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命題音樂課觀摩有感
聽了三節音樂公開課及九位教師的說課,讓我受益匪淺。每節課都經過了教師的精心設計,充分滲透了新課的教學理念,以音樂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采用了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體現了每位教師的教學特色。通過教師的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了學生的音樂表現與鑒賞能力,表現與創造能力,提高了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聽了她們的課,讓我更好的認識了新課程理念,在她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新的科學的教學方法。諸多優點暫不多言,以下是我對這次聽課活動的一點個人觀點,有不當處望指正。
一、音樂課應以音樂為主線,體現其音樂性。教師上課的過程應充分利用音樂語言去引導學生,啟發學生,讓學生在音樂引導中自然的進行學習。以姚楓老師的《和云寶寶一起玩》為例:1、在引入音樂活動:《變魔術》時,教師用的是語言引入情景的方法,如換成改編《白云》歌曲演唱引入,用唱代替說,把“云寶寶要給我們變魔術”等語言改成唱“白云飄飄,白云飄飄,白云飛得高,一朵一朵,一朵一朵,都在變魔術”效果也許會更好一點。(1)學生剛學這首歌曲,比較容量引起他們的注意,加上教師演唱時改編了歌詞,其內容也能自然的引起學生注意,更好的引入情景。(2)鞏固歌曲,根據上面歌曲的學習情況,學生對旋律,節奏的掌握尚未穩定,通過教師的演唱無意中加深了學生對歌曲旋律節奏的感受。(3)為歌曲歌詞改編作了鋪墊。2、在做音樂游戲時教師也可以用唱代替說。把教師“云寶寶變成了什么?云寶寶請我們一起游戲。等語言換成唱“白云飄飄,白云飄飄,白云飛得高,變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了什么?(變成了大象、變成小白兔)”然后將歌曲和模仿律動結合成完整的音樂游戲。(1)這樣即使音樂游戲更加完整活躍,又增加了音樂性。(2)讓學生在唱唱動動中充分感受音樂,體驗音樂游戲的愉快。
二、教師創設情景時可配上背景音樂,將教師的語言和音樂結合起來創設情景。讓音樂滲透到教師的語言中,自然而然的引導學生在感覺音樂同時進入情景。以李芳芳老師的《魚兒》為例:李老師的課情景設計的非常完整巧妙,我想在李老師創設情景時說的各段導入語時加入相應的音樂,一定會讓課更引人入勝的。教師在描述在夏夜情景時看荷花圖時播放一段優美寧靜的背景音樂,在描述下雨、小魚被抓情景時配以相應的背景音樂。(1)有了背景音樂會讓故事情境更引人入勝。(2)充分的利用了音樂,讓學生充分的感受了不同情緒的音樂,讓學生在教師語言和音樂中得到充分的音樂情境體驗,其效實不亞于讓學生刻意安靜的欣賞音樂。
三、倡導學生充分的聆聽音樂作品。以魯水華老師的《動畫片與卡通音樂》為例:魯老師的課,內容選擇特別棒,即有可教性很強,又有很強的吸引力,完全可以激發學生積極性。作為一節中高段年級的欣賞課,我想如果減少欣賞作品的數量,而有目的有重點的讓學生重點欣賞體驗幾首作品,讓學生聽聽作品,說說自己的感受看法,并唱唱體驗一下作品,充分展開學生想象,效果也許會更好。
四、相信學生,讓學生更自主的去表演。以孫虹教師的《動物圓舞曲》為例:在分組展示部應該多給學生一點自由,讓學生自由自主的去表演,教師不要幫忙表演參與其中。因為教師是表演往往會局限了學生創造性。
五、突出教學內容的特色,明確教學目標。以孫虹老師的《動物圓舞曲》為例:孫老師在激發學生的表演方面做的特別好,我覺得音樂課音樂本身也是比較重要的。應該引導學生更好的去感受圓舞曲。如果在圓舞曲的特點介紹方面再突出一點,讓學生在表演的同時對音樂本身有更好的感受認識,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