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音樂教案 > 小學音樂教案 >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到郊外去》教案(精選5篇)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到郊外去》教案

發布時間:2022-12-30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到郊外去》教案(精選5篇)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到郊外去》教案 篇1

  一、到郊外去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放牛放到小河邊》《郊游》和欣賞《出發》《放風箏》等與春天戶外活動想關的音樂作品,鼓勵學生進行音樂表演和音樂創造活動。

  2、認識小節和小節線。

  3、參與“回音”游戲和多聲部節奏組合《春天交響曲》活動。

  4、培養學生與大自然的感情,豐富其對音樂的感受。

  教學重點:

  1、學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放牛放到小河邊》《郊游》。

  2、隨音樂進行表演。

  教學難點:

  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按照歌曲要求表現強弱。

  2、學用唱名演唱《放牛放到小河邊》歌譜,做到唱名與音高一致。

  教學課時:五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生問好,交流寒假見聞。

  2、引入春天的話題。

  3、創設情境:師 :孩子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旅游,準備好了嗎?請你們跟我一起出發吧!(播放音樂做律動)

  4、聆聽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說說你的感受。

  二、感受歌曲

  1、師:哇!這里的風景好美呀!讓我們停下來欣賞欣賞。

  2、聆聽樂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3、師:仔細聽聽、看看,這是什么地方,又有怎樣有趣的自然現象?(回音)你們聽得真認真!這首歌曲還表現了山谷里一種非常有趣的自然現象,是回音。回音好聽嗎?

  4、揭題。

  三、學習歌曲

  1、學生傾聽歌詞,模仿歌曲中回音的兩句旋律。

  2、歌曲運用了什么方法再現大自然中的回音現象?

  3、教師即興呼喚,學生用稍弱的力度模仿,秒度升毫秒年回音的效果。

  4、穿插練聲曲,讓學生模仿。

  5、教師一句一句演唱歌曲,學生一句一句跟唱,用稍弱的力度。

  6、全體跟琴演唱。

  7、學生有表情的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變化。

  8、學生分兩組,互相模仿回音。

  四、回音游戲

  1、呼喚:喂!我來了!大山你好!

  2、 節奏:x x  x , x  x , x x  x x  x

  3、唱名音高:mi---sol---mi

  4、旋律片斷

  5、歌曲片斷

  五、全班演唱歌曲。

  六、小節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活動《山谷回音真好聽》。 

  二、學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邊》。 

  1.教師描繪春天的景象,請學生讀歌詞,引導學生區分歌詞與襯詞,注意襯詞應輕讀。 

  2.教師范唱,學生跟唱,學生跟琴獨立演唱。 

  3.完整地演唱歌曲。 

  4.教師范唱唱名,學生跟唱唱名。

  5、請個別同學唱、小組唱,同學互相評價并糾正。 

  三、學習小節線、小節。 

  1.教師介紹什么是小節與小節線。 

  2.請學生說說《放牛放到小河邊》有幾個小節、幾條小節線。 

  3.請學生數數學過的歌曲《山谷回聲真好聽》中,有幾個小節、幾條小節線,在哪幾個小節中需要用稍強的力度演唱,哪幾個小節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請學生設計演唱《放牛放到小河邊》的強弱力度變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四、結束本課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到郊外去》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做回音游戲。   

  教學目標: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現強弱。 

  2、引導學生積極創編回音游戲。  

  教學過程:  

  一、聆聽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1、師生問好,交流寒假見聞。引入春天的話題。聽一首與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關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2、引導學生傾聽歌詞,關注歌曲中模仿回音的兩句旋律,啟發學生思考歌曲運用什么方法再現大自然中的回音現象。  

  3、教師即興呼喚,請學生用稍弱的力度模仿教師的聲音,表現回音效果。  

  4、教師穿插一至兩首練聲曲,讓學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來模仿。  

  例如:1=c  4/4  

  1        2  3  — |1  2  3  — |5 4  3 2  5 4  3 2  |1 — — —‖  

  師:嗚          嗚           轟隆 隆隆隆隆隆隆  隆。  

  生:嗚          嗚           轟隆 隆隆隆隆隆隆  隆。  

  二、教師引導學生模仿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仿,引入整首歌曲的模仿。  

  1、教師演唱歌曲中的第二句:     

  學生跟唱:  

  1 2  3 4  |5  —|               1 2  3 4  |5  —|  

  啊                                   啊  

  2、教師一句一句演唱全曲,學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3、全體跟琴演唱歌曲。  

  4、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變化。將學生分成兩組,一

  組演唱歌曲,另一組在第十一小節處模仿回音。   

  三、引導學生做回音游戲。  

  將學生分成兩組,領頭的學生可以用以下幾種方式創編聲音,讓另一組的學生模仿,比一比哪組模仿得像。  

  1、呼喚。如:喂—,我來了—,大山你好—,等等。  

  2、節奏。如:x x  x ,x x .  x x  x x  x ,等等。  

  3、唱名音高。如:mi — sol — mi 等等。  

  4、旋律片段。  

  5、歌曲片段。   

  四、教師帶領學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聽》,結束本課。   

  隨筆:學會演唱本歌曲,能按歌曲要求表現強弱。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管弦樂合奏《出發》、河北民歌《放風箏》。   

  教學目標:  

  1、聽辨和感受樂曲《出發》中火車行駛的節奏,并隨音樂律動。  

  2、感受河北民歌《放風箏》的情緒,了解歌曲的內容和一般特點。  

  3、聽辨和感受《出發》和《放風箏》在音樂表現手法和音樂情緒方面的差異。  

  4、參與多聲部節奏組合活動:《春天交響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聽音樂,初步感受樂曲《出發》的節奏。  

  提出問題:樂曲中描寫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運用哪些音樂手段來描寫這種交通工具?  

  2、教師介紹定音鼓和小鼓對火車均勻行駛節奏的模仿,小號對火車汽笛聲的模仿。  

  3、聽音樂,進一步感受樂曲《出發》的情緒。  

  提出問題:樂曲中少先隊員出發到郊外去是怎樣的心情?  

  作曲家在樂曲中運用兩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現少先隊員出發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師帶領學生隨音樂哼唱樂曲中的兩個主題。  

  二、聽樂曲《出發》,隨音樂律動。  

  1、教師將學生組織成一列或幾列長隊,仿佛是火車的車廂,隨音樂有節奏地律動,特別提醒學生表現火車出站、進站時,漸快與漸慢的節奏變化。  

  2、提醒學生注意律動時隊形的變化,以及隊形行駛方向的變化,應隨音樂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變而有所變化。  

  3、介紹作曲家和樂曲創作背景。  

  三、聆聽河北民歌《放風箏》。  

  1、聆聽中國風格的音樂。  

  提問:《放風箏》與前面剛聽過的樂曲《出發》有什么不同?  

  鼓勵學生從音樂情緒、風格、音樂表現手法等各個方面發表各自不同的見解。  

  2、聽歌曲歌詞,提問:歌曲中唱了哪些內容?  

  三月 — 姐妹穿著 — 放風箏 — 風箏飛翔 — 回家  

  3、介紹這首民歌的音樂特征:在人民群眾中流傳、傳唱,不同地域《放風箏》的音樂也不一樣,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樣。介紹歌曲之中的襯詞、裝飾音以及旋律等特點。  

  4、請學生跟著錄音哼唱歌曲。  

  四、多聲部節奏組合活動:《春天交響曲》  

  1、引導學生展開關于春天的想象,將春天能發出聲音的事物列舉出來,將這些事物發出的聲音模仿出來。  

  2、組織學生對各種聲音依次模仿和表演。  

  3、教師選取其中的幾種聲音填入如下表格中,進行節奏設計,組織學生按節奏念讀。全體學生順序表演。啟發學生進一步聯想,思考哪些聲音應該用強力度來表現,哪些聲音應該用弱的力度來表現,哪些聲音應該漸強,哪些則應該漸弱。  

  (1)春雷     轟隆.     轟隆.     轟隆.     轟隆.    ……

  (2)春風     嗚          —     嗚          —    ……

  (3)春雨     沙沙 沙     沙沙 沙     沙沙 沙     沙沙 沙   ……

  (4)山泉     叮  咚     叮  咚     叮  咚     叮  咚    ……

  (5)布谷鳥     布谷  o     布谷  o     布谷  o     布谷  o  ……

  (6)……                         

  4、然后將學生分組,分別擔任不同的節奏聲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聲部,然后兩個、三個聲部,直至所有聲部都組合在一起,創作出一首《春天交

  響曲》。  

  5、啟發學生開動腦筋思考,還有哪些春天的聲音可以組合到《春天交響曲》中來,可以用什么節奏來表現,等等。  

  五、教師總結本課。                                             

  隨筆:能感受歌曲情緒,了解歌曲的一般特點;能隨音樂律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邊》,認識小節、小節線。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邊》,能有表情地演唱。  

  2、學唱歌曲的歌譜。  

  3、認識小節、小節線。  

  教學過程:  

  一、復習活動《春天交響曲》。  

  二、學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邊》。  

  1、教師描繪春天的景象,請學生讀歌詞,引導學生區分歌詞與襯詞,注意襯詞應輕讀。  

  2、教師范唱,學生跟唱,學生跟琴獨立演唱。  

  3、完整地演唱歌曲。  

  4、教師范唱唱名,學生跟唱唱名。請個別同學唱、小組唱,同學互相評價并糾正。  

  三、學習小節線、小節。  

  1、教師介紹什么是小節與小節線。  

  2、請學生說說《放牛放到小河邊》有幾個小節、幾條小節線。  

  3、請學生數數學過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中,有幾個小節、幾條小節線,在哪幾個小節中需要用稍強的力度演唱,哪幾個小節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請學生設計演唱《放牛放到小河邊》的強弱力度變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四、結束本課。

  隨筆:能有表情的演唱本歌曲。認識小節、小節線。

  第四課時

  教學 內容:學唱歌曲《郊游》,表現郊游的情景。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郊游》。  

  2、隨著音樂表演郊游情景。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二、學唱歌曲《郊游》。  

  1、聽錄音。  

  2、教師教唱,學生跟唱。  

  3、跟琴演唱。  

  4、學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懂得部分。   

  三、聽音樂,創編郊游的動作。  

  春天里,可以坐火車出發、去踏青、放風箏、放牛,還可以開展許多有益的活動。  

  一組表演坐火車、一組表演放風箏的情形,其他組同學分別表演劃船、穿山洞、過小橋,還請一組同學開動腦筋想想,我們郊游還開展了哪些活動?用動作表演出來。  

  四、邊唱邊表演郊游動作。在相同旋律部分做相同的動作。  

  五、結束全課。 

  隨筆:學會演唱本歌曲,能隨音樂表演郊游情景。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到郊外去》教案 篇3

  天能發出聲音的事物列舉出來,將這些事物發出的聲音模仿出來。

  2、組織學生對各種聲音依次模仿和表演。

  3、教師選取其中的幾種聲音填入如下表格中,進行節奏設計,組織學生按節奏念讀。全體學生順序表演。啟發學生進一步聯想,思考哪些聲音應該用強力度來表現,哪些聲音應該用弱的力度來表現,哪些聲音應該漸強,哪些則應該漸弱。

  (1)春雷     轟隆.     轟隆.     轟隆.     轟隆.    ……

  (2)春風     嗚          —     嗚          —    ……

  (3)春雨     沙沙沙     沙沙沙     沙沙沙     沙沙 沙   ……

  (4)山泉     叮  咚     叮  咚     叮  咚     叮  咚    ……

  (5)布谷鳥     布谷  o     布谷  o     布谷  o     布谷  o  ……

  (6)……                       

  4、然后將學生分組,分別擔任不同的節奏聲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聲部,然后兩個、三個聲部,直至所有聲部都組合在一起,創作出一首《春天交響曲》。

  5、啟發學生開動腦筋思考,還有哪些春天的聲音可以組合到《春天交響曲》中來,可以用什么節奏來表現,等等。

  五、教師總結本課。                                            

  隨筆:能感受歌曲情緒,了解歌曲的一般特點;能隨音樂律動。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邊》,認識小節、小節線。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邊》,能有表情地演唱。

  2、學唱歌曲的歌譜。

  3、認識小節、小節線。 

  教學過程:

  一、復習活動《春天交響曲》。

  二、學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邊》。

  1、教師描繪春天的景象,請學生讀歌詞,引導學生區分歌詞與襯詞,注意襯詞應輕讀。

  2、教師范唱,學生跟唱,學生跟琴獨立演唱。

  3、完整地演唱歌曲。

  4、教師范唱唱名,學生跟唱唱名。請個別同學唱、小組唱,同學互相評價并糾正。

  三、學習小節線、小節。

  1、教師介紹什么是小節與小節線。

  2、請學生說說《放牛放到小河邊》有幾個小節、幾條小節線。

  3、請學生數數學過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中,有幾個小節、幾條小節線,在哪幾個小節中需要用稍強的力度演唱,哪幾個小節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請學生設計演唱《放牛放到小河邊》的強弱力度變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四、結束本課。

  隨筆:能有表情的演唱本歌曲。認識小節、小節線。

  第四課時

  教學 內容:學唱歌曲《郊游》,表現郊游的情景。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郊游》。

  2、隨著音樂表演郊游情景。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二、學唱歌曲《郊游》。

  1、聽錄音。

  2、教師教唱,學生跟唱。

  3、跟琴演唱。

  4、學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懂得部分。

  三、聽音樂,創編郊游的動作。

  春天里,可以坐火車出發、去踏青、放風箏、放牛,還可以開展許多有益的活動。

  一組表演坐火車、一組表演放風箏的情形,其他組同學分別表演劃船、穿山洞、過小橋,還請一組同學開動腦筋想想,我們郊游還開展了哪些活動?用動作表演出來。

  四、邊唱邊表演郊游動作。在相同旋律部分做相同的動作。

  五、結束全課。

  隨筆:學會演唱本歌曲,能隨音樂表演郊游情景。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到郊外去》教案 篇4

  對老師的提問和講解能做出積極的反應,并通過音樂小知識,讓學生自己找歌曲中的襯詞及民歌的小特點,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在學唱過程中,雖然能較快的找我歌曲演唱,但在個別字所表現的民歌韻味上還是欠火候,經過教師指導和多次范唱,大多數學生能掌握這首歌曲的情緒。 

  第三課時《山谷回音真好聽》

  一、教學目標: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現強弱。

  2、引導學生積極創編回音游戲,培養學生創造力。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并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重點學會演唱歌曲。

  2、難點是能用強、弱對比表現歌曲。

  三、教具:

  數碼視頻展示臺、風琴、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學生排成一列縱隊,隨著教師的琴聲,進行開火車的律動。

  師問:同學們,你們開著火車,想到哪里去啊?(學生自由談)

  師導:好了,同學們,不說了,今天老師想帶同學們到一個神奇的地方,讓我們仔細聽,這是什么地方,又有怎樣有趣的自然現象?(教師課件播放回音的音樂)

  聽后,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

  師:你們聽的真認真!這首歌曲還表現了山谷里一種非常有趣的自然現象,是什么呢?

  師:回音好聽嗎?(生答:好聽)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山谷回音真好聽》。要怎么樣才能唱出這么好聽的聲音呢,現在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

  (二)回音游戲:

  1、把教室當做一個大山谷,對著山谷說話,一個同學說話,另一個同學做回音。

  2、再請兩位同學表演一下,看有沒有不同。

  3、請同學評價哪個組的同學表演的好?

  教師小結:是啊,回音應該比原聲要弱一些,而且還是不只一次的重復。

  4、老師當原聲,學生當回音,一起來做回音游戲。

  5、老師唱原聲帶有旋律的,學生做回音帶旋律的。

  (三)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請同學演唱帶回音一段的旋律。

  2、分句教唱,指出學生的不足,并改進。

  3、會唱后,找兩位同學到前面為大家演唱。

  (四)歌曲創編:

  1、師:同學們,我們除了在山谷里能聽到回音,還能在哪里聽到回音呢?(同學自由暢談)

  2、分組討論,讓學生試著把自己剛剛想的這些編到歌曲里去,重新創編段新歌詞,唱一唱。

  3、分組進行展示,師生共同評價。

  4、隨音樂把三段歌詞連起來演唱一遍。

  (五)課堂小結:

  五、教學反思

  本課時,難點在于學生能用自己的聲音表現出回音的效果,通過課件展示,學生對回音效果也有了新的認識,但是如果演唱能很好的體現回音,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二年級學生聲音比較稚嫩、尖亮,所以在對聲音的控制上顯得參差不齊,這也反映出音樂教學過程中,對童聲訓練要時刻抓緊,不得松懈,只有平時抓緊了,今后的教學就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阻礙。一、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和學唱與春天戶外活動相關的音樂作品,鼓勵學生進行音樂表演和音樂創造活動,培養與大自然的感情,豐富對音樂的感受。

  2、認識小節線和小節,參與“回聲”游戲和多聲部節奏組合活動。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用輕快、活潑、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郊游》,引導學生體會戶外活動時的動態和愉悅心情。

  2、能用民歌的感覺演唱《放牛放到小河邊》。

  3、欣賞音樂《出發》、《山谷回音真好聽》進行表演、創作、模仿。

  三、教具:

  多媒體課件、數碼視頻展示臺、風琴

  四、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郊游》

  一、教學目標:

  1、感受aba的樂曲,區別樂段間的不同性質。并選擇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和表現對樂曲的理解。

  2、感受歌曲的主要節奏型,并能用歌聲用感情的演唱歌曲《郊游》。

  3、通過欣賞管弦樂合奏《出發》,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歌曲表達的情緒。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能用愉快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郊游》。

  2、了解并感受aba三段體結構音樂的特點,并能掌握其特點。

  三、教具:

  數碼視頻展示臺、風琴、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經歷了一個嚴冬,小動物們、小草等我們的好朋友,都覺得煩悶了,隨著第一場春雨的到來,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要走進春天了,小草睡醒了,開始伸展身子,發芽了;小動物們睡醒了,開始露出他們的小爪子,活動筋骨,準備組織一次春天的郊游,去尋找春姑娘的“花裙子”,看(播放課件),他們在向我們揮手呢?!哦!原來是讓我們一起參加他們的郊游活動啊,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春天吧。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中國臺灣兒歌《郊游》。大家說好不好?

  生:好!

  (二)學唱新歌:

  1、教師彈琴范唱歌曲《郊游》,學生仔細聆聽。

  2、播放歌曲,學生邊聽邊找出相同的樂曲部分。

  3、教師引導學生劃分aba三段體的音樂結構,并介紹其特點。

  4、教師彈琴,帶領學生學唱新歌。

  5、分組,教師和小組學生一起隨琴演唱。

  6、全體學生隨教師琴聲用愉快的感情演唱全曲。

  (三)拓展欣賞:

  1、播放管弦樂合奏《出發》,學生體會音樂。

  2、教師彈琴范唱樂曲的主題音樂。

  3、學生談對主題音樂的理解和感受。

  4、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這個樂曲情緒的理解。

  5、分組欣賞若干遍后,討論全曲風格。

  (四)課堂小結: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學生開學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能踴躍的發言,師生互動很融合,對于老師教唱的歌曲,能很好的在聆聽中找出相同與不同之處,并通過對比欣賞,用自己的語言總結

  其中的情緒與感覺的不同;在學唱歌曲中,學生整體表現突出,能在聽中學,唱的準確,情感豐富,使教師也從中受到鼓舞。因此對于我來說,這節課是一堂成功的課,也為本學期的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第二課時《放牛放到小河邊》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放牛放到小河邊》,使學生親進大自然,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并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2、啟發學生用親切、自然,富有童趣的聲音演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邊》。

  3、欣賞河北民歌《放風箏》,體會地區民歌特點,體驗民歌的感情處理,能夠用簡明的表演動作表現音樂情緒;并能用力度的強弱去表現歌曲。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歌曲中襯詞的演唱,后十六分音符的節奏演唱。

  2、唱好具有山歌風格的歌曲,并能用力度的強弱去表現歌曲.

  三、教具:

  數碼視頻展示臺、風琴、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鋼琴曲《牧童短笛》。

  2、師:同學們,剛才老師播放的音樂好聽嗎?(好聽)它是一首描寫牧童放牧歸來,悠然自得地吹著長笛,踏著夕陽歸來的情景,美妙的音樂把我們帶到了遙遠的山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民歌《放牛放到小河邊》。

  (二)學唱歌曲:

  1、播放范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邊》,讓學生一邊聆聽音樂,一邊觀賞制作好的動畫:放牛娃放牛的場景。

  2、引導學生跟著節奏讀歌詞。

  3、教師范唱歌曲,學生仔細聆聽,并體會歌曲歌詞表達的意境。

  4、教師介紹歌曲:這首歌曲是一首江西民歌,師邊彈琴邊用富有童趣的聲音再次范唱歌曲。

  5、教師教授歌曲,學生學唱。

  6、學生演唱,教師彈琴指導。

  7、全體學生一起掌握情感及民歌特點,進行完整演唱。

  (三)音樂知識拓展:

  1、在音樂伴奏下,師和學生一起按節奏讀歌詞,引導學生區分歌詞與襯詞,襯詞輕讀,師范讀,學生跟讀,

  2、出示:

     x x|  x x|

  青呀 青格格  草 哎|藍是 藍格格 天 哎|

  x.x   x|x.x  x  x|

  放 牛 放到  小河 邊|小 河 邊  喲  哎|

  (四)拓展欣賞:

  1、播放河北民歌《放風箏》,并能找出襯詞。

  2、分組討論這首歌曲所唱的具體內容(時間、人物、事件等)。

  3、再次欣賞歌曲,生隨歌曲哼唱,體會民歌特點。

  4、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民歌的小特點,教師加以總結。

  (五)課堂小結:

  五、教學反思:

  學生在本節課,整體表現不錯,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到郊外去》教案 篇5

  對老師的提問和講解能做出積極的反應,并通過音樂小知識,讓學生自己找歌曲中的襯詞及民歌的小特點,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在學唱過程中,雖然能較快的找我歌曲演唱,但在個別字所表現的民歌韻味上還是欠火候,經過教師指導和多次范唱,大多數學生能掌握這首歌曲的情緒。

  第三課時《山谷回音真好聽》

  一、教學目標: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現強弱。

  2、引導學生積極創編回音游戲,培養學生創造力。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并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重點學會演唱歌曲。

  2、難點是能用強、弱對比表現歌曲。

  三、教具:

  數碼視頻展示臺、風琴、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學生排成一列縱隊,隨著教師的琴聲,進行開火車的律動。

  師問:同學們,你們開著火車,想到哪里去啊?(學生自由談)

  師導:好了,同學們,不說了,今天老師想帶同學們到一個神奇的地方,讓我們仔細聽,這是什么地方,又有怎樣有趣的自然現象?(教師課件播放回音的音樂)

  聽后,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

  師:你們聽的真認真!這首歌曲還表現了山谷里一種非常有趣的自然現象,是什么呢?

  師:回音好聽嗎?(生答:好聽)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山谷回音真好聽》。要怎么樣才能唱出這么好聽的聲音呢,現在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

  (二)回音游戲:

  1、把教室當做一個大山谷,對著山谷說話,一個同學說話,另一個同學做回音。

  2、再請兩位同學表演一下,看有沒有不同。

  3、請同學評價哪個組的同學表演的好?

  教師小結:是啊,回音應該比原聲要弱一些,而且還是不只一次的重復。

  4、老師當原聲,學生當回音,一起來做回音游戲。

  5、老師唱原聲帶有旋律的,學生做回音帶旋律的。

  (三)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請同學演唱帶回音一段的旋律。

  2、分句教唱,指出學生的不足,并改進。

  3、會唱后,找兩位同學到前面為大家演唱。

  (四)歌曲創編:

  1、師:同學們,我們除了在山谷里能聽到回音,還能在哪里聽到回音呢?(同學自由暢談)

  2、分組討論,讓學生試著把自己剛剛想的這些編到歌曲里去,重新創編段新歌詞,唱一唱。

  3、分組進行展示,師生共同評價。

  4、隨音樂把三段歌詞連起來演唱一遍。

  (五)課堂小結:

  五、教學反思:

  本課時,難點在于學生能用自己的聲音表現出回音的效果,通過課件展示,學生對回音效果也有了新的認識,但是如果演唱能很好的體現回音,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二年級學生聲音比較稚嫩、尖亮,所以在對聲音的控制上顯得參差不齊,這也反映出音樂教學過程中,對童聲訓練要時刻抓緊,不得松懈,只有平時抓緊了,今后的教學就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阻礙。一、單元教學目標: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到郊外去》教案(精選5篇) 相關內容:
  • 小學二年級下冊音樂《苗家兒童慶豐收》教案(通用3篇)

    教學目的:1.通過聽辨、模仿、學唱、啟發、思考等手段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本首歌曲,并用喜慶、熱烈的歌聲表達、感受苗族人民喜獲豐收后的喜悅心情。...

  • 小學二年級下冊音樂教案范文:五十六朵花(通用2篇)

    五十六朵花 教材內容: 1、學唱歌曲《苗家兒童慶豐收》、《其多列》、《我的家鄉日喀則》。 2、欣賞童聲對唱《小放牛》和童聲合唱《猜調》。 3、欣賞撥樂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 4、學跳集體舞《我的家鄉日喀則》。...

  • 二年級下冊音樂春天來了教案(精選2篇)

    一、教學目標:1.學生能用歡快、活潑、興奮的情緒,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2.引導學生在演唱歌曲及歌表演中增強對歌曲的理解與表現,啟迪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在音樂創作實踐中感受到音樂的美。...

  • 二年級下冊音樂公開教案(精選2篇)

    一、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學唱歌曲《數蛤蟆》,引發學習興趣,準確地把握和表現歌曲的情緒。2、用輕松愉快的聲音熟練演唱童謠《數蛤蟆》,為歌曲創編歌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 小學生二年級下冊音樂《靜夜思》教學設計(通用13篇)

    教學內容:學生能夠有感情地演唱《靜夜思》,并能體會到古詩的意境及其和新歌搭配在一起的獨特感受。教學目標:1.學唱優美動聽的歌曲《靜夜思》,感受美。2.在優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唐代詩歌,體驗美。...

  •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勞動最光榮》教案(通用4篇)

    課題:勞動最光榮 課型:音樂綜合課 年級:小學三年級(第六冊) 課時:共二課時(本課為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一、學習在兩個降號的調上彈唱歌曲《勞動最光榮》,培養學生的演奏演唱能力。...

  • 小學二年級下冊音樂教案:愉快的夢(精選3篇)

    教學內容:1、聽《洋娃娃的夢》2、唱《蒲公英》教學目標:1. 視 通過各種畫面,讓學生感受,發揮想象。2. 聽通過《洋娃娃的夢》,讓學生感受音樂所描繪的意境。3. 唱通過學唱歌曲《蒲公英》,體驗春天的美景及給人帶來的喜悅。...

  • 上海版二年級下冊音樂第七課教案

    課 題第七課 聽——快樂的節日課 型教學目標認知在欣賞樂曲、為樂曲伴奏、跟唱歌詞等活動中感受樂曲所描繪的小朋友歡度快樂節日的輕松愉快的情景,通過即興表演表達出樂曲所表現的快樂情緒。...

  •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童謠》教案2

    我講授的內容是人音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音樂教材第七冊中的《童謠》一課。本課是一節以音樂為側重點的藝術課,將知識性、趣味性貫穿了整個教學環節,體現了藝術課的課程理念。...

  • 上海版二年級下冊音樂第六課教案

    課 題第六課 聽——《在鐘表店里》課 型教 學 目 標認知欣賞樂曲《在鐘表店里》,感受聽辨音樂所描繪的鐘表發出的聲音以及鐘表店里熱鬧的工作情景。...

  •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勞動最光榮》教案1

    課題:勞動最光榮 課型:音樂綜合課 年級:小學三年級(第六冊) 課時:共二課時(本課為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一、學習在兩個降號的調上彈唱歌曲《勞動最光榮》,培養學生的演奏演唱能力。...

  • 鄂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小烏鴉愛媽媽教學設計

    鄂教版音樂教材第四冊小烏鴉愛媽媽教學設計教材簡析:《小烏鴉愛媽媽》是鄂教版音樂教材第四冊,第三單元《美麗的童話世界》中的一首演唱歌曲。歌曲為f大調,2/4拍,是由4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

  •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童謠》教案1

    課題:童謠 第1課 教學內容:1、歌曲:《童謠》學唱 2、綜合訓練2 教學目標:采用以聽唱為主的方法學習本課歌曲(一個降號的調),繼續加強“流動的do的首調概念。 通過實踐和比較,進一步感受2/4、3/4、4/4三種拍號的節拍特點。...

  • 蘇少版二年級下冊音樂教案1

    教學內容1、唱:《十二生肖歌》2、聽:《母雞與公雞》3、采集與分享、歌表演教學目標1、學會用稍快的速度,活潑的情緒和詼諧的聲音演唱《十二生肖歌》,通過模唱,唱準x 0 x|節奏。...

  • 蘇少版二年級下冊音樂教案2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聽賞樂曲《夢幻曲》,讓學生初步了解西洋樂器大提琴獨奏營造謐靜甜美的表現力,感受樂曲跌宕起伏,婉轉流連,探索、表現樂曲表現的情境。難點:能隨著樂曲的情緒把自己的幻想用動作表現出來。...

  • 小學音樂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21亚洲韩国精品乱码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丝袜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国产午夜91| 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 日本道中文字幕 | 1000部啪啪未满十八勿入不卡 | 性国产vⅰdeosfree高清 | 麻豆文化传媒www网站入口 |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 | 蘑菇视频黄色 | 丰满少妇熟乱XXXXX视频 | 2024国产三级精品最新在线 | 午夜寂寞少妇性影院 | 91麻豆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宅福利 | 日韩人妻OL丝袜AV一二区 |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 | 又硬又粗进去好疼A片麻豆 亚洲欧洲日韩淙合久久 | 在线视频日韩欧美国产 | 污污汅18禁网站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三p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1 | 亚洲尤码不卡AV麻豆 | 国产一级特黄aaa | 91看片成人 | 色综合天天综合狠狠爱亚洲 |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 女女互揉吃奶揉到高潮视频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MV | FREE性玩弄少妇HD性老妇 | 夜秀91九色成人蝌蚪porny | 黄色国产免费看 |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 国语少妇高潮对白在线 | 亚洲综合色区另类av |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 91av视频在线播放 | 2018日日夜夜操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