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入門》教學反思
END END
接下來我要求學生根據板書的提示完成第一個程序:
編一個能計算從3到50的和的程序。
這一程序的設定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模仿再造能力。從授課的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是可以完成這樣一個程序。
S=0
FOR I=3 TO 50 STEP 1
S=S+I
NEXT I
PRINT “3+4+5+…+50=”;S
END
學生完成了程序,但對程序的各個語句的功能并不了解。在此我的實際目標也不是試圖在一節課的時間內使學生掌握程序的完整內涵。我的目標一個是讓學生感覺到編程序并不難;二是讓學生了解一種編程序的方法:通過改造其它程序來完成自己需要的程序,這個方法也是大多程序員常用的編程方法之一。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編出第一個程序時,這兩個目標已經實現。
下面是對內容的擴寬。
對兩個程序作一個簡單的說明。由以下幾點構成:
1. 程序的第一到第四句是計算的過程;
2. 第五句的作用是把計算的結果在屏幕上輸出;
3. 第六句的功能是結束程序,每一個程序都必須有此語句。
介紹的目的是使學生對此程序略有了解,進一步的了解留待以后的繼續學習。在此處讓學生記住“END”這一個語句,并對此語句作一定強調。為今后的學習做準備。
對程序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開始對程序的進一步改造。將兩個程序作如下修改:
程序一: 程序二:
S=0 S=0
FOR I=1 TO 9 STEP 2 FOR I=2 TO 100 STEP 2
S=S+I S=S+I
NEXT I NEXT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