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及其在新課標下的運用
在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的基礎上所編寫的新教材已經使用兩年了,新教材無論從難度,廣度和趣味性上都有巨大突破,同時給教學帶來里新的活力和前所未有的挑戰。另外,教材中許多語言任務的設計學生是無法單獨完成的,這就要求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并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以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它徹底改變了傳統的尤其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的模式。合作學習對于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新型交際人才是一種行之有效,值得推廣的學習方法,對目前英語課堂中的“能力型”教學方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人擬對合作學習的特點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作一初步的探討。
一.合作學習的基本特點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是一種同伴之間面對面的交際活動。它使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組內的交流,探討,使學生不斷完善自己的觀點,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外語班在課堂中操作合作學習教學方法時。其優勢尤為突出,外語班上課的學生人數少,學生素質相對較高。一堂課下來幾乎人人都有發言的機會。合作學習以各小組的在達到目標過程中的總體成績為評價依據,教師不必過多地干涉各小組討論活動,應充當一名旁聽者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指導。
二.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在劃分小組時,一定要注意分組策略。它通常由性別,成績,個性特點等方面不同的學生組成,將班上半部26個學生分為7個小組,5個每小組人,另2個小組各3人。每小組成員英語水平均衡搭配,總體水平一致,基本是整個班級的縮影。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同時又體現了“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劃分方式。
2.制定學習目標和任務
在每一課授課之前,我都要精心備課,確定本節課的重點學習內容及課堂活動目標。例如,在上SB2 Unit3 Art and architecture第一課時,我制定了三個學習任務。Task1: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dern 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Task2:Design your own dream house .Task3:Listening.圍繞第一和第二項任務,我要求學生集體合作討論兩者的區別,并說出自己所喜愛的建筑風格。第三項任務,則要求學生先聽錄音選擇答案,然后再討論。學生在討論時積極參與各抒己見,平時上課不太愛發言的學生也活躍起來。
3.指導小組進行活動
我將活動內容,任務布置給學生后,通常限制時間讓他們討論。討論內容多種多樣,活動形式也各有千秋。例如,上完SB2 Unit15 Destination單元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為“五一黃金周”設計旅游手冊,此活動旨在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但無論采用何種形式,我都是密切觀察小組學習的進行情況,即時提醒學生人人參與,精誠合作,群策群力,避免各自為政的現象,對學生的觀點我一般不作任何評價,必要時,則給予恰當的引導和幫助。
4.對活動效果進行測評
以自我評價與整體評價,口頭與書面評價相結合的形式。期中,末匯總評價結果并與考試相結合,得出綜合評價,評選出“最佳合作學習小組”。這樣,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樹立自信心,他們會很重視平時上課的表現,時刻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
三.反思
1.討論缺乏實質性
有的小組表面上似乎討論得轟轟烈烈,匯報時卻又枯燥無味且無實質內容,這種學習會使學生養成壞習慣,影響學生的學習意識,恰好給某些學生提供聊天的機會。因此需要轉變學生思想,并經常在課后與其交流心得,共同探討需要改進的方面,使學生意識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希望,以慢慢地改變現狀。
2.活動中缺乏主動性
部分同學參與不夠主動。羞于啟口,即使有了組長的監督,也只是說一兩句敷衍了事;有的小組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好生唱獨角戲,個人意見代替了小組意見還有的小組組員之間互相推諉,導致活動得不到預期效果。本人就嘗試著進行組長輪流制,組長責任制,以使每個組員都有機會負責整組的討論情況,這樣,他們才會知道每一次任務都離不開每位成員的配合。
3.合作學習的長期性受到考驗
合作學習需要學生花費大量時間,事先搜集資料,這樣學生是不可能在高中眾多學科的環境中長期保持積極性的。教師是否能有效地完成準備工作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而如何使話題接近課文有具有趣味性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教師應耐心積極地引導學生理解合作學習的真正含義以及它將帶給他們的實際效用,教給他們合作的基本方法,讓學生明白團體的成功與個人的努力休戚相關,因此,每個同學都應該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有培養自己闡述觀點,傾聽他人的良好習慣。要達到合作學習的最優化還需要教師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堅信經過長期的磨練,合作學習會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