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教學設計
教研專題:以生為本,優化課堂教學內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準》倡導在教學中多讓學生去體驗,去創造,去表現。在本課中我的目標是以學生為主體,讓整個班級每個同學都動起來參與音樂活動。
視——引起學習興趣
動——表現音樂
奏——提升音樂技能
唱——達到教學要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娃哈哈》
2、為歌曲進行歌舞表演與器樂伴奏
教材分析:
1 歌曲《娃哈哈》是一首新疆民歌,它以小孩子的語言和富有新疆特色的節奏為我們描繪了祖國美麗的河山與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歌曲詞義簡單,節奏明快,一段體的形式使小孩更容易將旋律記住。
2 課中,主要是讓學生對新疆民歌和舞蹈有初步的認識,在教學中應突出民族的特色。
教學目標:
1 情感目標:通過對歌曲的學習與表演,使學生對祖國、對其他少數民族的生活與文化產生熱愛之情;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的態度。
2 認知目標:
(1) 通過模仿,讓學生能直觀地學會歌曲,在模仿中掌握歌曲的旋律與前八后十六的節奏型;
(2) 在師生互動、合作中,學會基本的新疆舞蹈動作。培養學生領悟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3 能力目標:
(1) 通過對這首新疆民歌的學唱——會唱——表演唱這一學習過程,培養、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2) 通過對歌曲學習過程中的視、聽、唱、演等形式的鍛煉,加強學生節奏、動作的創編能力,培養其初步的音樂創作能力,提高學生掌握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3)通過打擊樂器伴奏,培養學生相互協調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能用歡樂、熱烈的情緒演唱歌曲,并能用簡單的新疆
舞動作自由組合創編。
教學難點:新疆歌曲的特點及節奏。
教學用具:
電腦、光盤、鈴鼓、雙響板、三角鐵、葡萄貼圖、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學生隨音樂的節拍隨意舞進教室坐好。
一、 師生問好
二、 導入新課
1、欣賞新疆風景視頻
師:老師今天想帶大家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到了之后看看誰能告訴大家那個地方是哪里。
(通過懸念、欣賞新疆風景視頻,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踴躍地)新疆。
師:對!是新疆,那誰又能告訴老師新疆主要生活著我們56個民族中的哪個民族呢?
生:維吾爾族。
師:你真棒!對!是維吾爾族。
師:(介紹新疆風情——新疆位于我國的西北部,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設計理念:《新課程標準》中也是倡導在教學中多讓學生去體驗,去創造,去表現。以學生為主體,讓整個班級每個同學都動起來參與音樂活動。)
視——引起學習興趣
動——表現音樂
奏——提升音樂技能
唱——達到教學要求
是我們中華兒女,我們要熱愛她們,和他們緊緊地團結一起。
(通過師生對話,讓學生對新疆有更深的認識,同時也進行了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