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13 平平搭積木
關心他人是中華傳統美德,黃香九歲能溫席,孔融四歲會讓梨,時時心中有他人。課文從兒童生活實際出發,采用詩歌的體裁,講述平平用積木搭了四間房子,分別想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沒有房子的人住,還要搭很多的房子給大家住。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要讓學生自讀自悟,懂得課文包含的道理,受到“心中有他人”這種美好品質的感染。 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個偏旁“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關心他人。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1)學生在初讀課文時,要求他們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教師要重視檢查學生是否讀準字音。“這、住”是翹舌音,“平”是后鼻音,“間”是三拼音,特別要注意讀好“呢、啊”兩個輕聲字。指導讀音時,盡量啟發學生互相發現錯誤,互相糾正。 (2)指導學生識字時,要盡量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識記字形,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牢固地記住生字。如,認“搭”字前,可以讓學生想想以前學過的帶有提手旁的字,如,拉、捉、拍、拔,啟發學生發現規律:用手完成的,表示動作的字,常常帶有提手旁。 “間”與“問”字形相近,可以比較識記;或由“門”“閃”加部件、換部件記“間”字。 “彳”是新學的偏旁,當學生認識后,可用熟字“跟”換偏旁的方法識記“很”字。 (3)鞏固認字的方法:根據本課內容,做一做“搭積木”的游戲。把生字卡片做成積木的樣子,分發給學生,大家齊心協力搭“房子”。使學生在玩中快樂地鞏固生字。教師還可以編帶有本課生字的句子,讓學生練習讀一讀,在讀中鞏固識字。 2寫字。 本課要求會寫的四個字,都是獨體字。“業、書”不容易寫好,要重點指導。 “業”要注意筆順是先寫中間兩豎,再寫兩邊的點、撇。要提示兩豎左低右高,中間的間隔要適當。 “本、平、書”三字中的豎必須寫直,并且都位于豎中線上。寫“平”字時,注意第一筆橫短,第四筆橫長。“書”字的第二筆“橫折鉤”要寫寬一些,別漏寫最后一點。 (二)朗讀感悟 本課語句淺顯易懂,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課文的含義,盡量避免抽象的說教,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把自己當成文中角色讀好課文。 1從插圖上看,平平正在和奶奶對話。啟發學生回憶長輩平時是怎么和自己說話的,練習用親切、疑問的語氣來讀第二和第四節。讀平平的話時,先讓學生自讀,體會意思,要表達出喜悅、自豪的心情。最后一節中的“很多很多”和“大家”要突出,表達出平平的美好心愿。通過討論“你喜歡平平嗎?為什么?你想對平平說些什么?”來感悟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質。 2“呢”是助詞,一般用在疑問句末尾,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怎么不去洗澡呢?”“你是寫字還是畫畫呢?”“啊”也是助詞,一般用在句末表示贊嘆的語氣。本課“還有一間啊”,是將“啊”用在句中作停頓,讓人注意聽下面的話。通過讀帶有“呢、啊”的句子,體會助詞的用法。基礎較好的班級,可指導學生用“呢、啊”練習說話。 (三)課后練習 要求學生能正確地讀出課后“讀讀說說”中的短語,再啟發學生多說一些類似的詞語。如,“很熱很熱的夏天”“很涼很涼的水”“很甜很甜的西瓜”“很苦很苦的中藥”。 (四)實踐活動 課前調查身邊關心別人、樂于助人的事情,課上和大家交流。激發學生產生主動關心他人的思想和行為。 (五)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一)揭示課題 板書“平平搭積木”,提問: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平平用積木搭什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 1讓學生帶著上面的問題反復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詞句不懂。 2指名試讀,讀后評議。 學生說說讀懂了什么,并提出問題共同討論。 3放手讓學生離開座位找好朋友交流識字方法,根據班級情況,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 (三)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注意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 2學生分組朗讀,選好角色,互相合作,把握好人物語氣,爭取讀出感情。 3師生配合讀,老師讀奶奶的話,學生讀平平的話。 4學生小組競賽讀,比比哪一組讀得更流利,更有感情。 5討論交流:你喜歡平平嗎?為什么?你想對平平說什么? (四)說說身邊“關心他人”的事情 (五)復習鞏固生字詞 1用卡片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2用要求認的生字口頭組詞。 3完成課后“讀讀說說”的練習。 (六)指導學生寫字 引導觀察范字,有重點地作提示、范寫,寫后進行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