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二年級冊音樂下冊第七單元 美麗的圓教學設計
3、鼓勵學生自編簡單動作,師用示范法邀請兩位學生為舞伴,邊示范邊講解動作要領,要求舞伴之間動作和諧一致,講團結,講禮貌,配合好。
設計意圖:先由兩個同學伴舞,激起其他同學的表現欲。
4、學生設計好動作后請大家一起隨音樂邊唱邊跳。
設計意圖:讓更多學生表演自己創編的舞蹈動作。
5、師教學生一些跑跳步、踏點步的跳法。
設計意圖:這是一首娛樂性較強的集體舞,童趣濃厚。師教一些動作,使學生都能夠更好的參與到集體舞中去。
6、然后讓學生圍成圓圈或鉆山洞等隊形活動,具體動作如下:
1~2小節:左腳起步,做跑跳步4步,同時雙手胸前拍手4次。
3~4小節:跑跳步4步,兩人面對面手拉手。
5~6小節:分別伸右腳、左腳,雙手叉腰。
7~8小節:向右轉個圓圈,跑跳步站好。
9~10小節:向右踏點步,雙手在右側拍手。
11~12小節:動作與9~10小節方向相反。
13~16小節:跑跳步轉個圓圈站好,同時兩人互換位置。
第17小節:雙手叉腰,頭左右各搖一下。
第18小節:(第一遍音樂)右腳踏三下;(第二遍音樂)頭向前點三下。
第19小節:動作同17小節。
第20小節:(第一遍音樂)雙手拍擊三下;(第二遍音樂)做彈手指動作。
21~22小節:動作同5~6小節。
23~24小節:動作同7~8小節。
音樂從頭開始,再次舞蹈。
7、課堂小結
a、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請你和我跳個舞》,并且大家自己還設計了一些舞蹈動作,老師和你們一起跳的非常開心。
b、隨音樂踏步走出教室。
教學反思:
《請你和我跳個舞》教學反思
《請你和我跳個舞》是一首德國兒童歌曲,表現兒童在游戲中互教互學、攜手共舞的友情和歡樂。樂曲輕快、活潑,并插入一段配樂念白,增加了歌曲的童趣與表演的空間。整節課的教學中,在新課導入部分,我以參加化裝舞會為切入口,從小女孩不會跳舞發愁,到小男孩愿意幫助她,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通過朗讀解決本課的難點---附點節奏,我讓學生通過聆聽對比,體會附點在這首歌曲情緒上渲染的點睛作用。在學唱歌曲部分,我要求學生能用明亮飽滿、有跳躍感的聲音演唱歌曲,并進一步提出▼頓音記號,< > 漸強,漸弱記號,讓學生更能細膩地表現歌曲,體會音樂記號在音樂表現中的重要性。在最后情境拓展部分,通過師生共舞,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集體舞活動,從而達到本課的高潮,以“動”激情,以“動”悟樂。
整節課上下來,學生能夠掌握本課的知識難點,也能細膩地用明亮飽滿、有跳躍感的聲音演唱歌曲。但是,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1、 念白部分也需要要求學生注意發聲方法。
雖然,我在歌曲演唱部分很強調學生聲音的狀態和發聲方法,但是,在念白部分我只要求學生注意< > 漸強、漸弱記號的表現,卻疏忽了這里也要要求學生注意發聲方法。有許多同學用大白嗓子來朗讀念白,沒有跳躍感和彈性,使得念白部分缺少了美感。
2、 解決難點讀歌詞時可以有側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