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學案例及反思一
北海高莊小學 王麗霞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一首古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在教學時,我嘗試用讓學生用畫圖的方法來理解課文,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斷一:
師:“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誰來說一說這句話的意思?
生沉默。
師:再讀這兩句詩,結合課下注釋,用簡單的示意圖來標明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
生紛紛讀詩,讀注釋、思考、畫圖。
師指名一生上臺板畫、講解,大部分學生認為他畫得正確。
師: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詩。
生讀。
師:誰來解釋一下這兩句詩的意思。
生爭先恐后舉手。
生:京口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再翻過幾座山,就是我的家鄉鐘山。
師:看看你畫的示意圖,你認為作者所在的地方離家鄉遠嗎?
生:遠。
師:但作者認為——
生:很近。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我是從“一水間,只隔”這兩個詞看出來的,盡管作者離家鄉很遠,但他看來卻很近,這說明他特別想家。
片斷二:
學完了“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之后,我在學生板畫的示意圖上補充了一艘小船,一輪彎月。
生:老師,我認為畫成十五的月亮更好。
師:為什么?
生;因為圓月代表團圓,看到圓月,詩人就更想家了。
學生討論,均認為畫成圓月更恰當。
反思:
1、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在備課時,我已預料到學生可能弄不清京口、瓜洲、鐘山的位置,我想,與其告訴學生,不如讓他們自己動腦動手找到答案,板畫設計的過程就是“授生以漁”的過程。板畫所畫充分調動了學生內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不但能學會,而且會學。在學中體驗,在體驗中提高。
2、永遠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一提到新課程,老師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自主、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等詞語,但在具體的授課中卻總是不放心,忍不住包辦代替。這節課讓我領悟到,其實在我們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值得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研討訓練的機會,學生也完全有這樣的能力,甚至會比老師理解得更到位,給我們以啟發。因此只要我們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善于發現,善于思索,相信學生的心靈一定會在你的指導下得到放飛。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此文轉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