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序曲》教學實踐與反思(精選3篇)
《春節序曲》教學實踐與反思 篇1
音樂形象,整體體會音樂情緒。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音樂中展開想象的翅膀。
教學難點:樂曲中第一、第二部分不同的節奏、節拍與速度表現不同的情緒與場面。
教學準備:錄像帶、錄音帶、鑼鼓、鈸。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大屏幕演示 敲鑼打鼓、龍騰虎躍的歡慶場面,并輕聲播放“春節序曲”)
1.師指畫面問:片中的人們在干什么?他們心情怎樣?
2.根據學生回答,師引出課題《春節序曲》。
(設計意圖:一上課,便以熱鬧的場面、歡快的音樂展現了春節喜氣洋洋的情景,學生的思緒一下子就飛到了愉快的春節之中,學生的注意力被牢牢的吸引住。從而也激起了學生欣賞樂曲的熱情。)
3.簡介管弦樂。
4.簡介作曲者及樂曲時代背景。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樂曲背景有所了解,能更深入的理解音樂。)
[注:在上述環節中,錄像畫面一直演示 ,樂曲一直輕聲播放。]
(設計意圖:渲染氣氛。)
二、整體欣賞,劃分段落。
1. 學唱主題音樂。
2. 整體欣賞,想想:(1)樂曲情緒的變化線?速度變化線?節奏變化線?(2)想想樂曲可以分成幾部分?[欣賞時,生邊和師隨音樂哼唱主題]
3. 聽后回答:(1)樂曲情緒線、速度線、節奏線?
(2)樂曲分幾部分?曲式結構?
(設計意圖:運用各種變化線使學生分段有了依據,不是單單憑感覺分段,從而降底了分段的難度。)
4. 找一找,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主旋律各是哪幾條?
(設計意圖:找找各部分的旋律,使學生真正從理性上來認識各部分音樂。)
三、分段欣賞。
1. 欣賞引子:提問:樂曲一開始所表現是怎樣的場面?
2. 欣賞第一部分:(分三部分欣賞,分別用a. b.c.表示。)
(1)欣賞a: 1)聽前提問:樂句
在演奏時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2) 兩句在演奏時,仿佛兩個人在干什么?
3) 繪了怎樣的場面?
4) 分兩組唱唱(唱出力度的不同)
(2)欣賞b: 1)b與a相比,在速度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2)你在音樂聲看到了怎樣的場面
(3)欣賞c: 1)音樂在速度、力度、節奏上有什么變化?
2)一次比一次熱烈的音樂聲中表現了人們當時怎樣的心情?
(設計意圖:這三部分都圍繞樂曲速度、力度、節奏的變化來引導學生展開豐富想象。但又各有側重點,a.b.這兩部分是通過對答式演奏及兩個樂句對比,讓學生想象過節時的情景,而c.這一部分通過音樂一次次熱烈,讓學生聯想到人們的心情,從景到情,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
(4)再次完整欣賞A段,邊欣賞邊隨音樂律動。
(設計意圖:讓學生手舞足蹈的表現音樂,感受更加深刻。)
(5)聽后回答:A段 節奏 節拍 速度 情緒
( )( )( )( )
《春節序曲》教學實踐與反思 篇2
課后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順利地完成了原定的教學目標。反思這節課,我認為做到了以下幾點:
第一. 教學目標設計合理,重難點的突破方法得當,教學層次清楚,環環相扣。教師的語言簡練,情感投入,保證了音樂課的質量。
第二. 本節課注重了新課標中對欣賞課“聽”的要求,強調在音樂課中以提高聽覺能力為中心。雖然這首樂曲較長,但教師仍然設計了“整體——部分——整體”聽賞的教學步驟,保證了學生充分聆聽的時間,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樂曲的情緒,更扎實地完成教學目標。
第三. 給學生設計創造性參與音樂活動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此,教師設計了“為樂曲取名字”、“即興編歌詞對答演唱”、“用綢棒表現出音樂要素的變化”、“隨音樂自編動作表演過年的熱鬧情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四. 這首樂曲有四條主題旋律,教師選擇由學生聽琴模唱的方法熟悉,只選擇其中一條進行視唱,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識譜負擔,避免了單調、枯燥的知識性的學習。
第五. 滲透了由學生主動質疑的意識,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第六. 教學媒體的選擇樸實無華、經濟實用。
雖然這節課整體效果好,但是,我感到這節課中對答的即興創編歌詞演唱落實得不夠深入,原因是擔心時間不夠用。.
《春節序曲》教學實踐與反思 篇3
一.總的來說這堂課,我以“聽、唱 ”為基礎,“講、想”為中心,以“奏、畫、律動、看”為輔助手段,來進行教學。主要讓學生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情緒高漲,教學效果良好。
二.在教學設計中一環連一環,絲絲入扣,從聽音樂—唱(奏)旋律—想情景—抒感情—舞(畫)再現音樂。從感知—深化—升華。脈絡清析,條理清楚。
三.在教學安排上,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學中緊緊圍繞力度、速度、節奏基本要素而展開。每一段都又有自己的側重點,例:A段以景展開想象,展現喜洋洋的春節。B段以情展開想象,親情、愛情、友情。A段又以景展開想象,展現歡騰的春節。學生的思維就象一條條射線發散開去,但他們的源頭卻緊握老師手中。
四.這堂課是在99年進行教學,由于當時課件剛剛興起,所以有許多地方還不夠完善,如果在用各種線來表示情緒、速度、力度這里用課件(五彩繽紛、形狀各異)來表現,學生興致更高。
五.在這堂課中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想象完成的比較出色,但若能在感受音樂、想象音樂的基礎上,創造音樂,(例:讓學生自己譜寫節奏譜,并在樂曲表示歡慶的地方,用自己的譜子進行打擊樂的伴奏)學生的創造力將得到極大的發揮。