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案-《賣報歌》(精選6篇)
音樂教案-《賣報歌》 篇1
賣報歌
知識能力目標:
一、 指導學生用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賣報歌》幫助學生了解解放前報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學生熱愛黨,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為祖國而能力學習。
二、 認識并練唱56; 掌握×××
××××的節奏。
三、 指導學生掌握點踢步;通過邀請舞的方式,增進友誼,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相互合作的集體主義思想。
四、 通過聽辨商調式的自然音程,作感性的商調式音階練習。繼續進行節奏填空創作練習,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人文教育目標:1、通過學習教育學生熱愛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而努力學習。
2、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相互合作的集體主義思想,增進友誼。
教學重難點:前八后十六節奏的掌握。
教學策略:采用視唱法進行歌曲的教學,并結合律動的學習對學生進行體形的塑造。
教具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等。
教材分析
一、 歌曲
《賣報歌》是音樂家聶耳三十年代創作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2/4拍,四樂句組成的一段體,五聲F宮調式。
《賣報歌》曲調明快、流暢,并以樸實生動的語言,辛辣詼諧的筆調,深刻地描述了舊社會報童的苦難生活及對光明的渴望。
一、 讀譜知識
認識低音點。在簡譜音符的下方加一個小圓點,表示比原來的音低八度。
綜合訓練
(一)讀節奏練習。
(二)是一條發聲練習。
(三)為唱好《賣報歌》在速度、力度上做出提示,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更好地表現歌曲。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具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 發聲練習
1=C 2/4
222 55½66 5½666 65|
吹起了 軍號 dada da, dadada dada
666 65½4 2½5¾½5¾½½
dadada dada da da da。
演唱要求:指導學生把聲音“豎”起來唱da,為唱好《賣報歌》中的“啦、家”等字做鋪墊。
三、 學唱新歌
1、 導入 課題
同學們看過電影《報童》嗎?解放前有許多孤兒,他們的生活無依無靠,有很多孩子當起了報童,風里雨里沿街叫賣,吃不飽、睡不好,過著悲慘的生活,有的報童還積極為中國的解放做出了許多貢獻。這節課我們就學習一首新歌《賣報歌》。
2、 欣賞歌曲錄音。體會歌曲情緒。
3、 視唱歌譜
教師范唱一遍,然后學生邊視唱邊劃拍,注意解決×××節奏型的視唱方法。
4、 學唱歌詞
老師范讀第一段歌詞,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二、三段歌詞。
跟錄音輕聲演唱歌曲反復數遍。
5、 歌曲處理。啟發學生根據速度、力度等表現因素,說出自己的處理方法,注意三段之間的大致對比。
四、 結束。結合對歌詞的處理,進行小結談話,使學生受到感染教育,教育兒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而能力學習。
五、 教后小結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復習歌曲《賣報歌》。
三、綜合訓練(一)
節奏練習:2/4 ×× ×--
訓練形式:齊讀、分組讀、個別讀等。
四、學跳集體舞――《邀請舞》
動作說明:
全班同學坐在座位上,請幾名同學當邀請者。
第一遍音樂
被邀請者原位拍手,邀請者在座位間做動作。
1-14小節,邀請者拍手做小跑步,找被邀請的同學做舞伴。
15-16小節,邀請者在自己選定的舞伴前站定。
17-18小節兩人一組的舞伴隨“嗨、嗨”聲齊出右腳,身體前傾,雙手攤開似請的動作。
第二遍音樂
1-4小節,拍手,小跑步,逆時針轉一圈。
5-8小節,動作同上,方向相反。
9-12小節,兩人相對,做點踢步,兩次。
13-16小節,兩人原地立定,兩腳分開,身體隨節拍左右晃動四次,手隨之拍八次。
17-18小節,兩人原地站立,雙手放背后,唱到最后一個字一齊向前伸右手,出手心或手背。被邀請者再當邀請者。
音樂重新開始。
五、課堂小結,教育學生同學之間團結友愛,
互相幫助,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
六、教后小結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檢查書本情況。
二、 復習上節課所學歌曲《賣報歌》
要求:在演唱時要體會小報童的苦難生活,帶感情的去演唱歌曲。
三、 唱一唱。
1=C 2/4
222 55½66 5½666 65|
吹起了 軍號 dada da, dadada dada
666 65½4 2½5¾½5¾½½
dadada dada da da da。
四、 結合綜合訓練 (三)根據歌詞的內容以及速度、力度等表現因素,說出自己的處理方法。
五、 節奏訓練
2/4 x x x | x x | x||
六、 教后小結
第四課時
一、組織教學
1、合著音樂節拍進課堂。
2、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1=C 2/4
222 55½66 5½666 65|
吹起了 軍號 dada da, dadada dada
666 65½4 2½5¾½5¾½½
dadada dada da da da。
三、歌曲的復習及處理
1、男女對唱。
2、小組比賽唱。
處理及糾正:盡可能啟發學生的思維,結合訓練說出自己的處理方法。如歌曲的第二、三段詞“滿身的泥水惹人笑”、“痛若的生活向誰告”,以及最后一句“總有一天光明會來到”。并使學生在分析處理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五、 集體舞表演
1、 找個別學生到講臺前表演。
2、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
3、 學生對表演的情況進行評價。
4、 教師評價
六、 課堂小結
七、 教后小結
音樂教案-《賣報歌》 篇2
第六課 《賣報歌》
教學內容:
一、唱 賣報歌
二、聽 碼頭工人歌 飛花歌
教學目的
1. 通過學唱《賣報歌》使學生了解解放前貧窮兒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導學生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這首歌。
2. 認識降號及一個降號調各音的位置,通過視唱,模唱,初步熟悉一個降號調各音的位置。
3. 介紹人民音樂家聶耳,了解男聲齊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勞動歌曲的風格特點和音樂形象。
重點難點
1.《賣報歌》旋律色彩是明朗的,但所表現的情緒又與一般歡快,活潑的歌曲不盡相同,教師應啟發學生正確認識與表現音樂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
2.一個降號調各音位置。重點介紹聶耳創作思想,以及他創作的歌曲所產生的社會作用,讓學生了解什么才是優秀歌曲,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
課前準備:掛圖,錄音機等。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檢查坐姿。
二、發聲練習
1=F 2/4
5 5 4 4 | 3 3 2 2 | 1 - | 1 0 |
yi ya yi ya yi ya
一、簡介聶耳
1、導入 (聽國歌):同學們,每當你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高舉起右手,向莊嚴的五星紅旗敬禮時,腦海里一定閃現出一個個畫面,你仿佛看見什么?
總結:《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叔叔為電影《風云兒女》創作的主題歌。
2、簡介聶耳:欣賞了莊嚴雄壯的國歌,你們一定想認識這首歌的曲作者聶耳叔叔吧。(出示聶耳畫像,邊掛邊說:這就是聶耳叔叔)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聶耳叔叔的故事,聽聽,唱唱他寫的歌。
板書:聶耳叔叔和他的歌。指讀:聶耳
繁體字聶耳的名字是這樣寫的(板書)。看看有什么特點?哇,他的名字是由四個耳組成的,聶耳早先名字叫聶守信,后來為什么改名為聶耳呢?我們來聽個小故事。
(放錄音:聶耳的耳朵)
總結:聶耳的耳朵是平時練出來的。
四、學唱《賣報歌》曲譜
1、聶耳叔叔還為我們寫了一首至今還在傳唱的歌,這首被列入20世紀華人經典作品。你們知道是什么歌嗎?(放錄音學生回答)
2、簡介報童“小毛頭”
3、欣賞歌曲錄音。
請同學們說出歌曲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4、出示歌曲名稱。
簡單介紹:這首歌一直在少年兒童中廣為流傳。歌曲的樸實、生動的語言,深刻表現了舊社會報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時它又表現了報童們對明天充滿了希望。
2、引導學生分析歌譜中使用了幾個音。(do re mi sol la)
4、在學生默唱后,請個別學生分部視唱,再全體學生視唱。
5、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幾個樂句。(4+4+4+4)找出相同句與不同句,貼上標記。唱一唱,每樂句的結尾音是否相同。
6、.難點訓練:
A、5 3 5 3 2 | 1 3 2 |
B、3 3 2 | 6 1 2 |不能唱成3 3 2· 1 | 6 1 2 |
7、在老師伴奏下完整地視唱歌譜,錯處老師及時指導糾正。
五、課堂小結,下課。
音樂教案-《賣報歌》 篇3
寫好一篇說課稿就要說清楚為什么這樣教,所謂說清“為什么這樣教”,就是平常我們所講的找理論依據。下面是關于小學音樂《賣報歌》說課稿范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小學音樂《賣報歌》說課稿
一、設計說明: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須依賴于聽覺。“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這是新課標中對音樂教育重要的指導思想。我設計的這堂音樂課遵循了“以聽為中心”的原則,在聽中辯,聽中學,聽中想,聽中演。真正做到了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達到感受美、體驗美這一效果。
二、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賣報歌》曲調歡快活潑、形象單純,唱起來朗朗上口。歌曲中的主人公與學生年紀相仿,所以整體比較貼近二年級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點。這單元在本冊教材中是唯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
除了情感上的適合外,在內容上隱含著許多的教育價值,既有前一課的樂理知識的深化應用,又有心得節奏型出現,只要老師在活動過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對學生現有的認知和音樂表現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2、學生分析:
新課標中指出: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并有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適合進行直觀教學。
教學中學生通過聽、奏、演、唱、造等一系列的參與音樂的活動,陶冶了情操,激發了興趣,激活了表現欲、創造欲,使其群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煉和發展。
三、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體會歌曲快樂的情緒,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
知識目標: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柔和的聲音完整準確的演唱歌曲。
能力目標:能用恰當的動作表現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創造力。
教學重點:
①學會正確演唱歌曲。
②能對歌曲進行歌表演的創作。
教學難點:
①后十六節奏的正確演唱。
②使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四、教學方法:
教師通過運用故事法、聽唱法、談話法等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為他們提供了充滿自信地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的機會。整個教學過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和學生是平等關系,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設疑激趣
1、聆聽法,創設教學情境。
說明:放國歌,在聽的過程中提出兩個問題給同學們思考,從而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介紹作者,及其相關作品。
說明:分別播放《金蛇狂舞》和《梅娘曲》讓學生體驗兩首歌的情緒。
小學音樂《賣報歌》說課稿
3、講故事,引出《賣報歌》的創作背景。
說明:用講故事的方法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具有濃厚生活味道的情境,引發他們的求知欲,這樣做極其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聆聽學唱,突破難點
1、不同方式的兩次聆聽歌曲的第一段。
2、填詞演唱,發現節奏問題,并進行節奏念白。
3、學唱第二段時,后十六的節奏再次應用。
4、學唱第三段,讓學生自行突破。
說明:由于這首歌大部分同學以前聽過所以這個環節只安排了兩次聆聽歌曲的第一段,其實就是一個聽唱教學的過程,最終目的是熟悉歌曲旋律,達到突破教學重點的目的。跟唱后發現節奏問題,首先用“da”來慢讀節奏,在把歌詞帶進去進行節奏念白,最終突破第一個教學難點。唱完第一段后引導學生說出通過第一段的學習知道了些什么,然后引出第二段,這段就是后十六的節奏型再次應用,加深學生的印象。第三段的節奏問題有同學們自行突破。這樣循序漸進教唱既遵循了音樂學科的特點,又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介紹、使用打擊樂器
1、引導學生用探索的認識打擊樂器沙錘。
2、唱、奏兩種形式體驗音樂快樂的情緒。
說明:這是一個增趣的環節。讓學生們通過觸摸、試奏,自己總結出沙錘的聲音特點和演奏方法。通過學習使用打擊樂器,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然后讓學生們分別用演奏和演唱的形式合作,一起體驗音樂,從而可以讓他們產生愉悅的情緒,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唱、奏、兩種形式的體驗音樂,會把同學們的愉悅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初設定的激發學生對于音樂喜愛的情感目標。
(四) 動作創編——動作表現與歌曲的情感結合
1、嘗試對歌曲的表演創作。
2、分組進行,教師巡視幫助。
3、分組表演,進行評價,改進提高。
說明:新課標中鼓勵音樂創造,注重個性發展,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本節課安排了歌曲表演創作的環節,分三段,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創設“小毛頭”當時賣報的情景,表現“小毛頭”的心情。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啟發學生展開音樂想象,在課堂上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創造、大膽唱、大膽演,鼓勵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這個環節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
(五)教學評價
生生互評,師生共評的評價過程,能使學生達到感受自我,正確評價自我的目的。
教學預設:
本節課的設計中,我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每個知識點的出現盡量做到自然流暢,難點教學中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或聆聽感受,或聽辯體驗。40分鐘的快樂學習,一定會讓全體同學都有所收獲,那就是能完整準確的演唱歌曲,并且會用動作表現和歌曲情感來進行歌表演。
音樂教案-《賣報歌》 篇4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方法認識本課7個生字,練習書寫6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積累好詞佳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結合課文內容和課外資料了解《賣報歌》創作的社會背景,并從朗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聶耳對飽經憂患的中國人民的深切同情。
4.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賣報歌》是怎樣誕生的。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查找有關聶耳和《賣報歌》創作背景的資料。教師準備朗讀磁帶、詞卡、錄音機和有關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聽歌曲,導入新課。
1.錄音放《賣報歌》,學生欣賞或跟唱。
2.提問:你們知道《賣報歌》是誰創作的嗎?誰能向大家介紹聶耳?
3.揭示課題,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自主合作識字,指導寫字。
1.自由、輕聲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標好自然段,在不懂的詞句旁做個記號。
2.指名分節讀課文,師生評價。
3.“會認字”學習過關,學生自主學習。
誕生 呂 小商販 聶耳 寬裕 立即 劇作家
4.“會寫字”學習過關。
指導寫字:
悅、霞、炸、瘦、劇、配
(1)觀察6個會寫字:你認為哪個字難寫?你想提醒大家應該注意哪個字的哪個筆畫?
(2)學生寫字練習。
(3)四人組內互相評價寫字情況;教師抽查一組,并作簡評。
三、再讀課文,鞏固識字,提出問題。
1.學生再讀課文,要求將課文讀通順、流利。
2.同桌分段接讀課文,互檢讀書效果。
3.指名接讀課文,眾生評價。
4.學生把不懂的問題標在課文相應的文段旁邊。
四、作業。
1.抄寫本課的“會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繼續搜集關于“一·二八”日寇轟炸上海的資料,了解人們當時的苦難生活。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生字詞卡片,學生開火車讀。
2.聽寫會寫字,學生互相評價。
二、精讀課文。
1.學習課文1—5自然段。
(1)學生自學,要求:默讀課文1—5自然段,并思考《賣報歌》誕生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在組內交流交流。
(2)學生分組匯報交流學習情況,指導朗讀,體會當時天氣的惡劣和小女孩的可憐。
(3)過渡:小女孩在寒風中賣報的情景被誰看見?又發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2.學習課文6—13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聶耳幫助小女孩的句段讀一讀,同桌說一說《賣報歌》誕生的過程。
(2)交流“一·二八”日寇轟炸上海的資料,了解人們的苦難生活,指導朗讀。
(3)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聶耳的高尚品質。
(4)學習了課文,你覺得聶耳是個什么樣的人?你還知道哪些關于聶耳的事?說一說。
三、總結拓展。
1.小結課文內容。
2.學唱聶耳創作的歌曲。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將《〈賣報歌〉的誕生》的故事講給父母聽。
3.推薦歌曲:《畢業歌》
板書設計
26《賣報歌》的誕生
原因:路遇不幸的小報童—小毛頭
經過:想辦法幫助她—寫下了《賣報歌》
結果:《賣報歌》傳唱開了
音樂教案-《賣報歌》 篇5
二、簡介聶耳
1、歌):同學們,每當你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高舉起
右手,向莊嚴的五星紅旗敬禮時,腦海里一定閃現出一個個
畫面,你仿佛看見什么?生自由說。
總結:《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叔叔為電影《風導入(聽國
云兒女》創作的主題歌。
2、簡介聶耳
師:誰來介紹下聶耳叔叔呢?生自由說。
師:老師這也有一個關于聶耳叔叔的故事。(ppt播放耳朵先
生的故事)老師這還有一些關于聶耳叔叔的作品想給大
家聽。(播放《碼頭工人歌》《畢業歌》《賣報歌》)
這三首歌曲中我們最熟悉的歌曲是哪首呢?(賣報歌)
三、學唱《賣報歌》
1、師:這首歌曲也有一個小故事。(小毛頭與“賣報歌”)
2、師范唱
3、師:讓我們一起把這首歌的曲譜演唱一遍。
4、生進行歌詞學唱
5、師:現在聽老師把歌曲再唱一遍,聽的過程中你們也不能閑
著,伸出你們的小手為老師伴奏吧,同時邊聽邊想(出
示問題:a、歌曲應該用什么樣的情感演唱?b、歌曲想表達了什么?)
6、全班演唱
7、師:第二段的歌詞是表現小毛頭痛苦的生活,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演唱方式進行表現呢?
(改變拍號,運用4/4拍的特點進行第二段的演繹)
8、游戲
師:現在老師想和大家一起玩個游戲,順便來考察下大家的學習
情況,由老師來開頭。(進行游戲互動)
9、師:現在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用大家樂器來給歌曲伴奏吧!
四、創編
師:今天老師也想讓你們來體會一下當小報童的感覺!
1、生進行表演
2、師總結
五、小結
師:今天的音樂課同學們都有些什么收獲呢?可以對比下小毛頭的生活和我們現在的生活。(生回答)同學們說的很好,通過學習明快的《賣報歌》,讓我們共同感受了聶耳叔叔音樂作品的風格,也讓我們懂得了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有機會老師將帶大家欣賞更多更好聶耳叔叔的作品,讓我們就在歌曲中離開教室吧!下課!
音樂教案-《賣報歌》 篇6
三年級《賣報歌》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了解人民音樂家聶耳。
2、能學會唱《賣報歌》,積極參與歌表演。
重點:正確演唱歌曲。
難點:為歌曲伴奏,歌表演的動作協調。
教學過程:
1、律動:《幸福拍手歌》(師:在音樂聲中邊唱邊跳,心情愉快嗎?感到幸福嗎?)
2、師:今天在學新歌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紹一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創作者,知道是誰嗎?(聶耳)
師:我讓大家在課前搜集有關聶耳的資料,誰來說一下。
(生匯報)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歌曲就是聶耳創作的歌曲之一《賣報歌》。(板書課題)
3、聽錄音范唱
4、聽完這首歌,大家快速的看歌詞,談談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師:這首歌一直在少年兒童中廣為流傳,深刻表現了舊社會報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時又表現了報童們對明天充滿了希望。大家帶著這種感受一起來讀一下歌詞。
5、師:我們先來看第一段,曲調非常歡快,從跳躍的旋律中體會小報童邊跑邊跳的情景。
(分句學唱第一段,糾正錯誤處和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隨琴齊唱第一段。
6、師:第二段的歌詞表現了報童痛苦的生活,第三段歌詞則表現了報童對明天充滿了希望的心情。下面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隨音樂自學二、三段。(放伴奏音樂自學)
7、每小組選出一人演唱二、三段。
8、隨音樂齊唱整首歌曲。
9、師:現在老師想和大家一起玩個節奏游戲,順便來考察一下大家的學習情況。(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邊唱邊為歌曲打節奏)。可進行兩遍,第二遍對第一遍的不足之處作以補充。
10師:今天老師還想讓你們來體會一下當小報童的感覺!(請學生下地,自由的隨音樂進行歌表演)
11、師:老師這里有一個小故事,誰想當一回老師講給大家聽?(賣報歌的創作故事)
大家聽后有什么感受?說一說。(生回答)
12、小結: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通過學習《賣報歌》這首歌曲,讓我們懂得了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而努力學習。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這首歌吧!(隨琴齊唱《賣報歌》)
(課后反思:《賣報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老歌,其實,大多數的學生在沒教唱之前就會唱這首歌了,由于這首歌曲非常熟悉,學生普遍會唱一點,所以只學了一段,然后讓學生隨音樂伴奏自學二、三段,效果還是挺好的,小組學生匯報時,興致不僅高,唱的準,還會附加一些動作。
我為了達到課堂效果的高潮,就設計了律動這一環節。讓學生隨著音樂做動作,“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學生個個喜笑顏開,蹦蹦跳跳,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喜悅的心情。但我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律動安排,忽視了讓學生更深的體會歌詞“不等天明去等派報”“耐饑耐寒地滿街跑”“痛苦的生活向誰告”中舊社會報童的苦難生活,這是本節課的一個失敗之處,而且由于時間上前松后緊,也沒有讓學生去發言、感受歌曲的教育意義。以后我會在教學設計上考慮的更完善一些,體現新課改理念,讓課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