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樂五年級上冊教案全冊
音樂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對小學階段要求了解、掌握的五線譜知識已掌握一大半,并能進行簡單的二部合唱,視唱聽音能力逐步提高。
a、聲樂方面:能用緩呼緩吸的呼吸方法,有氣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聲音協和、節奏準確、并帶一定的感情,部分學生聲音嘹亮、悅耳。
b、器樂方面:能辨清中國民族樂器的名稱、種類、外形特點、演奏姿勢、音色。個別學生在演奏方面較突出。
c、欣賞方面:能說出演奏樂器的樂器名稱、構造、音色特點;節奏上、力度上、速度上的變化發展;能講出曲調的結構、情緒等。
d、表演方面:能精心設計編排一組動作,表演時認真持久,效果較好
e、視唱、節奏練習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驟,準備視唱或節奏練習的內容,有些同學稍作準備,便能準確的表達出來,部分學生還借用指揮來進行練習。
二、教學目標
(一)總的目標
1、在唱好二部合唱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2、能背唱4~6首歌曲
3、學習音樂知識及視唱聽音練習?
(二)具體目標
讀譜知識:保持音記號、上滑音、下滑音記號、切分音節奏、弱起小節、6/8拍子的含義及基本的強弱規律。
技能目標:
a、培養主音感
b、聽辯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和聲音程
c、視唱2/4、3/4、4/4、3/8、6/8拍和包括已學過知識在內的四小節旋律
d學習二、三拍子的指揮圖式,有感情地背唱歌曲6——8首
b、繼續學習簡易樂器的演出法,能演奏簡單樂曲2——4首
三、教材重點難點
唱好二聲部合唱、聽記能力的培養
四、具體措施
1、 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并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詳案。
2、 充分作好課前準備。。
3、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4、 提優補差的途徑:(1)、通過課堂教學。(2)、通過課外藝術活動。
5、方法:示范: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鼓勵、表揚法:通過鼓勵表揚大體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材施教法: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揚長避短,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目 次
課 題 周 次 節 次
嘀格伢兒的夢 1 2
西部放歌 2 2
魚水情 3 2
祖國在我心中 4 2
綠色的呼喚 5 2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6 2
快樂的隊日 7 2
長百山下的歌謠 8 2
可愛的家鄉 9 2
音樂家賀綠汀 10 2
冬天的巡禮 11 2
音樂七巧板 12 2
選唱選聽 13-14 4
嘀格伢兒的夢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嘀格調》、《土家喜愛咚咚喹》、《腳踏水車唱山歌》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嘀格調》,并用明亮、流暢的聲音表現歌曲活潑、歡樂的情緒
2、在聽賞《土家喜愛咚咚喹》的過程中,初步了解木管樂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地跳起擺手舞主動參與聽賞活動。
教學重點:
能用明亮的聲音演唱《嘀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