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12 雨點兒
本課是一篇科學童話。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雨水滋潤了萬物,花兒更紅了,草兒更綠了。 識字、寫字、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通過讀課文使學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長的關系。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1)本課生字中,“清”是后鼻音,要予以強調,“數”是翹舌音,“彩”是平舌音,“點”“飄”拼讀時不要漏掉介母“i”。 (2)教師要調動學生識記生字的積極性,運用多種方法識字。 熟字加偏旁:清、問、回 熟字換偏旁:菜—彩漂—飄 熟字換部件:穿—空 “數、點、落、答”等字適宜整體識記。 (3)鞏固認字的方法。 ①可以借助電腦課件,做“生字與音節找朋友”的游戲。圖畫“小雨點兒”身上寫著音節,圖畫“大雨點兒”身上寫著生字,把“小雨點兒”和“大雨點兒”連一連。 ②給“大雨點兒”身上的字找朋友(擴詞)。 2寫字。 “方、半、巴”三個字都是獨體字。注意指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以及筆畫的高低長短,把字寫勻稱。 方:注意強調筆順。為使字寫得美觀,可以抓住這幾點:第一筆點、第三筆的起筆與收筆、第四筆起筆的位置都在豎中線上。 半:第三筆橫較短,第四筆是長橫,最后一筆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巴:注意強調筆順。最后一筆不能寫得太短。 (二)朗讀感悟 1本課詞語淺顯易懂。個別詞語如“數不清”“飄落”,可借助課件演示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 2練習朗讀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注意讀好疑問句的語氣。從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中,了解雨點兒所要去的地方。 3朗讀最后一段,結合電腦課件觀察雨后田野的變化,讓學生感受到雨后花兒紅艷艷,草兒綠油油的美麗景象。可以圍繞“你喜歡課文中的誰?為什么?”引導學生感悟雨水與植物生長的密切關系。朗讀這一段時,語速稍慢,“更”“紅”“綠”這幾個字要突出。 4可采用多種朗讀形式。如,自由讀、同桌讀、小組賽讀、找朋友賽讀,在反復朗讀中加深理解和感悟。 (三)課后練習 學生練讀“我會讀”中的三句話,可以讓學生模仿這三句話,用“從”說句子。 (四)實踐活動 1課余時間,教師領著學生在校園花圃里栽花種草,引導學生觀察下雨或澆水以后花草的變化。 2唱一唱兒童歌曲《小雨沙沙》。 (五)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一)問題導入 云媽媽有很多孩子,她的孩子是誰呢?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聽課文錄音,回答:云媽媽的孩子是誰呢?(雨點兒或雨娃娃)板書課題。 2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3同桌交流,學習生字。 (三)分段學習,朗讀感悟 1看下雨的課件,自讀第一自然段。 結合電腦動畫理解“數不清”“飄落”。 2借助課件,學習第二—五自然段。 (1)聽聽雨聲,雨娃娃們在說話呢!他們在說什么呢?你能聽得懂嗎? (2)學生朗讀第二—四自然段,說說聽懂了什么。 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學生自由朗讀第五自然段。 雨娃娃到了哪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什么變化?看課件,請學生說一說。 你喜歡文中的誰?為什么? (四)復習鞏固生字 1借助電腦課件,做“生字與音節找朋友”的游戲。 2讀一讀大雨點兒身上的字。 3給“大雨點兒”找朋友(擴詞)。 (五)指導寫字 (六)實踐活動 為什么植物需要水分 水對于植物的重要性,就像食物對于人類一樣。人類吃不到足夠的食物,會覺得餓,并且感到虛弱,如果好多天吃不到食物,就會餓死。植物也一樣,它們的食物是靠自己通過陽光、二氧化碳和水的光合作用制造出來的,其中主要的原料就是水,沒有水就不能制造食物。另外,葉子里如果沒有足夠的水分,太陽一曬,植物就會干枯了。 《小雨沙沙》歌詞(許競)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芽。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哎呀呀我要出土,哎喲喲我要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