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標英語教材分析點滴
一、教學大綱的種類結果性大綱(product-oriented syllabuses)
過程性大綱(process-oriented syllabuses)
結果性大綱著重描述語言教學的最終結果,也認就是語言學習者最終掌握的語言知識(語法詞匯)和語言技能(如聽、說、讀、寫)以及他們能用所學語言變完成的事情(如問候、描述事物、發表觀點)。所以,結果性教學大綱往往列出學習者最終應該掌握的語言知識項目和應該發展的語言技能目標。
過程性教學大綱著重描述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過程本身。強調學習過程本身讓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驗和感受語言及語言的使用。有利于使每個學習者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個性化的學習目標。
任務型教學大綱(task-based syllabus)把大綱的重點從描述學習結果轉移到描述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本身,它屬于過程性教學大綱。它不再以詞匯或語法為選擇教學內容的依據,也不必根據語言知識的難易程度安排教學內容的順序,而是設計并羅列學習者在學習中應該能夠執行或完成出各種任務。它不僅能使語言學習者更加明確語言實際用途,而且更有利于他們鍛煉實際語言使用能力,因而更能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二、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操作過程
1、任務型語言教學是一種教學思想或教學途徑,而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因此,任務型語言教學沒有固定的操作過程和教學步驟,但是任何一種教學思想或教學途徑如果要付諸實踐,都要有一定的操作過程。任務型語言教學的倡導者提出了多種具體的操作模式,如Willis 的模式 Ellis的模式
Willis 于1996年出版的A Framework of Task-Based Learning已經成為任務型語言教學的經典著作。
Willis 的任務型語言教學操作模式有三個階段:
任務前活動、任務鏈活動、語言分析階段的活動
(一)任務前活動
從任務型語言教學的三個階段來看,任務前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后面的活動做準備。任務前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介紹話題
教師向學生介紹任務的話題和任務目標。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討論(brainstorming);可以借助圖片、手勢及個人經歷介紹與任務有關的話題和內容。有些話題學生可能不太熟悉,或者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對同一話題有不同的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注意考慮調整話題的焦點。介紹話題之后,教師要簡單說明后面要完成的主要任務。
2、激活語言
教師引導學生做一些簡單的詞匯學習活動或游戲,如讓學生說出一些與任務話題有關的單詞和短語;或者給學生提供一些單詞,讓他們挑出與話題有關的詞匯。此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介紹后面的任務鏈階段可能要使用的重要詞匯和短語。
3、語言準備活動
教師引導學生重點學習一些有用的詞匯或表達法(后面任務可能要用到的),如將單詞和短語分類、將圖片與單詞進行匹配。也可以做一些內容方面的準備工作,如讓學生就某個話題提出幾個他們希望得到回答的問題或教師介紹自己的相關經歷等。語言練習活動的時間不宜太長,否則會出現喧賓奪主的情況。
4、準備活動
給學生稍加思考的時間(幾分鐘),想一想如何完成任務。學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想一想說什么、如何說。當然,如果要求學生完全即興說話,則也可以不給準備的時間。另外,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同時根據需要給學生時間熟悉材料內容。為了使學生更加明確如何完成任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聽一聽其他人做類似任務時的錄音。
乍一看,任務前活動已經不少了,而且肯定要花很多時間。有的教師提出,是否有必要進行這么多任務前活動?其實,在實際教學中,任務前活動應該是比較簡短的。以上介紹的活動不一定都要做。有些步驟可能一兩句話就能解決。但是,任務前活動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激活語言和語言準備活動,這對學生能否順利完成后面的任務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任務鏈活動
任務鏈階段主要有三種活動,即做任務、準備任務、準備報告、報告任務結果。
1、做任務
學生以小組形式根據事先提出的要求分步驟完成任務,可以使用任何語言知識和技能進行自由表達。學生做任務時,教師在教室里巡視,監控學生的情況,確保所有學生按事先提出的要求去完成任務,鼓勵學生用外語交流。如果發現有的小組中成員參與情況不平衡,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干預。對于表達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提示或幫助,但不要糾正學生的語言錯誤。教師還要注意觀察任務進展情況及時間。
2、準備報告任務結果
Willis把這個活動叫做planning,實際上就是小組成員就如何報告任務的結果做些準備工作。教師要向學生說明報告的目的、報告的主要內容以及報告的方式和時間。之后,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進行簡單的準備(如報告什么、如何報告),并決定由誰代表小組做報告。在這個階段,學生可以向教師尋求幫助,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適當的語言方面的支持。
3、報告任務結果
各小組的代表向全班學生簡要匯報他們完成任務的情況,重點展示任務的結果。在這個階段,其他學生要注意傾聽。如有必要,可以要求其他小組的成員對報告結果發表評論。教師也可以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和結果做簡單的比較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