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雙金老師《落花生》教學
孫雙金老師《落花生》教學
(第一課時)課堂實錄及賞析
江蘇省大豐市教育局教研室 陳永平
師:我姓孫,“孫悟空”的“孫”(寫“孫”)。誰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黑板上介紹給大家?
(生上黑板寫好自己姓名后)
師:你的名字叫什么?
生:我的名字叫安詩樂。
師:什么意思?
生:“詩”呢,因為我爸爸希望我像詩人一樣出口成章!“樂”就是我爸爸也很喜歡音樂,他以前在廣東擁有音樂愛好者之稱,他也希望我音樂很好,所以取名叫安詩樂。
師:既能寫詩,又懂音樂,多么了不起的人啊!給她掌聲!
(生鼓掌)
師: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劉洋。
師:為什么取這名字?
生:我爸爸說希望我能留學到國外去。
師:要到國外留學去,那回來嗎?
生:回來。
師:他是一位愛國人士,大家為這位愛國人士鼓掌!
(生鼓掌)
師:同學們,我們每個同學的姓名中都包含著父輩們、長輩們對你們的希望。如果不知道自己名字意思的同學,今天孫老師布置一個作業,回去問問你的父母親,為什么給你起這個名字,好不好?
生(齊):好!
[這“好不好”,一下子拉近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整堂課孫老師都用商量、鼓勵、親切的語言與學生對話,形成了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建立了和諧的學習環境和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老師的尊重、信任中主動探索、自主學習。]
(師將黑板上的名字擦去)
[孫老師這樣不動聲色的開場,輕松愉快,既對學生聯絡感情,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又自然揭示課題,引起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師:現在孫老師在黑板上也寫上一個名字,你從這個名字中想到什么?看名字叫什么?
(板書:落華生)
生(齊):落華生。
師:再讀一遍。
生(齊):落華生
師:你看到這個名字有什么想法?孫老師最喜歡舉手的人,來,請你!
生:說明這個人很喜歡吃花生!
師:這是他的想法,其他同學想得都跟他一樣嗎?我想不大可能,要講自己的想法。
生:我覺得“落華生”這個名字很像“落花生”,也許這個人想學習花生那種朝氣蓬勃的生命力。
師:像落花生,想學落花生朝氣蓬勃的生命力,這是第二種想法,跟他的想法又有點不同。你呢?大膽說,沒關系,說錯了表揚!
[孫老師激勵學生發言的話,也充滿情趣,令人回味無窮!]
生:落華生呢,原因肯定是這個落花生對他很有影響的,所以他才會把名字叫做落花生。
師: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我覺得這個人取“落華生”這個名字,他一定和落花生結下了不解之緣!
師:好,這個詞用得好。同學們真聰明,從落華生自然地想到落花生!
(板書:將“華”改為“花”)
師:是呀,他為什么起名叫落華生?他的真名叫什么呢?你知道嗎?
生:落華生他的真名叫許地山。
(板書:許地山)
師:真聰明!落華生是他自己給自己取的名字,他的真名叫許地山。是他爸爸媽媽給他起的名字,那他為什么給自己取這個名字呢?
師:今天我們學習《落花生》,許地山寫的這篇文章。我想學完之后,剛才的問題就自然而然地解答了,請大家把書打開,自由朗讀這篇文章。
(生自讀課文)
師:好,同學們差不多都讀完了一遍,要學好一篇課文,首先要把這篇課文讀好。下面我來檢查一下同學們把這篇課文讀得怎么樣?1、2小節,誰愿意讀?請舉手!
(學生紛紛舉手)
師:好,請你來,大家注意聽,看她讀得怎么樣?
(生讀完后)
師:你告訴孫老師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徐子慧。
師:徐子慧,我要表揚她。第一,她非常勇敢。第二,口齒特別地清楚,聲音很響亮,讀得非常地流暢,能夠讀得這樣,真不簡單!下面同學要向她學習!你們對她剛才讀的部分,還有沒有其它想法呢?有想法的可以說說!
生:我覺得徐子慧同學語速稍快了些。
師:哦!其他同學呢?你有沒有發現她有一個字音好像讀得不大準?
生:徐子慧同學她“后園”的“園”讀成了“院”。
師;這位男同學聽得真仔細!
(板書:后園)
師:同學們,這個字是很容易搞錯的,讀什么?
生(齊):后園
(板書:院)
師:把這個詞讀一遍!
生(齊):后院
師:你知道后園和后院有什么區別嗎?
(學生沒反應)
師:這個“園”可以組成什么詞?
生1:可以組成“花園”,還可以組成“公園”。
生2:可以組成“游園”。
師:可以組成“菜園”,是不是?種菜的園子叫菜園,那么這個“院”可以組成什么?
生1:可以組成“庭院”。
生2:還可以組成“醫院”。
師:還可以組成大學的、高校的,叫什么?
生(齊):學院
師:同學們有的可能會納悶,我們平時寫的都是“后院”,這里為什么寫成“后園”呢?你知道嗎?
生1:也許是后園的花草比較多。
師:你真會想!
生2:因為剛才聽別人組詞“公園”,所以我想后園可能是比較大的。
師:你看書上寫大到什么程度?
生(齊):半畝空地。
師:是個很大的地方,我們城里人一家一戶的院子比較小的,并且我們讀到的,園子里可以種什么?
生(齊):花生。
師:可以種花生,像一個菜園子,是不是?
生(齊):是的。
[這里孫老師沒有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通過組詞,聯系生活比較不同點,這不僅僅糾正了字音,還會讓學生養成讀書習作字勘句酌的好習慣。]
師:好的,那么誰愿意接下去讀3-9小節?
(生接著讀完后)
師:真不錯!你們對他的朗讀評價評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