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皮的小鬧鐘(精選3篇)
調皮的小鬧鐘 篇1
[教學目標 ]
1、通過演唱《時間象小馬車》,聆聽《調皮的小鬧鐘》,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的形象,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認識時間的珍貴,懂得珍惜時間
2、主動參與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并即興編創動作,充分發揮學生的模仿力和創造力。
3、嘗試用各種節奏來為調皮的小鬧鐘伴奏。
[教學重點]
1、通過本課學習,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鬧鐘的形象,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
[教學難點 ]樂曲中出現的切分節奏及為調皮的小鬧鐘進行伴奏
[教學準備]鬧鐘,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3、練聲。
二、唱唱《時間象小馬車》
1、猜謎導入 ,激發興趣。師:老師今天讓大家猜個謎語,看你行不行,“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猜一件物品。
學生答:小鬧鐘
教師:小鬧鐘能提醒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該做什么,真是我們小朋友的好伙伴。
(教師邊說邊放一遍音樂)
教師:你們聽,小鬧鐘帶著時間弟弟在答答答答地跑,從不浪費一秒鐘,你想不想也搭上時間這趟小馬車,不浪費一秒鐘?
學生:想。
★ 出示幻燈標題《時間象小馬車》
教師:你想用怎樣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提示學生要用輕松而彈性的聲音來唱)
教師:老師放音樂,請大家分小組自編合適的動作來邊表演邊唱。
三、聽聽《調皮的小鬧鐘》
1、引入。教師出示切分節奏幻燈提問:小鬧鐘日夜不停地為我們辛勤工作,滴答滴答不緊不慢,有一天,它說:唉,要是我能玩一玩就好了。想著它就跳了出來,瞧,它現在走成了這個節奏,它是什么節奏?(切分節奏)這下在小鬧鐘身上會發生什么故事?
學生聽完音樂自由講故事,如小鬧鐘覺得平時工作地太累了,就想放松一下,沒有準確走時,想按自己的想法走時,走成了切分節奏,最后他走散架了。
2、教師:整個音樂給你什么感受?(詼諧、幽默、歡樂),請你為這段音樂起個名稱(調皮的小鬧鐘),
★ 出示幻燈標題《調皮的小鬧鐘》
教師:今天我們就要欣賞由美國安德森作曲的管弦樂《調皮的小鬧鐘》,打開書36頁,它主要有三段主旋律,請你找找出現了幾個切分音,(第一主旋律的最后一小節,第二主旋律的第四小節)
4、教師:請你將三段主旋律唱一唱,然后聽音樂寫一寫主旋律在音樂中出現的順序。
(教師伴奏,學生唱三段主旋律)
★ 出示幻燈提問:三段主旋律在音樂中的順序
教師:請邊聽音樂邊寫在書上
★ 出示幻燈答案
5、為音樂進行伴奏。教師:接下來,讓我們用小樂器為這只可愛又調皮的小鬧鐘來伴奏吧,分三組,正好三段主旋律,請問哪一組想為第一組伴奏……,老師這兒有三種小樂器,第一段主旋律適合用哪種小樂器,第二段主旋律適合用哪種小樂器,第三段主旋律適合用哪種小樂器。
教師:請小組長來分發小樂器,每組學生自己創作適合音樂的節奏,節奏可以由組長寫在卡紙上,然后邊唱邊為音樂伴奏。
教師放音樂學生為音樂伴奏,提示:(1)按順序伴奏(2)最后小鬧鐘散架了怎么表現。(學生答:最后可以齊奏——亂敲來表現小鬧鐘滑倒或散架的音樂)
6、總結:小鬧鐘這么調皮,最后由于不守時間,自作主張而散架了,小朋友們你們可不能學調皮的小鬧鐘,你們應該在生活中怎么樣?
學生自由回答:如遵守時間不浪費一分一秒,要按規則辦事等。
五、聽音樂出教室。
教師: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讓我們伴著時間的腳步去學習新的知識吧。(學生在時間象小馬車那有節奏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調皮的小鬧鐘 篇2
本資源推薦人:洪嘯音樂教育網友 媚眼如絲
本教學設計: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朝陽街第一小學 白雪
課型:音樂欣賞課
年級:二年級
教材分析:
管弦樂《調皮的小鬧鐘》由美國作曲家、指揮家安德森作于1945年。樂曲為c大調、4/4,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寫成。樂曲開始用木魚聲模仿鐘擺的走動聲。開始它很有規律,帶有裝飾音的主題。這種偶而出現的裝飾音和切分節奏,在單調乏味的四分音符節奏中,出現了一種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緒。
主題之后,是第一插部。它轉成了g大調。旋律以附點音符為特色。主題再現,接第二插部。樂曲進行中不時插入鬧鐘的鈴聲和不規則的走動聲。當主題第三次出現時,加有反復后接尾聲,使得樂曲具有更為風趣的性格。
教學目標:
1.聆聽管弦樂《調皮的小鬧鐘》,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的形象,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認識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2.通過參與音樂活動記憶主題旋律及插部音樂。
3.能夠用自制的打擊樂器伴奏、用自編的動作表現樂曲,從而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難點:
1.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小鬧鐘形象,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
2.通過各種活動深入理解音樂結構。
教學準備:自制打擊樂器筷子、小鬧鐘圖片、鋼琴、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感受音樂
師:歡迎同學們來到今天的音樂課堂,請大家和我一起來拍拍手、拍拍腿,感受一段有趣的音樂。
1.師生聆聽音樂,有規律的拍手、拍腿進行聲勢活動。
2.教師鼓勵學生并提問:在這段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猜一猜是誰發出的聲音呢?
3.教師結合課件向學生介紹鐘表的種類。
4.啟發學生展開聯想,知道小鬧鐘的兩種特效音“嘀噠、鈴”。
5.在主題音樂背景下,用彈舌模仿小鬧鐘嘀噠走路的聲音、用雙手上下擺動代替時針、分針走路的樣子進行音樂活動。
二、參與活動、記憶主題
師:同學們扮演的小鬧鐘走的真帶勁,請大家看看老師也帶來了小鬧鐘,他們從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走來了。
《數格子》游戲
1.學生觀察小鬧鐘格子圖。
2.出現小鬧鐘的格子用“筷子”敲擊一下,格子中沒有小鬧鐘的就表示空拍。
3.通過教師指揮學生演奏、師生共同演奏、小鬧鐘變換位置后師生配合演奏、學生獨立演奏的方式,使學生熟悉主題旋律,并能配合主題音樂進行演奏。
4.出示旋形譜并學唱主題音樂。
師生手指圖形譜—教師彈奏主題旋律學生手指圖形譜——教師邊彈邊唱—學生邊指邊唱—教師彈學生唱—師生隨主題音樂邊指邊唱。
5.師生交換進行模唱和伴奏,牢固記憶主題音樂。
師:我們剛剛唱到的是小鬧鐘走路的音樂,是由美國作曲家安德森所創作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聆聽管弦樂《調皮的小鬧鐘》。
1.播放完整的音樂,學生分辨主題旋律。
2.反饋主題旋律出現了3次,教師歌唱:小鬧鐘它真調皮,嘀噠嘀噠嘀噠嘀噠嘀。小鬧鐘它真可愛,鈴鈴鈴鈴鈴鈴鈴。
3.師生共同演唱歌詞。
4.師生邊走邊唱。(通過配詞演唱幫著學生深刻記憶主題旋律。
三、激發興趣、獲求新知
師:小鬧鐘每天一刻不停的走啊走!時間長了,他太累了,生病走不動了,靜靜的躺下休息了!
理解第一插部:
1.教師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聆聽音樂進入角色。
2.感受第一插部悠揚、舒展起伏的音樂特性。
3.用身體動作表現臥床不起的、生病的小鬧鐘。
師:生病的小鬧鐘到了鐘表修理店,技術高超的老爺爺很快把它修好了。
聆聽第二插部:
1.學生靜靜聆聽音樂
2.結合音樂中的特效音響理解小鬧鐘的用途和作用(催人起床)。
3.聆聽音樂,情境創設(分辨音樂中鈴聲響了幾次)。
4.再次聆聽第二插部。(鬧鈴響了8次叫主人起床。)
5.學生配合音樂搖響8次鈴鐺,教師語言配合:“起床起床快起床”。
6.隨著音樂師生分角色扮演小鬧鐘和小主人進行情境教學。
《快樂點擊》游戲
1.出示圖片,師生回憶如何表現各部分的音樂。
2.在快樂點擊游戲活動中來檢驗學生記憶音樂的能力,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
四、知識拓展,表現樂曲
師:我們再一次完整的聆聽管弦樂《調皮的小鬧鐘》,老師這里準備了幾張卡片,誰最先聽出是哪段音樂,就請他到前面的卡片中選擇與這段音樂相對應的圖片卡,貼到黑板上。
1.聆聽完整音樂。
2.學生聆聽后選圖片卡并粘貼。
3.歸納樂曲結構,教師介紹回旋曲式。
4.知識能力拓展:
介紹作曲家安德森既聆聽其代表作品《打字機》和《跳圓舞曲的小貓》主題片段。
5.師生伴隨音樂《調皮的小鬧鐘》結束課程。
教師簡歷
白雪,1996年畢業沈陽市藝術幼兒師范學校音樂教育專業,xx年進修于遼寧省教育學院;小學高級教師、遼寧省小學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曾參與國家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及沈陽市組織的“送教下鄉”活動。
xx年執教的《兩只小象》榮獲遼寧省音樂優秀課一等獎。xx年執教的《噢!蘇珊娜》榮獲沈陽市“迪愛生”杯大賽一等獎并在全市做觀摩課。xx年執教的《調皮的小鬧鐘》榮獲沈陽市“十佳教師”優秀教學課。
她所撰寫的論文《美育與藝術教育的關系》分別榮獲國家級、省級論文評比一、二等獎。論文《節奏的魅力》榮獲省級優秀論文獎。論文《音樂從興趣出發》榮獲市級一等優秀論文。 ================================
教學點評
這是一節小學低年級的音樂欣賞課,從教學設計中,我們不難看出,教師為了培養學生學會聆聽、學會體驗、學會理解,養成專注傾聽的欣賞習慣,使學生能夠以愉悅的心情學習音樂,積極投入到有趣的音樂活動中去,而采用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思考該課具有以下特點:
一、教學設計充分考慮所受對象的認知特點,具有一定的教學實效性。
眾所周知,不同年齡、不同經歷、不同能力水平的人們在關注同一音樂作品的音響形式時,感知的精確度是不同的。如果我們教學中所提的教學目標不合適,就勢必造成學生學習的障礙,要求過高學生會退縮,要求過低學生會厭煩。而白雪老師所設計的《調皮的小鬧鐘》一課教學過程就提供了適合學生可能參與的教學方式,從教學起始環節就安排了以模仿教師聲勢律動實現樂曲初次欣賞,理解樂曲主題和兩個插部音樂采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如調皮的小鬧鐘、生病的小鬧鐘、催人早起的小鬧鐘。這樣的教學設計都充分發揮了低年級孩子的想象力和參與意識,易于使教學層層深入,推向高潮。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教學中要變換教學方法、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立感受與見解,使學生處于一種興奮的心理狀態。白老師所設計的這節小學低年級欣賞課就注重體現了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如教學中利用圖譜的方式幫助學生聽音樂,用筷子敲擊方格譜中不同顏色的小鬧鐘,伴隨音樂進行活動,道具操作的簡單易行、節奏難易設計合理、音響配合自然和諧,都使孩子們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大增;游戲活動“快樂點擊”更使孩子們興趣上升至最高點,同時激起學生對樂曲樂段的深刻記憶,真正做到培養學生能力與關注興趣的有機融合;朗朗上口的歌詞演唱必將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主題旋律配以恰當的詞語,對于學生理解和記憶音樂同樣大有裨益。
曾經有位老師這樣說過:“個人只要能夠從音樂欣賞中獲得積極的教益,無論這種教益是理性思考、情緒體驗、經驗或形象的聯想,對音響形成的贊嘆或迷戀,還是感官或機體的愉悅,都應承認其是音樂欣賞的正當價值。”白雪老師精心設計的每個教學環節,會使學生無論在感官上、機體上都能得到充分鍛煉,為學生日后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點評人:陳運成(沈陽市沈河區教師進修學校)
調皮的小鬧鐘 篇3
——《調皮的小鬧鐘》教案
[教學目標 ]
1、通過演唱《時間象小馬車》,聆聽《調皮的小鬧鐘》,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的形象,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認識時間的珍貴,懂得珍惜時間
2、主動參與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并即興編創動作,充分發揮學生的模仿力和創造力。
3、嘗試用各種節奏來為調皮的小鬧鐘伴奏。
[教學重點]
1、通過本課學習,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鬧鐘的形象,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
[教學難點 ]樂曲中出現的切分節奏及為調皮的小鬧鐘進行伴奏
[教學準備]鬧鐘,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3、練聲。
二、唱唱《時間象小馬車》
1、猜謎導入 ,激發興趣。師:老師今天讓大家猜個謎語,看你行不行,“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猜一件物品。
學生答:小鬧鐘
教師:小鬧鐘能提醒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該做什么,真是我們小朋友的好伙伴。
(教師邊說邊放一遍音樂)
教師:你們聽,小鬧鐘帶著時間弟弟在答答答答地跑,從不浪費一秒鐘,你想不想也搭上時間這趟小馬車,不浪費一秒鐘?
學生:想。
★ 出示幻燈標題《時間象小馬車》
教師:你想用怎樣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提示學生要用輕松而彈性的聲音來唱)
教師:老師放音樂,請大家分小組自編合適的動作來邊表演邊唱。
三、聽聽《調皮的小鬧鐘》
1、引入。教師出示切分節奏幻燈提問:小鬧鐘日夜不停地為我們辛勤工作,滴答滴答不緊不慢,有一天,它說:唉,要是我能玩一玩就好了。想著它就跳了出來,瞧,它現在走成了這個節奏,它是什么節奏?(切分節奏)這下在小鬧鐘身上會發生什么故事?
學生聽完音樂自由講故事,如小鬧鐘覺得平時工作地太累了,就想放松一下,沒有準確走時,想按自己的想法走時,走成了切分節奏,最后他走散架了。
2、教師:整個音樂給你什么感受?(詼諧、幽默、歡樂),請你為這段音樂起個名稱(調皮的小鬧鐘),
★ 出示幻燈標題《調皮的小鬧鐘》
教師:今天我們就要欣賞由美國安德森作曲的管弦樂《調皮的小鬧鐘》,打開書36頁,它主要有三段主旋律,請你找找出現了幾個切分音,(第一主旋律的最后一小節,第二主旋律的第四小節)
4、教師:請你將三段主旋律唱一唱,然后聽音樂寫一寫主旋律在音樂中出現的順序。
(教師伴奏,學生唱三段主旋律)
★ 出示幻燈提問:三段主旋律在音樂中的順序
教師:請邊聽音樂邊寫在書上
★ 出示幻燈答案
5、為音樂進行伴奏。教師:接下來,讓我們用小樂器為這只可愛又調皮的小鬧鐘來伴奏吧,分三組,正好三段主旋律,請問哪一組想為第一組伴奏……,老師這兒有三種小樂器,第一段主旋律適合用哪種小樂器,第二段主旋律適合用哪種小樂器,第三段主旋律適合用哪種小樂器。
教師:請小組長來分發小樂器,每組學生自己創作適合音樂的節奏,節奏可以由組長寫在卡紙上,然后邊唱邊為音樂伴奏。
教師放音樂學生為音樂伴奏,提示:(1)按順序伴奏(2)最后小鬧鐘散架了怎么表現。(學生答:最后可以齊奏——亂敲來表現小鬧鐘滑倒或散架的音樂)
6、總結:小鬧鐘這么調皮,最后由于不守時間,自作主張而散架了,小朋友們你們可不能學調皮的小鬧鐘,你們應該在生活中怎么樣?
學生自由回答:如遵守時間不浪費一分一秒,要按規則辦事等。
五、聽音樂出教室。
教師: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讓我們伴著時間的腳步去學習新的知識吧。(學生在時間象小馬車那有節奏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