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樹》課堂實錄及感想
生:大樹啊,我們倆是好朋友,我唱歌,你來聽,我們是世界上最好的伙伴。
生:大樹,大樹。你是我的好朋友,沒有你我就無處安家。
師:同學們看,課文中2處寫道:小鳥唱這支歌,去年唱和現在唱,心情一樣嗎?
生:去年的心情是非常高興,而今年是很傷心的。
師:那此時此刻,小鳥還會唱什么?
生:人類啊,以后不要亂砍大樹,要多種樹啊。
生:大樹,大樹,你永遠活在我的心里。
師:通過以上同學們的這段交流,我們對《去年的樹》這個童話故事,我們體會得特別深刻。我想這讀書方法是非常好的。交流到這,你們還有什么問題或困惑嗎?
生:提問題——辯論
看著屏幕(故事)學生朗讀課文。
師:這個童話故事已經被編入了世界童話選集。這個故事的作者是日本的一位作家,他僅活了30幾歲,由于他生前缺少友情,所以他用自己的真情寫出了這樣一個非常感人的童話故事。如果你們能讀到他原著的話,我想你們會有新的理解。那么回去之后,我們去書店買這書。這堂課我們就上到這,下課。
感想:
今天看了王鴻雁老師執教的《去年的樹》后,覺得她以情貫穿整節課,
教材的情、教師的情、學生的情相互融和,另人感動。有幾個地方值得學習:1、王老師注重讀中悟解。本堂課,學生都是在讀中感悟小鳥與樹的情感,它們從難舍難分到永遠分離。學生在談感受的基礎上,認真讀文,在讀文的基礎上又感受到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這樣,學生不但在讀中能力增強了,認識問題更深刻了。情感也隨著更豐富了。
2、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關注自然、關注人類。本節課,學生由關注小鳥、關注大樹的命運,到后來關注環境、關注自然、關注人類。這是一個認識上的飛躍。這個飛躍是老師引導學生在讀與講中去一點點發現。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教師是在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3、注重課內向課外的延伸。王老師針對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如:叫學生想一想,小鳥唱的去年的歌會是什么歌?另外,當樹是否應該砍伐有爭議時,王老師馬上引導:資源如何利用?讓學生課后去研究。很有新意。
4、注重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本堂課,從讀文到討論,在到匯報。學生基本一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活動中學生有分工,互相配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語 文 課 堂 網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