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教學實錄:《畫楊桃》
生:可以。
師:這個詞根本不用講了。還有誰打算說什么?你說。
生:這篇課文一共有19 個自然段。
師:還有什么?就這一點嗎?你說。
生:我想提問題。老師的神情為什么會變得嚴肅了?
師:老師的神情為什么會變得嚴肅了,你把你這個題寫到黑板上。(學生上臺板書)誰還有什么問題?有什么要說的?
生:為什么作者說老師和他父親的話,會使他一生受用?
師:你先說說什么叫“一生受用”。
生:就是永遠都會用到。
師:是這個意思嗎?
生:是。
師:我只要按照父親和老師的話去做,一輩子都有好處,是嗎?
生:是。
師:你再提提你的問題。
生:為什么父親和教師的話,會使我一生受用?
師:好了,上來寫。(學生板書)你講。
生:楊桃是怎樣的?
師:剛才我問你們見過楊桃沒有,你見過嗎?
生:見過。
師:既然見過,你這個問題是要問我什么?你是問我楊桃的樣子,還是楊桃的味道是怎樣的?
生:它的特點。
師:它的特點是怎樣的?咱們一會再說吧,你先坐下。大家記住,你也記住你的問題。還有人要說什么?
生:為什么從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狀?
師:有意思,比如,大家看,我這兒要寫一個字。(教師隨手在粉筆盒上寫了“9”,拿到學生面前)你看這是什么字?
生:9。
師:(又問身后的學生)你看我寫的什么字?
生:6。
師:我就寫了一個字,他看就是9 字,他在這兒看就是6 字,剛才是你提的問題?懂了沒有?
生:懂了。
師:還有什么?你說。
生:為什么老師要讓同學畫楊桃。
師:你起來,為什么我們今天要學《畫洋桃》這篇課文?
(此生無言,眾笑)
師:因為想學知識,因為這是課程的內容。那節美術課就是畫楊桃的內容。通過畫楊桃,學生不但學會了畫,還懂了好多道理,懂了吧?這道理是什么,咱們完了再說。還有什么要說的?你講。
生:我想為什么畫東西不能畫得想當然?
師:對了,你寫到黑板上去。誰還有?(學生板書問題)
生:我知道“熟悉”的意思就是知道得清楚。
師:你熟悉我嗎?
生:熟悉。
師:因為以前上過一次課了,但是你對我的熟悉有對你們班主任老師那么熟悉嗎?
生:沒有。
師:了解的程度越深,就越熟悉。還有什么問題。
生:我知道“教誨”的意思,就是教訓、教導。
師:對,你說。
生:我知道“和顏悅色”的意思就是形容態度溫和,和藹可親。
師:對,還有什么要說的?你講。
生:我想問為什么畫楊桃的那個同學把畫交給了老師之后,老師沒有笑他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其他的同學卻哈哈大笑。
師:對,同樣一件事情,老師就沒有笑,同學們卻哈哈大笑起來。為什么?咱們一會兒再說。還有別的問題嗎?你說。
生:“半晌”的意思就是半天。
師:對,可以,你說什么?
生:為什么有幾個同學覺得“我”畫的楊桃不像楊桃?
師:你們倆提的問題都一樣。因為覺得不像他們才笑,是不是?
生: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畫楊桃的過程,共寫了19 個自然段。
師:畫楊桃的過程?接著他的話,誰能繼續往下說?這篇課文就單單寫了畫洋桃的過程嗎?你說。
生:還告訴了我們畫楊桃一定要從不同的方向去看。
師:“告訴我們畫洋桃從不同的方向去看?”你的意思是說,楊桃放在這里,你先在這里畫,再去左邊畫,再去右邊畫?(眾笑)是這意思嗎?
生: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
師:什么道理?
生:就是畫每樣東西都要認真觀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就畫什么。
師:有點意思了,你說。
生:這篇課文就是說了從什么角度看的就畫成什么樣。
師:還有嗎?你說。
生:這篇課文還告訴了我們楊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樣子是不一樣的。
師:對了,還有什么?好了,我給畫一樣東西,你們能看出來是什么嗎?
生:能。
師:試試看吧。(教師在黑板上作畫)我先畫一個圓,中間再畫一個圓,里面再畫一個圓,兩邊還各有個小角,這是什么東西,你們能看出來嗎?如圖:
生:車輪。
師:車輪?不對。
生:馬蹄。
師:馬蹄也不對。
生:蝸牛。
師:蝸牛?不是。
生:指南針。
師:不對,指南針的針跑到外面去了?(眾笑)猜不著了吧?
生:人造衛星。
師:衛星我可不會畫。
生:迷宮。
師:不是。
生:這是古時候人們推的車子。
師:不是。你們為什么猜不到,看不出我畫的什么畫?因為你們用的是習慣的,常用的,常看到的那種觀察角度。你們在喝早茶的時候,茶桌上有茶壺沒有?
生:(恍然大悟的)有。
師:這個圖是從哪里看茶壺?
生:上面。
師:從上面往下看就是這樣子是不是啊?你剛才問我為什么從不同的角度看東西就有不同的結論,這回明白沒有?
生:明白了。
師:明白了,坐下。我再畫樣東西有興趣猜嗎?(教師在黑板上作畫)我最善于畫圓圈,一個小圓圈,兩個小圓圈,三個小圓圈,四個小圓圈,五個小圓圈,然后再把它們圍起來,是什么?你說。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