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曲》、《小步舞曲》
教學內容:欣賞教學目標:
1、通過對樂曲、繪畫作品的欣賞和散文的朗誦,了解表現田園小景的多種藝術形式的特點。
2、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用自己掌握的藝術手段創造性地表現一幅田園小景。
教學過程:
1、音樂于繪畫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們可以表現同一種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種是用聲音一種是用色彩。先請同學們欣賞英國畫家康斯泰撥爾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園》,想一想畫面上表現了什么?
2、討論什么樣的音樂意境與這幅畫的意境相似。
3、教師簡介法國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間奏曲》旋律優美,與繪畫的意境是相似的。《歡樂頌》是莊嚴的,不適合表現幽靜的田園小景。
4、除了繪畫、音樂,還可以用語言來表現田園小景。教師出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片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誦。
5、試一試,在《間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誦。并感受、對比有音樂伴奏和沒有音樂的朗誦有什么不同?
6、啟發學生想一想,還可以用其他的藝術形式來表現嗎(如唱歌、雕塑、影視等)?這一環節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
7、分組準備用各自的藝術形式來表現一幅田園小景。
8、分組展示,師生評價。
教學反思:
學生知道表現優美田園景色的音樂的特點,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一幅田園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