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學生激情的火花--學習畫圖工具教學反思
計算機繪畫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簡易的操作性,使學生情有獨鐘,并成為兒童學電腦的必修技能。其中Windows中附帶的“畫圖”以其簡易清晰的界面深得師生的青睞,然而教師也往往對“畫圖”感到頭痛,因為它對于不規則曲線的表現實在是差強人意,它的表現力實在是無法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作為教師卻恰恰可以利用這一點,把它作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典型,讓學生用有限的功能來創造出奇趣的大自然。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于“畫圖”各種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較易掌握,但不能靈活運用,其主要原因關鍵在于缺乏創造性的思維。因此,當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就應該培養其綜合運用的能力了。對學生這種創造能力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也是教師工作的重點。
記得在一次電腦繪畫課上,我想讓學生畫畫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學生面露難色,覺得用這些工具不夠用,難以畫出真實的物品。于是,在教學中我摸索了一些富有趣味的實例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下面,我就這些實例來談談如何發掘電腦繪畫教學中的創新因素。
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看這樣一幅圖,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誰能用幾秒鐘時間完成。大部分學生從常規思維出發,采用了曲線工具來畫,用兩條曲線圈起來,結果花了不少時間,畫出的“月亮”還不夠理想。可是有些同學卻突發奇想,先畫好兩個大小基本相似的圓,然后移動其中的一個圓,把它覆蓋在另一個圓上面,組成一個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成了。這便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對于這類同學,我表示了欣賞的態度,并希望其他同學也能像他們一樣創造性地看等問題,能發表你獨特的觀點。
通過以上的小練習,學生興趣倍增,紛紛躍躍欲試。我出示了第二個小練習,并說:“同學們,你能在5秒內完成嗎?”。在這近乎不可能的目標驅使下,學生興趣大增,課堂氣氛活躍,思維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學想到了這樣的方法:用紅色畫兩個差不多大小的圓,并相互交*,然后在下邊畫兩條相交的切線,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紅色就可以了。也有同學采用了復制翻轉等方法,真是各有千秋。在這個練習中,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創造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生活中的物品也正如以上練習一樣,只要你以創造性的眼光來看待它,使“畫圖”工具真正為你所用,那你一定能畫好它的。接下來我出示了一個古式的花瓶和一個碗,請同學們來畫。有了以上的經驗,學生很快找到了極具創造性的方法,畫好了花瓶和碗,有的加上了桌子、窗戶、地毯等各種家具,儼然成了一幅“我愛我家”的命題創作畫。當學生的創造思維萌發以后,我所要做的就是稍加點拔和保持它的熱情,然后就和同學們一起體驗創造的喜悅與快樂吧!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實例,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點燃了學生創造性的火花,克服了學生電腦繪畫中的畏難情緒,使學生真正成為了電腦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