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放歌--蘇教版四年級下學期-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四季童趣》
2、活動:他享以“春夏秋冬”四季為題材的音樂作品;節奏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四季童趣》感受自然之美,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2、能用天真、活潑的情緒演唱出歌曲中的“趣”。
3、運用已學過的節奏創編歌詞和節奏型。
教學難點
能準確地唱出歌曲中的節分音、休止符。
教學過程:
1、采集與分享
復習:四季的歌謠。
師:“春天追著風箏跑,夏天天雨中把船搖,秋天采集紅楓葉,冬天迎風滑雪。一年四季快樂多。他成春夏秋冬四個組,各組演唱課前收集的表現代表本組季節的歌,哪組唱得最多就獲勝。
如:春:《小雨沙沙》
夏:《知了》
秋:《秋葉》
冬:《踏雪尋梅》
2、新歌教學
(1) 談話導入。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歌,它向大家展現了天真可愛的孩子們眼中充滿童趣的四季。聽一聽,歌中唱到的活動有哪些是你熟悉的?
(2) 教師范唱。
(3) 學生交流聽到的內容,初步熟悉歌曲。
(4) 復聽:童聲齊唱。要求學生比較教師獨唱和童聲齊唱的不同效果,進一步熟悉歌曲。
(5) 聽琴,用中速試著跟唱。
(6) 在學唱過程中解決難點,方法:放慢速度,劃拍,模仿跟唱,唱譜等。表現好力度記號的要求。
(7) 在基本唱熟后提問:怎樣更好的表現歌曲中的“趣”。啟民:從聲音、演唱形式、速度力度等方面考慮。
3、拓展與節奏練習。
師:每個人在四季里都有最喜歡的活動,試著把各季節喜歡的活動編成四句話:
(1) 用你創編的節奏讀讀。
(2) 在《四季童趣》的前奏聲中朗誦這四句,朗誦時配合聲勢動作,接演唱。
(3) 師生共同評價。
4、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充滿童趣的歌,這首歌讓老題想到了童年時代的快樂時光,同時讓我們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純真的童心是最可貴的,愿同學們能不斷發現身邊的美,天天快樂。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新疆之春》
2、復習《四季童趣》
3、豎笛演奏《春天來了》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具有濃郁的維吾爾族民間音樂風格的樂曲,感受新疆人民歡快的生活情趣。
2、通過樂曲的練習,練習低音區的演奏。
教學過程
1、復習《四季童趣》
(1) 聽《四季童趣》,感受歌曲。
(2) 唱《四季童趣》。
2、欣賞《新疆之春》。
這首小提琴獨奏曲作于1956年。樂曲的感情豪爽、樂觀、情緒奔放、流暢,具有濃郁的維吾爾族民間音樂風格,體現出奔放熱情的性格特征。樂曲表現了新中國成立后,新疆人民歡欣、酣暢的生少情趣。
樂曲結構為單三部曲式。第一部分,鋼琴首先奏出活潑跳躍的前奏,引出歡快而優美的主題。在輕快的鋼琴伴奏下,小提琴以裝飾音、跳弓、連弓及節奏的靈巧變化等手法,生動地表現了新疆春天的美景和人們歡樂的情緒。
樂曲的第二部分,小提琴用雙音演奏的技巧,配上富于特色的模仿手鼓的節分節奏,把人們帶進節日的舞蹈場面,人們打著手鼓,載歌載舞,場面熱烈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