一個孩子立馬說出了:“這個字里面有一個魚字和一個羊字,因為魚(肉)和羊(肉)味道都很鮮美,所以我猜它念“鮮”。”表述的具體而完整,措辭恰當,并且富有邏輯性。我對孩子的的發言贊揚了一番,也以此鼓勵其他孩子也能學著他的樣子說一說。再如教到“田力男”時,我告訴孩子們:“古時候一般男人們都在田里耕種,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很多男孩子驕傲地說:“男人力氣比女人大,所以男人就在田里干活。”學生聯系他們已有的生活體驗,說的頭頭是道、不亦樂乎,在融洽的對話中,也達到了識記生字的目的。
不足:“扶”和“放”梯度性體現的不夠明顯,放手的不夠,游戲環節還是有較為明顯的牽引性。游戲環節,讓孩子猜字謎,都是先出示圖片,如上面一個滅火器,下面一團火,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字,并說說理由。其實,這樣的方式還是從會意字的構成方面給了學生太多提示,學生說原因,也很容易能夠說出來,“放”得不明顯。
其實,我想猜字謎環節是否可以作為“扶”和“放”的過渡階段。字謎可以猜,但不用全猜,適當的猜幾個,起到提點學生去關注字的構成的作用,接著,可以適當總結學法,并以此激發學生去學習其他生字,如:“剛剛的游戲中,同學們通過觀察生字的構成,聯想到這個字的意思,接著猜出這個生字,這是一個好方法。如果我們反一反,老師直接把字告訴你,你能不能用剛剛的方法,說一說它的意思呢?”
直接出示生字,再說說意思,其實就是引導學生從字的構成上感知字義,如果沒有前面游戲環節做鋪墊,學生也許不會主動去觀察字的構成。這樣,游戲環節的設置也就起到了作用,成為了“扶”和“放”的過渡橋梁,而且學生識字的自主能動性也能體現的更加明顯。
《日月明》綜合資料 篇13
一 、教學目標:
1 、認識1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初步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三、課前準備:師生每人一套構成本課會意字獨體字的卡片。
四、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初步學會用會意字的構字特點進行識字。認識13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們還記得《陽光》這篇課文嗎,太陽光芒四射,灑遍了大地,所以日的意思是——(學生回答),月呢?日和月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新字——明。
二、學習“明”字
1 學生拼讀,注意讀準后鼻音。
2 猜一猜“明”是什么意思,用明字組詞。
三、學習“鮮、塵、尖”
1、 出示“鮮、塵、尖”,學生認讀。
2 、認讀這三個字,學生自由說發現了什么,并把這個秘密告訴大家。(如:三個字都是前鼻音,魚和羊的味道很美,合在一起味道更先鮮美了。)
a 、學生自讀
b 、指學生認讀,評議
3 、用這三個字擴詞,小組進行競賽、交流、評議。
4 、自讀課文第一節。
四、舉一反三,自學其他小節中的生字。
1、 小組合作學習(先學生自學,然后由小組長進行循環認讀、交流)
2 、各小組匯報,交流學習情況。(重點理解“森、眾的意思)
五、讀課文,鞏固認字
1、 集體讀課文,要求讀得流暢。
2、 游戲:找朋友(配樂)(學生各自拿出準備好的獨體字卡片
進行組合,由教師或指名學生念生字,看誰找得快)
3、檢查認讀情況。
六、擴展練習
用下面的字組詞,再說一句話。
森 眾 鮮 力 從 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會寫“力”、“手”、“水”、三個生字。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13個生字,這節課我們不但要把課文讀好,還要把字寫好,有信心嗎?
二、熟讀課文
1 、指學生讀課文,評議。
2 、同桌用對口令的方式讀一讀。
3 、教師示范讀,強調韻尾,學生仿讀,看誰讀得好。
4 、齊讀,邊拍手邊讀。
5 、自己試著背一背。
三、完成課后“我會讀”
1 、自讀,匯報,交流。
2 、認讀新詞,并在生字下面打上點。
3 、擴展,你能用帶點的字組詞或說一句話嗎?
四、指導書寫
1 、出示“力 手 水”三個字,學生觀察一下,怎么樣才能把這三個字寫好。
2、 學寫“力”字。
a 、學生描紅(了解“力”的筆畫、筆順,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b 、指學生說說“力”的第一筆與“目”的橫折的不同之處。
c 、教師示范寫。
3 、學寫“水”字。
a 、學生說說壓線筆及左邊的橫撇的位置。
b 、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 、學生觀察,寫好水字。
5 、小組選好的作業,進行展評。
五、讀讀想想:
漢字的結構很有意思,很多漢字都是由不同的字組合在一起,表示另一個意思。出示“歪、晃、品、晶”四個字,學生認讀。
1、指學生說說意思,組詞。
2 、讀讀“歪歪扭扭、晃眼睛、品茶、亮晶晶”這幾個詞語。
3 、把這四個字仿照課文編一篇韻文,小組進行合作。
4 、交流。如:
不正不正,歪歪斜斜。
日光日光,明明晃晃。
三個口字,品嘗品嘗 。
三個日字,晶晶亮亮 。
《日月明》綜合資料 篇14
[教材簡說]
《日月明》是一篇識字韻文,它通過韻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從教材編排的體系看,本單元之前的象形識字課顯然已作了很好的鋪墊。幾個句意的理解完全可以通過會意字的特點進行分析。韻文的詞串壓韻,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誦讀記憶。
[教學目標 ]
1、在語境中識得13個生字,會寫“力、手、水”3個字,重點指導“鉤”這個筆畫。
2、自主選擇中發現領悟會意字的構字特點,養成初步的認字能力。通過配樂朗讀,增強對語言的感悟力。
[教學反思及片斷]
反思一——精設導入 一箭三雕
師:(課件出示大大的火字)這是什么字?它是怎么造出來的?
那如果森林著火了,你說該怎么辦呢?
生:用滅火器把它熄滅;用水槍滅掉火;用衣服撲打……
師:大家看古人用什么來滅火呢?(課件出現樹枝滅火的動作過程)原來“滅”字就是在火上加了一根樹枝,真有意思,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中就有很多這樣有趣的字,你們想學嗎?
教后反思:
新課導入 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是課堂教學這首優美樂章的前奏。課伊始就用直觀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孩子快速進入學習狀態。這是此設計意圖之一。從教材編排的體系看,課文之間都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本單元之前的《口耳目》象形識字課顯然為本課會意識字做了很好的鋪墊,實現新舊知識的鏈接,此為設計意圖之二。引導學生發現會意字的規律性的東西,使學生舉一反三地學習課文其他會意字成為可能,此為設計意圖之三。
反思二——學中發現努力探究
我讓學生反復讀課文之后提出“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了什么?”學生發現哪個會意字的規律就講哪個字。老師作適當點撥。如:
1、明:課件演示(太陽和月亮都很明亮,它們在一起就更明亮了。)
2、休:一高一矮兩學生演一演。
3、人——從——眾:課件演示教師講解,擴詞理解。
4、塵:學生用手輕擦桌面。
5、尖:聯系舊知,板畫“草芽”、“小船”。
6、林、森:出示森林畫面,練習說一句話。
7、男:演一演在田里干活的樣子。
8、鮮:板畫冒著熱氣的魚和羊肉串。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必須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有自由表達的空間,有展示才能的舞臺,有自主發現的過程。“在讀課文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了什么?”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設計,這幾句話不但構建了本課教學的整體思路,而且把學習的自主權完全還給了學生,使孩子們放開了手腳,大膽去探究,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不難看出:孩子的潛能是巨大的,只要給他們機會、時間,孩子會發現很多很多的東西。在這樣一個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自主發現構字規律,互相傾訴,欣賞別人的發現成果過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思維與情感也在互動。學習中,孩子的自信心在增強,學習能力在增強,互相傾聽、互相欣賞、互相學習的良好學習品質也在逐漸形成。另外,為了在認字之初給學生以強刺激,加深孩子對生字的第一印象,我還利用圖畫、動作、語言描述、動畫課件演示,生活情景創設等手段加強漢字與客觀事物的聯系,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同時,也保持了孩子識字的興趣。
教后反思: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必須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有自由表達的空間,有展示才能的舞臺,有自主發現的過程。“在讀課文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了什么?”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設計,這幾句話不但構建了本課教學的整體思路,而且把學習的自主權完全還給了學生,使孩子們放開了手腳,大膽去探究,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不難看出:孩子的潛能是巨大的,只要給他們機會、時間,孩子會發現很多很多的東西。在這樣一個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自主發現構字規律,互相傾訴,欣賞別人的發現成果過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思維與情感也在互動。學習中,孩子的自信心在增強,學習能力在增強,互相傾聽、互相欣賞、互相學習的良好學習品質也在逐漸形成。另外,為了在認字之初給學生以強刺激,加深孩子對生字的第一印象,我還利用圖畫、動作、語言描述、動畫課件演示,生活情景創設等手段加強漢字與客觀事物的聯系,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同時,也保持了孩子識字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