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閏土》教學實錄及點評
師:從這四件事中,我們不僅品味到閏土的個性特點更感受到閏土那豐富多彩的生活,此時此刻,課文中的“我”有什么感想?
生:“我”的感想是:啊!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師:默讀這段話,看看有沒有疑問。
生:“四角天空”是什么意思?
生:閏土知道那么多,我為什么不知道?
生:“往常的朋友”指誰?
師:建議同學們聯系課文前面的內容,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同桌一起研究研究。
生:往常的朋友指的是和“我”一樣的少爺。
生:四角的天空指的是“我”生活在四合院里,只能看到院子對著的天空。
師:這是四角天空的本意,誰有更深的體會。
生:我認為“我”生活在四角的天空下,就有如籠中之鳥沒有自由。
生:我覺得課文中的“我”生活的空間太小了,不能像閏土一樣廣泛地接觸大自然。
生:我認為“我”有如“井底之蛙”孤陋寡聞。
師:正因為閏土生活在廣闊的天地間,所以見識廣,而“我”住在深宅大院里,生活空間小,所以才孤陋寡聞,對閏土講的那些事也覺得特別希奇。
師:請大家帶著自己的感受齊讀這段話。
師:譚文學到這兒,教師想請同學們再完成一個填空:()的“我”,可以根據學完課文后的感想填,也可以根據自己對少年時代魯迅的了解填。(答案略)
師:同學們,現在大家對課文中的“我”和閏土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老師想利用剩余的幾分鐘時間開個小小的辯論會,主題是:在當時社會,如果讓你選擇,你是做閏土還是做課文中的“我”。
辯論要求:
1、先思考,再準備充分的理由并寫出發言提綱。
2、先說觀點,再陳述理由,做到語言文明、簡煉。
3、別人在陳述理由時,你要認真傾聽,想出反駁對策。師:時間到,請做閏土的一方先陳述理由。
辯論詞
正方:閏土的生活是自由的,可是課文中的“我”就不那么自由了,難道你愿意做一只籠中之鳥嗎?
反方:課文中的“我”(指魯迅),最后成了有名的文學家,可閏土又有什么呢?難道課文中的“我”沒有在展翅高飛嗎!
正方:是,課文中的“我”確實高習了,難道你說閏土沒有高飛嗎?一個人,只要他飛過了,做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已經很偉大了。
反方:我們承認,閏土是很自由,但這不代表我們的生活就是枯燥無味的,我們可以從讀書和學習中獲得許多快樂,我們的快樂并不比你們少!
正方:閏土喜愛大自然,他很自由,他可以去雪地捕鳥,可以到海邊去拾貝殼,可以看瓜刺猹,可以去看跳魚兒,但課文中的“我”不能,閏土可以從生活實踐中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反方:可是閏土不是也學不到書本上的一些知識嗎?
(補充)知識不等于實踐,如果沒有知識就去實踐,也只是盲目地去實踐。
正方:閏土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會刺猹,可課文中的“我”呢?他連猹是什么東西都不知道!
反方:我想問對方辯友一個問題,請問你覺悟得你的生活自由嗎?
正方:我當然自由。
反方:可是你知道猹是什么東西嗎?
正方:我不知道。
反方:既然你覺得你自由,而你卻不知道猹是什么東西,那對于課文中的“我”,不知道猹是什么就有情可緣了。
師:大家剛才的辯論都很精彩,你們各有各的想法,這也很好,但這個故事發生在舊中國,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二十一世紀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請大家課下好好思考思考,我們就把二十一世紀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做為下周論壇的主題。
師:同學們,當作者三十年后重返故鄉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閏土瓜地刺猹的情景,接著從回憶閏土的外貌以及四件趣事中,把一個健康、可愛、機智勇敢、經驗豐富的閏土展現在我們眼前,這篇課文只是魯迅的短篇小說《故鄉》節選的一部分,老師建議大家課后好好讀讀《故鄉》這部小說,相信你在讀后會對課文中的“我”和閏土以及當時的社會有一個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少年閏土》教學點評
一、力求體現新課程的理念,突出語文教育的生命性。
以“人”為本的思想在這節課上有充分的體現。如劉老師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方面,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可供學生自由發展的平臺,讓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為他們的獨立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力求凸現語文教育的人文性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決定了語文學科的性質,在語文教育中凸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是至關重要的。這節課劉老師無論是在對學生的諄諄誘導上,還是在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上,都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三、形式多樣的朗讀,能讓學生更充分地感悟文章的思想內容。
四、能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去學習,體現了語文教育的生活性。
雖然這節課有很多優點,但如果能在以下幾方面加以重視的話,那么這樣的語文教學將會更好。
一是要更加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擴大語文學習的范疇,增強課程資源意識。
二是在語文教育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善于積累,養成一個善于積累的好習慣。
最后,希望劉老師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加大改革和實踐的力度,放開手腳,在不斷地實踐與反思的過程中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模式。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