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晏子使楚》課堂實錄
師:掌聲
生:還有齊國人的氣質。
師:太好了,把你們的話綜合起來,不改的是他的勇氣,是他的冷靜,是他的正氣,是他的骨氣。所以說,同學們,晏子,至始至終都沒有改,晏子還是原來的晏子,晏子還是原來的那副尊——嚴!晏子還是那小個子的他,后面透著那強大的力量。晏子什么都沒改,誰改了?
生:楚王。
師:第一次楚王讓人鉆狗洞,最后只好——
生: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師:第二次楚王說怎么齊國拿不出人才,只讓你這個小個子來,最后只好——
生:陪著笑。
師:第三次說那國家人有問題,犯罪偷盜,最后只好——
生:賠不是。
師:你瞧瞧這楚王,唉~送幾句歇后語吧——
(出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啞巴吃黃連——( )。
生:(讀)
師:自己創造一個,積累的也行。我可不給出引子了。
生:丁香葉子捆著黃連,一味比一味苦。
師:可以,這我還沒聽過。你再說一遍。
生:丁香葉子捆著黃連,一味比一味苦。
師:這晏子可不苦,只是楚王一次比一次苦。
還有么?偷雞不成——
生:蝕把米。
師:其實你們的積累呀,說不定什么時候,開動你的小腦瓜就用上咧。
這楚王最后的結局是,讀吧。(出示原文)
生:楚王聽了,只好賠不是,說:“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
師:試試看,想象楚王當時的表情,他是怎樣說話的。
生:楚王嘆了口氣,唉,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
師:楚王難為情地說:“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配以夸張的表情)當然你比我想象得更豐富,誰再來試試,他怎么說。你們看看這一國之君,多可愛的楚王哦,在大庭廣眾面前啊,在大臣面前,在晏子面前哦,人家這么大的領導,說:“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開動腦筋!還能怎么說!
生:楚王一邊搖頭一邊嘆氣說:“唉,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
師:唉呀,那是從骨子到外哦,沒辦法的辦法,最后就是——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師:那是從里到外,這就是——什么?
生:尊重。
師:尊重晏子。這真是——誰來讀?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師:聽得出“不敢不”,他在強調楚王的心情“不得不”。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師:你看更加強調楚王的心情。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師:還有嗎?我們再聽聽“不敢不”的滋味。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師:要是我的話,不一定會強調前面,我要表現我尊重的人是誰呀?
生:晏子。
師: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重讀)了。
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師:我們強調的是“晏子”,說明楚王是對晏子特別的尊重。 再讀一遍。
生(齊):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師: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再讀。
生齊讀、自由讀。
師:再來。
親愛的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讀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的究竟是什么?僅僅是口才?
生(齊):智慧!
師:智慧僅僅停留在有理有據上?
生:不是。
師:還體現在有理有節,對外的他有一種道德的智慧,規圓——他有理有節,還有他真正通過剛才我們體會的看了看笑了笑,從他的面不改色真正體會到他話的分量,那就叫真正的有理有據。它既有外在的,又有內在的,送給他一個詞,那就叫——規圓矩方。所以再讀——
生(齊):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師:所以這里對晏子使楚做了個成功的評價——
生(齊)晏子在這次外交活動中,所表現的智慧贏得了楚國的尊重。
師:晏子憑著他個人的智慧贏得了楚國的尊重。我們明白了,個人要想獲得尊重,它需要的的的確確從外到內有真正的智慧,那就叫真才實學。實”代表什么?
生:實力。
師:換句話說,尊嚴來自實力,所以他贏得了尊重,然而,今天有位歷史學家對晏子使楚這件事又有他的看法。誰來讀?
生:一個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國家的智慧,一次外交勝利并不能獲得國家永久的尊嚴。“晏子使楚”與國家真正的尊嚴無關。
師:這又是一位史學家的觀點,你贊成馬?還是不贊成?還是說不清,現在前后桌互相討論。馬上請你現場發表觀點,希望你也做到有理有據,開始!
生1:我認為說不清,這次使楚成功了,只是短暫的成功,不是永久的成功,所以我認為說不清。
生2:我也認為說不清,一個人總是會死的,如果下次齊王死了,齊王的兒子派了另一個人去了,就不一定會成功。
生3:一個人出使代表國家的尊嚴,他贏得了勝利,那就表明他的國家有真才實學。但是以后變數太大了,歷史的長河,永遠是彎曲的,如果國家有什么變數的話,那尊嚴就會造成破滅,也許他現在能為國家獲得短暫的尊嚴,但是不可能永久的,這就與一個國家的實力尊嚴有關,這就是一個人與國家的利害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