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樂五年級上冊教案全冊
教學難點:
能初步了解木管樂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地參與聽賞活動。
教學準備:
i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基礎訓練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咱們湖南的湘西嗎?在湘西啊,有很多的大山,大山里住著很多的少數民族,你們知道有些什么民族嗎?
1、請同學們交流。
師:住在大山里的人們,最喜歡用山歌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了,聽,他們腳踏著水車,唱起了山歌呢!
2、聆聽歌曲《腳踏水車唱山歌》。
3、聽唱法學唱《腳踏水車唱山歌》
4、輕聲演唱,注意聲音位置。
三、新課教學。
1、導入
師:今天,我們學唱一首湘西民歌,(解釋歌詞中湘西方言的意思)
如:“嘀格”有小和少的意思,“一班”、“坪壩”、“伢兒”分別是“一群或一伙”、“大塊的平地或操場”、“孩子”的意思
2、老師范唱
3、采用競賽的方式學習曲譜
(1)自由擊拍視唱兩分鐘
(2)誰先舉手就讓誰先唱,請3-5名學生唱
(3)比一比誰唱得好
(4)全班唱曲譜
4、學習歌詞:吐詞要清晰
5、歌曲分析與處理:
基本速度為中速稍快,基本情緒是活潑、富有朝氣。第一、二樂句力度為mf,要唱得連貫、輕松、活潑。第三樂句是全曲的高潮,力度為f,情緒較為激動,演唱應連貫圓潤第四樂句的前兩小節用微弱、清晰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最后兩小節用力度mf和連貫的
課題: 嘀格伢兒的夢
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我躺在綠色的草地上》、音樂活動
教學目標:
1、聽賞《我躺在綠色的草地上》,感受歌曲的情緒。
2、積極參與音樂活動,了解二拍子和三拍子。
教學重點:
能用明亮的聲音演唱《嘀格調》
教學難點:
能初步了解木管樂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地參與聽賞活動。
教學準備:
鋼琴、電腦、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復習
1、演唱《腳踏水車唱山歌》,注意聲音位置,輕聲演唱
三、新課教學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的《嘀格調》描寫了湘西的孩子開開心心去上學的情景,整首歌曲歡快明亮,下面我們來聽聽這首歌曲,你們覺得它的情緒是怎樣的呢?
1、聆聽歌曲《我躺在綠色的草地上》,感受歌曲的情緒(優美的)
師:你們看看,這首歌曲在情緒上與《嘀格調》有不同,在節拍上也有不同呢。前一首是二拍子的歌曲,而這首是三拍子,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2、再次聆聽歌曲。
3、輕聲跟唱歌曲。
師:你們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覺沒?
4、同學們交流對歌曲的情感體驗。
5、全班跟唱歌曲,表現出歌曲的情境。
四、音樂活動。
師:剛才我們通過《嘀格調》和《我躺在綠色的草地上》感受到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區別,下面,這兩輛音樂火車呢,就需要同學們把這火車蕊片裝上去,火車才能順利開動,誰來試試?
1、視唱曲譜
2、找出二拍子的樂曲和三拍子的樂曲
3、填入拍號。
4、劃拍演唱一遍。
五、總結下課。
西部放歌
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在聽賞歌曲《黃河船》時,感受陜西民歌的特點,并能模仿陜西方言隨樂跟唱。
2、能學會唱《走降州》,并在歌曲表現活力中了解其音樂形象,與風格的特點。教學重點、難點感受西部民間歌舞的風格特點,并予以表現。
教學準備:鋼琴 、課件 、有關西部民間歌舞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