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器樂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演奏能力
除了我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各種樂器外,我也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去制作樂器。如我讓初一的學生回家自制樂器來表現《輕歌曼舞》課后作業的三幅畫,學生的想象力真的很讓我佩服:有些學生用只裝有半瓶水的瓶子來表現水流動的聲音;用手翻動書本來表達風聲;自己吹口哨表示鳥叫,還要求自己的同學要有不同的口哨聲來代表鳥種類的繁多……除了學生想象力讓我大吃一驚之外,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態度讓我覺得很欣慰,每位同學都準備了自己的自制樂器,有的同學一個人還帶了3件,在課前還一起經過了一定的排練。說實話,我有了一絲成功的喜悅,我覺得應該是學生對音樂課感興趣了,才會認真的并且興致勃勃的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同時我也覺得他們是在乎自己作業完成的好壞才會在課前進行排練。
在器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己探索,掌握樂器的演奏方法,更好地以自己的獨特見解去表現器樂。在器樂教學中,教師先提供必要的演奏技巧知識或指導學生自由練習某一技巧,讓學生在教師啟發中去探索需要解決的問題,再從樂曲的實際演奏中經過探索得出結論。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演奏基礎,結合學生實際水平確定要探索的目標,要能引起學生興趣,經過自己練習解決,并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