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春意(第三課時)(新人教五下音樂教案)
第一課春意(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 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表演《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運用不同的節(jié)拍、節(jié)奏表達對春天的贊美。
2、情感目標:“春天”、“春雨”、“小鳥”都向人們“致春天”的來臨,讓我們在音樂的感染下,進一步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
3、能力發(fā)展目標:在學唱過程中學習切分節(jié)奏及樂句的重復、變化(相似)重復的創(chuàng)作手法。
教材分析
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春雨蒙蒙地下》是影片《綠色錢包》中的一首插曲。曲調細膩流暢,描繪了綿綿的春雨,使冬眠的萬物復蘇,也隱喻著春雨滋潤著少年兒童的心田。這首歌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純樸而富有詩意。歌曲為2/4拍,宮、徵交替調式,一段體結構。曲調由弱起開始,中間不斷出現跨小節(jié)的切分節(jié)奏,使音樂充滿生氣和活力。象聲詞“刷刷刷刷”處的二聲部手法及其間奏的插入,十分形象生動。尾聲時“刷刷刷刷”再現,三次重復及力度的漸弱,最后結束在徵音上,給人以曲終意未盡之感,令人尋味。
教學重點
表演《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運用不同的節(jié)拍、節(jié)奏表達對春天的贊美。
教學難點
在學唱過程中學習切分節(jié)奏及樂句的重復、變化(相似)重復的創(chuàng)作手法。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本課曲目的音響資料、打擊樂器若干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對歌詞含義的挖掘,讓學生不僅知道并加深春雨的自然現象的理解,更是從音樂的感覺中去體會對春雨的描繪。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表演《春雨蒙蒙地下》
1.氣象知識導入:
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種天氣的現象,天氣不可能是永遠“春光明媚”的日子!
設問:
(1)還有哪一種天氣現象?
(2)人們是怎樣來形容春雨的?
(3)春雨給大地帶來了什么生機?
2.欣賞歌曲范唱。
設問:
(1)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擬聲?你能模仿唱一下嗎?
3.在教師指導下,練習模擬的下雨聲“刷刷刷刷”。
(1)前面部分的8小節(jié)(包括間奏)要求二聲部。
(2)結尾處的5小節(jié)(注意力度的變化)要求。
4.師生接唱。
教師唱歌曲的歌詞部分,學生接唱雨聲“刷刷刷刷”部分。
5.學唱曲調,學習切分音。
(1)教師范唱曲調。
(2)講解切分節(jié)奏及切分音唱法。
(3)在教師指導下學唱開始的9小節(jié)曲調(學生用2/4拍指揮圖式劃拍,弄清強弱拍及后半拍節(jié)奏)。
(4)曲調:先弄清節(jié)奏,再學唱曲調,教師有重點地指導有讀譜困難的學生。 (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發(fā)對春天的贊美,唱好全曲。
6.學唱歌曲,表演歌曲。
(1)在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后,填入歌詞歌唱。
(2)歌詞詞義討論。
設問:第一段歌詞的含義是什么?
第二段歌詞:“這是生命在歌唱,這是種子在發(fā)芽”,談談你是怎樣理解的?(借景抒情)
(3)在理解詞、曲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配上打擊樂,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較合適?使歌曲的表現更有聲、有景、有情。
三、下課
教后記:這首歌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純樸而富有詩意。學生通過對歌詞的理解,知道了春雨的作用,并且學會了欣賞和體會春雨。在歌曲的演唱中,體會到了音樂對春天的贊美,并通過種子發(fā)芽的自然現象,理解到生命的來之不易和可貴,懂得了珍惜生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