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草原上
第三單元 草原上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附點八分音符,能在《小馬跑來了》的活動中采用各種身勢動作正確地進行節奏表現。
2、能學會《大雁湖》,并隨音樂吹奏《大雁湖》。
教學重點
1、演唱《大雁湖》,吹奏《大雁湖》。
2、學習附點八分節奏。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律動
師:同學們,讓我們唱著歌兒進教室吧。
(引導學生隨著《我是草原小騎手》邊唱邊拍手進教室,在座位上站好。)
師:來跟著老師動一動。
2、師生問好
二、導學鋪墊:游戲“我跳你猜”
師:同學們,從剛才我們聽到的音樂和咱們律動時的動作中,知道咱們今天這節音樂課將要走進哪個民族嗎?對于蒙古族,你們了解多少呢?大家一起來說一說。
師:既然大家對蒙古族了解這么多,我們來玩一個“我跳你猜”的游戲。老師跳一個蒙古族舞蹈動作,你們來猜一猜這個動作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跟著老師學一學,那就更好了。
a、“擠奶”動作
師:你們知道為什么在蒙古族的舞蹈中會出現擠奶的動作呢?
(課件展示草原上牛羊滿地的風景,老師隨風光片介紹。)
b、“抖肩”動作
c、“雄鷹展翅”動作
d、“騎馬”的動作
三、新課教學
1、節奏活動《小馬跑來了》
a、小馬跑來了(初聽與模擊節奏)
師:蒙古族人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在馬背上生活,馬成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好伙伴,在每年的那達慕大會上,都有賽馬的項目,瞧,有三匹小馬過來了
(課件展示:三匹小馬分別拖著三條節奏出現。)
第一匹: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第二匹: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第三匹: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b、認識附點八分節奏
c、節奏練習
2、歌曲《大雁湖》
a、初聽歌曲
師:剛才草原牧民用歌聲表達了他們對美麗草原的熱愛之情,這兒有一群小牧民也唱起了他們自己的歌。
(全班同學聆聽《大雁湖》。)
b、讀譜
c、跟唱
3、吹奏《大雁湖》
四、總結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歌樂聲中,老師再一次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美麗。讓我們在這動聽的音樂中結束這堂愉快的音樂課吧。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學會演唱《可愛的羊群》這首歌曲。
2、能學會跳簡單的筷子舞,并隨樂表演舞蹈。
3、能認真聽賞《牧歌》,感受草原的寬廣與美麗。
教學重點
從聽《牧歌》、唱《可愛的羊群》、跳筷子舞這三個內容中感受草原美麗的景象。
教學難點
學跳筷子舞
教學過程
一、清晨的草原
1、聽賞《牧歌》
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請你們閉上眼睛聽一聽這段音樂,想象一下你到了哪里?
a、初聽第一段(感受基本情緒和意境)
師:你覺得剛才的音樂美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嗎?
(請同學們說說聆聽音樂的感受。)
b、復聽全曲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是其中的一個樂段,現在我們來完整地聽賞一遍。如果你覺得它很美,就隨著音樂動一動。另外,這個樂段一共被重復了三次,如果你能記住它,能否在它第三次出現時用嚕輕輕地跟著它哼哼。
(全班聆聽全曲,教師引導學生隨樂律動,并在第三樂段時輕聲哼唱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