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造樓、叮咚圓舞曲》》上海版二年級下學期
(五)邊唱邊學跳圓圈舞
跳法1:手拉手單圈,一、三小節踏點步,二、四小節朝順時針方向隨節奏彈簧小跑步。
跳法2:手拉手單圈,一、三小節踏點步,第二小節朝圓心手舉起隨節奏彈簧小跑步,第四小節從圓心邊跳邊放下手退回原位。
跳法3:手拉手面向圓心雙圈,一、三小節踏點步,二、四小節內外圈2個方向隨節奏彈簧小跑步。
跳法4:內外雙圈,舞伴面對面手拉手,一、三小節踏點步,二、四小節朝順時針方向轉隨節奏彈簧小跑步交換位置拍拍拍。
6.小組討論創編與別人不一樣的動作和隊形。
跳法5:……
交流展示
說明:
《叮咚圓圈舞》中的關鍵是拍準、唱準十六分節奏,只有在唱準唱好后才能加入形體動作更好地表現樂曲。在律動中教師先給予學生一些舞蹈的基本素材,然后讓學生在學會基本動作的基礎上小組合作進行創編,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每個班的學生基礎都是不同的,針對有些基礎好的班級可以嘗試進行輪唱練習,也可以通過小組間的圓圈舞的輪跳來讓學生初步感知輪唱這一演唱形式。
四、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個性特點,緊緊圍繞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設置目標和要求,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設計各種音樂游戲融于其中調動學生,循序漸進,重視學生音樂實踐過程,使枯燥乏味的音樂知識在活動中展開,使學生在聽聽、玩玩、拍拍、唱唱等活動中學習鞏固音樂知識。
我們面對許多不同的班級,學生間的個性差異明顯,所擁有的音樂本領和基礎都不一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處理好“預設”與“生成”間的關系,進行臨場調空,在小組活動中善于引導有能力的學生帶動較差的學生,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比如,在律動《叮咚圓舞曲》這一環節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各班學習的實際情況生成新的教學方法,自主能力較差的班級可以以教師為主導帶領學生拍拍、唱唱、跳跳、編編,以模仿學習、接受式學習為主;而能力較強的班級則可多給予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孩子們在自主學習中嘗試成功,增加自信心,體會合作與成功的愉悅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