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夜課堂導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1、聆聽《搖籃曲》
2、聆聽、表演《小寶寶睡著了》
3、表演《閃爍的小星》
二、教學總目標:
1、通過聆聽中外兩首搖籃曲,感受優美抒情、輕柔安寧的意境。體會本課主題“靜靜的夜”。學習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寶寶睡著了》,并能用動作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2.學習用輕快的聲音演唱《閃爍的小星》,用畫星星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高的感受。
3.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各種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強弱。
4.用歡快的動作表演集體舞《星光恰恰恰》,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三、教材分析:
1.童聲合唱《小寶寶睡著了》
《小寶寶睡著了》是一首搖籃曲。2/4拍,五聲宮調式。曲調優美抒情,采用了重復樂句與變化結束句的寫作手法。詞曲結合緊密,描繪了靜靜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鳥兒、蟲兒都進入了夢鄉,小寶寶也在悠蕩的搖籃里,聽著媽媽甜美的歌聲,漸漸入睡了的情景。
2.歌曲《搖籃曲》
《搖籃曲》由戈特(1746-1791)作詞,弗利斯(1770-?)作曲。
搖籃曲是樂曲的一種體裁,有帶歌詞的搖籃曲,也有根據搖籃曲改編的器樂曲。它具有節奏舒緩,旋律優美、抒情,中速,力度稍弱的特點,給人以安靜并有一種輕輕搖晃的動感,表現母親在親切溫柔地搖著搖籃哄嬰兒睡覺的情景。
這首《搖籃曲》是一首單樂段的分節歌,全曲旋律流暢,一氣呵成,6/8拍,節奏平穩,除結尾一小節外自始至終都用了
五、教學難點:
六、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聆聽《搖籃曲》,并能體會歌曲安寧、舒適的意境,和母親真摯的愛心。
2、聆聽并學會歌曲《小寶寶睡著了》,能體會歌曲甜美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聆聽《搖籃曲》
1、完整聆聽,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2、復聽,自由做輕柔的動作。
三、聆聽、表演《小寶寶睡著了》
1、聆聽歌曲,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2、復聽,跟著歌曲,輕柔地拍節拍。
3、跟錄音學唱歌曲。
4、指導學生用連貫、輕柔的聲音,唱準、唱好歌曲。
1、小組討論結尾的處理方式,并一一試唱。
2、用自己的方式為歌曲伴奏。
四、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用不同的速度、力度、節拍等音樂表現手段,來演繹歌曲《閃爍的小星》的不同情感。
2、喲內各個重歡快的動作表演《星光恰恰恰》,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不同的速度、力度等音樂表現手段,演繹歌曲所表達的不同情感。
教學過程:
一、主題復習。
1、聆聽《閃爍的小星》律動進教室。
2、復習歌曲
二、主題發展
(一)情緒:高興,興奮
1、小星星在天空媽媽的懷里愉快地生活著,他們會做些什么呢?
2、有小朋友說星星在玩耍,我們怎么樣唱出它們玩耍時的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