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英語教學走向生活化
語言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小學英語教材都有適合學生活動表演的語言材料,讓學生親自進行各種生活化的活動表演,不僅可以把知識鞏固不留痕跡地融入到活動實踐中,讓學生興致盎然地學習,而且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與書本上的知識密切相關,培養了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留心身邊事物的習慣。
如我在鞏固“Animal”這一課時,設計了這樣的活動,課前讓學生各組準備一小動物的頭飾:elephant ,panda ,tiger ,rabbit ,fox ,wolf ,dog , cat,教完生詞后,讓學生戴上頭飾,進行活動表演,各個“小動物”穿行在森林商店,水果店,文具店中購物,學生對動物的模仿表演,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對句型“I’m a/an….”“Can I help you?”“Thank you very much.”的運用也恰到好處,乍一看,還真有點舞臺劇的味道呢,這可都是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的結果。
三. 作業設計生活化,讓英語融入生活
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之一,已經進入我們生活的角角落裸。電話,電視,網絡,廣告牌,食品包裝等處處可以看到英語。因此,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我們應樹立大課堂教學觀,設計一些精彩有趣的課外作業,而非機械性的抄寫,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使英語真正運用于生活實際。
如讓孩子設計一張“名片”,用英語寫上自己的姓名、年齡、學校、地址、愛好等等,讓孩子收集英語名言和諺語,制作英文書簽,根據班級英語程度,讓孩子編輯班級英語墻報和各類英語小報,編寫看圖故事等等,這些生活化的作業,學生特別感興趣,因而全身心投入,想方設法查資料,繪畫,設計策劃,請教父母,樂此不疲,這樣的作業,既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又給孩子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和吸引力,也使英語與生活真正融為一體。
總之,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以生活實踐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這塊生活舞臺上,通過“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演一演”等一系列生活化的活動,引導學生說英語,講英語,最終,在絢麗多彩的生活中用英語,使英語真正走進每一個學生的生活,使每一個學生真正愛上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